第五百零八章六部改組

“王爺既要以法治國,內閣之中便要有知法守法之人。趙尚書鐵面無私,有他在內閣,便可令朝中百官忌憚幾分!”

不得不說,顧炎武這話確實有些道理,李元利第二日就分別召見劉體純等三人,讓他們去組建內閣,並且按照自己以前和他們商議出來的章程改組六部各署衙。

以李元利看來,明朝的六部制部門重疊、機構傾軋,嚴重影響官府辦事效率。有的部門有權無名,有的部門卻又有名無權,十分混亂。

拿刑部來說,明代的刑部作爲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覈刑名的機構,與都察院掌監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後審理和複覈,共爲“三法司制”。

它的具體職掌是:審定各種法律,複覈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會同九卿審理“監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審理京畿地區的待罪以上案件。

到了省一級,又有了一個司法部門——提刑按察使司,它不光主管一省的刑名、訴訟事務,同時也是中央監察機關——都察院在地方的分支機構,對地方官員行使監察權,包括布政使都在它的監督之下。

提刑按察使司這個下級單位比上級單位刑部和都察院的職權還要大。

明朝只在省一級設立了按察使司,雖然下面有分巡各州府的官員,但真正審理案件的還是縣一級官吏。一般的民事案件縣令就可以做主,大案要案則需上報到按察使司審批,如果是按察使司也無法處理的案件,才上報到刑部批准。

而到了縣上,縣衙又設了六房和中央六部相對應,其中的刑房職責與刑部一樣,但它卻是受縣令直接管轄。

一縣之內,縣令的權利至高無上,無論大小事務都歸他管,可謂是一手遮天,因此才被老百姓們稱爲“大老爺”。

也就是說,刑部只能直管到省一級的提刑按察使司,而提刑按察使司下面沒有直接審理案子的權利,但頭上卻有兩個婆婆。

其它五部與刑部的情況大抵相同,一部身兼數職,而且分工不明確,做起事來拖沓扯皮不說,還極易滋生腐敗。

李元利改組六部的方案,並不是要增加部司,機構越多越容易推諉扯皮,他當然不準備這麼幹。

他只想將六部的職權理清楚,並且延伸到縣一級。比方說提刑按察使司,就可以按職能徹底分成兩部,提刑司歸刑部管,按察司歸都察院管,而且再往下,還要在州府縣設立派駐機構,直接審理各府縣的案件和監察大小官吏。

總之,改組六部和各署衙的事務十分繁瑣,而且直接損害許多官員現有的權利,但這事情又不得不做,而且現在也是最好的時機。

新朝新政,誰敢跳出來對着幹,那他就是真的活得不耐煩了。

歷史上除了清朝覺得前朝的法令和制度改無可改,“清承明制”之外,無論哪一個新朝,都會對前朝的制度和法令作出一定的修改。李元利此舉,也算得上是有章可循,連那些腦筋古板的迂腐文人也說不出什麼。

內閣還沒有正式成立,但已經可以處理各種事務,李元利卻沒有因此而清閒下來,仍然是忙得團團轉。

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到科學院和各個研究所上課及指導,而上課的目的,則是要讓他們的科學知識提升起來,爲下一輪的各項研製工作作準備。

雖然大興軍的各種技術已經遙遙領先於整個世界,但要想一直保持這種領先地位,就需要不停地努力,不能放鬆。

李元利理想中的未來,是要讓中國成爲世界科技和文化的中心:首先,漢語必須成爲世界第一通用語言,無論哪個國家的人,都以能說一口標準的南京官話爲榮。

爲了達到這個目的,李元利已經開始着手推動,他和任何不懂漢語的人會面都不會帶通譯,他也不會說除南京官話以外的其它任何語言:聽得懂就聽,聽不懂就趕快學。

其次,要讓所有外國人都以加入中國國籍爲榮,而且不惜爲之背叛他們自己的祖國,就好象後世的人們爲了拿到米國的綠卡一樣。

要讓所有人提到中國都是一臉嚮往,要讓西方國家的各種人才爲我所用……

要做到這些,就必須保證各方面的實力都處於領先地位。軍隊作戰能力、軍工技術水平、工農業生產水平、經濟實力、科研水平等等都必須儘量提高。

但目前大興軍的工業發展卻碰到了一個瓶頸,其原因就是材料和工藝水平不過關,說具體一點就是無法制造出合金鋼,而合金鋼正是工業發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

要製造合金鋼,就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能夠發現並分離出各種元素,這需要較高的化學和物理知識,在門捷列夫都還沒有發明元素週期表的十七世紀,這個難度還真不是一般的大。

二就是製造工藝的侷限,特別是爐溫不夠高。目前大興軍鍊鋼還是使用的坩堝法,這種方法生產量小、成本高,最關鍵的是溫度只能達到一千多度,與製造許多合金鋼需要的高溫相比還差得太多。

要大幅度地提升爐溫實在是太困難,唯一的辦法就是使用電弧爐鍊鋼法,電弧爐的溫度可高達四千攝氏度,完全能滿足生產各種優質合金鋼的溫度要求。

歷史上合金鋼也是在十八世紀七十年代以後,發電機、電動機相繼發明,遠距離輸電技術出現,電氣工業發展起來之後纔出現的。

因此,電纔是制約大興軍工業發展的主要原因。但是以大興軍現在的工業水平,要想製造出發電機、電動機等機械,基本就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就算李元利有金手指,現在馬上着手開始研製,三五年之內也不可能將發電機弄出來。

但不管有再大的困難,都必須將這個項目開展起來。

科研的事情當然不可能一蹴而就,李元利現在連大概的框架都沒有搭起來,他只是將科學院中數理成績好的人分出來,另外成立了電力研究所和化學研究所。

他現在給學生們講的,是電的認識和基本化學知識。

第二百七十八章老賊小賊第四百二十六章旗花火炮第三百二十九章天主教徒的誓言第二百六十三章初入湘楚第九十七章軍情司第五百四十七章琉球內附第一百三十一章攻城第四百五十八章黑水溝第一百九十二章老當益壯第二百四十八章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五百一十九章葡使覲見第四百七十九章“衣”與“夷”第四百五十二章大員第二百九十六章大明之殤第三百一十三章威龍白家草頭王第一百八十三章大獲全勝第五百一十四章八大蝗商第六十四章圍城第四百四十七章富樂院第三百二十八章科學與傳教第五百五十章登極大典第二百六十八章漢王即位第四章謀劃第九十七章軍情司第八十章苦難巴蜀第二百九十四章天神之怒第四百四十一章勸進第五十二章殺虎第九十一章春耕第七十三章分析利弊第一百八十五章詐城第二百七十六章鐵索橫江第二百八十五章負隅頑抗 難逃一死第三百六十七章南澳海戰(一)第五十九章急行第一百五十七章剝皮揎草第三百四十六章海龍王第九十九章出兵第三百五十九章心狠手辣 虎口奪食第二百六十一章凌海將軍第四百七十七章賜姓第三百八十九章張蒼水第一百七十章春宵第六十九章口舌交鋒第五百二十五章無始鍾氣篇第二百章獸行第三百三十八章星辰大海 壯美情懷第五百五十章登極大典第五百二十二章欲圖染指巴西第一百七十五章逼宮第三百六十五章徵糧拉丁 民不聊生第三百零八章兩藩之富 甲於天下第二百八十二章月圓殺韃 十五破城第四百七十五章人盡其才第二百四十三章兵臨南鄭第四十一章道理第五百零四章葡國使者第一百九十九章兵圍新會第四百六十九章傅青主第一百零五章五省經略第二百九十九章線膛炮和滑膛炮的選擇第三百三十四章循序漸進 夯實基礎第一百八十三章大獲全勝第四十章回家第一百三十四章緩圖第五百一十二章禮儀之邦第二百二十一章突圍第四百零九章目標 南京第五百四十三章自請撤藩第三十七章土兵第三百三十三章鹽浴淬火 麻油潤滑第三百二十四章擊賊神機石榴炮第三百一十八章短兵相接第五章說服第九十五章東進計劃第二章入夢第二百七十三章有恃無恐第一百二十七章甕中之鱉第三百三十九章江湖教派 誤稱白蓮第四百六十八章望牆興嘆第四百九十四章朝鮮之戰第一百五十七章剝皮揎草第四百九十章喪家之犬第三百六十五章徵糧拉丁 民不聊生第四百章江陰之屠第五十四章故人第四百三十章弄假成真第三百一十七章邀約比鬥第三百七十五章投誠第五百一十七章紅番鬼夠膽第三十九章奸商第三百一十四章清剿水西土司第一百三十九章落荒而逃第一百二十八章各有對策第三百四十九章道人從軍第五百二十五章無始鍾氣篇第五百三十九章世子李棩第四百九十六章邊牆第一百零三章破城第一百二十六章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