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深謀遠慮 眼光長遠

南澳島位於澄海縣以東八十里,因該島位於潮州以南,港灣多能泊船,故名“南澳”。又因潮州古稱“瀛州”,該島位於瀛州之南,故也稱“瀛南”。

自古以來,南澳島便是東南沿海一帶商船的必經泊點和中轉之地,早在明代就有“海上互市”的稱號,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隆武二年(一六四六年),鄭成功在這裡起兵,於烈嶼定盟,此後十年間,出沒於粵閩江浙諸省,漸漸成了氣候。

李元利率領十二條鐵甲艦和七八百條福船、廣船和趕繒船等木帆船組成的“混合船隊”,正以六節的低速向南澳行駛。

這實在是沒辦法,現在鐵甲艦太少,必須帶上這些木船協同作戰,而帆船滿帆順風最快也只能達到這個速度。

說到鄭成功,就不得不說起他的父親鄭芝龍,可以說如果沒有鄭芝龍創下的基業,就沒有鄭成功日後的風光。

鄭芝龍幼時家庭貧寒,生計艱難,但他卻憑藉自己的聰明和才幹獲得了當時在倭國最大的華僑海商李旦的信任,李旦收了他做義子,這使得鄭芝龍短短數年間便成爲富商巨賈。

此後數年,他先後投靠荷蘭人和倭寇首領顏思齊,勢力越來越大,李旦和顏思齊死後,他開始樹旗招兵買馬,自立門戶。

鄭芝龍以大員爲基地,頻頻襲擊沿海各地,縱橫臺海,後受明廷招安,官任海防遊擊,轉過頭來對付各路海盜——他昔日的結義兄弟們。

清軍下福建後,以閩粵總督一職相誘,鄭芝龍利慾薰心,信以爲真投了清廷,沒想到清軍背約將他移送燕京,從此一代梟雄身陷囹圄。

鄭芝龍被押送燕京,但他部下海賊卻都還在粵閩海上,特別是南澳島,鄭芝龍在此任南澳副總兵達九年之久,直到他到福州擔任福建都督,南澳副總兵之職才由他的部將陳豹接任。

鄭成功是鄭芝龍長子,他於南澳起兵,佔盡了地利人和,不到一月便聚兵數千。這些人基本上都是鄭芝龍的老部下,實際上就是接管了鄭芝龍原來的隊伍。

…………

海風輕拂,波光粼粼,李元利和陳奇策立在船頭,一人舉着個望遠鏡向遠處眺望。

果然不出所料,鄭成功不可能放棄南澳,他在此處集結了重兵,準備和大興軍決一雌雄!

南澳海域是東南沿海南下“海上絲綢之路”的咽喉地帶,如果丟了南澳,就相當於丟了南澳海域,南洋貿易之路勢必阻滯,這對於他的海上貿易來說,絕對是個致命的打擊。

“王爺,看樣子海賊又增兵了,否則南澳不可能有這麼多船!”陳奇策手中舉着望遠鏡,嘴上卻向李元利說道。

“小船佔了多數!一條船怕是隻能載二三十人,這樣的船有什麼用處?”

李元利對海戰一竅二不通,連那些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船都認不清楚,但陳奇策對鄭成功的水軍卻很是熟悉,因此李元利纔會任命他擔任這次海戰的總指揮。

“那是快哨船,作戰時靠近大船行蟻附之法。王爺可別小看於它,它可是鄭軍的主力船,每船上面有五百斤紅夷炮一門,而且兩舷有十六支槳,划起來進退自如,奇快無比,而且它能載五十人!”

“那種最大的船叫什麼?我看它上面好象有不少紅夷炮。”

“那是鄭成功的鎮軍寶船三桅大炮船,吃水可達一丈二尺,下有水輪,戰時踏水輪前進,雖大卻不笨!”

“炮呢?他們的炮能打多遠?”

“三桅大炮船船頭船尾共裝有兩千斤紅夷炮八門,射程可達四五里,不過基本上沒有準頭,所以離得遠的時候他們不會開炮,一般要等到兩百步內纔會炮擊。”

“另外還有千斤佛郞機四十門,此船可載三百人,遠則用銃炮攻擊,近則犁沉、跳幫,韃子的水師在它們面前也無還手之力。”

這一點倒是和歐洲國家的海戰差不多,必須要抵攏了纔開炮,否則很容易浪費彈藥。

一五七一年奧地利和奧斯曼帝國之間的勒班多海戰,奧地利的基督徒軍隊司令唐·約翰就向一位高級參謀詢問開炮的最佳時機,得到的回答令人毛骨悚然:“近到能讓敵人的血濺到你身上時再開炮!”

結果,在奧地利基督徒軍隊發動進攻後,“戰艦相撞聲和開炮聲同時響起”,破船沉船“漂滿了八英里以內的海面,海上不僅佈滿斷槳碎木,還有數不清的屍體,水面被染成了一片血海”。

從這些描寫不難看出當時海戰之血腥殘酷,但大興軍不會跟敵人來這種戰艦上刺刀的戰法,參謀部根據自身艦、炮的優勢及特點,制定出來“放紙鳶”的戰術。

兩軍相距不足五里,賊船已擺開陣形,陳奇策高聲下令:“各艦成單列縱隊,炮手就位,準備迎敵!”

大興軍炮兵的編制和步兵不同,一門炮就是一個班,這樣一起訓練,戰鬥時才能更好地配合。

八十毫米炮一個炮班是八個人,一名班長,一名裝填手、一名炮手、兩人負責炮身俯仰和迴旋,還有三名供彈手,而其它小口徑炮則還要少一至二人。

除了艦艏和艦艉炮塔外,其它火炮都在下面第一層的炮甲板上。陳奇策一聲令下,幾名傳令兵立即分頭傳達命令,炮甲板下面則需要從一根直通下面的鐵皮喇叭來喊話。

“王爺,馬上要接戰了,咱們回指揮室吧?”陳奇策放下望遠鏡說道。

李元利點了點頭,兩人一起鑽進了艦艏炮塔後面的指揮室,指揮室外面全部敷設了兩寸厚的鋼板,躲在裡面絕對安全。

“命令後面帆船呈一字隊形散開,等候命令,集火射擊!”

傳令兵立即將命令通知給了旗杆上的信號兵,信號兵立即開始用旗語通知各船,各船收到命令再回復旗艦,一切看起來都有條不紊。

陳奇策此時心裡滿是敬佩,王爺能夠在數年之前連步兵都沒多少的時候就想到這種旗語,並且在那個時候就開始訓練信號兵,主要目的就是爲了現在的海軍通信,這得要有多長遠的眼光才能想得到這些?

感謝真像只有一個2、niuniu圓圓兩位大大打賞!

第三百五十五章衣冠禽獸 御門聽政第二百零八章責罰第三百二十四章擊賊神機石榴炮第一百八十五章詐城第一百九十二章老當益壯第二百五十五章得勝回府第四百一十八章同舟共濟 推心置腹第一百三十九章落荒而逃第九十二章良田萬頃第四百一十五章檄告天下 兵圍南京第五百六十章 大結局第二百九十六章大明之殤第一百九十七章求和第二百二十四章賊蹤第四百九十一章盛京失陷第四百五十二章入濠鏡第五百三十一章“五八式”步槍第六十一章設伏第五十一章古剎第三百九十六章反攻第一百六十八章催妝第二百四十二章五仙散第四百八十七章燕京第四百八十八章紫禁城第二十九章虛驚第四百零七章打箭爐的吐蕃農奴第二百九十八章拱極炮臺第三百一十八章短兵相接第三百七十一章思明州第七十七章御史郝浴第二百一十章針刑第二百六十八章漢王即位第二百零三章底細第一百八十章鏖戰第一章憂心第二百二十章吐血第六十八章分兵伏擊第六十章艱苦第一百二十七章甕中之鱉第一百四十一章火力壓制第五百六十章 大結局第五十三章高歌第四百三十九章這個馬伕不尋常第二百零七章“絕密”加“特急”第二百九十四章天神之怒第四百五十章虎口奪食第三百七十三章心存僥倖第七十五章抽殺震懾第三百一十章海商乎?海寇乎?第一百七十二章皇帝“謀反”第一百二十三章經略軍第二百三十二章參謀監軍第七十八章當頭棒喝第四十三章心思第四百五十九章熱蘭遮城第二百四十九章西寧王第二百九十八章拱極炮臺第二百二十二章反襲第二百九十八章拱極炮臺第四百七十九章“衣”與“夷”第一百六十四章南征第二百六十章平生惟願殺盡韃子第五百四十章甕中捉鱉第三百四十一章烏斯藏第五百二十九章收復大員第四百七十四章驅虎吞狼第六十三章貪功第三百九十六章反攻第四百六十三章荊江水患第二百章獸行第五百零七章內閣首輔第四百六十四章河道治理第一百九十六章試炮第二百五十七章關刀槳第一百五十章白龍會第一百八十章鏖戰第四百四十五章地主風險大第五百三十三章遠赴朝鮮第四十六章紛爭第二百九十七章風捲殘雲第二百三十四章兵源第九十三章大家閨秀第四百五十一章海警六司第一百零一章兵臨城下第十五章試射第五百一十九章葡使覲見第二十四章架構第二百八十九章紙上談兵第五百一十章彝倫堂講學第二百二十五章陷阱第三百二十七章濠鏡問題第四十八章出征第三百九十六章反攻第三十五章軟禁第九十五章東進計劃第四百零二章敵未至便欲屠城第一百八十四章鰲拜授首第一百一十六章夷陵第一百九十七章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