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封李建泰爲督師的同時,崇禎又給李嘯下達了升擢他爲唐王的聖旨。
按說,明朝現在其實已有唐王,即在南陽的唐王朱聿鏼。(注:明朝歷史上有名的唐王,即後來成爲隆武皇帝的朱聿鍵,因不守祖制擅動兵馬之罪,此時正在鳳陽的宗室大牢中吃牢飯,其王爵由其弟朱聿鏼繼承。)。
但崇禎爲了拉攏李嘯,考慮到曾封李嘯爲唐國公,其部下也一直被稱爲唐軍,故乾脆成人之美,把現在的平遼王李嘯,給加封爲唐王。
至於朱聿鏼,則是轉封爲秦王。反正原本的秦王一族,已被李自成全族滅盡,現在轉封朱聿鏼爲秦王,也不會有任何人提出反對意見。
加封李嘯爲唐王的這道聖旨,由崇禎親自撰筆,寫得極長。這封聖旨,彷彿加封李嘯僅是次要之事,反而是更多地是吐了崇禎內心,那無限的悲涼與無奈。
“……朕仰承天命,繼祖宏圖,自戊辰至今甲申十有六年,未能修德尊賢,化行海宇,以致兵災連歲,民罹水火,皆朕之罪也。至流寇,本我赤子,竊弄兵戈,流毒直省。朝廷不得已用兵剿除,朕心實痛,復之何言……“
”國朝至今,各省流賊,本爲安民,奈何化賊寇,荼毒天下,豈非皆朕一人之過乎?朕躬不省,德行不昭,上愧先祖,下慚黎庶。天下百姓何辜,生受此刀兵之災,其慘何如?朕每念及此,心下悲慼,又何以言之……“
“……然平遼王李嘯,既爲乘龍駙馬,又是帝室一家,揚國威於鯨海,斃韃酋洪太;立殊功於清境,復遼中舊土。兵鋒所至,韃虜爲之膽喪,勁旅遠征,漠北皆是拜服。諸般奇功,彪炳殊卓,豈可一言盡述?朕每聞奏報,皆不勝欣然之至矣。李嘯奮武以求治,實賴股肱之任臣;拜手以陳謨,必恃朝廷之倚柱。扶亂戡亂,紛列高功而誰何;爲王行驅,賡歌國朝之榮光。……“
”……朕卻嘉賢不避親,乃再效皇祖有功必賞之遺命,茅土分頒,作藩屏於帝室;桐圭寵錫,宏帶礪於王家。嘉玉葉之敷榮,恩崇渙號;衍天潢之分派,禮洽懿親,盛典酬庸,新綸命爵。茲特加封李嘯親王爵銜,升授唐王,加授太子太傅,其部有功將士,皆付有司從優敘議。朕錫之敕命於戲,體國經野成蕩平之。冀我干城之將李嘯,威振夷狄,深眷元戎之駿烈,功宣華夏,用昭露布之貔薰。暫錫武弁,嘉乃丕績,戮力中興,以洽朕之荷望矣……”
”……今陝甘板蕩,流賊竊據,擅自僞國,朕心之憂,何以言表!今令唐王李嘯,代朕親征,鼓聯忠勇,表揚節義,獎勵廉能,選拔雄傑。其驕怯逗玩之將,貪酷倡逃之吏,妖言惑衆之人,缺誤軍糧之輩,情真罪當,即以尚方從事。行間一切調度賞罰,俱不中制。……“
”……望唐王此徵,勁兵出剿,戈矛爲厲,賊寇雪消,殲渠宥脅。除賊真除,若有其降,一人勿得妄殺;撫則真撫,投戈散遣,萬民從此安生。……“
”……以吾唐王忠猷壯略,品望夙隆,辦此裕如,特茲簡任,告廟授節,正陽親餞。願卿蚤蕩妖氛,旋師奏凱,天下靖寧,鼎彝銘功。有功內外文武各官從優敘賚。朕乃親迎慶賞,共享太平。預將代朕親征安民靖亂至意徧行示諭,鹹使聞知。特諭,欽此。”
這封長長的加封聖旨寫完後,崇禎加蓋龍璽,便命太監曹化淳親攜此旨,立即,前往山東宣諭。
本來,現在李嘯遠在遼東,朝廷若是想要快速送達,就要立取派人從天津衛渡海前往,這是最爲快捷的方法。但崇禎考慮到,現在海路不靖,既有清廷水師爲阻,又有大批海盜沿海劫掠,而朝廷自東江鎮覆滅後,已基本無水師可用,故爲安全起見,不敢讓曹化淳等人擅走海路。
另外,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加封親王,乃是極其鄭重極其正式之事。李嘯雖是駙馬,但畢竟是異姓,非同宗室,這種大明開國至今,前所未有獨一無二的榮寵,當然不能隨意安排。
所以,崇禎最終選擇了更加得體的方式,那就是,先派曹化淳前往山東宣諭,再從山東之地,搭乘李嘯的水師艦隻,再度前往遼東宣旨,這樣的話,既使宣諭更加正式,也能讓路途有安全保障。
只不過,令崇禎萬萬沒想到的是,曹化淳前腳剛走,僅僅第二天,就從西北傳來了噩耗般的消息。
那就是,李自成這廝,就在建立大順國後,就立即開始謀劃東渡黃河,直取京師了。
說起來,李自成這般急切地要發起東征戰役,乃是與顧君恩的一條獻計有關。
當日,顧君恩獻計李自成,讓他得以打敗孫傳庭,奪佔整個陝甘,最終順利建國,因此深受李自成信任,被李自成厚加封賞。而顧君恩受此信重,愈思效力,故在建立大順之後,他立即向李自成提出,要發動大軍東渡黃河,北攻京師的宏大計劃。
“稟闖王,現在明軍大敗,北方空虛,而我大順新立,將士用命,正是要乘勝進取之時,微臣以爲,我大軍若東渡黃河,揮師往攻,必能橫掃中原,直取京師矣。”
李自成尚未回話,一旁的牛金星卻皺着眉頭道:“君恩,我大軍若揮師東征,明軍倒不足慮,只是,明朝還有平遼王李嘯這樣的良將,其部下唐兵更是兵精將銳,裝備精良,若此人前來阻擊鎮守,那我軍豈能輕易打到京城麼?”
顧君恩捋須笑道:“聚炎,你之所慮,我自明白。只不過,現在李嘯正率其唐軍主力,往攻遼東而去,他留在明朝的兵馬,已然十分有限,難以對我軍造成實質性的威脅與阻礙。”
“但是,如果我大軍東征,那崇禎又趕緊把李嘯的唐軍主力,從清境中召回,又當如何?”牛金星皺着眉頭說了一句。
“哼,遼東到陝西,迢迢千里,他縱想趕來,哪裡會這麼快!聚炎,這正是顧某要讓皇上,立即嚮明廷發動進攻的重要原因。”顧君恩冷笑道:“我們就是要利用李嘯率軍從清廷不及趕回這個時間差,讓李嘯率其部衆,匆匆忙忙從清境中趕回來時,卻發現我軍已攻下山西、宣府以及北直隸等多處地方,讓他明白,現在明廷大勢已去,已然無力迴天,他縱然率衆趕回了明境,亦是無法可想。這樣一來,李嘯除了默認現實,又還能如何呢?”
顧君恩的話,讓李自成頻頻點頭,他狠狠地在龍椅上捶了一下,厲聲喝道:”君恩說得對!他孃的!李嘯這廝,當日在河南阻擊我軍攻打開封,讓吾等大敗而回,不得不從河南退回陝西,這般深仇,俺可是一直記在心裡!這番我軍若能迅速發兵,攻下山西與宣府,再拿下京師,擒了那崇禎小兒,那麼李嘯這廝,就算是最能戰,也只得給俺乖乖就範!“
議計既定,李自成遂派李友、白鳴鶴等下屬部將,率先頭部隊渡過黃河,佔領了山西榮河等縣,爲大軍東征作好了準備。
接着大順軍在獲了得渡河東征的先頭據點之後,從國中調集精銳兵馬五十萬,兵分兩路揮師東攻。
北路兵馬三十萬,由李自成、劉宗敏統率,計劃在佔領平陽後,便攻取太原、寧武、大同、陽和、宣化、居庸關,進抵京師。南路兵馬二十萬,由劉芳亮、李過率領,計劃於渡過黃河進入山西后,即沿黃河北岸進軍,計劃先佔領河南懷慶府,繼佔山西潞安府,接着又東下收河南衛輝、彰德二府、再揮師北上直取大名府,同時分兵收取附近州縣,然後經邯鄲、邢臺、河間攻取保定,與李自成本部會師北京。
五十萬流寇大軍,殺氣騰騰氣焰煊天,有如決堤黃河一般,向整個明朝北境席捲而下。
兵馬既動,檄文隨來,李自成親自下召,傳檄牌山西各郡縣,檄文如下:
“倡義提營首總將軍爲奉命征討事:自古帝王興廢,兆於民心。嗟爾明朝,大數已終,嚴刑重斂,民不堪命。誕我聖主,體仁好生,義旗一舉,海宇歸心。渡河南而削平豫楚,入關西而席捲三秦。安官撫民,設將防邊,大業已定。止有晉燕,久困湯火。不忍坐視,特遣義師於本月二十日,自長安領大兵五十萬,分路進徵爲前鋒。我大順皇帝弔民伐罪,御駕親征,親提精兵,所過絲毫無犯。爲先牌諭文武官等,刻時度勢,獻城納印,早圖爵祿;如執迷相拒,許爾紳民縛獻,不惟倍賞,且保各處生靈,如官兵共抗,兵至城破,玉石不分,悔之何及?”
在李自成大軍有如滔天洪水一般襲來之際,李建泰的五萬京營兵馬,纔剛剛在正陽門餞行,方從京師離去開往山西,完全失去了抵禦流寇東征的最佳機會。
明廷的猶豫不決與遲鈍應對,讓山西宣府等地的明軍驚懼慌亂,簡直有如一堆無頭蒼蠅。亦讓李自成的大軍一路征伐下來,簡直可謂勢若破竹,所向披靡,根本無人可攖其鋒。
流寇東渡黃河後,是如何攻城掠地,又如何屠戮軍民,以及如何一日千里橫掃明朝北方,在這不再贅述了。
且說曹化淳等人,一路快馬加鞭趕往山東,十天後順利到達濟南,與坐鎮於地的李嘯手下第一讚畫陳子龍見了面。
陳子龍熱情款待了曹化淳一行人,並給每人豐厚的行賞,讓曹化淳等人皆是十分高興。在象徵性的宣諭之後,曹化淳隨及提出,要乘李嘯的水師艦隻,前往清境去向李嘯親自宣諭,當面加封其爲唐王。
曹化淳這個要求,讓陳子龍不覺面有難色。
因爲此時海面尚未完全化凍,而山東當地的艦隻,皆已被李嘯抽調去北征清境,自海面結冰以來,一直尚未返回。所以,爲了安全起見,他只能好言勸慰,告訴曹化淳等人,若要去遼東,只有等到海面化凍,方可行船。
當然,陳子龍向他們表示,會先飛鴿傳書給瀋陽的唐軍密哨點,再由他們輾轉聯繫李嘯,讓李嘯接到消息後,便立即做準備,迎接皇帝聖旨。
聽了陳子龍的話語,曹化淳十分無奈。卻也沒辦法,只能在山東暫住,耐心等待遼東那邊的消息了。
陳子龍的飛鴿傳信,在數天後被瀋陽的唐軍密探頭子郝澤仁收到。只不過,此時,因爲豪格與多爾袞尚在內鬥當中,盛京城外各條聯繫渠道,皆被多爾袞切斷,讓郝澤仁無法向駐紮在海城的李嘯,及時送出這條消息。
直到清庭內部鬥爭緩和,豪格與多爾袞二人合流,共同推舉順治皇帝爲清廷之主後,盛京城才重新獲得與外界聯繫的機會。唐軍密探頭目郝澤仁,才得以派出手下密員,趕緊把這條消息向李嘯稟報。
令崇禎皇帝以及曹化淳等人皆沒想到的是,李嘯收到這條消息後,反應卻是十分淡漠。他對自已將被朝廷升擢爲唐王一事,並沒有太多的欣喜,也沒有多加理會。
因爲現在的李嘯,對崇禎給予的這些虛浮無實的爵銜,已然十分看淡,甚至可以說,是完全不以爲意。
他現在最爲關切,正全力謀劃的,是下一步要如何進一步對清廷發動進攻,最終最大程度地削弱滿清,同時讓自已的利益最大化。
所以對於曹化淳一行人,李嘯打算,先讓他們在山東呆一段時間,等開春化凍,自已的艦隻重新返回山東裝載糧食、輜重、軍械等物時,再順便把曹化淳他們載過來,滿足他們當面宣諭的要求。
看上去李嘯這般冷淡做法,彷彿他對現在的西北局勢,並沒有太多瞭解,但真實情況其時並不是這樣。
李嘯現在,已然從郝澤仁處,知曉李自成在陝西打敗了孫傳庭部兵馬,並建立了大順國的消息,這個消息傳來,令李嘯原本的好心情,爲之一窒。
他幾乎下意識地想到,李自成在建國後,定會大肆派遣兵馬,東渡黃河直取京師,這樣一來,在自已不及回防的情況下,明廷危矣,崇禎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