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迷茫

站在後人的角度,再來看這場關係明清雙方最終命運的鬆錦大決戰,明朝之所以敗得這麼慘,其實是有好幾方面的原因的。

首先來看清朝方面,皇太極在李嘯掃滅金州、斬斷清朝龍脈,以及活埋了清朝龍興之地赫圖阿拉全城的百姓,皇太極都堅定的不爲所動,死死地盯住最終目標,就是要奪佔遼西,消滅那十三萬明軍。這戰略目光和堅忍毅力,連死對頭李嘯,都不得不爲之佩服。

而在鬆錦大戰中,皇太極對戰略打擊目標的選擇,作戰時機的掌握,用兵方略和臨陣指揮等方面都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

最爲突出的是:他善於以已之長攻敵之短,如利用八旗精兵良將善於奔襲野戰之長,爲了避其不長於攻堅城之短,因此在鬆錦大戰中,始終採取圍城打援的戰術,誘取明軍主動來戰,最終不僅消滅了洪承疇率領的十三萬援軍,而且困逼松山、錦州、杏山的明軍守將獻城投降,摧毀了明軍經營多年的寧錦防線,爲進取中原鋪平了道路。

而對於明朝來說,這次鬆錦大戰失敗,後果就實在是太過嚴重了。

此次戰役失敗,致使關外明軍精銳盡喪,鬆錦杏三城俱失,造成這種慘敗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明廷的政治腐敗,在此戰役中反映尤爲突出的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便是盲目催戰。當時崇禎皇帝、兵部尚書陳新甲等人,偏信“原屬刑曹,本不知兵”的遼東監軍張若麒輕敵冒進之言,一味催戰。因此,洪承疇“輕進頓師,進不能突圍,退不能善後,形見勢絀,……遂使重臣宿將選率驍騎,十萬之衆,覆沒殆盡”。

第二點,便是督監不和。薊遼總督洪承疇根據關外兵力和錦州守將祖大壽“逼以車營,毋輕戰”的意見,主張且戰且守,步步爲營,逐步向前推進以解錦州之圍。而監軍張若麒卻反對,“振臂奮袂,扶兵之勢,收督臣之權,縱心指揮”,於是明軍“但知有張兵部,不知有洪都督,而督臣始無可爲矣”。總督和監軍兩者互相掣肘,明軍不知所從。

第三點,則是指揮失誤。洪承疇雖然精通兵家權謀,由於考慮到個人的得失安危,所以屈從於陳新甲、張若麒等人的權勢。當“陳新甲趣之,未免輕進以頓師。”時,他就孤軍深入;當“張若麒惑之,倏焉退師以就餉”時,他就率軍南逃。因此,洪承疇在指揮作戰上,表現出猶豫和動搖,這就必然導致明軍失敗。

第四點,則是將官畏死。明軍在松山與清軍對陣時,兵員和火器都勝於清軍,本應決一死戰以解錦州之圍,但是一些明軍將領畏死,卻棄戰南逃,如總兵王樸爲了自己活命,不顧全軍安危,違約先遁,造成明軍松山大敗。又如明廷爲了解救洪承疇,命順天巡撫楊繩武、兵部侍郎範志完率軍赴松山解圍,可是“皆斂兵不敢出”。

以上四點,最終導至了明朝在遼西的悲慘結局,自天啓至今苦心經營的防線毀於一旦。

松山、錦州、塔山、杏山四城失陷,祖大壽舉城投降,致使“九塞之精銳,中國之糧芻,盡付一擲,竟莫能續御,而廟社以墟矣!”

京師大震,王樸以“首逃”之罪被逮捕,法司開庭審訊。御史郝晉發言:“六鎮罪同,皆宜死。”“三桂實遼左之將,不戰而逃,奈何反加提督”。兵部尚書陳新甲覆議,“但姑念其(吳三桂)守寧遠有功,可與李輔明、白廣恩、唐通等貶秩,充爲事官。”獨斬王樸,崇禎十五年五月十九日處死王樸。職方郎中張若麒被處以死刑,兵部職方主事馬紹愉給予削籍的處分。吳三桂受到降級處分,鎮守寧遠。

鬆錦大戰標榜着明朝在遼東防禦體系的完全崩潰,明朝在遼東的最後防線僅剩下山海關的吳三桂部。從此,明朝山海關外,僅剩下寧遠一座孤城,關寧錦防線徹底被摧毀。

在此次戰役中,雖然明軍由於上層指揮的失誤而遭遇慘敗,但廣大明軍將士“視死如歸,鮮有乞降者。擁荷其將,立於海中,伸臂冀蔽,俾不中箭,不失敬禮,死而後已”,蹈海死者以數萬計,展現出了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

時人談遷評價道:“九塞之精銳,中國之糧芻,盡付一擲,竟莫能續御,而廟社以墟矣!”

《皇清開國方略》謂:“太宗神謀勇略,制勝出奇,破明兵十三萬,如摧枯拉朽,指顧而定。”

崇禎十五年九月十二,京師,乾清宮。

皇帝象一個木偶一樣,呆坐在龍椅上,彷彿一名耗盡了全身力氣的人一樣,癱坐在龍椅上。

又敗了,又是一場地慘不忍睹的徹底大敗。

十三萬精銳,就此徹底折損,關寧錦防線徹底被摧毀,關外僅剩孤城一座,而諸如洪承疇祖大壽等明朝文臣武將,大批降清,讓明朝原本就奄奄一息的實力,更到了幾乎崩潰的邊緣。

崇禎幾乎恐懼地想到了,在這些精銳大軍被清虜徹底消滅後,那原本就猖狂肆虐的流寇,可能再無人能制了。

這一刻,他突然想起了在四川因爲抵抗流寇不力,畏罪自殺的前禮部尚書,號稱楊閣部的楊嗣昌。

崇禎暗想,也許,楊嗣昌在的話,一定會極力勸阻自已不要去興兵救援錦州,以至十三萬精銳大軍全軍覆滅。

這一刻,皇帝突然老淚縱橫。

他不會知道,在崇禎十七年初,當李自成的農民軍從陝西渡過黃河,橫掃山西時,崇禎皇帝在一次高級官僚參加的御前會議上,面對即將到來的滅頂之災,顯得悲涼而無奈,感慨萬分地對他的大臣們道出了思慮已久的心裡話:“朕非亡國之君,事事乃亡國之象。祖宗櫛風沐雨之天下,一朝失之,將何面目見於地下?”“朕非亡國之君”,寥寥六個字,發自肺腑,是對兵敗如山倒,無可奈何花落去,內心有所不甘的自然流露。

平心而論,在明朝十七個皇帝之中,他不但算不上是最爲昏庸的一個,而且完全可以和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相媲美,是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正如他自己所說:“朕自御極以來,夙夜焦勞。”

清朝國史館編撰的《明史》也對他高度評價:“在位十有七年,不邇聲色,憂勤惕厲,殫心治理。”

由此可見,他的自我評價“朕非亡國之君”,並不是文過飾非的誇張之詞。但是,明朝恰恰在他手上滅亡了,於是乎歷史讓他背上了“亡國之君”的惡名,似乎有點不太公平。人們只能感嘆他生不逢時,進行委婉的解釋。

《明史》說:“明之亡實亡於神宗。”那意思是說,明朝滅亡的禍根是萬曆皇帝朱翊鈞一手種下的。

明清史一代宗師孟森在《明清史講義》中,把上述觀點發揮得淋漓盡致,他說:“熹宗(按:即天啓帝),亡國之君也,而不遽亡,祖澤猶未盡也。”“思宗(按:即崇禎帝)而在萬曆以前,非亡國之君也,在天啓之後,則必亡而已矣。”

這種鞭辟入裡的分析,既揭示了歷史的真相,也反映了歷史的無情,讓並非亡國之君的崇禎皇帝上演了一幕亡國的悲劇。

這不禁使作者想起了,俄羅斯文豪列夫。托爾斯泰的鉅著《戰爭與和平》中有一句名言:“皇帝是歷史的奴隸。”

在一般人看來,皇帝是至高無上的,權力無邊的,可以向任何人發號施令,似乎也可以向歷史發號施令。其實不然,正如託翁所說,人類有意識地爲自己而生活,卻在無意之中,成爲達成全人類歷史目的的一種工具,皇帝也不例外。

歷史是人類無意識的共同集團生活,將皇帝生活的所有瞬間,當作達成自己目的的道具,只爲自己而利用這個道具。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皇帝是歷史的奴隸。

崇禎皇帝力圖挽狂瀾於既倒,然而大勢已去,迴天乏力,所以向大臣們吐露了自己的內心獨白:“朕非亡國之君,事事乃亡國之象。”

在臨近王朝末日的紫禁城裡,他常常暗自嘆息:“朕不自意將爲亡國之主!”

明朝滅亡以後,遺老遺少們回首往事,不免感慨系之,但是他們都異口同聲地說,崇禎皇帝不是一個亡國之君。

復社詩人吳偉業的《圓圓曲》,以“鼎湖當日棄人間”的詩句來緬懷皇帝的逝去。

他的史學名著《綏寇紀略》對逝去的皇帝崇禎皇帝給予高度的評價,大意是:皇上焦勞十七年,作風恭敬儉樸類似弘治皇帝,英毅果斷類似嘉靖皇帝。處理公務機敏迅速,手不釋卷,喜好讀書、寫字,書法逼近歐陽詢,有文武才,善於騎射,力挽強弓,每發必中。他勤於朝政,黎明即起,一直工作到疲憊不堪才休息。上朝時儀表端莊,給人留下目光端正,姿勢莊重的感覺。這樣一位恭敬儉樸、英毅果斷、能文能武的君主,落得個亡國的下場,不免令吳偉業這樣的遺老遺少嗟嘆不已。

《甲申傳信錄》在“睿謨留憾”的標題下,如此評價崇禎皇帝:英毅果斷,繼承萬曆、天啓的政治遺產,撥亂反正,革除前朝弊政,打擊邪黨,勵精圖治,勤於朝政,希望出現中興之治。然而邊疆戰事頻發,中原內部空虛,饑饉連年,盜賊橫行,拮据天下十七年,王朝覆亡,以身殉國。

嗚呼!如此英明睿智的君主,十七年宵衣旰食,從來不曾開懷舒心,留下多麼大的遺憾啊!該書寫這些話的時候,崇禎皇帝已經死去,用不到拍馬奉承,這是野史以秉筆直書的筆法,爲後人留下一段信史,應當是可信的。事實確是如此。

崇禎皇帝經常對大臣們說:“朕自御極以來,夙夜焦勞。”因爲他必須面對一個爛攤子,邊疆武備廢弛的許多積弊,百姓生活的長久貧困,官場陋習的陳陳相因,都必須面對。所以他經常舉行御前會議,當時稱爲“召對”。

這種召對極爲鄭重其事,內閣、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六科、十三道御史,以及翰林院、錦衣衛的官員,都得參加,內容是商榷國事,改革積弊,推行新政。因此,他成了明太祖朱元璋以來罕見的勤勞皇帝。

朱元璋大小政務都要親自處理,每天天不亮就起牀辦公,一直到深夜,沒有假期,沒有娛樂。

在這點上他與朱元璋確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整日憂勤惕厲,寢食不安。朱元璋定下每日上朝的祖制,後來的皇帝大多視爲虛文,特別是到了隆慶、萬曆之際,公然改爲每逢三、六、九日上朝,以後索性連三六九也“免朝”了。

崇禎皇帝恢復了每日上朝的祖制,十幾年如一日地堅持着。崇禎十五年(1642)他再次重申:與羣臣共同裁決政事,只有少數節日可以免朝外,每日都應該上朝;上朝完畢後,如果大臣要請示報告,可以報名,聽候召見,如有大臣從中阻撓,以“奸欺”罪處死。如此十幾年如一日,無怪乎他要慨嘆“夙夜焦勞”了。

然而,他的“夙夜焦勞”並沒有收到理想的效果。是什麼緣故呢?

早在崇禎五年,兵部主事華允誠就有所分析。他在奏疏中向皇帝直言不諱地指出,朝政的“可喜”與“可憂”之處。

大意是說,三四年來,皇上焦勞於上,羣臣匆匆孜孜,目不暇接,而法令煩瑣,臣民解體,人才損失,國家受傷。終於形成這樣的局面:皇上焦勞於上,諸臣舞弊於下,一切的努力都付諸東流。

他從三個層面進行分析:

第一,主事者藉口皇上剛毅嚴明,大搞嚴刑峻法;藉口皇上綜覈名實,大搞錙銖必較,終於使得官場競尚刑名,追求細碎,把皇上圖治的迫切心情,化作諸臣鬥智的捷徑;

第二,率領部屬的大僚,一再驚魂於向皇上認罪,監察官員埋頭於撰寫彈劾奏疏,致使官吏考覈只問稅收錢糧,同心同德的精神,化作案牘文書的較量;

第三,廟堂不以人心爲憂,政府不以人才爲重,四海漸成土崩瓦解之勢,大臣只有分立門戶的念頭,意見分歧,議論紛擾,致使“剿撫”的大計等同兒戲,人才的用舍舉棋不定。

只是,國事的日漸頹唐與衰敗,真的只是這個原因嗎?

當然不是,這只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

崇禎無法回答自已,這個問題的答案,而明朝漸漸走向滅亡的原因,也許只有從後世穿越回來的李嘯,才能在心中知道。

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澳洲見聞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六十九章 故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公主回京第五百八十七章 俘虜處置第四百零二章 擴軍平南鎮第七百四十六章 脣亡齒寒 重兵往救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九百四十一章 長子戰死 兔死狐悲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四十二章 分功第八百九十八章 衆臣勸進 黃袍加身第二百七十五章 楊嗣昌來訪第五百八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幕府第六百零五章 和談初議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十九章 北行第二百零三章 財源滾滾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規劃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一百八十二章上中下三策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八百二十三章 虎嘯中原 何人可擋第六十章 劫持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四百一十二章 驚險奪城第三十章 規劃第九百三十二章 勸降不成,天雷轟門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第九百二十九章 身死名滅,不亦宜乎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陳情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一百九十二章 迫降蠍子塊第八百七十一章 攻破遼陽 援兵突至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第五百零四章 全面攻堡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軍盡崩第四十六章 操練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第一百一十章 無助第二百三十四章 來自臺灣的家信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七百三十四章 背後的更大危險第三十九章 對衝、騎戰第六百四十一章 追贓助餉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七百九十五章 兩倍迎敵第四百七十一章 炮打活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三百八十章 吳三桂來訪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打金州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見緬王第七百九十九章 逼迫和談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樂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營兵馬入援足矣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鳳伯第三百零二章 兩全其美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四百四十六章 新幾內亞平定第八百七十一章 攻破遼陽 援兵突至第五十章 軍議第五百零二章 沉着應對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轟後射第二百七十二章 軍階考覈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四百一十一章 降兵的妙用第六百零二章 獻堡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