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

“皇上,於今之計,國事這般糜爛,非有大能者不能挽之。以愚之見,這舉國上下,也只有唐國公李嘯,堪爲國之柱石,若陛下能向其垂詢,必多有獲益。”

周延儒伏跪於地,聲音低低地稟奏道。

只是他那雙細長的眼睛,卻是不時偷偷瞥去,觀看崇禎皇帝臉色反應。

崇禎喉嚨裡咕嘟了兩聲,他臉色十分難看,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麼,又什麼都沒說出來。

周延儒好象料定了皇帝會有這般反應一樣,他微微仰起頭,又低聲道:“皇上,可是爲唐國公李嘯,與陛下大有嫌隙之故乎?”

崇禎臉上泛起一絲苦笑,他喃喃低語道:“還是愛卿知朕之心也!唉,現在如此局面,朕心中之悔,何以言之!”

見皇帝言語鬆動,周延儒哦了一聲,又趕緊回道:“陛下,那唐國公李嘯,縱然與陛下有再多的過節,他也是咱們大明的臣子,是咱們大明的唐國公。只要皇上拿出誠意,與其好好溝通,化解往日舊怨,讓那李嘯回心轉意,再爲國朝忠心效勞,卻亦非難事。”

崇禎眼光一亮,卻又低聲道:“那玉繩你說,朕卻該採取何法,方可與李嘯化解往日過節,從而君臣宜洽,共商國事呢?”

周延儒眨了眨眼,便道:“陛下既這般詢問,那微臣就盡興直言了,若有不當之處,還望皇上勿爲怪罪。”

“無妨,你儘可直言,朕恕你無罪。”

“多謝陛下。皇上,微臣以爲,首先一點,便要把李嘯上次把清軍趕回關外的天大功勞,給他補上。”周延儒沉聲道:“上次清虜叩關入侵,長驅千里,直到入寇濟南之際,才被李嘯拼死一戰打退,自此後續乏力,纔不得不退出關去。而這場關鍵之戰中,李嘯雖然戰勝了清軍,自身卻亦是損失慘重。但其所立之功,縱在國初之時,亦是彪炳卓然,足勒青史矣。然而,皇上你卻因其戰後,擅自駐防山東據佔濟南,便對其心存狐疑大加不滿,乃至不予封賞冷淡相對,以微臣觀之,實是大寒功臣之心矣。”

崇禎冷着臉,目光冰冷,默然無語。

周延儒繼續說道:“李嘯見自已立下大功,卻得不到該有的賞賜,也就對朝廷大失所望,從而心灰意冷了。不過,他作爲明朝的臣子,當然不敢強硬反對君上的決定,但自此之後,他對朝廷之令,卻是再也無心應對了。也正因如此,那李嘯纔將注意力轉向國外,用兵南洋,以及蝦夷庫頁等邊蠻之地,拓地開疆以求自保。而以微臣看來,李嘯此番海外用兵,實有太多不得已之處,實是令人嘆惜之至。”

周延儒頓了下,又道:“不過,那李嘯,雖然全力拓展海外,但其對大明國內,還是有相當重大的影響。臣聽說,他與各路流寇約定,他們若攻下城池,可將城中百姓盡數賣給他,由他安排這些無家可歸的流民百姓,前往南洋定居生活,從而讓這些百姓免於刀兵之災,不爲鋒鍔之鬼。李嘯此舉,讓成千上萬的百姓逃過流賊的屠刀,得以活命,倒是一番天大的功德啊。”

崇禎聽到這裡,臉上已滿是複雜之色,他輕嘆了一聲道:“愛卿,你說的這些,朕也知道了。所以現在朕的心下,纔會這般痛悔不已!你就挑揀重要的說吧,朕現在到底要如何做,才能與李嘯恢復關係,讓他重新聽從朝廷號令。”

周延儒直起身來,目光灼灼地拱手道:“皇上,以微臣之見,現在山東之地,既然李嘯已駐防全境,又已把濟南牢牢據爲已有,那山東之地,可以說,已完全是李嘯囊之中物。那皇上爲何不乾脆成.人之美,將山東之地,如登州一般,全權交於李嘯治理呢?“

“啊,將整個山東,都交給他麼……”

崇禎的臉色,明顯地複雜起來。

“皇上,恕臣直言,現在李嘯兵強馬壯,他若有心與朝廷作對,指使手下的驕兵悍將,將整個山東吞入肚中,朝廷又能奈其何?與其到時被逼無奈,眼睜睜看着山東被李嘯漸漸地蠶食吞併,還不如作個痛快人情,將整個山東一省,如登州一般交給他全權管理。那官吏人員,也皆由其自行安排,從而大獲李嘯之心,使其對朝廷感激涕零,豈非大好之事?況且,只要李嘯能按往日數量,爲朝廷交納稅金糧賦,把這山東交給他治理,又豈非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好事麼?故而,朝廷雖不再管山東之事,但反過來,皇上將來的收穫,卻比自行治理要好得多。畢竟,朝廷不費一官一吏,一錢一糧,便收穫了一個穩定的稅金錢糧來源之地,又何樂而不爲呢?”

周延儒說到這裡,故意停頓了一下,偷偷地觀看崇禎的反應。

崇禎緊繃着臉,顯然正在緊張地思考着什麼。

皇帝沉吟良久,卻又皺着眉頭,低低地問道:“若朕這般作爲,那其他各地的軍將,難道不會有樣學樣嗎?象遼東的祖大壽,湖廣的左良玉,皆已成牢牢紮根當地的軍頭,已有尾大不掉之勢,朕只恐此例一開,這些人皆要效仿的話,那我大明,可就真的要徹底崩壞了。”

聽了崇禎的這話,周延儒心下不覺苦笑。

現在,這遼東的祖大壽,與湖廣的左良玉,哪一個不是私心自用,已成了隱形的藩鎮。他們佔用了國家搜刮民脂民膏得到的大批糧餉,卻畏敵不戰,避敵不前,不肯爲朝廷分憂,只顧私下壯大發展自已的個人勢力,乃至貪墨地方,欺壓百姓,從而爲自已謀得鉅額好處。

這樣將領,說句實話,已成國家之巨蠹,其正面作用越來越小,而危害卻與日俱增。

尤其是湖廣總兵左良玉,其人貪鄙惡毒,對湖廣百姓可謂敲骨吸髓,壓榨得湖廣百姓幾乎無法活命。象現在,此人從不與流賊交戰,反而日日縱搶湖廣美色民女,晝夜宣.淫好.色,把這些可憐的女子,在玩膩了之後,就扔給部下或賣到妓院,實是無恥惡毒至極。

在真實歷史上,左良玉部,後來在從湖廣撤走之前,還把整個武昌及附近州縣夷爲平地,無數可憐的湖廣百姓,沒有死在流賊手中,反而盡死於此人刀下。

在當今的武漢,還有個傳說,說是左良玉這廝殺害百姓太過殘忍厲害,導致鍾靈毓秀堪稱人間絕色的湖北女子,被屠殺死亡的人數太多,以至在明末清初之時,武漢當地在將近五十年時間裡,再沒有出過美女,實是令人嘆惋之至。

相形之下,唐國公李嘯,其治下卻是一片繁榮,百姓皆是安居樂業。而且,此人不花朝廷半分錢餉,全部自籌建軍,實爲治軍理政之奇材也。

而李嘯在立下大功,崇禎皇帝卻分文不賞的前提下,他還能心懷天下拯濟衆生,從流寇的屠刀下,大量地贖買拯救流民百姓。若要用祖大壽左良玉等人,來與李嘯相比,實在是對李嘯的一種污辱。

不過,當着皇帝的面,周延儒也不敢說出心中真實所想,他眼睛轉了幾轉,便沉聲對崇禎道:“陛下,你有這般擔憂,也是人之常情。那微臣在想,皇上若能與李嘯的關係更近一步的話,那祖大壽與左良玉等人,心下縱然不滿,只怕亦是無有話說。”

“愛卿此話怎講?”

“皇上,以微臣之淺見,陛下不如把李嘯招爲駙馬,將坤興公主嫁給他,以示恩寵與籠絡。這樣一來,李嘯與天家的關係更見親密,而有這一層關係,皇上將山東一地,作爲公主的嫁妝賞賜給李嘯管理,其他軍將,亦是斷然無話可說了。”

周延儒低低地說完這段話,又垂頭伏跪於地。

“啊!這如何使得!”

崇禎從龍椅上騰地站起,一臉驚愕道:“媺娖今年纔剛滿十三歲,連太祖所定男十六,女十四最低婚齡,都未能達到,如何可嫁給那年近三十,又妻妾成羣的李嘯!”

“陛下,非常時刻,豈可拘於常理!”周延儒擡起頭來,一臉急色地拱手稟道:“皇上,恕臣直言,國家已是這般危急,流寇已然荼毒天下,陛下安可拘於小節,而不顧大勢乎?!若國家有難,社稷不保,縱是天家的金枝玉葉,又,又何可保全哪!”

周延儒說完這句話,自覺話語有失,心下大恐,遂連連磕頭不止。

崇禎的臉色極其難看,他垂着頭,眼神陰鬱如刀,卻什麼話都沒有說。

猛磕了一陣頭的周延儒,緩緩擡起頭,額頭已是青腫一片。

他見崇禎默然無話,便繼續勸道:“皇上,公主今年十三,明年也就十四了,據《大明禮法》所定婚齡,不過僅差一年而已。若能讓公主嫁給李嘯,從而讓李嘯真正成爲天家之人,那皇上與李嘯乃是翁婿之親,縱然有再大的過節,也足以抹平消除了。要知道,在歷史上,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爲了籠絡手下大將尉遲敬德,還想把自已年僅十二歲的女兒嫁給已有五十多歲的他呢。而陛下乃是遠超堯舜的聖明之君,乃是萬古少見的傑出帝王,皇上您的見識與能力,又豈是那李世民所能比。”

周延儒說到這裡,又深深地伏跪下去。

而這時的崇禎,則是長嘆一聲,跌坐回龍椅之上。

“哈哈,真沒想到啊!朕如今,竟然落魄到這般地步!竟要用親生女兒的幸福,來換取一名武將的忠誠,朕,朕真的有愧列祖列宗啊!”崇禎搖着頭,不停地慘笑道。

“皇上……”

“玉繩,你不必多說了,你先退下吧,容朕好生思量一番。”

“這……,是,臣先告退了。”

在周延儒退出乾清宮後,崇禎暴怒站起,拿起御桌上那精瓷茶杯,狠狠地朝階下摔去。

砰的一聲脆響,茶杯摔得粉碎。

然後,皇帝長嘆一聲,又跌坐回龍椅之上。

周延儒的話,有如在崇禎內心中,攪起了一團天大的風暴,讓他有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好麼,自已貴爲九五至尊,非但不能對臣下頤指氣使,反而要刻意討好籠絡,諸如李嘯這般飛揚跋扈的手下。不但要把國家土地賞給他,還要把自已最心愛的坤興公主朱媺娖,也雙手送上,這般作爲,哪裡還有半點人君的尊嚴,這簡直是他孃的極度窩囊與憋屈!

只是,周延儒的話,自已真的能完全不聽麼?

好象也不行。

畢竟,周延儒這番話,也有他的道理。

現在國事如此糜爛,流寇縱橫天下,幾難再製,各地明軍紛紛縮頭自保,不敢爲國出戰,大明王朝,已然到了分崩離析的邊緣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沒有人能站出來力挽狂瀾,拯救危局的話,大明的覆滅,恐怕真就指日可待。若國家不保,社稷不存,那就真的一切皆成虛話了。

而縱觀全國,唯一能擔此力挽狂局之重任的,則非是唐國公李嘯莫屬。

畢竟現在的李嘯,兵精將銳,財力豐足,又開拓了大片的海外領地,威望與實力皆是如日中天。其他的軍鎮與其相比,簡直是螢火之比皓月也,說李嘯是明朝最爲重要的擎天一柱,亦不爲過。

這樣的人,這樣的將領,如果不能拉攏掌握,反而與自已過節多多,以至於只剩下名份上的君臣關係的話,那非但是自已這個皇帝的失敗,也是整個大明王朝最大的悲哀。

崇禎又忽想到,這個李嘯,竟在八年的時間內,從一個遼東的鄉下獵戶起步,成爲壯大到擁有巨大領地與實力的國之干城,這般成就,倒是讓自已這個皇帝,爲之相形見絀了。

與白家起家終成偉業的李嘯相比,朕這個皇帝,倒是有點自形慚穢之嫌呢。

那麼,自已真的該把整個山東給他,再把還未成年的坤興公主,嫁予此人麼?

一時間,崇禎心頭五味復陳,眼中竟不覺泛起淚光。

死寂一片的乾清宮中,皇帝象個木頭一樣,鐵青着臉呆坐在龍椅上,沒有人知道,木頭一樣呆坐的他,心裡到底在想些什麼。

崇禎呆坐了半晌,纔對一旁的小太監艱難地說道:“走,隨朕去坤寧宮。”

“奴婢遵旨。”

坤寧宮,是明朝皇后居住的地方。

崇禎此去的目的,自是去見自已最愛的妻子,周皇后。

“皇上駕到。”

隨着太監一聲悠長的臚唱,坤寧宮宮門大開,一身素妝的周皇后,帶着坤興公主朱媺娖,從宮門中急急迎出,母女二人,一齊向皇帝致了個萬福。

“賤內恭迎皇上。”

“女兒拜見父皇。”

崇禎木然地站着,他目光呆滯地看着二人,喉頭涌動着,一時間,竟然忘了讓他們平身。

他的目光,先把一身素妝的周皇后上下看了一遍,心頭十分感慨。

這位周皇后,見到現在宮中用度艱難,國家財政乏力,竟也開始自行儉省,吃極普通的食物,穿極寒素的衣物,以爲朝廷節省財力。除此之外,她還偷偷地將一些貴重首飾拿去當掉,換成銀兩補貼後宮用度。這樣賢良的皇后,真真是國家之福,也是自已難得的賢內助呢。

只是,現在宮中,每天都是這樣壓抑沉重的日子,卻是真真苦了她了。

皇帝把周皇后默默地看了一遍,又把目光投向旁邊的朱媺娖。

這個女兒,雖未成年,卻秉持了她母親王順妃的美麗樣貌,小小年紀就出落得婷婷玉立,秀美多姿,輕輕一個萬福,卻將優雅與美麗一展無遺。而見到女兒這般動人可愛,崇禎心下,愈覺柔腸百結。

女兒,我可愛的女兒,我苦命的女兒,你剛生下來,母親就因難產而死,幸得周皇后視你有如親生,把你從小帶大。而爲父這個皇帝,卻因國事繁忙,一直未能給你更多的溫暖與關愛,實在是良多以愧,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啊!

而現在,自已這個皇帝,這個大明帝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卻還要拿還未成年的女兒,拿她那一生的幸福,作爲賭注,去換取一個手下將領的效忠,想到這裡,崇禎心如刀割。

‘父皇,你,你怎麼哭了……“

偷偷擡起頭的的朱媺娖,見到呆站在自已面前的父皇,眼中竟是眼光閃爍,她的臉上,頓是驚訝不已。

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第一百八十七章 南北交困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顏面何存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九百四十九章 撞門攀梯 齊攻拉薩第三十八章 追敵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京達努之挫第七百八十八章 朱由榔逃緬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緬甸 移民桂王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六百六十三章 突劫法場第三百六十二章 第四次入關第十四章 考校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二百二十六章 御花園召對(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喋血雄關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營兵馬入援足矣第九百四十二章 強攻那曲城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報喪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第二百零七章 協議達成第五百零六章 海陸聯合作戰第九百四十八章 反目成仇,叛軍來攻第二百三十章 反間計第三十一章 訓練第二百五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四十一章 郡主朱媺姵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七百三十五章 前轟後射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九錫,滅大順第六百一十七章 搏命塹壕第二百九十八章 人口販賣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結束,正戲開始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與擴軍第九百零四章 外城陷落,死守內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五省總督盧象升第五百三十九章 代善的抉擇第三百四十五章 東征蝦夷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結束,正戲開始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一百四十七章 鐵龍城之戰(一)第九百三十五章 刨二賊之墓,再攻烏思藏第七百八十七章 永昌城破,主將自刎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三百二十五章 標誌性工程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五百九十九章 兵臨鎮遠堡第八百二十一章 誘殲郝搖旗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七百三十三章 水陸合圍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鳳凰樓設宴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二百一十八章 自投羅網第九百四十七章 拉薩城破 兒子自縊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結姻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明清結姻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五百六十章 誘敵白狼谷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見緬王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遠堡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三十一章 訓練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妻之請第四百六十二章 開封解圍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頭第七百零九章 哭廟與廷對第四百七十一章 炮打活人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