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屠薩摩

朗朗清夜,明月高懸,經過了一場慘烈屠殺的鶴丸城,在一片如雪銀輝映照下,重新復歸寧靜。

“浩然,你可是在心下,認爲本伯下手太狠麼?“

已洗沐完畢,換了一身乾爽綢服的李嘯,站在天守閣的最高處,仰視着空中那碩大明亮的一輪銀盤,對一旁的護衛隊長李浩然低聲說道。

“大人。。。。。。“李浩然眉頭微皺,他猶豫了一下,還是低聲說道:“在下只是不明白,想當初,大人屠戮蒙古阿巴哈納爾部,尚能留不高過車輪的男童性命,爲什麼在這鶴丸城中,卻要將全部男子,統統殺盡?”

聽了李浩然的話,李嘯臉上,卻劃過一道冷笑。

“浩然,斬草除根,你聽說過吧?“

“大人。。。。。。“

“哼,本伯可以告訴你,若我軍寬宏大量,留得島津一族的男童性命,難保將來不會有人象本伯一樣,以復藩的名義,挾持島津遺孤,讓這薩摩之地重陷動亂。還不如藉此機會,將島津一族男性全部斬殺,以徹絕後患!“

“大人,島津一族男性,固然留不得,但大人爲何要盡屠城中男子呢?“

“浩然,我且問你,那平章由紀的話,又有幾分可信,如果他還暗藏了島津遺族在城中軍民之中呢?若其行了這般奸險之事,我軍又如何加以區分呢?還如不趁這初奪城池之機,以剿除動亂爲藉口,將所有潛在的叛亂分子全部斬殺,方可一了百了,免致日後生亂啊。“

李浩然輕嘆一聲,點點頭道:“大人說的,也有道理。現在這鶴丸城一屠,倭人大懼,想必我軍可以安心在這薩摩藩中長駐下去了。“

聽了李浩然的話,李嘯卻輕輕搖了搖頭。

“不,浩然你錯了,若我軍想在此處長治久安,那薩摩之地,還遠遠未殺夠!“

李浩然臉色大變:“大人,您的意思是。。。。。。“

李嘯望着李浩然驚懼變色的面孔,便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着輕聲道:“浩然,有個關於日本武士捨命爲其藩主報仇的故事,不知道,你願不願意聽。”

“在下當然願意。”

李嘯轉過身去,雙手扶窗,凝視那一輪圓月的眼神中,滿是複雜之色,然後,他緩緩地開始敘說。

李嘯所說的,便是在日本家喻戶曉,極爲有名的忠臣藏的故事。

這個在真實歷史上,發生在下個世紀初的故事,被李嘯以改變時間與人物名稱的方式,對李浩然娓娓道來。

元祿14年3月14日(1701年),在京都參加奉答之儀活動的赤穗藩主淺野長矩,於鬆之廊下,因一時爭執,用腰刀砍傷高家藩主吉良義央。

事件發生後,第五代幕府五代將軍德川綱吉非常憤怒,他不問原由,獨斷的裁定淺野長矩無禮狂悖,令其立即切腹。

隨後,餘怒未息的德川綱吉下令,取締赤穗藩,解散淺野的家臣團。

同日夜晚,藩主淺野長矩自盡的死訊以及取締赤穗藩的消息,一同到達了赤穗藩,全藩上下大爲震驚,家臣都極爲悲痛。

首席家老石內藏助良雄(忠臣藏),隨後馬上召開全體家臣會議。本次會議後,全體藩臣同意接受幕府決議,赤穗藩就此終結,同時全體家臣成爲浪人。

只不過,在德川家的使者走後,石內藏助良雄再度秘密開會,全體與會的家臣,結成了以再興淺野氏爲主旨的義盟。

雖然幾經波折,但義盟首領石內藏助良雄,在經過一系列周密籌劃和運作後,糾集了47名同盟者,集結于吉良府邸附近,在激烈的生死戰中,躲藏在臺所橫向堆放柴火部屋中的吉良義央,終被義盟殺死,並被斬下首級。

其後,在江戶泉嶽寺的亡主淺野長矩墓前,石內藏助良雄率衆下跪,奉上義央的首級,最大限度的體現了武士的忠誠,寬慰了亡主的在天之靈。

當然,這個故事的最後結局,李嘯並沒有對李浩然講,因爲,這已經無關重要了。

在真實歷史上,這些以石內藏助良雄爲首的同盟者,最後被幕府府以下犯上之罪,勒令切腹。他們的屍身與主君一起,同葬於泉嶽寺。從此,忠臣藏的故事,成了日本最爲有名的忠臣報國故事。

“在下明白了,李大人是不希望,這些殘存於薩摩民間的浪人武士,模仿這個所謂的忠臣藏,來向我大明覆仇吧。”李浩然一臉恍然之狀。

李嘯點了點頭,復嘆道:“正是此意。浩然,本伯再問你,你可知日本人爲何簡稱爲倭麼?”

“稟大人,在下不知。”

“這個倭名,起源於三國時期。當時的魏國皇帝曹丕,曾御封當時日本的君主爲親魏倭王,這個字,是由“魏”字去右邊的“鬼”字,加上左邊的“亻”的字,所組成的一新字。於是親魏倭王的所在國家也叫做“倭國”。後來,此字被定義爲猥瑣矮小的意思。從唐朝開始,倭國人開始興起,對這個倭字十分不滿,故將國號修正爲日本,即爲日出之國之意。後來到了元明天皇時,遂規定,以「和」字替代「倭」字,並以開頭附以「大」而始稱「大和」。”

“哼,區區島國彈丸之地,也敢稱大,實是狂妄之至。”李浩然冷哼了一聲。

李嘯笑道:“本來從三國以來日本君主,皆自稱倭王,並需接受中國皇帝冊封。但自神武倭王起,竟擅自改稱“天皇”,以顯示其凌駕於中國“天子”的權威。倭人之狼子野心,昭然可見矣。”

說到這裡,李嘯的聲音漸變得狠戾:“所以,對這樣猥瑣卑賤不知感恩之民族,唯以有殘酷至極的殺伐屠戮,方可懾服其衆,纔是免除後患的最佳方式。本伯決不做那種,因圖一時虛名,卻對敵人心慈手軟,而致子孫迨禍無窮之事!”

李嘯頓了下,複道:“本來,如果我軍有足夠的時間與兵力,對這些已有成熟的語言文字和宗教的日本人,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在四五代人後,再慢慢泯滅其民族意識,歸化爲我華夏子民,也無不可。但現在我軍兵力並不寬裕,時間亦十分迫切,在征服薩摩後,我軍馬上又要應對國內的流寇與北方的韃子,故更需要讓這薩摩藩,能在短時間內徹底平定,不起風波,方爲長治久安之計啊。“

”在下明白了,所以李大人接下來要。。。。。。“

李浩然目光灼灼地望向李嘯,沒有說完話,卻是右手作了個狠狠切砍的手勢。

“對!從明日起,我軍復派往薩摩藩各村鎮,將全部成年男子,以島津餘孽之罪,盡皆殺光。而未高過車輪的男童以及全部女性,皆押往臺灣,與漢人婚配收養。隨後,復從山東移民過來,以實其地。”

李嘯說到這裡,不覺雙眼眯起,繼續說道:“如此一來,待薩摩藩的全部土地,皆爲我中華漢人居住耕作後,這薩摩之地,纔算是真正徹底安穩,再不會興起波瀾了。”

李浩然拱手道:“李大人遠謀深慮,在下歎服。”

次日天亮後,在鶴丸城中休整完畢的猛虎軍,有如一羣放出籠匣的猛獸,向薩摩藩的大小鄉鎮,伸出了猙獰鋒利的爪牙。

五天後,薩摩藩中全部的成年男性,被明軍盡皆斬殺,近3萬顆頭顱,在鶴丸城外,堆成一座讓人魂膽俱裂的巍峨之山。

隨後,在震天動地的哭泣與哀嚎聲中,多達4萬餘衆的薩摩女性與未成年孩童,被如狼似虎的明軍推搡喝罵着,強迫登上那些繳獲的薩摩水軍艦隻,前往臺灣而去。

而猛虎軍在薩摩各地的屠殺與洗掠中,總共獲得了糧食數十萬石,黃金一萬餘兩,銀子七十多萬石兩。能從財政耗竭,民窮地瘠的薩摩藩,擄獲恁多錢糧財物,李嘯已十分滿意。

在幾乎將整個薩摩燒殺搶掠成一片白地後,李嘯下令,從山東移入新招到的10萬名流民,在薩摩之地重建村鎮,繁衍生息。

見得薩摩藩的一切,都在按自已的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李嘯志得意滿,心裡十分高興。

他知道,從現在開始,這塊土地,雖然還掛着肝付氏的名頭,卻已徹底成了華夏漢人的定居生養之地,與中華母國,再不可分了。

而在此時,被李嘯宣佈重新擔任薩摩藩主,並安排在肝付氏的祖城牛根城居住的肝付兼平,正佇立窗前,默默地觀看着,牛根城外,那在漫天飛灑的春雨中,披着蓑衣緊急插種粟子的漢人移民。

只是,現在身着印有肝付氏族徽華服的他,卻是一臉陰鬱之色。

他的旁邊,那名忠心耿耿的家老川津道預,亦是一臉沉重肅然。

“道預,你說,我們投靠明軍復藩之事,是不是做錯了。”

許久,十三歲的少年肝付兼平,才終於淡淡地吐出這句話。

川津道預頓是臉色大變,他撲通一聲,伏跪於地。

“藩主,需知隔牆有耳,還請慎言哪!“

“哼,什麼狗屁藩主,我受夠了!你可知道,本藩每天被勒令呆在牛根城中,一步不得外出,心裡是個什麼滋味!慎言,慎言,本藩都要被這李嘯給憋瘋了!“

肝付兼平一臉扭曲的憤恨,咬牙切齒地低聲吼道。他這副模樣,與當日在李嘯面前那副恭順狀,況若兩人。

川津道預長嘆一聲,從地上直起身來,用一種極爲痛楚哀怨的神情,對肝付兼平說道:“藩主,於今之計,只得忍耐度日,方是唯一可行之法。那李大人能對島津氏斬草除根,又將薩摩全藩成年男子盡皆殺光,女子盡行遠遷他鄉,何其慘酷狠毒兇狠絕決,藩主如何可違抗於他!望藩主聽在下一句勸,萬萬不可以卵擊石啊!”

肝付兼平緊緊咬着牙,卻沒有說話,只有漸漸地,眼中開始有淚光閃爍。

川津道預繼續說道:“請恕在下直言,現在藩主就算要潛伏待機,以圖將來,亦是不可得也!要知道,薩摩境內,怕是除了你我二人外,日本人已孑然無遺了!現在全藩之中,皆是中國移民,這些異族百姓,與我們語言不通,習俗不同,卻是唯李嘯之命是從,又豈會聽藩主半句話語!藩主半點勢力皆無,若要與那兇橫殘暴的明將李嘯對抗,在下只怕,我肝付氏亡無日矣!”

肝付兼平一把捂住了臉孔,這個十三歲的少年,開始低低地抽泣。

“若是這樣,那我當這個完全是一名傀儡的薩摩藩主,還有什麼意思。。。。。。”

川津道預見他如此難過,亦不覺流淚,他柔聲勸慰道:“藩主,不能這麼說。現在我等在這牛根城中,雖不能隨意外出,且對城中事務無任何處置之權,但每月有明軍提供的50兩銀子爲生活費,卻也衣食無憂,優裕有加,可比咱們在琉球當農夫時那般艱難度日,要強上百倍吧。還望藩主寬心靜氣,既來之,則安之,好好生活下去,把肝付氏的血脈延續下去,纔是最爲重要之事啊。”

川津道預說到這裡,臉上忽然強自擠出笑容,對肝付兼平道:“藩主,聽李大人說,他打算過個兩年,等藩主再長大些,便給你說一名漢族女子爲妻呢。到時,肝付家的血脈,可就正式有傳人了啦。”

聽了川津道預的話,肝付兼平卻緊緊皺起眉頭,他低聲喝道:“這李嘯也管得太寬了吧,爲何我不能從日本他藩迎娶女子,卻定要娶中國女人爲妻,是何道理!”

川津道預又是一聲長嘆,他低聲道:“藩主,那李嘯何其精明之人,如何會給你結交他藩的機會!再說了,現在我等這般依附明軍,又如何敢說半個不字!在下已反覆對藩主說過,現在的情勢,就是我等全權聽從李大人安排,什麼討價還價的話都不要去說,以免自尋禍患啊。再說了,只要能讓肝付家的後代順利延續,與日本女子生,與和中國女子生,又有什麼區別麼?其中利害,還請藩主三思啊。”

臉色蒼白的肘付兼平,擺了擺手,示意他不要再說下去了。

“道預,不用再說了,本藩知道怎麼做了,本藩知道了。。。。。。”

喃喃重複最後一句話的他,忽然仰頭大聲狂笑起來,一邊手舞足蹈,狀如瘋癲。淒厲的笑聲,有如一羣驚懼的小鳥,迅速消失在昏暗的殿室中。

第三百九十三章 準你自盡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八十八章 時局第三百六十四章 涿州之變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炮凌厲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遠堡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二百八十八章 格格出逃第二百九十七章 拿錢買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五省總督盧象升第二百三十一章 坩堝鍊鋼第三百二十二章 貪婪的中國人第九百三十七章 夜襲遇挫第五百一十七章 聯合楯車第九十六章 橫行隊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愛妃之逝第三百五十二章 聯軍的勝利第六百五十章 雄關如楔,不可輕棄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動心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魚與曬鹽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條應對之策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五十二章 破局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九百一十一章 準軍齊至,膠着大戰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兵壓島第四百七十一章 炮打活人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五十四章 轟殺你們這羣廢渣第五百五十九章 雨夜訪客第六百五十一章 此計只爲賺你第八章 船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八十一章 處置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瀋陽第九百三十八章 前軍盡滅第二百七十二章 軍階考覈第四十五章 步兵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剮豪格,難消我恨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六百六十七章 暗夜之狼第八百一十三章 陣斬孔廷訓,直逼莊河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島津氏覆滅第五百八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七百四十三章 兵不血刃下武昌第八百八十八章 乘勝追擊,矇混進關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三百零一章 老子賣自已第八十四章 巡撫第一百一十六章 寶地第六百一十章 和談爲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第二十二章 總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五百四十四章 鐵心叛逃第八百九十五章 海岸突襲 大破施琅第五百一十九章 殊死之搏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九百零九章 風沙遮道,山谷阻擊第六百三十三章 皇上有難 我當親救第六百五十九章 豪格下獄,索尼自盡第八百一十五章 兵臨岫巖,騎兵初戰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六百五十七章 清順結盟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六百零八章 擁立順治第二百九十八章 人口販賣第七十章 攻山第八百七十四章 多鐸敗死,雨攻遼陽第一百二十九章 功勳授田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九百四十五章 老汗逃跑,新汗當立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八百章 迫取升龍,割劃安南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六百四十五章 吳三桂投清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炮成型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