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五寸新炮如虎添翼

第211章 五寸新炮如虎添翼

第210章

自從大明開始禁海以來,像沙船幫這樣的世代船工,就再也沒有用武之地,他們有的改行當木工做傢俱,有的則是利用會水性的優勢,當起了水手跑海上運輸。

事實上,這些優秀的造船工匠是大明最寶貴的財富,然而,明並沒有給這些寶貴的工匠以他們應得的待遇,滿清同樣也沒有。

但是,程世傑卻給了他們最基本的工匠待遇,在遼南普通工人的收入在七錢銀子至一兩五錢銀子之間,根據行業的不同,像採煤、挖礦、鍊鋼、燒水泥,煉焦炭這樣的高強度工作,收入相對較高一些。

造船業其實也一樣,但是能夠收入達到一兩八錢銀子的工匠,他們已經脫離了普通工人的範疇。

工人和工匠雖然一字之差,待遇其實是不同的,工匠在工廠會被人稱爲某某師傅,但是工人卻不會。這些沙船幫的工匠,他們每個人或多或少的帶着徒弟,雖然拿一兩八錢銀子的收入,可是帶徒弟的時候,也有一份收入。

這是程世傑根據瀚鋼集團的傳統來的,在瀚鋼集團,任何職工進入瀚鋼集團,哪怕是文員崗位,也要拜師,有師傅帶着熟悉工作,一般而言,擔任徒弟的時間與試用期三個月是重合的。

師傅可以決定這個新員工是不是合格,如果師傅簽字認定這個新學員達到了學徒的標準,可以成爲正式職工,那麼師傅可以獲得徒弟試用期工資比例的三成,如果徒弟月薪三千,哪怕師傅帶徒弟的費用就是兩千七。

當然,這個師傅費用可不是白拿到,徒弟成爲正式職工後,在新員工期間的一年內,師傅還要負責與徒弟聯保互保。當然,這個聯保互保只涉及安全操作方面,如果徒弟當月安全無事故,也沒有“三違”。既違章操作,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

那麼師傅可以獲得五百元至一千五百元不等的獎勵,這個期限是一年,一般老職工帶徒弟,如果徒弟給力,每一個師傅基本上可以多拿一兩萬元的獎勵。

程世傑爲了鼓勵各個工廠裡的工匠不藏着掖着,就借用了這套獎勵制度,拿着月薪一兩八錢的造船工匠,假如帶五個徒弟,一個月可以多拿同樣三成的學徒工工資,這樣算下來,這些造船工匠的收入每個月多達三兩銀子以上。

除了工資收入之外,這些造船工匠也有統一的工作服,這種工作服採取老粗布縫製而成,不僅僅結實,而且耐用,一年四套衣服,基本不用自己購買衣服了。

工匠和工人的待遇除了收入不同,其他也差不多,特別是秉承着國企管理制度的原則,程世傑給各工廠劃定了職工新村,就像軍屬區一樣,給他們建造統一的住房子,這個住房統一採取三合院結構。

分別爲二百平方、四百平方,以及一畝三種規模不等,但是爲了統一方面處理衛生,建造的院落採取統一制式,遠遠望去就是一片火紅。

遼東沒有采取青磚灰瓦的建築,而是採取紅磚紅瓦,因爲紅磚比青磚燒製溫度低,燒製時間短,而且成本也低。當然,紅磚無法像青磚一樣,可以保持一兩百年不風化,如果環境許可,兩千年也可以保持。

現在漢代墓葬裡的青磚依舊保持如同原樣,這就是青磚的質量,非常可惜,現在沒有那個條件,先解決溫飽,再考慮提高。

儘管如此,這些沙船幫的工匠們感覺自己像進入了天堂一樣,他們幹勁實足,根本就不需要監工,這些工匠幹起活來,不僅僅認真,連上廁所都小跑着過去,生怕浪費這一點點的時間。

對於沙船幫的衆人來說,鄭芝龍要對付程世傑不是秘密,程世傑能不能打敗鄭芝龍關係着他們自己的利益,如果程世傑敗了,可以想象,他們擁有的大房子,擁有的油水足的飯菜,還有全大明都找不到的高薪工作,全部化作烏有了。

在金州西港的造船廠,現在也算是科技與傳統並存,比如像現在,利用木工車牀車出來的部件,需要組合在一起,如果按照傳統的工藝,就需要熟練的工匠,一錘子一錘子敲進去。

可是現在,造船廠的工匠們只需要把各種部件放在模具中,然後一踩腳踏,由水輪帶動的模具挾以強大的衝擊力狠狠落下,這樣一大塊的船甲板就完成了,如果像從前,完成這樣一大塊的甲板,需要數十名工匠,連續工作半個多月。

現如今,只需要一柱香的時間,速度提高了幾千倍。

造船廠的生產工作異常順利,當程世傑來到槍炮局的時候,槍炮局的負責人黃立冬帶着一衆技師和工匠前來迎接程世傑。

“拜見大帥!”

程世傑望着黃立冬道:“黃立冬!”

“門下在!”

“你也算是跟着本帥的老人了吧?”

“小老兒跟着大帥兩年又兩個月了!”

程世傑沒好氣的道:“按說你也跟着本帥的時間不短了,不知道本帥不喜歡玩這一套虛的?這一次再給你一個次機會,如果下一次,本帥就把伱擼了!”

聽到這話,黃立冬的冷汗就下來了。

“小老兒再也不敢了!”

黃立冬現在才知道,拍馬屁拍到馬蹄子上的感覺了。

大戰再即,程世傑自然關心槍炮局的成果,如果有了程世傑想要的成果,程世傑的勝算就會高一些。

黃立冬等讓其他工匠和技師們各忙各的,程世傑跟着黃立冬來到工廠內部,槍炮局原本建在金州衛城的老城區,當時爲了保護槍炮局下屬的工廠安全,可是隨着海州大捷以後,程世傑在遼南算是站穩了,就把槍炮局從金州衛城搬了出來。

現在的槍炮局位於金州城五十里的大黑山,這裡原本有一座寺廟叫勝水寺,這座寺廟始建於洪武年間,不過,由於建奴大屠遼東之民,勝水寺早已人去寺空,只留下滿地的斷壁殘垣,不過大體的正殿、禪房、山門、下院還在。

程世傑就在勝水寺的基礎上,建立了寧海軍的槍炮局,槍炮局的佔地面積極大,甚至可以說比金州城還要大,這裡不僅有槍炮局的研發部門,還有大量的工廠。

爲了興建槍炮局,可就可憐了大黑山,這座大山,不知道被炸了多少座山頭,沿着筆直的甬道,程世傑先來到了炮局的研發製造廠。

爲了利用水力,槍炮局在大黑山的山北端,利用山勢,修建了一座水庫,通過水渠,可以帶動大部分的水力機械,當然,每天冬天冰封的時候,水力機械用不了,只能用畜力機械。

“現在槍炮局研發工作進行得怎麼樣了?”

黃立冬苦笑道:“工人們已經白天晚上連軸轉了,勉強跟得上需求!”

要說火炮工廠的生產任務,肯定是最重的,寧海軍的陸軍炮兵都司需要至少一百八十門三寸炮,以及九十六門四寸炮。可問題是海軍那邊需求才是大頭,一批八艘海鯊級就是一百九十門,現在又有了巨鯊級戰艦,一艘就是七十六門火炮。

如果滿足寧海軍的消耗,恐怕連續兩年之內是沒有可能的,誰也不知道將來這一場仗會打成什麼樣,誰也不知道戰艦會損失多少艘。

讓程世傑非常意外的是,現在這裡的工匠正在生產一種新炮,而口徑卻達到了驚人的五寸,也就是一百五十七點五毫米。

程世傑問道:“四寸炮剛剛搞出來,這五寸炮就出來了?”

黃立冬苦笑道:“大帥,您不是要膛線嗎?可是咱們的刀具不行,加工起來頗爲困難……錳鋼刀具,大帥您是知道的,一旦過熱馬上就軟了,再繼續進行加工的話就算廢了,所以我們不得不每加工一段就停一停,給刀具降溫,然後再繼續,效率很低。爲了避免這種局面,我們只把把刀具做得更大!”

“然後呢?”

“然後就是刀具大了,炮管小了根本就進不去!”

黃立冬不敢正視程世傑的眼睛:“所以我們只能加大鑄造更粗的炮管!”

“這火炮越管技術難度也越大,如何解決易產生氣泡、鼓包、裂紋的大難題?”

“我們試過了很多辦法,起初用青銅鑄造火炮的炮管,後來發現這種青銅雖然容易,而且容易製造膛線,但是新問題又出現了,膛壓過低,射程達不到大帥想要的結果!”

“青銅火炮已經被時代淘汰了!”

“誰說不是呢!”

黃立冬接着道:“我們又換了低炭鋼鑄造炮管,這炮管是低碳鋼鑄成的,切削起來比較容易,但儘管是低碳鋼,也比青銅強得多,想對付它可沒有這麼容易,加工起來並不容易。”

程世傑現在聽明白了,現在的槍炮局陷入了一個怪圈,爲了拉膛線,只能反覆修改刀具的鋼材成分,結果造出來的刀具太大,三寸炮和四寸炮都伸不進去,就增大炮管的口徑。

結果自然而然的就弄出了一個怪胎,這就好像是網上的一個段子,在和麪的時候,水太多就加面,面是多了,水太少就加水,結果盆都裝不下,就換了大盆。

程世傑不得不佩服這些大神們。

然而,讓程世傑以爲這些大神們最終一事無成的時候,遠處傳來一陣歡呼聲。

“怎麼回事?”

“成了!”

“什麼成了?”

“新炮成了!”

程世傑急忙走過去,只見一門帶着巨大炮管的火炮,這是五寸炮,也就是一百五十七點五毫米,卻達到了三十倍徑左右,炮管長度有四米七多。

這絕對是目前爲止,寧海軍所有大炮裡炮管最長的一門火炮,最讓程世傑意外是,這門火炮居然有了後世火炮的影子。除了三寸炮上出現的炮鋤之外,還加裝了彈簧復位器。

像紅夷大炮一炮下去,就往後退好幾米的大炮給氣死了,有了駐鋤就好辦,只要裝上駐鋤,將駐鋤深深的釘入地面,大炮就不會移位了,當然,這是輕型火炮可以用炮鋤解決後座力問題,但是大口徑火炮的後座力太大,沒有制退器的話,後果是一樣的。

但是有了炮鋤和制退器,效果會好得多,關鍵是在這門火炮上面,居然運用了橡膠,現在的橡膠運用並不廣泛,這是兩個月前,羅本主教抵達遼東的時候,帶着半船橡膠,現在的橡膠主要的就是製作橡膠棍。

橡膠棍打人,疼而不傷,特別是在歐羅巴的殖民地,用來監工效果不錯,然而在遼東,這些工匠們馬上就發現了這種橡膠的另外的功能,經過一番摸索,被成功的應用到炮閂密封和炮車輪上了。

經過測試,性能讓人滿意,炮閂用上了橡膠之後密封性能大增,燃氣泄漏現象幾乎徹底消失了,而橡膠輪讓炮車在公路上行駛變得很輕鬆,同樣的路況,用木製車輪一個人拉一門小炮就能累趴下,用橡膠輪的話則可以拉着它一路小跑。

這門火炮簡直太出乎程世傑的意料了:“有沒有試過炮?效果如何?”

“回稟大帥,還沒有來得及!”

“那就試炮吧!”

“在這裡嗎?”

“不在這裡在哪裡?”

這就是程世傑將槍炮局從金州城搬出來的真正原因,金州城的槍炮局在鬧市區,測試火槍還好,畢竟射程有限,穿透力也有限,對着牆射,問題不大。

可是火炮不一樣,理論上這種五寸炮可以射到金州城外,可萬一試炮失敗了呢?

就這樣,這門火炮在十幾名工匠的操作下,開始對準了槍炮局的南方,南方是大黑山的一大片原始森林,就算炮彈炸到什麼,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程世傑只是有些擔心,看着這些制退器的彈簧,有小手指那麼粗,可問題是,這樣的彈簧能夠有足夠的彈力嗎?

關鍵是,這也沒有辦法計算。

黃立冬向程世傑介紹這門火炮:“這門火炮是槍炮局“丙”組的成果,共有十二條右旋膛線……”

就在說話間,轟隆一聲巨響。

PS:這一章算是昨天的,晚上還有。

(本章完)

第435章 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第2章 肥肉就是身份證第462章 海盜搶軍艦咋想的第28章 釣魚執法願者上鉤第192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能有好事第36章 閨女多了就是強援第252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454章 提前到來的金融危機第198章 朱微媞的八公主號第119章 程世傑的大手筆第440章 美洲大都督第217章 本帥面前態度要端正第294章 遇順而止大順軍第42章 升任寧海軍守備第2章 肥肉就是身份證第319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91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191章 不能讓人牽着鼻子走第7章 用金子來試探人心第27章 程千戶您可以告病了第293章第172章 多爾袞你要振作起來第359章 何愁沒有王猛來投第450章 程世傑培養接班人第305章 更省錢的打法第263章 與崇禎的蜜月期結束了第164章 戰爭之神給的勇氣第24章 家悅很厲害的第305章 更省錢的打法第338章 姍姍來遲的援軍第4章 眼淚纔是最關鍵的第1章 歡迎收藏第362章 盧象升這是恩將仇報第366章 豬隊友帶不動啊第68章 守備大人被巡撫抓了第110章 我讓你哭着喊着叫爸爸第439章 王上您該登基了第10章 做人要講究誠信第411章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跟對人第10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430章 經濟問題是大問題第271章 一座隨時噴發的火山第127章 遼南發展的良性循環第445章 必須強烈抗議第7章 用金子來試探人心第182章 收復遼陽皇太極認輸第60章 四千七百料的戰艦第314章 應付領導他是專業的第66章 魔改版迅雷銃第71章 握草進錯門了咋辦第59章 寧海軍的唯一短板第318章 不做不錯多做多錯第59章 寧海軍的唯一短板第360章 程世傑被搶了頭條第83章 自己心裡沒點數嗎第270章 本帥帶着你們搶地盤第444章 給這塊地換個主人第393章 狗改不了吃屎第115章 建奴主動千里送人頭第122章 有了對比才有傷害第62章 向心力是怎麼凝成的第471章 威尼斯變故急轉而下第212章 開戰東風真正來了第325章 大明最不缺喬兆林第91章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119章 程世傑的大手筆第273章 野心勃勃的孫可望第376章 不是還有太子嗎第287章 火龍出水歐洲揚威第422章 一石三鳥大族分家第399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325章 大明最不缺喬兆林第161章 發芽的土豆不能吃第316章 程世傑是有前科的第271章 一座隨時噴發的火山第294章 遇順而止大順軍第251章 鄭芝龍投降呂宋整編第11章 攪黃孔有德的好事第379章 殺人之前先誅心第63章 白蓮教徐鴻儒餘黨第334章 總算堵住了口子第146章 商業機密謝絕打聽第277章 建功立業就在今朝第353章 我倒要看看誰造反第185章 表現出我們的價值第115章 建奴主動千里送人頭第450章 程世傑培養接班人第399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171章 再殺德格類建奴崩潰第210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173章 驚弓之鳥草木皆兵第240章 沒有跟禽獸談判的習慣第77章 孔有德就要成精了第398章 他們的時代結束了第86章 便宜行事徵虜大將軍第240章 沒有跟禽獸談判的習慣第38章 人比人還真是氣死人第67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5章 一盤死棋可以走活了第396章 最後決戰王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