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議稅

事實上,對於朱常洛這個親王來說,真正有點用的權力,除了可以組建王府護衛指揮使司之外,就剩下關於封地稅賦的掌管權了。

大明朝的稅賦和歷朝以來都有所不同,那就是他的稅賦不全是押送到中央朝廷的,每歲的稅銀收繳之後,有大部分都是用來供養藩王宗室的,這一部分恐怖的佔到了總稅賦的四成左右,剩下的六成當中,三成留存到本衙以供官吏的俸祿以及日常開銷,最後這三成纔是運送到京師的稅銀。

但是這還不夠,運抵京城的這三成稅銀,其中有一成屬於皇家,會被歸到內帑當中,通俗點說就是皇帝的小金庫,畢竟皇帝的後宮開銷,賞賜臣下都是要錢的。

而最後這可憐的兩成左右,纔是真正被歸入國庫,能被戶部調動用來建設國家的。

這看起來很不合理,但是事實就是如此,但是不要忘了,官員的俸祿本就是國庫當中最大的開支,故而這兩成雖然看起來少,但是實際上是真真正正能夠落進戶部手裡,而且只考慮用來賑災,修水利等等開支的。

這種做法有好處,節省了大量了人力物力!

但是同樣的害處也很明顯,國庫沒錢,應付起平常的開支還可以,但是卻難以支撐的起大筆開支,比如像朝鮮之戰,朝野當中反戰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國庫撐不起一場戰爭,而當皇帝大筆一揮,軍費從內帑當中撥付,朝臣們立馬把嘴閉得緊緊的……

不過朱常洛現在的這種情況,又有不同,作爲可以掌管封國稅賦的親王,他不僅擁有修改封地稅賦的權力,而且平安府以後所有的稅賦如何分配,都是要由他壽王府來決定。

更重要的是送繳皇室的那一份可以不必,也就是說除了送繳京城戶部的兩成,平安府上下整整八成的稅賦都任由他來分配,包括原本應該留存在府衙的四成稅賦也不例外。

這個制度最初是太祖皇帝考慮到藩王封地大多位於軍鎮當中,抵禦外敵少不了錢財的支持,才定下的規矩,現在卻是便宜了朱常洛。

要知道,對於其他的藩王來說,雖然說有四成的稅賦來供養他們,但是實際上往往落不到他們手中這麼多,歸根結底,層層盤剝到處都有,哪個朝代都不例外。

而朱常洛則是沒有這一點擔憂,收上來的稅賦他可以選擇和其他藩王一樣用來享樂,也可以用來建設封地,反正只要不造反,老朱家對於藩王一向是優待的很。

故而關於稅賦的問題,是重中之重,也是目前朱常洛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本王要先向諸位說一件事情,關於稅賦,平安府知府劉守友已經數次來尋本王商議,想要將商稅以絲綢折之,不知諸位對此事有何看法?”

頓了頓,朱常洛終於將這件事情拋了出來,然後便不再說話,老神在在的望着底下的三人。

關於絲綢折稅的事情,劉守友的確是不止一次說過了,而且到如今已經不再掩飾,直截了當的指出了商稅,明朝的稅賦主要在田稅上,即便是經過了張居正的改革,也佔到了整體稅賦的七成左右,而剩下的三成,鹽稅佔一成,亂七八糟的佔一成,商稅佔一成。

而且清楚明朝的都知道,明朝的商稅很低,低到了令人指的三十稅一,而鹽稅則是二十稅一,至於田稅最高,差不多十稅一。

但就是這麼低的商稅,還是有大把大把的商人逃稅,比如這次劉守友的提議,就是典型的想要變着法的逃稅……

不過這一點朱常洛看得清楚,別的人卻未必能夠看出來,他之所以如此問,就是想看看底下的三人,究竟有沒有足夠的見識,能夠識破劉守友的計謀。

也就是說,這是一道考校!

底下三人自然也清楚這一點,所以紛紛沉思起來。

不過讓朱常洛有些意外的是,第一個開口的並不是官位最高的趙士楨,而是進殿以來一直默默的當小透明的王府紀善楊漣。

“殿下,此計切不可行!”

幾乎是短短的片刻之間,楊漣就上前一步,斷然說道。

“哦?爲何?”

朱常洛心中詫異,但是面色上卻是絲毫不露,繼續開口道。

“殿下容稟!”

楊漣的話一出口,就覺不對。

要知道,官場之上說話的順序是很有講究的,像這種情況下,壽王殿下明顯是在問徐長史和駱指揮的意見,自己一個區區紀善,只有旁聽的份,更何況是搶在他們二人之前說話?

不過既然已經開口,也就只能硬着頭皮說下去了。

“以臣以爲,我朝稅賦自有其定製,如今殿下新到平安府,未有清查稅賦情況,知府便提議修改稅賦之制,怕是不懷好意,故而臣以爲殿下當三思此事!”

朱常洛眉頭一挑,望着臉色憋得通紅的楊漣,心中卻是有些嘆息。

如今的官僚風氣實在是太嚴重了,以至於哪怕是像楊漣這樣的青年才俊,都不敢仗義直言,生怕會觸犯到那道潛規則,對於大明朝的文官來說,他們的氣節和直諫只是給士林看的,只有在面對皇帝的時候,他們纔會悍不畏罪。

因爲就算是皇帝處罰了他們,也不會太嚴重,而且還會有好名聲,何樂而不爲呢?

反過來,他們卻不敢得罪自己的上官,更不敢觸動長久以來朝廷當中潛移默化的規則,因爲對於他們來說這纔是致命的。

這一點朱常洛早就清楚,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在他這個剛剛成立的壽王府當中,竟然也有這般情況出現……

楊漣明顯是看出了絲綢折稅當中的弊端所在,不然的話他不會下意識的出言反對,但是就算是看出來了,他還是顧忌着官場上的某些規則,而不敢先於趙士楨說出來,這就是讓朱常洛有些不高興了。

不過他也清楚,這不能怪楊漣,畢竟如今風氣如此,只是心中微微有些悶,朱常洛轉頭對趙士楨問道。

“趙長史對此事可有何看法?”

ps:下一章九點~(未完待續。)

第330章:刑部大牢第七百二十八章:猝不及防的雙簧第一百四十九章:初見徐光啓第八百零一章:後宮紛爭第七百三十八章:內閣起風波第328章:密信第四百七十五章:梟雄之死第四百零二章:狡猾的李三才第一百四十五章:下馬威?第六百零五章:錯過一場好戲第六百七十五章:宮中有詔第五百一十四章:冊封大典第六百一十七章:沆瀣一氣第六百九十八章:辭官吧第三百二十一章:如何處置第七百七十六章:強行解釋第七百七十一章:自作聰明的習慣挺難改第七百五十九章:誰還沒點黑材料第八百四十五章:于慎行入京第四十二章:順利脫險,暗潮洶涌第二百九十章:鄭貴妃的手段第七百四十九章:做人要有眼色第八百三十四章:前線大捷第八百四十六章:殿前奏對第一百五十三章:進城第八百一十章:若……我等之上呢?第四百一十九章:月夜奏歌第六百零三章:刺頭兒韓爌第三百章:解局的法子第二百九十九章:帝王心術第六百五十五章:轉變的態度第六百零七章:李椿的去處第六百一十四章:糟糕的預警第二百九十一章:山外青山樓外樓第八百一十五章:遼東第三百九十七章:東城李大人!第四百二十三章:信念的垮塌第八百零二章:果決的朱常洛第231章:多嘴該死第一百八十九章:再給個甜棗第四百九十九章:宮中有變第四百二十一章:論套路與反套路第五百六十三章:質問第一百四十七章:宴會結束第四百一十二章:料理後事第一百二十一章:毓德宮議事 5/10第231章:多嘴該死第六百七十七章:給孫老頭條活路吧……第六百八十二章:顧及大局的韓爌第二百六十一章:獠牙第四百八十四章:溫純的無奈第七百一十九章:義正言辭的李閣老第二百零四章:遊說李文華第四百二十六章:舒爾哈齊的打算第四百六十六章:紅顏禍水第二百零九章:刀該怎麼選第八百四十三章:什麼叫意料之外第五百三十四章:審案第四百五十一章:故佈疑陣?第三百八十三章:兒臣請命!第二百二十一章:蓄勢待發第三百零九章:結束第二十五章:家宅不寧,意外拜訪第六百二十九章:內閣議事第六百七十一章:皇帝差事不好做第四百一十六章:褚英第八百二十六章:愉快的達成一致第六百七十五章:宮中有詔第七十六章:意外來客~第六百七十八章:一山更比一山高第三百八十五章:我來主持?第一百九十章:駱養性的自辯第八百零八章:神神秘秘的樑提督第五百零六章:毓德宮議事第八百三十七章:國之棟樑,生當如是第七百九十二章: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一萬騎兵第一百九十三章:議稅 2第五百九十三章:驚掉一地眼球第四百八十三章:方從哲第六百七十章:陰魂不散第五百七十五章:大練兵第五十五章:樑永再登門,宮中局勢變第四百九十二章:沈一貫的反擊第七百九十五章:抄家第一百八十一章:王府~第七百四十六章:後宮懿旨第二百五十五章:撿便宜第八百三十九章:朝廷罵戰第四百四十三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七百九十章:還是得有點分寸……第七十一章:宮廷奏對第四百五十一章:故佈疑陣?第二百八十三章:闖宮!第五百二十六章:朝中議事第六百二十九章:內閣議事第八十五章:後手! 第二章第六十一章:沒有政治覺悟的舅舅?!第三百一十三章:就定下他了第八百零九章:還是熟悉的味道第四百五十章:無奈的布揚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