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是什麼?
很多人是這樣解釋,錢是金屬旁邊,有兩把戈,也是說,這意味着要用武器去奪取的東西,財富。
哪怕只是一個古字,也已經血淋淋赤果果的將所謂的財富本質告知你了。
當然,也有另外一個寓意,老祖宗很早明白了一個道理,財富如若沒有武力的保護,幾乎不能稱其爲錢,錢,需要有武力作爲支撐。
金錢是離不開暴力的。
當然了,由於某些特性,你無法使用暴力把全世界所有的財富都搞到自己手裡,但失去暴力的庇佑,失去財富卻是分分鐘的事情。
民心是個很怪的東西,原本還被彭正的完蛋而傷心的民衆,現在卻眼巴巴的想着自己也要分一份兒,即使沒有給彭正送過錢的,也想起某某年在官府手吃虧了,自然想順手討回來。
這種時刻,人類的記憶力和創造力是無與倫的,好在長老們早通過許多渠道,去了解彭正的事情,這人也不是管刑名事務的人,自然沒有多少冤案,最多是在自己管戶籍檔案,或者收稅等事的時候,下其手撈好處。
許多好處還是不能見光的,哪怕是行賄者也不好意思跳出來,當然了,流氓無產者這個時候最喜歡躥下跳,不過,這種大家一起分錢的場面,也不需要多麼的和諧。
江陰處於一個很告訴的運轉下,雖然彭正抄家的所得,非常正常的流入到了那些差役手,甚至他們還無師自通的鑽研出了一個該分給多少給帝都來的差,全然沒有兔死狐悲或者不嫺熟的地方,想來是早有規矩吧。
當然了,這彭家和曹家也在左近州縣親戚不少,屬於悶聲大發財的典型,佔據了水澆地和好買賣不少,不滿於此的絕對不在少數。
不過,這些事情與李向前無關,倒是與林之驥的把酒言歡交流的不錯。
“來來來,林老哥,這是遼東最初出的燒酒,名字倒也粗俗,老東北,不過卻是十斤酒蒸餾成一斤酒的精華所在,你嚐嚐看。”
李向前本人處於戒酒的階段,幾乎每天不過一二兩酒的量,不過在推廣給別人喝的時候沒有什麼介意的地方了。
後世那種我全乾了你隨意,你不喝酒是不是看不起我的酗酒化,大概出身於青幫的交流化,本身是一種陌生人交際,判斷對方是否有自虐能力,和我們一起自虐過的情況,事實,真正科學和傳統的喝酒方式,還真的是稍微把舌頭沾染一點,抿一下吃口菜的方式。
林之驥嘆息一聲,說道:“還是你們會享用,這宮裡出來的,真是好啊。”
額,爲了顯得有逼格一些,蒸餾酒的來歷自然是鋪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當然了,也是有多個不同的版本,來源自然是那些無兒無女,一心享受的權閹,從劉瑾到魏忠賢都是對蒸餾酒事業有推動作用的,當然了,那都是小道消息,在正統的宣傳,蒸餾酒自然是我國勞動人民的傳統智慧。
當然了,蒸餾酒這東西在宋代偶爾以燒春,蒸酒的名稱出現,到了明初,也有法酒,火酒的說法,不過,起普通度數不高的酒液,蒸餾酒的成本太高,幾乎不適合大規模的釀造飲用。
真正開始讓蒸餾酒多了起來,反而是民國以後,北方傳統的黃酒漸漸消亡,而到了新國以後,蒸餾酒纔算是完全替代了原本的普通酒液。
我們有一件事可以得知的是,武松當年所說的三碗不過崗,說的是普通米酒,度數很難超過20度30度的。
看着滿桌的菜餚,還都是用過心思,連擺盤都很漂亮,李向前說道:“要說享受,還得是江南啊,北方人哪有空琢磨這西湖醋魚的味道?”
林之驥說道:“都是那些大商人,家養着名廚,每日供給無數食材,專門研究,每天用掉無數雞鴨魚肉,只求讓他們享受珍饈美味。”
李向前說道:“我聽說的,這江南大商人們,爲了吃也是挖空心思,只不過,林兄這裡卻好得很。”
這種飲食化其實早有分佈,南方的各種菜系,都精細的很,而量大重油的東北菜,煎炒爲主的魯菜都是這樣。
林之驥說道:“其實也有一些商人奉的,只不過他們的身份,自然不敢貿然前來打擾大人。”
“也是應該多謝人家啊,哦,不過見面算了,我大概幾天內得離開,吃飯只怕也說不了什麼話。”
李向前知道,自己等人的一言一行都會被仔細揣摩,哪怕一句話說着無心,但也有人故意撇開下,單用你一句話進行故意的斷章取義。
這也是爲什麼說話要慎重啊。
不過,後世的那些大佬,頗有一些喜歡拍賣與自己共進晚餐機會的,巴菲特自然是最能撈的,說是捐給他的基金會,但基金會這玩意,誰不知道是個避稅的?
當然了,千萬別覺得那些人吃虧了,無論是本身的逼格,還是趁機想辦法搞到的生意,都是數之不盡,有個國炒股的傢伙,和巴菲特吃完飯後,其推銷的股票瞬間飆升起來。
李向前從林之驥那感覺到,那些商人對自己的畏懼和想法,這可都是錢啊。
南方商埠心,現在來看,第一選擇自然是海,此時長江的水道還沒有大規模的疏通過,起碼三峽這個硬骨頭不是他們這幾百人可以操作的,幾大支流想要修繕到後世那樣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不過,其餘的集散地還是可以多想想看,起碼在這個時空,海銀不要再被一堆寧波老表佔據了,好後世的天津衛被一羣安徽老表佔據一樣。
在李向前看來,任何的老鄉會組織都堪稱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反動行爲,起什麼兄弟會同學會要反動一百倍,同學會起碼還是要同等智商的人混在一起搞個朋友圈呢,老鄉會這玩意,純粹是不分黑白的破爛。
當然了,很快聊到了林之驥身,他的任期已經過半,再有兩年也該完成這一任縣令,作爲一個莆田人,林之驥在江陰做的並不太順暢,起碼當地的話都說不清,被人暗杯葛也是很正常的。
不過此人還算淡定,本職工作完成的也不錯,事實,按照李向前理解,這縣衙們和朝廷還真有些相似的地方。
天子坐金鑾殿,知縣老爺坐大堂,六房小吏便如朝廷六部,三班衙役便似各衛軍士,縣丞主簿等佐貳好公侯勳貴!
皇帝一己之力如何治國?用內閣、用公公,而縣尊幕僚師爺是縣裡的內閣,縣尊長隨是縣裡的司禮監!
這也是大一統央集權王朝的威力,朝廷的模板一直套用到了最基層衙門,甚至到了後世的新國,所謂一個班級裡面,也是班長副班長,各個委員,什麼學習委員,體育委員是各部部長,組長是各地父母官。
也是說,習慣了這一套的孩子們,一旦遭遇核災難,重新以這個組織模式重建社會……額,當然了,以人力的能力,挺過核災難似乎不容易。
這裡帶來的問題是,忽然之間,他想升官難了。
原因很簡單,自從帝都陷落後,南京的六部自然抖了起來,這裡原本是陪都,有一套戰鬥力雖然不足,但起碼成體系的班子,雖然做事做不了多少,但是爭權奪利卻完美,自然將手伸了出去。
對於南北六部的權力劃分,南京六部原本是個失勢官員養老的地方,能管理的江南官員基本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官兒了。
現在驟然一變,卻也發生了很大的亂子,許多以前清水衙門的屌絲,也滿心希望殺出南京去,制霸全國,哦不,是治理全國了。
這種混亂,在後世給了南侵的滿清軍隊以可乘之機,本身納稅的秩序還沒有理順,你開始吃相難看的伸手。
“這是你們自己的事情了,我等在北方,也是有自己的事情的。”
這種事情,都是黑鍋,算是我大明缺乏應急預案的一個必然發生的。
後世的時候,無論是東西方,對於核戰爭下,領導人權力領導的解體順序,任何國家都有一套極其嚴謹縝密有效的傳承序列,保證哪怕發生了人口大量死亡的事件,也不會造成什麼內部的動盪,更別說彼此的爭執。
這是政治體系成熟的表象,無關於誰高誰低。
在戰爭的時候,軍銜的產生在於此,你想想看,戰場炮火連天,硝煙瀰漫,看不清,聽不清,僅有的接收信息的方式及其稀少,這個時候,一羣散兵團聚在一起,難道還要花時間,擺出自己什麼時候入伍,什麼時候得過幾等功,現在都該聽我的。
也許吵完架,敵人也打來了。
軍銜,或者這種序列,是成熟的表現。
而南明缺乏這種體系,在磨合期出現問題,太正常了。
權力的分配是這樣的,你付出功勳,忠誠,生命,得到回報,形成正向反饋,大家都按照這個規矩,爲“社團”,公司,大佬服務,也享受其他人的供給,這種模式下,往往社團社會也會良性發展。
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公心,而總有人開始把這一套玩壞了。
同年會,同學會,同鄉會,這些壞規矩的組織會排除異己,讓老實做事的人寸步難行,沆瀣一氣,沒完沒了。
打個簡單的方,皇帝玩女人是正常,皇子多一些,也好過沒有兒子的皇帝的破事兒,只要玩的女人不要是大臣們的,那這方面好得多。
於是,得寵的妃子的父兄得到的賞賜,這種投入產出基本高過了老實做事的傻瓜,典型的例子是唐明皇和楊貴妃了。
近一些的,大明朝的內閣首輔,基本都喜歡提拔老鄉,這也無可厚非,但無論什麼爛老鄉都提拔,壞了規矩啊。
一個縣官要管理田土、戶口、貢賦、力役、驛傳、巡檢、里舍、學校、保甲、賑災、祀神、風俗、訟獄、緝捕、倉場、漕運、鹽法、關市、催徵、解支、科場、禮典、馬政、河工、修建,還得看好下面的胥吏不要把老百姓吸血到逼反,同時面的司偶爾還會脫線發佈命令,更別說,如果本縣有那麼幾個退休的官員,那更是得小心伺候,其家人也是要百般討好。
江陰這種臨江通商的縣城還好,天底下最慘的縣官,莫過於帝都的宛平大興兩縣,那治下堪稱官員狗多,當真是進士才能抖一抖,而其次痛苦的,莫過於省城的縣令,腦袋是多少個婆婆在盯着?
被壓抑太久的南京官員,不僅僅是六部,還有下面的那些胥吏,庫吏,也都提起了自己的精氣神,他們不會去分析紅旗到底還能打多久這樣的巨大問題,只知道過去的苦日子該結束了,他們該撈一筆了。
林縣令很苦惱,但對着李向前這樣的“敵人”卻不敢抱怨,只是不斷說着提前準備好的各種趣事。
李向前也趁機給他灌輸一些帝都發生的事情,對於一個地方執政者來說,要管理的事務實際是增多了,但實際的工作都可以推給其他人,他只需要選擇何用的人後,在許多決策的時候,選擇是或者否。
對於各種科技,經濟決策,也不必瞭解方方面面,自然有專業人士給予真實的判斷,他只需要閱讀一份很簡單的報告好。
還是那個問題,在這個時代,一個縣官找不到足夠可以信任的人。
也許有些任命的秀才會去給人做幕僚,但這種專業化極高的工作,需要的是夜以繼日的訓練,最終,如此高的投入,需要的是極其高的回報,不然人家誰跟你幹啊。
於是羊毛出在羊身,錢還是從老百姓的民脂民膏裡去搜羅。
這個循環從一開始是負反饋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