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賢王朱鼎渭

朱鼎渭不爽,非常不爽,程家班這麼一走,他心裡一下子空落落的。

鳴鳳記的與衆不同,不止尋常人等看得爽快,就是貴爲代王的朱鼎渭,也是大呼過癮。

前幾天,他特地在戲園子里弄了個包廂,連着看了五天的戲,王府都沒有回。

那裡面吃喝且不說,牀鋪什麼的,都是一應俱全,爲的就是不想進出間引發什麼轟動,從而讓這戲演不下去。

當然了,戲精彩,那演戲的人更不錯,比如...比如戲中扮演楊繼盛夫人張氏的那個妮子,就讓朱鼎渭念念不忘,常駐戲園子,戲固然精彩,那妮子的一顰一笑,纔是讓他失了魂魄的原因。

鳴鳳記大幕落下後,大同有鄉紳出面,欲宴請程家班,朱鼎渭聽聞,也想湊個趣,誰料不知怎地,代王要赴宴之事走漏了風聲,程家班得知後,婉言謝絕了宴請,戲才結束,就趁着大同城門未關之際,連夜走了。

程家班這一走,可就把朱鼎渭的心給帶走咯,那張氏,不,那白桂,也不知何年何月方能得見了。

沒錯,那扮演張氏的旦角花名,已經被朱鼎渭給打聽清楚了。

自己堂堂一介代王,喜歡一個戲子,居然不能得償所願,想到這裡,朱鼎渭怒氣漸生,高聲喊道,“來人!”

房門響動中,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宦官進得屋內,“王爺,您有何吩咐?”

朱鼎渭的手懸在半空,僵了好長時間,良久,頹然落下,“算了,無事,你出去吧。”

待宦官退出房間,朱鼎渭方纔苦笑着自言自語,“這賢王不好當啊。”

說起大明代王一系,那可是大有來頭,聲名在外,只不過自建朝以來,多是惡名,這也是程家班一聽說朱鼎渭要參與宴席後,就嚇得奪路而逃的真正原因。

第一任代王朱桂,是朱元璋的第十三個兒子,遠比朱棣小,但娶的正妻,卻與朱棣一樣,都是大明開國大將徐達的女兒,因此朱桂與朱棣既是兄弟,又是連襟,相互間的關係,要遠遠好過其他兄弟。

再加上靖難之役前,朱桂又被自己的侄子建文帝給削了藩,雖然在其後的戰爭中沒有幫上什麼忙,但與朱棣也算同氣連枝了,是以朱棣在奪得皇位後,恢復了朱桂的封號和爵位。

有了這樣的背景,朱桂在大同那是異常得驕橫跋扈,爲害百姓,縱戮取財,甚至擅自役使軍隊,到了老年也不安分,據說他常常帶着幾個兒子,便衣出遊,於衣袖中暗藏兇器,以襲擊路人爲樂,實在是大同的一大禍害。

朱桂死後,代王的封號由其子孫承嗣,聲名好的有,差的更多,這麼一代一代地累積下來,到了朱鼎渭的時候,代王一系的聲名,已經有點積重難返,難以翻身的感覺了。

朱鼎渭不甘心,說起來他骨子裡並沒有祖上那種殘暴荒淫的性格,這樣的罵名和黑鍋,自然是不願承受,做上代王后,一直在刷名聲,無非就是不欺男霸女,與其他鄉紳一道,設個粥棚,再捐點錢,修修路罷了。

其他的,該怎麼收租子,占人良田的,照做不誤,只是不再那麼囂張而已。

這在普通人身上,只不過是一個正常人該做的事,但由身爲代王的朱鼎渭做出來,就不太一樣了,就如同一頭狼,不吃肉改吃素那樣令人驚奇,大同上下,對朱鼎渭那是讚譽有加。

自天啓七年襲封代王后,就靠着收殮惡行,然後做了那麼幾件小小的善事,短短几年工夫,朱鼎渭竟然有了賢王的稱譽。

只是成也賢王,敗也賢王,這不,朱鼎渭好不容易看上一個女人,卻因爲顧慮聲名,縛手縛腳不得施展,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對方就這麼逃離大同,消失不見。

剛纔叫人那一瞬間,朱鼎渭是真衝動了,他很想如同那些祖輩一般,不管不顧地也強搶一回民女,只是在話即將出口的那一剎那,還是改了主意。

算了罷,天涯何處無芳草,自己這幾年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有了點好聲名,只要強搶一回民女,那定然是前功盡棄,可不能因爲一個女人,而讓自己的努力白費。

“啪啪啪!”門外響起了輕微但卻清晰的叩門聲。

“誰?進來。”朱鼎渭沒好氣地吩咐道。

進來的,仍是剛纔那個老宦官,他是看着朱鼎渭長大的,深得信任,貼身隨侍的,向來是他。

“有事兒?”朱鼎渭乜着眼問道。

“王爺,新任大同總兵張鴻功求見。”

“他又來作甚?”朱鼎渭不得其解,這張鴻功初到任之時,就來拜見過他。

雖說藩王不得結交地方文武官員,但與這種新上任的官員進行一兩次親切友好的會談,雙方交換一下對某些重大事件的看法,卻是沒有什麼妨礙的。 ωωω⊙тt kдn⊙CΟ

而且,這也是慣例,新任官員和藩王之間都需要相互認識一下,摸摸底,藩王要是弱勢,少不得要向大吏們表個態,告訴對方自己很乖很聽話,絕不會添亂。

要是藩王強勢,那就變成官員們聆聽教誨了,膽子大有手腕的,或許會暗示藩王,請他給個面子,最好不要在自己的任上鬧出什麼大事兒來。

代王一系歷來是強藩,當地官員都得小心伺候着這麼一位爺,新上任的官員上門拜訪,賣個好給代王,也成了大同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張鴻功在晉西之時就聽說了,初到大同,就依足規矩,備上厚禮,到代王府走了了這麼一遭。

時隔不久,再次登門,卻又爲的是哪般呢?

“去去去,讓他滾。”朱鼎渭不耐煩地揮揮手。

要是沒有白桂這檔子煩心事兒,他或許會很樂意地與這張總兵見上一面,用溫文爾雅的笑容,謙恭有禮的談吐,來博得這位總兵的好感,繼續刷他那賢王的名聲。

只是眼下他正煩着呢,又一心買醉,一個人躲在屋內,已是喝了不少酒,哪裡有心思出去應酬,而且這醉醺醺的樣子,也與他平日裡知書達禮的形象不符,要是酒後胡言亂語,出了什麼差錯就更不好了。

PS:史書記載,朱鼎渭於崇禎二年過世,考慮到襲封的代王此時應該尚年幼,不利本書情節推動,擅自延長了他的壽命,見諒。

第516章 晉北風雲起(23)第13章 買糧第499章 晉北風雲起(6)第492章 扎堆成親第131章 到蒲州第247章 與巴根的比試(2)第405章 你識字麼第365章 雨戰(15)第123章 找到孫神醫第133章 做新衣第390章 蹊蹺人物第362章 雨戰(12)第468章 糧給多了?第520章 重返大同第434章 過府不入第229章 找羊毛第62章 餘波第179章 目標太行第563章 多爾袞的猜測第271章 大白(2)第117章 有船的渡口第175章 你不敢殺我第425章 會面小王莊(3)第485章 蒼狼子孫(3)第310章 犯上(2)第576章 圍點打援第71章 獲救第173章 地下密室第26章 危機第6章 老掉牙的系統第615章 從容佈置第139章 被盯上了第95章 軍戶第227章 應對第358章 雨戰(8)第94章 擒賊擒王第95章 軍戶第631章 動手第76章 離別(1)第114章 暗夜偷襲(1)第278章 燎原星火第346章 有問題第583章 相認第262章 定罪阿敏第277章 不爲贖金第322章 箭手第477章 生計大事第508章 晉北風雲起(15)第620章 內耗(1)第225章 午夜行動第583章 相認第578章 南下錦州第404章 好生解釋第306章 現在怎麼辦第204章 取箭療傷第289章 幫忙剪羊毛第60章 黑夜激鬥(5)第38章 地龍翻身第373章 終戰(5)第431章 示警第386章 給未來的總督幫忙第546章 夜襲,又見夜襲(13)第214章 張家口初體驗(2)第445章 好事兒?第341章 告捷第129章 “吉普賽人”第418章 拿人...與請帖第143章 逆天的運氣第352章 雨戰(2)第554章 兩條路第147章 閆家村第334章 難纏的對手第420章 試探少年第23章 走不成了第95章 軍戶第471章 將手廢了第297章 合作(2)第224章 吾之蜜糖彼之砒霜第540章 夜襲,又見夜襲(7)第62章 餘波第12章 進縣城(2)第419章 閨名第210章 涿鹿工會第12章 進縣城(2)第14章 警醒第314章 願爲東主效勞第570章 天使來了第147章 閆家村第598章 京觀再現第381章 農忙閒話(2)第286章 打開局面第301章 不期而遇(1)第380章 農忙閒話(1)第280章 牧仁(2)第566章 毛布...絕收第160章 範頭之死第510章 晉北風雲起(17)第561章 接二連三的壞消息第571章 殺使第78章 死神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