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漲還是降

“不高不高,”賀文瑞一想通這個問題,又開始爲涿鹿商社着想了,“只是賢侄,三成你會不會覺得少了些,畢竟這可是神物,你得付出不少心血,那些廣有土地之人,什麼都不用做,所獲之利就能與你差不離,甚至遠超於你。”

“大人,三成差不多了,我沒這麼貪心,再多的話,我怕被人罵死。”志文笑道,人家有土地,收租子那是應該的,他不會因此不平,三成的租子其實也不算多,五成嘛,倒是高了些,不過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也沒甚好說的。

“賢侄厚道啊。”賀文瑞讚道,“難得你小小年紀,忠君愛民之心不輸他人。”

“唉...”說完嘆了口氣,“只是...只是那些廣有土地之人,恐怕就未必能如你一般,讓利於民了。”

“大人可是擔心那些大戶,糧食如若大幅增收,他們定要藉機漲租,從而繼續盤剝百姓,大發橫財?”宋獻策問道。

“正是。”賀文瑞點頭應道,這下他對這個叫宋獻策的少年刮目相看起來,自己心中所想,能被他很好地把握,當真是有些本事。

“大人憂國憂民之心拳拳可見,令人佩服,只是...此事當真難辦,朝廷又不能強令他們降租,麻煩。”宋獻策悶悶不樂地說道,他其實更爲不忿的,是這些大地主們,什麼都不用做,收穫竟然比涿鹿商社還要高,完全就是蠹蟲。

賀文瑞聞言有些失望,他還期盼着這個少年能有什麼奇思妙想,解決這個難題呢,不想他也是束手無策,然而轉念一想,自己和恩師都無能爲力的事,指望一個少年,也太想當然了些。

“賀大人,宋先生,卻是毋須擔心,此二物推及開來,一開始或許會有那些不開眼的漲租,但百姓只要真正知曉了紅薯土豆的妙處,這田租,我覺得恐怕會不漲反降。”志文出人意料地拋出了一個與衆不同的觀點。

“哦,此話怎講?”賀文瑞大惑不解。

“此二物除了高產,還有不挑地、耐旱的長處,像涿鹿山這種可以說有些貧瘠的荒地都能種的出來...”說到這裡,志文看見在座諸人中,宋獻策茅塞頓開地笑了。

急忙把話遞了過去,“還是讓宋先生接着往下說吧。”跟古人說話,特別是跟賀文瑞這種文人說話,得文縐縐地拽文,志文覺得特別累,能不說就儘量不說。

宋獻策當仁不讓,先衝賀文瑞拱拱手,方纔說道,“賀大人,諸位,田租若是漲到百姓過不下去的地步,會有何後果?”

“那有什麼說的,退租唄。”孫可旺大大咧咧地說道,他這算是親身經歷過的,其實,陝北逃難過來的,無不是如此。

賀文瑞似乎想通了什麼,卻仍然還有些疑慮,“你是說,些許幾戶退租就能倒逼大戶們降租子?”

這疑慮不是沒有道理,按後世的說法,兩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到處都是,你不租地種,自然有的是人想種。

“一戶兩戶自然沒什麼作用,大人,但若退租的戶數多了呢?十戶,二十戶,甚至三四十戶地退,而且還沒人願意接着種地,您說他們會不會降租?”宋獻策問道。

“怕是得遇上大災荒,纔會出現這種情形吧?”這一次是李智把大多數人心中的疑惑問出來的,其中包括賀文瑞,就像陝北那樣,從去歲至今,一直有人不住外逃。

不過真遇上這種情況,就是一般的中小地主,都得逃難,降不降租的,真沒什麼意義,反正沒人會留下來種地的。

宋獻策彷彿知道大家心中所想,笑着搖頭道,“不不不,我所說的,可與災荒無關,而是紅薯土豆推及開來以後的情形。”

稍稍停頓了一下,宋獻策接着說道,“大人,請您設想一下,假設一戶人家租了十畝地,全都種上紅薯,一季的收穫是一萬斤,交朝廷田賦五百斤,再交五成的租子後,還能有四千五百斤的糧食,留足兩千五百斤的種子費用,最後自己淨剩兩千斤的口糧,一年兩季下來,就是四千斤,怎麼都比原來一年畝產百斤糧食的日子好過多了,對吧?”

賀文瑞點點頭,這個帳很好算,現下的百姓,一年就是什麼都不用繳,也不過才千斤糧食的收穫。

“這裡面朝廷的田賦和種子費用佔了三成,就是說,田租的上限是七成...”

宋獻策正要接着往下說,不料被賀文瑞打斷了,“七成不可能,怎麼都要給百姓留些活路,不過心狠的傢伙,收到六成,甚至六成五是很可能的。”

畢竟一成就是一千斤糧,哪怕只剩半成,一年兩季也有一千斤糧,一家人可以勉強度日了。

宋獻策笑了,斬釘截鐵地說道,“賀大人,愚以爲五成的田租是極限,一旦到了六成,必將出現大量退租,甚至逃租的現象。”

“何以見得?”賀文瑞知道關鍵之處來了,不過他還是沒能想的明白。

“關鍵之處,就是志哥剛纔所說的,紅薯土豆的長處-不挑地了,百姓隨便在某處荒地種上兩畝紅薯,除去種子費,一年能淨收三千斤的糧,不用繳田租,甚至因爲地處偏遠,連田賦都省了,兩相對比,賀大人,您覺得他們會如何選擇呢?特別是在保安州,買咱們的種子又方便。”

“棄租的人多了,大戶們的地沒人種,賀大人,你說他們會不會降租呢?”宋獻策最後問道。

賀文瑞恍然,自己的確是忽略了這點,有了這麼好的種子,耐旱不挑地,百姓完全可以棄熟地不種,去山林之中種荒地,就像...就像眼前的涿鹿商社一般。

“言之有理。”賀文瑞點頭贊同,說到底,還是紅薯土豆的驚人產糧量,讓百姓不甘心被盤剝而已,事情的走向,很有可能如宋獻策所說,大戶們不得不降租來吸引人。

但是,此事另有不妥之處,身爲官員,賀文瑞本能地想到了志文他們不曾留意之處。

第543章 夜襲,又見夜襲(10)第326章 敵襲...與不妥第389章 馬二的秘密(3)第189章 困不死的營寨第537章 夜襲,又見夜襲(4)第440章 漲還是降第164章 回馬槍第567章 煩惱第249章 周承允辭別第199章 輕鬆解決第115章 暗夜偷襲(2)第172章 擒閆修誠第597章 截擊第571章 殺使第39章 展望第456章 鳴鳳記第444章 計成矣第70章 鬱悶的志文第384章 晉陽風雲(2)第400章 如何應對(2)第631章 動手第588章 三天不封刀第286章 打開局面第71章 獲救第354章 雨戰(4)第84章 土法消毒第408章 皇親產業第361章 雨戰(11)第435章 拜見知州大人第61章 黑夜激鬥(6)第335章 雲梯第274章 脫困第537章 夜襲,又見夜襲(4)第490章 天字號傭兵團(2)第266章 阿敏翻身第176章 範永鬥殞第519章 北上草原第191章 沒人會種的東西第579章 搶收秋糧第238章 驚變(1)第241章 驚變(2)第216章 柳才的烏鴉嘴第330章 只能硬攻第34章 等待第390章 蹊蹺人物第50章 初露鋒芒(3)第106章 招人第632章 暴病而亡第302章 不期而遇(2)第495章 晉北風雲起(2)第228章 減丁與收穫第167章 月黑風高夜第26章 危機第446章 強與弱第561章 接二連三的壞消息第444章 計成矣第308章 鞭打第7章 種子第457章 成了第33章 失蹤第91章 易子而食第391章 上門延請第495章 晉北風雲起(2)第169章 拷問第477章 生計大事第463章 買地第528章 買賣丁口(1)第458章 代王府第125章 準備過河第205章 回山路上第255章 金人買馬第391章 上門延請第288章 遇到熟人第502章 晉北風雲起(9)第277章 不爲贖金第111章 取名餘波第622章 失陷第149章 毛衣引發的血案第528章 買賣丁口(1)第321章 大批難民第293章 深夜來客(1)第291章 找他好好談談(1)第157章 攔截第520章 重返大同第33章 失蹤第346章 有問題第557章 東金山麓第227章 應對第206章 劫後餘生話未來第596章 逃亡第589章 城破第286章 打開局面第106章 招人第580章 遇見熟人第262章 定罪阿敏第309章 犯上(1)第23章 走不成了第319章 搶他孃的第559章 破敗的鑲藍旗第115章 暗夜偷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