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安邦?定國!

“謝義父賜名。”大柱,不對,可旺又重重磕了個頭。

人還跪在地上,頭卻轉了過來向大家笑道:“志文,小捷,......”,直到把所有人都喊了個遍。

才接着說,“我有大名了,哈哈,我有大名了,可旺,我叫可旺。”

“行了,起來吧,別跪着了。”孫大夫見他開心,自然也高興。

可旺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接着說道:“以後都叫我可旺,聽見沒?哈哈哈...”

“切!”小林等人眼裡明明滿是羨慕和渴望,卻偏偏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大柱,我還叫你大柱,怎樣?”

“我揍你哦!”大柱眼睛一瞪,想嚇唬小林。

“怕你啊,”小林說完撒腿就溜,“有本事追上我再說。”

打鬧聲中,一羣人跑遠了。

此時場中只剩志文、大綬和孫大夫,其他人有事兒的忙活事兒去了,沒事兒的都跟着可旺玩鬧去了。

“志哥,”大綬見左右無人,急忙低聲對志文說道,“你能不能幫我向孫伯求求情,請他也給我取個名?”

大綬的眼裡有光芒閃動,看得出對可旺很是羨慕,對正名充滿了渴望。

志文無語地看着他,大柱這是給人當兒子,孫大夫身爲義父,給兒子取名那是責無旁貸的。

可給你大綬取名算怎麼回事兒,難不成你也認孫大夫爲義父?

大綬見志文不說話,腦子一轉,瞬間明白了志文的想法,“對不起,志哥,是我唐突了。”

剛纔實在是太羨慕了,腦子一熱,話就衝口而出,認義父這事兒,大綬還沒想過呢。

志文一把拉住了轉身欲走的大綬,“我又沒說不幫忙,一起去問問孫伯吧。”

孫大夫無奈地看着志文和大綬,本來取個名沒什麼,可作爲送給大柱的禮,現在是義子的待遇,又給大綬取一個名兒,那不是顯得這份禮不貴重了嘛。

可大綬這孩子也挺不錯的,那天要不是他當機立斷下重手,局面會糟糕到什麼樣子都不好說呢。

要不再收大綬做義子?不妥,看大綬現在這模樣,就知道他不一定樂意。

再說孫大夫自己也不是到處認乾兒子的人,收大柱一是確實喜歡他,二是感念那天他爲自己擋刀,自從知道他孤苦伶仃一個人,才動了這個念頭的。

志文和大綬也滿心忐忑地看着孫大夫,特別是大綬,都明白這個時候請孫大夫幫這個忙,有些不妥。

沉吟良久,孫大夫纔開口說道:“大綬啊,那天的局勢實在兇險,要不是可旺捨身相救,我這條老命也許就沒了。”

“說的是,孫伯,大柱,不,可旺我是很佩服的。”大綬連連點頭,一時不明白孫大夫的意思。

“當然,接下來要不是你當機立斷,以重手震懾宵小,咱們不但保不住志文留下的那點口糧,就連大家的身家性命,也未必能保得周全。”

“不敢當,不敢當,孫伯,您這話說得太重了。”

這時不僅大綬,就連志文也疑惑起來,請你幫忙取個名兒而已,能不能幫忙一句話的功夫,現在這東扯西拉的是幹嘛呢。

“當得,當得,”孫大夫笑吟吟地接着說道,“大綬,我看你啊,臨事有決斷,不慌亂,有大將之才。”

邊說邊站了起來,拍拍大綬的肩膀,“以後定然能安邦定國。”

說完兩手往身後一背,就這麼施施然地走了。

這...,待孫大夫走遠,志文和大綬呆呆地對視了一眼,電光火石間,卻都明白了他的潛臺詞。

“哈哈,”大綬笑道,“安邦定國,那我就叫安邦好了,安邦,李安邦。”

原來孫大夫進退兩難之際,卻是想出了這麼個點子,明面上將大綬大大誇獎了一番,並效仿三國許劭,給大綬作了一番點評。

實際上,卻是將大綬的名字,藏在了“安邦定國”這四個字裡,任其自選。

老狐狸!志文暗罵。

但卻不得不佩服,孫大夫這一手玩得妙,他並沒有像對大柱那樣送大綬一個名兒,只是誇了大綬一番。

大綬從這四字評語中選兩個字做自己的大名,那是大綬自己的事兒,與孫大夫無關。

當然,要是大綬愚笨,沒有明白孫大夫的用心,那也怪不得孫大夫。

“李-安-邦。”志文跟着唸了一遍,搖頭道,“不順嘴,不好聽!”

“那...?李定國?”大綬也還沒有拿定主意,聽志文說不好聽,又把“安邦定國”的後兩個字用上了。

“李定國!”志文點頭贊同,“不錯,這名字念起來順溜,好聽。”嗯,還有些耳熟。

志文不知道,就是他一個無心的小小反對,纔沒有讓原本歷史上頗負盛名的南明永曆政權的晉王李定國變成李安邦。

這裡介紹一下李定國,張獻忠四大義子之一,清軍入關後,尊崇義父張獻忠死前遺願(“明朝三百年正統,天意必不絕亡,我死,爾急歸明,毋爲不義。”這是張獻忠死前對幾個義子說的),歸順南明,一心抗清。

曾在桂林擊敗大漢奸孔有德,駭得其自殺身亡,後又在湘南衡州陣斬清廷定遠大將軍謹親王尼堪。

此兩役之後,明末大家黃宗羲讚道:“逮夫李定國桂林、衡陽之戰,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此萬曆戊午以來全盛天下所不能有。”

只是受時局所限,又被一心自立的孫可望所坑,生前最後一次血戰,永昌磨盤山伏擊吳三桂時,還被南明光祿寺少卿盧桂生潛出告密,致功敗垂成。

在永曆帝被緬王獻給吳三桂絞殺後,憂憤病亡,年四十一歲。

臨終前還囑咐兒子及部下:“寧死荒外,勿降也。”

李定國死後,部下有數千人不降,聚於阿瓦河東百里,稱爲“桂家”,勐臘各族奉李定國爲神,過晉王墓均膜拜,並於後山復建“漢王廟”,每年春節進行隆重祭祀。

有詩讚曰:

胡風南渡盡草偃,大義捐嫌王出滇。

一身轉戰三千里,隻手曾擎半壁天。

諸葛無命延漢祚,武穆何甘止朱仙。

板蕩羶腥忠貞顯,江山代代頌英賢。

凜凜孤忠志獨堅,手持一木欲撐天。

磨盤戰地人猶識,磷火常同日色鮮。

老草坡前草樹香,磨盤諸將墓堂堂。

殘碑讀罷呼雄鬼,生死都從李晉王。

ps:孫可望、李定國二人,明粉們應該都知道。

李定國出生於公元1621年,與本書主人公年紀相差無幾,是我最喜歡的南明將領,一個前半生對抗大明的流寇,後半生卻因民族大義以死守護大明,故不惜佔用正文,念在是免費章節的份上,勿怪。

爲免部分書友不瞭解孫可望,這裡也稍做介紹。

孫可望(?—1660年),原名孫可旺,明末張獻忠農民起義軍大西政權主要將領、南明永曆時期權臣。

投張獻忠後被收爲養子,改姓張。作戰時沉着應變,被軍中呼爲“一堵牆”,很受張獻忠器重,爲張獻忠四個養子中之長子。

張獻忠在川北死後,孫可望與李定國等率大西軍餘部南下攻佔雲貴一帶,堅持抗清。後改投永曆政權,以武力挾制永曆朝廷。

孫可望爲謀封秦王,擊殺南明大學士三十人,與大將李定國不合,導致內訌。

公元1657年(永曆十一年,順治十四年),孫可望從貴州引兵入雲南,攻打李定國,因部將倒戈不敵李定國。孫可望向清軍投降,引清兵入四川、貴州,隸屬漢軍正白旗。

公元1660年(永曆十四年、順治十七年)病死,一說狩獵時爲清軍射殺。

第196章 己巳之變(2)第191章 沒人會種的東西第103章 大匯合第494章 晉北風雲起(1)第186章 山中圍獵第388章 馬二的秘密(2)第152章 殿後第185章 涿鹿山第460章 賢王朱鼎渭第556章 黑水傭兵團第82章 野狗的逆襲第564章 多爾袞的謀劃第239章 蒙古部落的漢人首領(1)第149章 毛衣引發的血案第264章 走水(2)第118章 攔路者死第435章 拜見知州大人第549章 回軍覆命第204章 取箭療傷第151章 宋獻策第156章 山坡伏擊第11章 進縣城(1)第25章 蠱惑第460章 賢王朱鼎渭第582章 平亂與禍事第12章 進縣城(2)第147章 閆家村第489章 天字號傭兵團(1)第194章 打地鼠第121章 不是流賊第438章 神物...不過第487章 蒼狼子孫(5)第349章 兩個小廝第558章 監工與劫道第492章 扎堆成親第210章 涿鹿工會第203章 逃亡太行(4)第43章 公共服務費第94章 擒賊擒王第493章 出奇制勝的絕招第395章 擅入者的下場第489章 天字號傭兵團(1)第623章 病發第145章 有大動作第203章 逃亡太行(4)第13章 買糧第38章 地龍翻身第462章 送錢來了第278章 燎原星火第406章 義民第238章 驚變(1)第397章 錢管事回山第209章 涿鹿商社第99章 智退過天星(1)第194章 打地鼠第99章 智退過天星(1)第185章 涿鹿山第325章 打發難民...與來遠堡第295章 深夜來客(3)第267章 事了拂衣去第66章 黃河鯉魚第345章 密信內容第409章 散播流言第237章 建奴驕縱第162章 持金過市第195章 己巳之變(1)第600章 大明動向第151章 宋獻策第548章 泄憤第595章 起火(2)第536章 夜襲,又見夜襲(3)第287章 籌贖金第336章 首戰(1)第165章 紫銅小火爐第230章 刷好感第293章 深夜來客(1)第617章 兩難第611章 漢人特殊?第83章 一擊第297章 合作(2)第226章 被盜第485章 蒼狼子孫(3)第370章 終戰(2)第462章 送錢來了第478章 傭兵團與治安官第377章 終戰(9)第363章 雨戰(13)第41章 山藥與魚第223章 與孟根閒聊第196章 己巳之變(2)第288章 遇到熟人第367章 有人追蹤第182章 趕集第237章 建奴驕縱第619章 放生第44章 李家的謀劃第450章 窘迫邊兵(3)第189章 困不死的營寨第45章 上漲的服務費第9章 旱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