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

第九十八章收拾殘局

一時間張軒幾乎忘記生氣了。

鄭廉連忙上前,說道:“大將軍,新降諸部,不知道大將軍軍法,方纔有今日之事,還請大將軍息怒。”

張軒聽了,心中一動,他不得不承認。雖然這南征之役的一場場勝利,整個南征軍的素質,已經處於張軒無法容忍的地步,其中還有很多問題隱藏,比如說老卒與降兵的矛盾。忠貞營諸將,與官軍降將的矛盾。

與是等等。

已經到了不處置不行的地步了。

“此戰之後,要修整一段時間。”張軒心中暗道:“否則鬼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招降納叛的確是擴充勢力的第一法門,但是如果招降納叛之後,不加以整合的話。內部矛盾說不定在關鍵時候爆發出來,張軒可不願意重蹈苻堅的覆轍。

不過當務之急是安排好現在的事情。

張軒沉吟一會兒,說道:“傳令下去,各部停止進城,除卻許都部,王進才部,湯和部都在撤出長沙城。”

“是。”立即有人答應一聲,轉身去傳令了。

此刻張軒只信任他的舊部,對與各路降兵並不是太相信的。而且明軍現在也沒有什麼抵抗能力,張軒也能看見,皇宮方向熊熊燃燒的火焰。重建長沙城的秩序成爲第一重要的事情。

“傳令給許都,王進才,湯和。宣佈城中戒嚴,敢擅自上街者。”

“命令明軍各部棄械投降者,立即出城,交於城外各部看管。不得在城中停留,否則就地處決。”

“曉喻城中百姓,緊鎖門窗,待在家中不要上街,以免誤傷。”

“還有告訴他們三個人,我的規矩,他們是知道,如果被發現問題,他們罪加一等。”

命令如流水一般的傳達下去,本來有幾分混亂的長沙城,更加混亂了。很多問題都在這個時候爆發出來。

長沙城之中的亂源,其實並不僅僅是夏軍,更多的是明軍。

當軍隊失去組織了,到底有多可怕。根本不用多說,歷史上各種先例比比皆是,有的是想撈一筆藏起來的,有的是因爲前途未卜,心中忐忑,到處發泄的,甚至有的乾脆就是見錢眼開,見色起意。

明軍軍紀的崩潰,也不是一日兩日了。

隆武在的時候,還能壓制。

大軍一敗,連隆武都身死了。似乎隆武壓制的反作用。無數士卒都痛快的撒歡。他們固然不敢與夏軍做戰,但是殺戮百姓卻沒有一點點的猶豫。

而剛剛投降夏軍的士卒也出了問題。

爲了儘快的投入戰鬥,張軒很多時候都是成建制的將軍隊轉爲夏軍,幾乎是換一面旗幟了事。對降軍之中的組織結構等問題,都沒有怎麼管,唯獨對將領大加拉攏,將後勤握在手中。

上面的將領,或許畏懼張軒身後的大夏,也爲了在大夏有一個好前程。尚能自我約束,或許這些將領也看不上下面人孝敬的那一點點蠅頭小利。但是對下面的士卒,就沒有想那麼多了。

很多士卒都沒有想過明天。

攻破長沙城之後,自然是想大搶一把。

而張軒命令他們撤退,更是激化了降軍與張軒本部人馬之間的矛盾。

很多降軍士卒,一起起鬨,似乎想弄一個法不責衆。

如果是張軒當時處置的話,或許就能壓下來,王進才,或許會斬其首腦,脅從不論。但是對許都來說,他可沒有那麼好的脾氣。他不是不知道,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只是他不懈於這些兵痞糾纏。

見命令下達之後,居然敢對抗命令。

許都一揮手,義烏營就殺進去了。這些降軍大吃一驚,萬萬沒有想到許都說動手,就動手,根本一點情面都不留。

而且這些降軍都是張軒所部的手下敗將,對張軒本部人馬的畏懼,幾乎深入人心。再加上夏軍大勝之餘,更沒有敢串聯對抗了,不過片刻,許都就斬殺數百亂軍。

將人頭懸掛在街道兩側,一顆顆就好像是不會發光的燈樓一樣。血淋淋的很是瘮人。

不過,也將各方亂軍給鎮住了。

一個個都不敢多說一句話,不行一步路,就 好像是老鼠見了貓一樣,乖乖的出城。

王進才,湯和等人,也各自用各自的辦法,將這些亂軍壓制下去了。隨即以百人爲一隊開始巡街。一條條街道,將整個長沙城給過上一遍。凡是在大街上滯留不去,無處藏身的,都就地擒拿。壓下去出處置。

如果有負隅頑抗之人,更是二話不說,送他一刀子。

這些事情,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很難。並不是很好執行的。

整整一個白天,長沙城的喧鬧之聲,都沒有消停,時不時爆發出細密的廝殺之聲。一直到了傍晚時分,才安分下來。

這個時候,張軒就站在皇宮之處,不,應該是皇宮遺址之處。

一把大火迅速蔓延開來,將整個臨時皇宮都送去祝融。如果不是控制的及時,僅僅是燒了零星幾個院子。一旦大火蔓延開來,恐怕長沙要燒成一片白地了。

張軒千辛萬苦得到長沙城,可不是要將長沙城給燒光的。

張軒問道:“隆武在什麼地方?”

“大將軍,僞帝自投烈火之中,就在廢墟之中,只是現在已經難以分辨了。”

張軒一眼看過去,很多地方火頭都還沒有熄滅。而且這個時候,張軒也沒有時間關注這裡。只是聽見隆武自殺的消息,沉默了好一陣子,如果隆武是弘光這樣的皇帝,他的死活,張軒一點也不感興趣。

而隆武雖然是張軒的敵人,但是他一舉一動。張軒都細細的研究過。雖然有些經驗不足,但依舊可以稱作一個對手。對於這樣的對手,張軒還是心存幾分敬意的。

張軒說道:“找到隆武之後,就在長沙城外找一個地方,厚葬吧。”

“大將軍寬宏大量。”身邊人紛紛稱讚。

張軒心中冷笑一聲,知道他都在拍馬屁。隨着張軒的地位的上升,身邊怕馬屁的人也越來越多。

“姚先生。”張軒說道。

“下官在。”姚啓聖說道。

張軒說道:“安撫城中百姓,接管長沙府庫,這些事情都交給你了。”

“請大將軍放心,下官定然安排的妥妥當當。”姚啓聖說道。

張軒對姚啓聖的能力也有幾分放心,再加上很多時候民心,都是被代表的,只需拉攏長沙城一些士紳,就足以了。而在長沙城中有家有業的大戶人家,也是知道輕重緩急的。

既然明軍大勢以去,他們定然不會拒絕張軒的好意。

張軒的臉色微微陰沉,想起今天白天發生的事情,心中惱怒非常,語氣忽然低了下來。說道:“叫各軍將領都叫過來。”

“是。”

不一會兒,大大小小的將領都來了,張軒就站在大火燒成的空地之上。由於天色已晚,四周都點起了篝火,一時間有燈火通明的感覺。各級將領黑壓壓的站立了大片。

有些人氣定神閒,大都是張軒的舊部。

他們很安心,大概覺得這一次,張軒再怎麼發作,也撤不到他們身上。還有一些就是忐忑不安了,他們大多都是降軍將領,作亂的將士大多是他們的部下。此刻就好像是死刑犯一樣,心中忐忑不安的,等候最後的宣判。

張軒臉色在火光的招搖之下,有幾分陰晴不定。說道:“今日諸君攻破長沙城,逼死隆武帝,將長沙納入我大夏版圖,這開疆擴土之功,我不敢磨滅。先行犒勞諸位。”

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六十七章 南下方略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三章 搶飯第五十六章 老父之言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十章 綠帽子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四十八章 李自成夜下洛陽第四章 鄖陽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六十三章 勸進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八章 拷餉第三十五章 二道城牆之議第三章 搶飯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五十章 平城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章 俠義第八十章 人未至,風先到第一百零四章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一百二十四章 勢起襄陽,敗亦襄陽第九十章 拼死第十二章 撤軍第二十七章 萬軍之中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三十七章 水戰一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九章 搶收第八章 局面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羅再聚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四十七章 接踵而來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六十四章 壽州突圍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七章 攻城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七十七章 闖營第一百零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