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

張軒心中猶豫幾分,想怎麼委婉的否定許都的計策。

許都畢竟是張軒看中的大將之才,張軒縱然不用許都之策,也要給許都存幾分體面。

許都似乎看出了張軒的心思,提前說道:“大將軍,陛下信重大將軍,以方面之任委任大將軍,大將軍難道不爲朝廷着想。”

“襄陽之戰,是大將軍指揮的,東虜實力如何,大將軍最爲清楚不過,襄陽一戰,我大夏慘勝如敗。大將軍當知東虜乃我大夏強敵,而如今之勢。東虜出於東邊,與蒙古聯姻,一統草原,橫掃北方,可謂後方無憂。九邊精銳皆在東虜手中。末將不敢漲別人士氣,滅自己威風,但是還有一句話要說,那就是東虜之勢。在我大夏之上。”

“而今東虜因去年連續征戰一年有餘,正在修養生息。等待來年,我大夏固然騰出手來了,但是東虜會安坐北京嗎?”

“來年大舉南征的時候,是不是也東虜大舉南下的時候?我大夏真得能在兩面夾攻之下,好維持對南明的攻勢嗎?而今固然困難,但是隆武帝乃是有爲之君,正在梳理南明朝政,南明固然有積重難返之態。但是錯過了今日,很可能再有難攻之機,就是二三年之後。”

“天下局勢並不穩定,去年一年之內,大明崩潰,東虜與大夏並立,而出局勢並不穩定,一年之內尚且能發生這麼多事情,二三年之內,又會發生什麼?夜長夢多。”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張軒聽了許都的話,心中暗暗點頭。

這些都是張軒的隱憂,正是因爲張軒這些隱憂,所以張軒並沒有故步自封,他也想在武興元年下半年抵定整個湖南。但是他性格使然,不喜歡這種類似孤注一擲的冒險。

大勝還好,大敗的話,大夏的局面只會更艱難。

許都這樣說,讓張軒有了繼續聽他說下去的興致,張軒說道:“那麼如何避免孤軍深入,爲敵人所乘?”

許都說道:“大將軍,我等雖然是深入,卻不是孤軍。”

“羅岱將軍在平江一帶出沒,牽制了何騰蛟,此其一也。而南昌張將軍,就在長沙東北,大將軍只需一紙文書令其進軍,則章曠軍不敢妄動。末將以爲,當先與羅將軍配合,先下臨湘,破何騰蛟軍,旋轉長沙。引各路援軍救援長沙。”

“若章曠回軍,則棄長沙,與張公前後夾擊大破之。如此則有江西爲依託,縱然事有不利,亦可退入江西境內。”

“若李過南下,則半道伏擊之。李過一破,從岳陽到長沙,再也敵手,長沙城亦可徐徐圖之不遲。”

張軒沉吟一會兒,說道:“李過對大夏心懷恨意,對明廷未必有多少忠心。如果我軍南下,李過不理會長沙,反而北上武昌,安慶公剛到武昌,軍不過數萬,萬一西京有個閃失,可如何是好?”

許都說道:“戰求勝而已,不拘泥於一城一地。武昌城堅,王龍將軍宿將也,李過兵臨城下,一時也攻不破武昌,再則南京在武昌下游,大軍逆流而上,並不過數日就到。最多不過有驚無險。“

“退一步而言之。李過如今之勢,不過無根之萍,任他佔據武昌,又能如何。以末將之見,寧可以武昌換長沙。明無長沙,則不可在五嶺之南固守。而李過即便據武昌,也處於大夏四面圍攻之中,不久必爲所擒。復有何慮?”

張軒細細品味許都所言之策,推敲一二,心中暗暗苦笑。雖然其中有很多問題。比如張應元。張軒很清楚,他雖爲位階在張應元之上,但是同爲公爵,張軒想要指揮張應元可沒有一封書信那麼簡單。

不過,以張軒在曹營之中的威望,如果好言相勸,倒不是不能辦到。但是以武昌換長沙之言,卻是萬萬不能了。

武昌可是大夏西京。

不管這個西京,到底有多少水分。但是都是太祖高皇帝登基之地,當今也是在此地登基,其中的政治意味非常濃烈。也是大夏在西方的重心所在。決計不是說能與大明兌子,就兌子的。

這還是大方向上的問題,具體到細節之上,船隻的運力夠嗎?糧草輜重如何運輸?乃至於如何保證,水面之上的安全,總不能讓張軒大軍與馬光玉一樣,在水上被人俘獲吧。各地水情如何?

這些問題,張軒不弄明白,他是不會同意這一件事情的。

畢竟這關係到麾下數萬大軍的性命。萬萬不可草率。

只是,張軒心中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都無法掩飾一個念頭,就是張軒心動了。

一方面是基於責任。

張軒作爲大夏頂級權貴的一員,他要爲國家負責。如果能在今年平定湖南,將南明趕到五嶺以南,對大夏是一個絕佳的利好消息。雖然改變不了大下南北受敵的局面,但是依託五嶺山勢,卻可以節省很多駐軍。

如果能除掉隆武就更好不過。

張軒不相信大明有這個氣運,除卻這個有幾分臨危受命的皇帝。不管接下來是那爲藩王登基,大抵都比不上隆武。很大可能是,萬曆這個朱跑跑。更是不足以凝聚殘明人心。

那時候兩廣之地,就不用多管了,即便暫且寄存在萬曆手中,也未嘗不可。

另一方面是作爲一個將領的虛弱心。

在大明的這幾年,張軒也算是身經百戰了。一點點磨礪出來,不敢說是名將,但也算是一個合格的將軍。但是張軒歷數他主持的戰事。似乎哪一戰單獨拎出來,也不過如此。

幾乎沒有一個漂亮仗。

固然,戰事只需勝利而已,不需要多漂亮。但是張軒作爲一個將軍,未必沒有想過打一場標準型的漂亮仗,就如鉅鹿於項羽,官渡於曹操,淝水於謝安等等。

許都這個計劃對張軒來說,有絕大的誘惑力。雖然有些冒險,但是如果做好了,根本不用等到年底了,張軒估計讓隆武活不過三個月。那怕隆武逃之夭夭,大明朝廷再次番遷。定然會引起很大的震動,趁着明軍人心惶惶的時候。張軒所能得到的,絕不僅僅是一個長沙府,一個湖南,甚至還可能更多。

風險大,收穫也大。

再有就是,對南明軍隊的輕蔑之感。

張軒兵臨岳陽城之後,再一次一次判讀軍情之中,越發明白一件事情,比起傅宗龍,汪喬年,孫傳庭等人,大明的大臣水準下降了不止一個層次。比起賀人龍,左良玉,黃得功等人,大明將領水準下降了不止一個層次。南明的軍隊,與大明崇禎年間的軍隊,根本不可相提並論,不是一個檔次的。

更讓張軒不屑的,是南明朝廷的控制能力,崇禎年間再爛,官軍還是知道有朝廷的。但是而今,呵呵。

可以這樣說,在組織結構上,清廷勝過大夏,而大夏又遠勝南明。

清廷立國已過三代。內部人心早已統一了,縱然多爾袞也不能篡奪皇位。就可以看出來清廷人心之中是有這個皇帝的。所以多爾袞只能爲攝政王,而不是皇帝。

而大夏剛剛成立,可以看做一個兵頭聯合起來的政權。羅玉龍的位置並不穩固,但是還是能指揮動下面的。而南明連將軍頭聯合起來都不能,縱然有百萬大軍,也不過一百個將領的聯合,而不是一個整體。

簡直是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敵之弱,就是我之強,南明這個狀態,給了張軒的信心。

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一百二十八章 發現樑以樟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七十七章 恪盡職守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五十章 平城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九章 搶收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二十章 前路何在?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八十五章 樟樹鎮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八十六章 守臨潁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第六章 朝議大政二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九章 攻城三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十一章 張獻忠與羅汝才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六十七章 噩耗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一章 成軍第三十四章 怎麼辦?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六十章 鑄炮第五十四章 覆軍殺將十一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四十七章 一厥名王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二章 徐州之敗第一百零二章 南京二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三十三章 人在城在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四章 填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