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

羅汝才臉上青筋爆出,說道:“所有人都退後百步。” шшш¸ ttκǎ n¸ c○

“是。”周圍的人紛紛退遠了。

羅汝才這才緩緩的走到羅玉龍身邊說道:“你做錯了什麼?你以爲你以千騎席捲兩府數縣,是很有本事嗎?”

羅玉龍沒有說話,其他他心中就是這樣認爲的。

羅汝才見此心中頓時一冷,只覺得有一些頭暈,咬着牙讓自己保持清醒,說道:“玉龍,你是曹營少主,將來這數十萬人馬,就是要交給你的,你是一方之主,不是一個尋常小將,你不想想,如今我曹營損失千餘騎,我根本不在乎,但是一旦你不在了,曹家這家業靠誰?靠張軒嗎?”

或許每一個人性格都在少年之中養成的,羅玉龍從小在流寇之中長大,仰慕的就是那些能衝鋒陷陣的猛將,因爲在那個時候即便是羅汝才的本部人馬都不多。不過幾千人而已。

這樣的戰場之中,一個猛將帶着家丁一次衝鋒,就能決定勝負。

羅汝才年輕的時候,戰力其實也不差,最少不比羅玉龍現代差,畢竟羅汝才手藝太潮的話,他是活不到現在。

長大之後,羅玉龍的思想也很難扭轉過來。

今日之事放在別人身上,羅汝才自然要重重獎賞,但是放在羅玉龍身上,羅汝才卻無論如何也不能輕輕的放下。

羅玉龍聽羅汝才這樣說,心中頓時一緊,只是他的心思與羅汝才的心思卻不一樣,羅玉龍心中暗道:“莫非父親覺得我比不上張軒,想將位置給張軒?”

這個念頭僅僅在羅玉龍心中一閃而過,一股緊張的感覺頓時從羅玉龍心中擴散開來。他對張軒的印象不錯,但是今日羅汝才這一句話,頓時讓羅玉龍對張軒開始警惕起來了。

他不敢反駁,也不去解釋了,立即低頭說道:“孩兒知錯,今後定然不會如此了。”

不管怎麼說,羅玉龍打得是一場勝戰,羅汝才也不好多過責罰,見羅玉龍認錯了,說道:“玉龍,你要明白,你和他們不樣,任何人都可以爲你而死,你要保重自己,就是對得起曹營上下的所有人了。”

雖然有人所,衆生平等,但是實際上。人與人的價值從來沒有平等過了。

作爲一方之主,只有活着,整個勢力集團都存在,如果人一旦死了,很可能偌大的功業都會煙消雲散,而依附在整個集團的所有人的利益都會損失。

“是。”羅玉龍說道。

“殿下。”張質遠遠的說道:“南京城中來人了。”

“哦。”羅汝才聽了這一件事情,將羅玉龍從地面之上拉起來,說道:“是什麼人?”

“是魏國公的人。”張質說道:“恭喜殿下,南京就在指掌之間了。”

崇禎十六年十月初一,永昌元年十月初一,是一個黃道吉日。曹營大隊人馬已經到了南京城門之前。

數萬騎靜靜的站在城外,一言不發,就好像是雕像一樣,但是無形之中,一種肅殺的感覺充斥在天地之間。

羅汝才一身正裝,頭帶冕冠,身穿蟒袍,腰按長箭,身邊數百騎煥然一新,似乎都整頓了一番,甲冑鮮明,似乎反射日光。看上去威風凜凜不可一世。

而南京城乃是朱元璋所建,也是一座堅城,最少看着城門,羅汝才就有一種望而嘆息之感。

如今堅城比開封城強多了,真正要打下來的話,不知道要多少人死在南京城下。。

不過還好不用打。

“咯咯吱吱。”沉重的南京城門打開了。

一個二十多歲人年輕人身穿一身白衣,捧着一顆大印一步步的走了出來。

這個人並不是徐弘基,而是徐弘基的兒子,徐文爵。

徐文爵手中所捧的也是南京守備大印,代表着南京城的軍事權力。

他一個走過,數百騎組成的長廊,雖然沒有刀山槍林,但是徐文爵也是害怕之極,幾乎是一步一顫。來到羅汝才馬前,二話不說,就跪倒在地,說道:“罪臣拜見吳王殿下。”

“你無罪,反而大大有功,今日你就是我的魏國公了,好生做事便是,將印信呈上來吧。”羅汝才說道。

羅汝才身邊的士卒不等徐文爵所話,一把將大印奪過來,雙手呈給羅汝才。羅汝纔拿在手中看了兩眼,隨即手一鬆,將大印扔在地面之上,說道:“這大印沒有用了。”

隨即一揮手。

旗幟一擺,大隊騎兵應騎而動,捲起滾滾狼煙衝進了南京府之中。

羅汝纔等進去的騎兵出來報信,這才確信南京城已經到了自己的手中。

這才帶着身邊的文武進入了南京城中。

或許是樂極生悲,羅汝才進入南京城之後,羅汝才只覺的眼前一陣發黑,幾乎要虛脫一樣。只能勉強維持一個架子不倒,不過,礙於羅汝才的威名,別人也不看多看他。

不過,這事情卻瞞不過羅汝才身邊的人,比如說張質。

張質就策馬在羅汝才身側,他發現羅汝才的手上溼漉漉的,是汗。但是這已經是深秋了,天氣已經轉涼了。哪裡會有這麼多的汗水。

“殿下,殿下。”張質靠近低聲說道。

“不要聲張。”羅汝才說道:“速速去皇宮,讓李正方過來,不許讓任何人知道。”

“是。”張質心中頓時一緊,悄聲安排下去了。至於入城式之中的種種熱鬧,張質根本沒有心思去看了。南京的壯麗之處,也沒有放在心上。等入了南京皇宮。

不顧南京皇宮的破敗潮溼,立即將李正方請過來。

李正方來了之後,立即給羅汝纔看脈,許久才沉吟道:“殿下是操勞過度,之前精神崩得太緊了,這一放鬆下來,纔有這個情況。我開幾副藥,好生將養一陣子就行了。”

“張神醫,你給個實在話,我老羅還能活多久。”羅汝才微微眯着眼睛,靠着枕頭之上,說道:“說實話,你現在也是曹營船上的人了,你說了實話,我才能安排妥當,否則事有不協,我老羅一蹬腿什麼都沒有了,但是你和你的徒子徒孫還要在曹營之中活着。曹營沒了,他們也未必有好下場。”

李正方嘆息一聲,也知道他這一脈已經與曹營綁在一起了,如果曹營獲勝,他這一脈恐怕世襲太醫令都可以。但是曹營不在了,恐怕求一生而不可得。

當初在襄陽不得不跟着義軍走的李神醫,此刻卻不得不爲曹營着想了。

李正方說道:“不管欺瞞殿下,生死天命也,如果殿下能放下所有瑣事,跟着了我去山中修養,三五年還是有的,但是殿下依舊如此,則快則一年,慢則兩年,再多就不是我李某可以預料的。”

“好,我知道了。”羅汝才說道:“你去吧。有一些事情,不用我叮囑,你也知道吧。”

李正方說道:“是。”

“你走吧。”羅汝才說道。

李正方退下去之後,羅汝才沉吟一會兒,傳下一道命令,命張軒立即入京。

如果羅汝才身子好,他準備將北方防線交給張軒去經驗,他帶着羅玉龍這一段時間掃平江南一帶,確定羅玉龍的威信,他很明白,他在的時候,所有人都會服服帖帖的,但是他不在裡,羅玉龍那些叔伯們,一個個都不是善茬。

但是現如今羅汝才病倒了,不得不將張軒叫過來了。

張軒,王龍,羅岱,羅戴恩,等數人都是羅汝才精心培養的羅家一脈。他要在他活着的時候,儘量讓他們掌握更大的權力,也好輔佐羅玉龍。

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十二章 小命保住了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八章 局面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五十九章 滇軍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十八章 擁兵五萬王御史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十章 凌濛初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二十五章 試點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一章 樊城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七十四章 鳳陽地動四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十六章 驕兵之計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九章 攻城三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七章 攻城第八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五十六章 風聲險惡第七十七章 大夏軍制二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許都的悔悟第二十六章 孟家莊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八十三章 叔侄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二十七章 黃河一水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九十八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二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