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大順東王

祭天過後,羣臣進了襄陽朝賀。

朝賀之事,也就不細細講了。無非是李自成坐在龍椅之上,接受下面的朝拜。

朝賀之後,就是張軒最關心的事情了。

一個太監開始在上面念起了聖旨。

“建大順爲國號,改今年爲永昌元年。”

對別人來說,是新消息,對張軒來說,並不新鮮了。不過是提前了一年,不,應該是提前了幾個月,從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一,提到了崇禎十六年四月初一。

也算是張軒這個穿越者對歷史的修正。

甚至張軒到了這個時代,才瞭解一些內幕。

李自成爲什麼建號大順。是因爲一則故事,高廟(即明太祖朱元璋)嘗命伯溫卜歷數之長短,伯溫卜之曰:“遇順則止。”高廟遂以書手空,良久曰:“三百單八亦足矣。”

這一則類似於預言的故事,在明代廣爲流傳,就如同十八子主神器一樣,故而李自成要以大順爲號。

不過,張軒也冷靜的意思到一件事情,天下大事從來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李自成沒有在襄陽火併了羅汝才,而是以登基稱帝一事,來裱糊義軍之間實質分裂的事實。

所影響的絕不止是一發而已。

未來的歷史,絕對不會想歷史書上寫的那樣。

或許大勢還有相同之處,但是細節決然不同。

張軒在明代生活越久,越明白一件事情,很多時候講歷史大勢根本沒有用,因爲每個人都活在歷史的細節之中。

細節變動,人都死了,講大勢有什麼用。

“封牛金星爲丞相,總理六部-----”這是闖營對文官的封賞。

張軒聽來,李自成要建立一個完整的朝廷,六部尚書一應具全,不過倒是有一點點奇怪,李信沒有算到文臣之中。

“封劉宗敏爲制將軍,掌管中權親軍,封劉芳亮爲制將軍,掌管左營,封劉希堯爲制將軍,掌管右營,封袁宗第爲制將軍掌管前營,封李過爲制將軍,掌管後營,亦封賀錦爲制將軍。”

張軒只聽到這裡,剩下的沒有細聽。

其中必須重視的兩個人劉希堯,與賀錦,他們兩個是原革左五營的首領,張軒本想拉攏他們與曹營一起離開的。

但是看來闖營下手更快。

不過,張軒也對高一功有一點不平,他居然沒有掛上制將軍之銜,出了什麼事情了。

隨即張軒搖搖頭,闖營的事情與曹營關係不大,馬上就要離開襄陽了,管那麼多幹什麼嗎?

“封羅汝才,爲大順東王,徵東大將軍,開府持節,先斬後奏----”

張軒沒有聽聞,就已經皺起了眉頭。

“李自成好生小氣。”張軒心中冷笑。

東王是什麼王啊?有怎麼封王的嗎?

當然了太平天國是這麼封的,但是太平天國在正統士大夫眼中,不過是一個草臺班子而已,之前的正統朝廷,那一個是用東西南北來封王的。

要麼以國號,秦楚趙晉等等

要麼以地名,南陽,汝寧,等等。

根本沒有以東西南北來封的。

即便李自成不懂,李自成身邊的人能不懂嗎?這純粹是在噁心人。

“張將軍還不上前領旨謝恩。”太監提醒道。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張軒。

張軒很想當場封還聖旨,給一個臉色個李自成看,不過,他也知道此刻不是發作的時候。暗道:“罷罷罷,襄陽本就不是久留之地,這個王號,也不過是暫且用之而已,等一兩年之後,想稱王就稱王,想稱帝就稱帝,也不用看李自成的臉色了。”

“臣代東王殿下領旨謝恩。”

見張軒安安靜靜的領了旨,李信心中暗出一口氣,也覺得李自成做事太小氣了,本來想封羅汝才爲吳王。但是牛金星說是當初明太祖登基之前的封號。李信又想以羅汝才的家鄉封羅汝才爲秦王。牛金星又說是當初李世民的封號。

讓李信幾乎抓狂,這些大國之名,細細數來,那一個沒有由王爺升爲皇帝的。

結果最後變成了一個東王。他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也是因爲這場爭辯,李信的封賞延後了。

不過李信本身並不是很在意的,畢竟現在六部丞相,雖然有名字,但是卻沒有實權,幾乎是闖營之中打下手的存在,李信也不稀罕。

“封張獻忠爲西王,徵南大將軍。”

“封馬應守,爲英武將軍。”

“封袁時中,爲鎮東將軍。”

其餘的封賞張軒都不是太在意的,不過對這三個封賞比較在意。心中暗道:“李自成還真想表現出義軍的大團結,凡是有名望的義軍首領,都有封賞,卻不知道,張獻忠,與馬守應會不會接受這個封賞。”

爲什麼只是說張獻忠與馬守應,而不說袁時中,概因張軒太明白,袁時中的處境,現在就封袁時中爲徵天大將軍,也不如給他幾千援兵。

好一場大戲落幕了。

張軒也不停留,立即回到曹營之中。

其實消息比張軒走的還快。

張軒來到曹營之中的時候,曹營將領也都來拜見羅汝才,齊聲說道:“拜見東王殿下。”

“都起身吧。”羅汝才說道:“猛一下變成大王了,還真不習慣了。今日擺酒,大家慶祝一下。”

“謝大王。”

“大王,張將軍回來了。”一名親兵來報說道。

“快請。”羅汝才說道。

張軒一進來,就說道:“屬下有辱使命,還請大王責罰。”

羅汝才臉色一下子冷了,說道:“怎麼回事?”

張軒將對王號的解釋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張軒在路上想過了,不說不行,這對這個時代的讀書人都是常識一下的東西。

即便現在不說,將來羅汝才也會知道的。

“欺人太甚。”羅汝才猛地將酒杯砸在地面之上。特別是羅汝才聽張軒說,讀書人一聽這個名號,就知道是草臺班子,更是氣的牙癢癢。

下面的將領也都議論紛紛,氣憤不已。

羅汝才心中反而平靜下了,心中暗道:“這樣也好,如果下面的人,被李自成區區一紙虛名給拉攏過去了,我反而不好辦了。”

“張軒,這事情是你辦下拉的,你說該怎麼解決?”羅汝才說道。

“這個----”張軒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但是曹營之中本來沒有幾個正經的讀書人,又因爲吉珪的原因,這些都被清理掉了。羅汝纔不問張軒問水?

現在不是與李自成翻臉的時候,故而這封號一時間也換不了,但看羅汝才的樣子,是不想用了。

張軒想了半天,說道:“屬下有一個不成熟的意見?”

“說。”羅汝才說道。

“我營都被稱作曹營,大王不如不改易旗幟,大夥都稱大王爲曹王。對李自成也可以搪塞,曹雖然是一小國名,但也算是正經名號。只要我營離開襄陽之後,想怎麼叫,就怎麼叫,到時候闖王也鞭長莫及,大王到時候何不找幾個讀書人蔘詳一個好名號?”張軒說道。

“不錯,我們是曹營,豈能不叫曹王。”王龍先大聲應和。於是乎羅汝才的新名號就定下來了。

就是曹王。

大順東王的名頭只是在襄陽用了今日,一離開襄陽之後,就立即改易名號。

當張軒剛剛搪塞過去之後,他心中猛地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歷史上王朝很多都是因爲開創者的王號做國號。

如果羅汝纔打下天下之後,會叫什麼。

大曹皇朝。張軒一想起來,就渾身乏雞皮疙瘩,暗道:“我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

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三十九章 水戰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破陳州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四十六章 周黨第六十章 鑄炮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一百零九章 李信之死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十三章 老營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一章 我爲魚肉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五章 朝議大政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三章 搶飯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三十八章 奪炮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四十五章 再見張獻忠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五十一章 閒言第五十一章 侯恂的困境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七章 軸承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一章 吳王六部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二十四章 餌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十五章 離京第十九章 敵襲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殺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六十九章 劉國能之死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一百二十四章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二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七十五章 死士第二章 家事二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四十六章 黑雲孤城老臣心第五十章 平城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十四章 臘八宴邀請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誅逆子二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十章 裝備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