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縱橫天下_第363章:收復嶽西



老回回的嶽西軍進入大別山已經一年多了,去年初嶽西軍還打了個勝仗,把圍剿的官軍給打回去了。因此也就驚動官府,在朝廷那裡也算掛了號了,除了嶽西軍之外,他們還被稱作“革左五營”,“革”是革裡眼賀一龍,“左”左金王賀錦,還有改世王劉希堯、亂世王藺養成,算上老回回馬守應,這是比較大的五個團伙,領頭的就是老回回馬守應。

河南已經是國防軍的地盤,豈能容忍亂民在這裡橫行,是該騰出手來收拾他們了。

對於山中的嶽西軍,有兩種圍剿辦法,一個就是步步爲營的堡壘戰術,每佔據一個地方就修建堅固的堡壘,逐步壓縮嶽西軍的生存空間。這個辦法妥穩,但是耗費巨大,兵力用的多。還有一種辦法就是以游擊戰對游擊戰,派出多路小股部隊進入山區,攪得嶽西軍時刻不得安寧。看準了就吃一口,吃不下的也要騷擾他們。這後一個辦法投入小,投入的兵力也少,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爲此朱萬化找來朱萬傑、朱萬武還有他們父親朱大典商議,朱萬傑已經就任陸軍總監,就相當於陸軍總司令了,他的駐在地點就在大都督府內。

朱萬化說道:“萬傑,你在遵化也是打過游擊戰的,你看我們派出多股小部隊,進入大別山,與嶽西軍打一場游擊戰怎麼樣?”

後世解放戰爭的後期,剿匪工作多數都是用小部隊進行的,那是成功的經驗,朱萬化當然要利用的。

朱萬傑說道:“大哥,道理是一樣的,只是戰場和敵軍不同。由於嶽西軍也有五六萬之衆,所以我們的小部隊也不宜過小,以連爲單位可以嗎?”

朱萬武說道:“以營爲指揮單位,分散到連一級下去活動。營配無線電臺,我們就拿出一個團,分三路進入大別山區。作爲第一步,先把嶽西縣城,和山中的大型集鎮拿下來,先讓這些亂民首領們成爲驚弓之鳥。然後再分散剿滅。”

一個團按照連隊分開,那就有九個小分隊了。他們深入到山區各處,出其不意的打擊嶽西軍,戰果必然輝煌。

朱大典說道:“與遵化相比有大不同,那就是:我們是官,對手是匪。此乃大義之道也!”

老頭子說話總改不了之乎者也,不過畫龍點睛,說到了點子上。

朱萬化恍然大悟,他說道:“父親的話極對!我給聯省衙門下一個建議,讓戶房配合一下,暫時把整個大別山區劃入河南行省,設立幾個縣,劃歸對應的府管轄,立即委派官吏,跟隨部隊進入匪區,設立官府衙門,並就地組建自衛的武警部隊。這樣一來,就不是單純的游擊戰了,是以打據點爲中心的堡壘戰術加游擊戰,這樣打,效果要穩一點,佔領一地鞏固一地,時間可能長,但是妥穩。”

“官”與“匪”的地位決然不同,中國有幾千年的文明史,文化積澱厚重,百姓的正統觀念極強,對於皇權的頂禮膜拜已經是刻骨銘心了,正像朱大典所說“此乃大義之道也!”這就像警察在大街上抓人時高喊:“我是警察!”那個道理是相同的。這麼好的條件豈能不利用?

計議已定,朱萬傑又調動長江沿岸的部隊加強防範,然後就到第九師選部隊去了。河南的第九師,是用南陽獨立一團爲骨幹,擴充了河南的士兵組成的,師長魏四虎,師教官朱長泰。原河南的將領錢繼功,因爲年紀偏大,做了武警師長。

結果第九師的第一團被選中,團長是我們的老熟人了——馬小六,團教官是石懷亮。

因爲是山地作戰,所以給這個團按照山地作戰的特點全面換裝,車輛全部取消

,改用馱馬,士兵全部放棄馬匹改步行。40直射炮太笨重了,換成20直射炮,自從彈頭中安裝黃火藥之後,20直射炮的威力也加大了。還有一種裝備,那就是當地平民用的衣服,每人都要準備一套,迷彩服還是太扎眼了,小部隊活動,換上農民的服裝更容易隱藏蹤跡。

敵後作戰需要機動靈活,所以臨時營都沒有出動,到了後期收拾殘局之時還是需要臨時營的。

第一個後勤補給基地就建在六安之南的霍山縣。打下嶽西之後還可以考慮在嶽西再建立一個補給基地,畢竟那裡距離長江不遠,運輸更方便。熱兵器作戰離不開後勤供應。

然後一團的全體軍官集中學習,參加學習的還有戶房新任命的十幾名地方官員,第一個要學習游擊戰法;還要熟悉嶽西軍的習慣和口號,他們的那個殺富濟貧還是矇蔽了一些人,不少的人把他們當做救星,原因很簡單,他們拿到了白送的土地,土地可是農民的命根子呀!這就是說,山區的平民中的部分人可能是站在嶽西軍一方的,不要上當受騙,不能輕信當地平民的話;最後還要學習一些山地的常識。

軍官們都拿到了大別山區的地圖,但是朱萬傑要求他們都要學會畫地圖,發下去的地圖是宏觀地貌,具體的山溝、河流、湖泊都要隨時補充。

大別山裡又有了土地問題,對待已經到了農民手中的土地,如何對待?怎麼辦?

朱萬化的意見是:原則上是要返還財產的,但是,原來是地主的土地、房產,到了農民手裡已經一年多了,如果得到土地的確實是貧苦農民,返還財產就可能造成他們的困苦和仇恨。

時間的流失也會改變事務的狀態,處理的方法就要有所變化。例如:後世的抗日戰爭中曾經炸開了黃河大堤,造成了花園口決堤。按道理說,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堵住決口,讓黃河恢復舊河道,是絕對正確的。但是時間流失了七、八年情況已經大變樣了。黃河恢復舊河道會損害一批人的利益!

原因何在?

黃河的特點是泥沙量特別大,因此,到了下游它的河牀逐年加高,主河道不斷的變化,所以南北兩岸大堤之間的距離就很大,一般都是二三十里,最寬處達到了四十多裡,這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兩千裡的長度,二十多裡的寬度,這是多大的土地面積呀!並且這裡不是邊遠地區,它是中華的腹地,是人口密集的地區。七八年的時間會有多少人遷移到這塊土地上生活?村莊、集鎮、甚至工廠、城市都能建立起來!都少人的地產、房產將隨着黃河複道而消失,變成一無所有的窮光蛋。

所以說時間使黃河複道的情況變得複雜了。

同樣的道理,地主的土地到了別人手裡,隨着時間的推移就不能簡單的說一句物歸原主就能解決了。

這種情況下朱萬化想出了贖買政策,如果得到土地的確實是需要土地的農民,則可以用比較優惠的價格把土地、房產買下來,銀兩就落入原地主手中,無論如何這是一個補償。如果農民沒有銀子,曙光銀行可以低息貸款。爲此曙光銀行還要派出人員,攜帶資金跟隨部隊進入山區。

如果這些辦法都不行。佔了他人的土地不歸還,也不掏銀子,非要白佔便宜,吃白食,那就只好動用武力了,把他抓到大牢裡去吃牢飯。

對於其他的情況,比如惡人乘機侵吞他人財產的,自己本來也有土地藉機佔便宜的,那就要物歸原主了。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吃大戶是不能允許的。

......

剿匪的部隊

到霍山稍事休整,建立好後勤補給基地之後,他們就進入了山區。這一天是崇禎八年五月初一。

六安、霍山在現代屬於安徽,在明代它們屬於河南。

進入山區沒有多遠,三個營就分別撲向自己的目標。按照朱萬化的設想,想把山區的主要城鎮佔領,恢復大明政權,這就是佔據大義,官軍剿匪,大義凜然,讓嶽西軍成爲驚弓之鳥,然後再分散打擊。九師一團的三個營分別是第81營、第82營、第83營。團部跟第81營行動,他們的目標就是嶽西縣城。

這第一步的行動絕非游擊戰,而是依仗強大的軍力,強行突破,佔據要點。

第81營走的路就是李巖修的第一條路。只是部隊能勉強通過而已,很多地方車輛是過不去的。

這裡已經是嶽西軍的地盤,嶽西軍的偵探應該到處都是,甚至霍山縣城都有。軍事行動想保密那是不現實的,只能是快速進軍,給他們儘量少的反應時間。

嶽西縣城在大別山區的南端,距離霍山有兩百多裡,進山的部隊是按照山地部隊裝備的,馬匹雖然多,大多是馱馬,士兵們都要憑兩條腿走路的,預計五月初五之前到達嶽西縣城,這個速度是不慢的,爲了防止敵軍突襲,斥候都派出去很遠,部隊隨時都有作戰的可能。其實山路不時的穿過村鎮,這些地方就難免會有嶽西軍的坐探,但是大軍趕路要緊,只是把看到的標註在地圖上,並沒有仔細清剿,下一步再說。

一路急進的第81營於五月初五如期到達了嶽西,但是不需要進攻了,進城接受防務就可以了。嶽西軍執行了李巖制定的:“守嶽西之地,不守嶽西之城。”的原則,提前退兵了,不知去向。

嶽西已經是南直隸之地,國防軍有點撈過界了,不過聯省衙門已經把這裡暫時劃歸河南了,國防軍更不在乎這些,只要能完成任務就好。

嶽西距離潛山很近,又有長江之便利,只要有武裝押運,也是極好的補給點。因此,恢復嶽西的縣府衙門很重要。

大明的官軍回來了!

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敲鑼打鼓的歡迎官軍,這一方面是大明的官軍普遍軍紀敗壞,對於民衆的傷害往往更甚於土匪,另一方面就是嶽西軍的宣傳迷惑了民衆。即便是國防軍的軍紀很好,不擾民,並且大部隊並沒有住在城裡,而是住在了城外。就是這樣也沒人歡迎他們。

由此也可以看出來,嶽西軍還是會刁買人心的。

馬小六在城裡貼告示安民,說:“官軍收復了嶽西縣,官府衙門今日即可恢復,現在是剿匪作戰時期,國防軍對嶽西縣城實行軍事管制,黎民百姓們都應該各安本分,維持市面穩定。”

這裡的官員早就沒有了,也不知道是跑了還是被亂民給殺了。在原來的縣衙處,掛着一塊牌匾,上書“正堂府”三字,這是嶽西軍建立的政權,牛金星是“正堂”官,衙門就叫做“正堂府”。可能他們走的匆忙沒有帶走。

馬小六命令取下來,縣衙的牌匾也不知道那裡去了,那就先貼上一張紙,寫上“嶽西縣衙”。縣衙得到了恢復,聯省任命的官員暫時每個縣到任五名,整個大別山區被劃分爲三個縣。鄉一級的政權將在當地人中間選擇招募。

第九師第一團的司令部也設在了縣衙之中。

有官衙就有告狀的。這話真是靈驗,第二天就來了一位告狀的,他狀告本縣潑皮牛二侵佔了他的家產。

果然是與土地、房屋、店鋪有關。嶽西軍害人不淺呀!

--- 第363章完 ---

(本章完)

卷六:楊威天下_第428章:衙門裝電話卷六:楊威天下_第513章:尋找油礦卷六:楊威天下_第441章:強勢的外交卷四:九州風雲_第314章:九一八卷二:初露崢嶸_第122章:劉愛塔兄弟卷五:縱橫天下_第381章:督軍府議事卷一:藏龍臥虎_第26章:槍炮系列卷二:初露崢嶸_第116章:剿匪卷四:九州風雲_第288章:減丁卷六:楊威天下_第510章:追蹤兇手卷四:九州風雲_第306章:貪心害死人卷一:藏龍臥虎_第19章:鄭鴻逵來訪卷一:藏龍臥虎_第21章:過大年(一)修改卷三:嶄露頭角_第193章:新形勢新策略卷三:嶄露頭角_第157章:海上攔截糧船卷三:嶄露頭角_第232章:防汛卷四:九州風雲_第296章:到漢中一遊卷二:初露崢嶸_第117章:*卷七:巍巍中華_第569章:瘋狂的橡膠園卷四:九州風雲_第267章:準備會談卷三:嶄露頭角_第195章:西路軍進入山東卷二:初露崢嶸_第87章:夜襲輜重營卷四:九州風雲_第294章:艱難的談判卷五:縱橫天下_第334章:穩定陝北卷二:初露崢嶸_第81章:救援趙率教(三)卷六:楊威天下_第421章:佔領樂山卷三:嶄露頭角_第165章:炮艇生產線卷二:初露崢嶸_第122章:劉愛塔兄弟卷七:巍巍中華_第523章:突發事件卷三:嶄露頭角_第162章:後金進攻朝鮮卷一:藏龍臥虎_第50章:金州送信卷一:藏龍臥虎_第41章:官辦剿匪卷三:嶄露頭角_第171章:大海戰(二)卷五:縱橫天下_第350章:孫傳庭卷四:九州風雲_第317章:海外移民卷五:縱橫天下_第336章:冊封哲布尊丹巴卷四:九州風雲_第316章:夢想隴海路卷五:縱橫天下_第385章:福王朱常洵卷三:嶄露頭角_第216章:給韃子一個教訓卷七:巍巍中華_第557章:冊封孟加拉王國卷六:楊威天下_第475章:遇到一位忠臣卷四:九州風雲_第247章:剿滅水匪卷三:嶄露頭角_第221章:黃河河務卷三:嶄露頭角_第184章:投降專業戶卷七:巍巍中華_第522章:糧價之戰卷六:楊威天下_第493章:厚民富國強兵卷三:嶄露頭角_第231章:善款善用卷六:楊威天下_第438章:朱萬化主義卷七:巍巍中華_第524章:遇刺負傷卷二:初露崢嶸_第69章:是肥牛嗎卷六:楊威天下_第477章:遇到左良玉卷一:藏龍臥虎_第22章:過大年(二)卷二:初露崢嶸_第113章:攻克薩爾瓦多城卷五:縱橫天下_第358章:神木煤礦卷二:初露崢嶸_第102章:出使朝鮮卷四:九州風雲_第279章:川江上的縴夫卷一:藏龍臥虎_第4章:農莊、玻璃卷六:楊威天下_第437章:建康南行省卷二:初露崢嶸_第61章:建設舟山卷五:縱橫天下_第399章:美人計?卷一:藏龍臥虎_第28章:炮艦卷二:初露崢嶸_第91章:攻克三屯營卷三:嶄露頭角_第205章:宣判卷七:巍巍中華_第528章:先下手爲強卷五:縱橫天下_第369章:西康攻略卷二:初露崢嶸_第140章:國家利益是準則卷四:九州風雲_第279章:川江上的縴夫卷三:嶄露頭角_第173章:基本法卷三:嶄露頭角_第234章:滅了一個船隊卷三:嶄露頭角_第174章:河南剿匪之策略卷一:藏龍臥虎_第38章:編制卷七:巍巍中華_第540章:不要戰爭卷五:縱橫天下_第375章:原始的電話卷五:縱橫天下_第345章:要精於計算卷六:楊威天下_第450章:豐富的糧源卷六:楊威天下_第516章:亦敵亦友卷五:縱橫天下_第391章:溫體仁到開封卷七:巍巍中華_第568章:跨越喜馬拉雅山卷三:嶄露頭角_第207章:王樸臺南之行卷五:縱橫天下_第393章:未雨綢繆卷六:楊威天下_第435章:開闢糧源卷七:巍巍中華_第568章:跨越喜馬拉雅山卷五:縱橫天下_第377章:阿巴坎決戰(一)卷三:嶄露頭角_第175章:天羅地網(一)卷三:嶄露頭角_第194章:奇怪的戰爭卷六:楊威天下_第496章:虛君立憲(續二)卷三:嶄露頭角_第203章:孔有德投降卷三:嶄露頭角_第202章:官軍變強盜卷三:嶄露頭角_第212章:正陽門協議卷二:初露崢嶸_第127章:收復鎮江卷四:九州風雲_第248章:目標宜昌卷一:藏龍臥虎_第22章:過大年(二)卷三:嶄露頭角_第198章:意外的戰鬥卷四:九州風雲_第280章:秦良玉卷二:初露崢嶸_第68章:毛承祚授職卷六:楊威天下_第509章:康南繼續擴張卷一:藏龍臥虎_第35章:收穫卷四:九州風雲_第320章:爲國爲民卷四:九州風雲_第263章:亂了方寸卷六:楊威天下_第478章: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