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縱橫天下_第342章:日軍登上庫頁島



崇禎七年八月十六日,批覆熱河建省的聖旨在大明日報上發表,這也是明發聖旨,昭告天下,從今以後就有了熱河行省。朝堂上的大佬都搞不明白的事情,天下的士紳百姓更加弄不明白,不少人就想到了中華日報,看看中華日報怎麼說,可是中華日報除了一篇祝賀的報道之外什麼也沒說,這就更加令人猜疑,於是世間的說法就亂了套,說什麼的都有,就是沒有猜對的,移民海外的事情任何人都是想不到的。

祖大樂當前最忙的就是建築城堡,大規模的城池一時建不起來,就建小的城堡。首先是熱河,這裡就是祖家新的窩點了,當然要好好的建,還有灤平、豐寧,這兩地是熱河的西大門,西面是察哈爾蒙古,那可是前線啊!之後就是多倫、赤峰、開魯、通遼、錫林郭勒,熱河的土地也着實不小啊!

......

我們暫且放下熱河,因爲清國在日本又有了新的行動。

清國年初佔領了本州島的崗山(原名岡山,清國佔領後改爲崗山)以西地區,就開始消化整頓這一地區,軍事行動暫停下來。後來採納了李定國的建議,清國開始扶植日本的黃巾軍,用黃巾軍攪亂日本的局勢,爲了讓黃巾軍充分的表演,靜觀日本的混亂,軍事行動停止了很長時間。因爲減小了外部壓力的日本國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打內戰,所以清國的軍事行動一拖再拖。

由於清國的大力支持,島津元弘的黃巾軍迅速壯大,現在已經可以和幕府軍面對面的擺開陣勢大戰了。戰爭規模逐漸擴大,並且越來越慘烈!傷亡數字逐日攀升。幕府和黃巾軍成了不死不休的死敵,他們雙方也都忘記了他們敵對的原因,現在不是爲什麼要打仗?而是如何戰勝對手的問題了。

本州島上現在就是一個亂戰的局面,黃巾軍活動的範圍很大,幾乎遍佈了本州島,名古屋以西的地區基本上在黃巾軍的控制之下。

直到進入了八月份,皇太極等得不耐煩了,這纔開始了下一步的行動——佔領四國。

清國佔領四國的行動太容易了,因爲那裡是黃巾軍的大本營,只要通知一下,黃巾軍就會立即撤出。一邊是黃巾軍撤退,另一邊是清軍登陸,戰鬥還是要打的,但是打的不是黃巾軍,而是藉機大開殺戒。一方面大批的屠殺日本人,達到“減丁”的目的,另一方面給人以激烈作戰的假象,以爲黃巾軍的抵抗有多麼的頑強。

黃巾軍只用了兩天就撤出了四國島,可是清國的屠殺卻幹了十幾天,四國島上本來人就不多,戰亂死掉一批,黃巾軍帶走一批,清國再殺一批,結果四國島上的日本人幾乎沒有了,這裡被殺的最乾淨。

國防軍的顧問團很高興,對登島作戰部隊大發獎金,以資鼓勵!反正這個年代也沒有人喊“某某慘案”什麼的。只要清軍殺倭寇,國防軍的獎金那是“大大的有”!

清國佔領了四國之後,還是老辦法,又停下來,消化穩定這一地區,建立政權,分配土地和奴隸。

“四國”二字對於清國來說沒有什麼意義,還讓人感到混亂,有點國中國的意思,於是更名“中滿島”,中滿島加上岡山以西的佔領區和在一起建立中滿行省,下設縣鄉政權。

皇太極給黃巾軍下令讓他們繼續猛攻,爭取用四五個月的時間,基本上控制本州中部最繁華的地區。

四國島的易手對於日本國的內戰沒有太大的影響,一方面四國在日本的地位微弱,另一方面四國本就在黃巾軍的控制之中,所以幕府並不在意,再說德川家光也顧不過來。

清國的地盤一天一天的擴大,日本內戰的區域就越來越小,也就越來越激烈了。

島津元弘想到需要爲建立未來的滿洲國作準備了,時機也差不多成熟了。他還有一個最大的心病,那就是日本天皇,當然了,現在不能叫天皇了,被稱作大公,他連國王的稱號都不敢擔當。由於大公家族的特殊性,延續性(已經存在了上千年了),只要有大公在,滿洲國的大公位子就輪不到島津元弘去坐,這

是島津無法接受的。

權利使人野心膨脹,也讓他膽大包天,他想了幾天,權衡再三,還是向他的親信死黨下達了命令,命令他們乘亂殺掉大公家族所有的人!要滅族!然後把罪過嫁禍於幕府。爲此,就要設法在江戶、京都地區造成混亂,乘亂行事。

島津也準備了更進一步的陰謀謀劃,那就是滅口,凡是參與謀殺大公的人全部要滅口!這個尾巴不能留。無毒不丈夫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有了島津的這個指令,戰火迅速向江戶、京都地區蔓延,德川家光在苦苦支撐的同時,也感到了末日即將來臨,他又抽調一批親信,帶上一批部隊前往北海道,真的要準備退路了!

......

庫頁島的南端像是一個邁步行走的人,兩腿之間就形成了一個海灣。黃海艦隊陸戰二團的一個連今年(崇禎七年)年初來到這裡,因爲他們要建碼頭、建城堡,所以隨着他們而來的還有一個工兵連,並帶來了大批的建築材料和工具。

他們登陸的地點就是這個海灣,陸地上這裡是一個極小的平原,一條小河流經平原,從這裡入海,周圍的山地都不高,類似於丘陵地帶,山上是大片的森林。在這裡建基地是個極佳的選擇。他們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在這裡建設了碼頭,一個岸防炮的炮臺,裝了兩門岸防炮,擇一高出修建了一個小城堡。建築用的石料、木料都可以就地取材,他們又運來了鋼材和水泥,因此,城堡極堅固。

城堡定名“南庫頁城”,城很小,是方形的,邊長不足一里,有兩個城門,一個向南,一個向北。小城距離碼頭只有兩裡多,小城與碼頭就成了這一個連的軍事佔領區。

到了夏季,黃海艦隊考慮到他們孤軍在外,兵力單薄,爲他們爭取到了兩挺新研製的重機槍。這種重機槍很笨重,可以裝在馬車上,那就成了一部戰車,也可以固定在陣地上。他們把其中的一挺放到了城牆上,另外一挺保留在戰車上。

庫頁島的氣溫不是特別的冷,因此,當地還是有居民的,多數是漁民,也有農民,全部是漢族人,只是人數太少了。在這幾個月之中,他們基本上巡視了庫頁島的南部,幾百裡的地方只有十幾個小村莊。比較理想的是島上沒有土匪,否則他們還要做剿匪的工作。

隨後,遼寧派來四名文官,依託着南庫頁這個小城,建立了縣衙門,就叫做庫頁島縣。

城堡和碼頭建設完畢之後,不但工兵連並沒有撤退,並且又運來兩百名勞工,開始修建南部地區的幾條主要的公路。與其說是公路還不如說通路,只要軍車能夠通過即可,是極簡陋的路,它的作用還是用於調兵防禦。

這個連駐紮在這裡,按照大都督府的意圖,他們的作用就是防日本人的。

守在南庫頁島的部隊只配備了兩艘船,一艘西洋戰艦兼做運輸船使用,島上的給養物資全靠他運輸,船上的水手,炮手一共30人。另一艘是早期使用的快速通信船,配水手五人。這艘小船用來執行近距離的任務,兼做巡邏。這個小船有個優點,就是速度極快,一般航速是25節,最快可以達到30節。它有一個極簡單的蒸汽輪機的動力(汽輪機可以做的很小),不使用的時候用槓桿將螺旋槳擡起來,使用的時候放入水中,有一個極小的鍋爐。

這裡沒有配備機器動力的快艇或者炮艦,原因是,到了冬季沿海將封凍,船隻就無法靠岸了,到那時候那艘大型的西洋戰艦將轉移到元山港,那裡是海參崴的艦船冬季的臨時錨地。那艘小型的通信船就被拖到岸上。機器動力的船隻爲了保護螺旋槳,需要專用的碼頭設施才能拖到岸上,因此就不方便了。這裡極少有戰鬥發生,通信船上有一挺輕機槍一般也夠用了。

因爲南庫頁島常駐的兵力太少,只有一個連,所以最好的防守就是事先警告日本人不要過來,沒有戰鬥發生是最好的防守。因此,當那艘大船,就是西洋戰艦,在閒暇時就不時的派它到北海道的沿岸巡視一下,在日本人面前揚一揚威,武力震

懾一下。也許是這個行動有所作用,南庫頁島一直很平靜,還沒有發現過可以報警的情況。就連日本漁民也都躲着南庫頁島這個方向,從不到這邊來打漁。

可是,崇禎七年的八月二十一日這一天,毫無徵兆的一場戰鬥即將發生——日本人登上了庫頁島。

駐紮在庫頁島上的守軍不瞭解日本國內的情況,不知道日本人爲何而來?實際上是由於德川家光加緊整頓經營北海道的命令,和增派軍隊的結果,更北邊的庫頁島就成了日本人的更安全一些的退路。庫頁島上沒有日本人,國防軍兵艦頻繁的巡邏日本人雖然知道,但是他們並不知道庫頁島上有國防軍,在日本人的心中,庫頁島是極端的苦寒之地,正常情況下他們不會來的。這些情況就導致了日本人派出一支先頭部隊,到庫頁島進行試探偵察,這就是戰鬥發生的原因。

日本人登陸的位置是西側的那個半島,它距離北海道最近。國防軍的大船(就是那艘西洋戰艦)不在,到海參崴運輸給養去了,小船在南庫頁城的碼頭上。

日本人登陸地點到南庫頁城有200裡的距離,由於燈光通信的限制,國防軍在這個半島上的觀察哨距離日軍登陸地點還有七八十里的距離。

國防軍這一個連陸戰隊駐軍的常規兵力分佈是:碼頭上駐守一個班,左右兩個半島各有一個班的遊動觀察哨,這就用去了一個排的兵力了。

另外一個排負責向其他方向派出的巡邏隊,還剩下一個排的兵力留守在南庫頁城中作爲機動力量。兵力太少了,偌大的地區有點看顧不過來。

日本人登陸兩天後,就是八月二十三日,國防軍的巡邏隊發現了日軍,從目測觀察來看,日軍有大約200人,武器以火銃爲主。

巡邏隊人太少,沒敢貿然接近,只是在遠處監視,同時向南庫頁城報告。連長賴勇給巡邏隊的命令是:繼續監視,步步後退,避免交戰,等待援軍,因爲他們的力量太單薄了。此外還有一個任務:在這個半島上有一個小漁村,住有三戶漁民,巡邏隊要負責疏散他們,避免人員傷亡。

南庫頁城是有無線電報的,他們立即給海參崴的艦隊基地報告,這個敵情很快就傳到了大都督府。

現在的南庫頁城裡有一個排零一個班的兵力,賴勇趕緊下令其他方向的巡邏隊返回南庫頁城,他帶領一個排前去支援,城中只能留下一個班了。好在碼頭上還有一個班可以互相照應,其他的巡邏隊也在陸續的返回之中。

連級有個直屬排,有50人,把炊事班、輜重班的部分人員留下輔助守城,特務班、工兵班、火力班(有兩門82迫擊炮和一挺重機槍)合計36人全部帶上。排屬火力班有擲彈筒4門,輕機槍一挺。每個班還有一門擲彈筒。

統計在一起是:82迫擊炮兩門、重機槍一挺、擲彈筒7門,這就是這次出擊的全部重火力了(巡邏隊還有一門擲彈筒)。

每個班都有八支四年式步槍,合計在一起有三十多支步槍,其中特務班有兩支狙擊步槍。

此時,那兩挺重機槍就成了最大的依仗,城中留下一挺可保城池的安全,出擊的這個排帶上一挺,是裝在戰車上的,這一戰就看重機槍的表現了。

此外,用黃火藥填充的炮彈,已經有了第一批的試驗用品,今天他們就帶了一批。

在他們出發之前傳來了大都督府的命令:不要攻擊倭寇的船隻,給他們留一條退路。

得到這個命令,連長賴勇急忙命令召回通信快船,這是他們現在唯一的一艘船,已經給他們下達了任務,就是攻擊敵船,尚未出發。

大都督府的命令很明顯,他們擔心日寇的殘餘滯留於庫頁島,那會帶來數不盡的麻煩,不如保留退路,讓他們全部撤出,全殲這200名倭寇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

值得慶幸的是,沿着半島的東側的公路已經修建完成,國防軍的戰車通行無阻,並且可以快速行進。

--- 第342章完 ---

(本章完)

卷三:嶄露頭角_第182章:臺灣建省卷二:初露崢嶸_第123章:朱大典進京卷五:縱橫天下_第401章:濟寧北接駕卷三:嶄露頭角_第168章:試着修鐵路卷三:嶄露頭角_第195章:西路軍進入山東卷四:九州風雲_第251章:電報大樓卷二:初露崢嶸_第73章:備戰卷六:楊威天下_第447章:科倫坡會談卷二:初露崢嶸_第99章:南陽護衛隊強勢出擊卷二:初露崢嶸_第63章:遵化戰的攻略卷三:嶄露頭角_第233章:琉球卷六:楊威天下_第494章:虛君立憲卷二:初露崢嶸_第83章:直筒子趙率教卷六:楊威天下_第489章:勃勃生機的草原卷二:初露崢嶸_第91章:攻克三屯營卷四:九州風雲_第280章:秦良玉卷二:初露崢嶸_第57章:新武器新裝備卷二:初露崢嶸_第94章:不戰而屈人之兵卷三:嶄露頭角_第163章:封鎖邊界卷二:初露崢嶸_第65章:組建派遣軍卷六:楊威天下_第443章:憤怒卷四:九州風雲_第251章:電報大樓作品相關_官府部隊等資料卷一:藏龍臥虎_第56章:倒黴的海匪卷四:九州風雲_第331章:新版滿洲國卷三:嶄露頭角_第158章:譚鎰來訪卷二:初露崢嶸_第58章:海軍基地卷四:九州風雲_第295章:褒城大捷卷四:九州風雲_第313章:種草卷六:楊威天下_第511章:準格爾人的悲劇卷四:九州風雲_第261章:攻克浦口卷二:初露崢嶸_第72章:大海上的潛規則卷六:楊威天下_第494章:虛君立憲卷六:楊威天下_第428章:衙門裝電話卷六:楊威天下_第421章:佔領樂山卷四:九州風雲_第280章:秦良玉卷六:楊威天下_第510章:追蹤兇手卷五:縱橫天下_第395章:身不由己卷六:楊威天下_第452章:守衛西南國土卷二:初露崢嶸_第67章:北方支隊卷三:嶄露頭角_第219章:金蘭灣卷三:嶄露頭角_第195章:西路軍進入山東卷四:九州風雲_第309章:黃雀在後卷七:巍巍中華_第531章:火攻卷一:藏龍臥虎_第19章:鄭鴻逵來訪卷二:初露崢嶸_第86章:三屯營失守卷三:嶄露頭角_第219章:金蘭灣卷三:嶄露頭角_第159章:山東的工商業卷三:嶄露頭角_第231章:善款善用卷六:楊威天下_第501章:波斯灣的石油卷三:嶄露頭角_第156章:魯王爺賢明卷六:楊威天下_第438章:朱萬化主義卷三:嶄露頭角_第195章:西路軍進入山東卷六:楊威天下_第432章:入山西救災民卷五:縱橫天下_第398章:聯宗卷五:縱橫天下_第364章:基層政權卷六:楊威天下_第450章:豐富的糧源卷三:嶄露頭角_第158章:譚鎰來訪卷五:縱橫天下_第396章:艱難的選擇卷五:縱橫天下_第381章:督軍府議事卷一:藏龍臥虎_第20章:馮公公找上門卷四:九州風雲_第249章:突襲宜昌卷一:藏龍臥虎_第27章:有了步槍卷三:嶄露頭角_第179章:汝陽剿匪(一)卷二:初露崢嶸_第77章:平原游擊戰卷四:九州風雲_第268章:路在何方卷七:巍巍中華_第546章:中華帝國卷三:嶄露頭角_第215章:攻克大淩河卷四:九州風雲_第306章:貪心害死人卷五:縱橫天下_第377章:阿巴坎決戰(一)卷二:初露崢嶸_第60章:近海艦隊卷四:九州風雲_第247章:剿滅水匪卷七:巍巍中華_第551章:大一統卷四:九州風雲_第278章:入川卷一:藏龍臥虎_第16章:戰後卷一:藏龍臥虎_第50章:金州送信卷二:初露崢嶸_第135章:收復臺灣(四)卷七:巍巍中華_第540章:不要戰爭卷三:嶄露頭角_第231章:善款善用卷一:藏龍臥虎_第14章:火燒海盜船(一)卷六:楊威天下_第491章:受邀訪問清國卷五:縱橫天下_第373章:瘋狂的漢奸卷二:初露崢嶸_第140章:國家利益是準則卷五:縱橫天下_第376章:進軍漠北卷六:楊威天下_第464章:會見熊文燦卷四:九州風雲_第254章:螞蟻圈養蚜蟲卷四:九州風雲_第320章:爲國爲民卷五:縱橫天下_第344章:闞城狼煙卷六:楊威天下_第435章:開闢糧源卷四:九州風雲_第318章:澳王國卷一:藏龍臥虎_第11章:交易背後的殺機卷四:九州風雲_第302章:化整爲零卷七:巍巍中華_第538章:佔領鎮江卷七:巍巍中華_第571章:靠山吃山卷三:嶄露頭角_第177章:河南的改革步伐卷五:縱橫天下_第393章:未雨綢繆卷五:縱橫天下_第368章:又一隻獵鷹卷二:初露崢嶸_第117章:*卷三:嶄露頭角_第204章:公判大會卷二:初露崢嶸_第73章: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