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爵位大派送

大病初癒的崇禎簡直令人刮目相看,輕輕一擊便重新掌控了朝局,哪怕殿中陳越的嫡系官員對崇禎臨政也不敢提出反對。隨即拋出了封賞陳越的辦法,令殿中羣臣誰也提不出異議。

不是有人提議裂土分封陳越嗎,朕就把長城以外的廣漠土地悉數封給他,讓他做一個大大的藩王,夠不夠慷慨?

有人不同意封土,可長城以外的土地並非大明所有,封給的陳越不費大明分毫,你還能提出什麼反對意見?

至於說長城以外的土地都是太過荒漠寒冷的不毛之地,那是廢話,難道朕還能把北京封給陳越不成。歷朝歷代以來,裂土相封之事從未有過,你若是還不滿意,那真的是要圖謀不軌了!

所以,自從崇禎拋出封賞的辦法之後,便佔據了道義的頂點,從這時起,天下不會再有人說他薄待功臣。而陳越若是再有異動的話,那可真的是有不臣之心了。

殿中很多官員低聲議論着,史可法和路振飛目光交匯,均能從對方眼中看出震驚之色。

崇禎這一手玩的太漂亮,已經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從史可法的眼睛中,路振飛看出了猶豫掙扎。以前史可法是支持陳越的,可現在崇禎重新掌控朝局,又玩出瞭如此漂亮的一手,恐怕史可法會非常猶豫。

畢竟崇禎是名正言順的皇帝,是絕對的正統,在史可法這等正人眼裡,天地君親師,君王僅排在天地之下,根本不會再生出反對崇禎的心思。

崇禎活着並能重新掌控朝政,支持陳越的官員們勢力會土崩瓦解,畢竟信奉儒教的他們,把忠君看作理所當然的事情。

而且現在,崇禎竟表露出英主之相,令很多人心中生出希望。

親近陳越的勢力土崩瓦解,反對陳越的東林黨勢力更會緊緊的團結在崇禎周圍,局勢很快便會恢復到當年之時,哪怕陳越在軍中實力依然龐大,在朝中依然舉目皆敵。除非舉兵造反,想掌握朝政已經不可能。

陳越會造反嗎?憑路振飛對陳越的瞭解絕對不會。

在天下人眼裡,崇禎對陳越之恩可謂天高地厚,裂土封王不說還把坤興公主許給了他,若是再造反的話,陳越的名聲將會狂降,從一個驅逐韃虜的英雄,變成了謀逆作亂的亂臣賊子。英雄人人稱讚,亂臣賊子卻會遭到人人喊打。民心盡失不說,便是陳越一系的很多人恐怕也會離心離德。路振飛能夠想到崇禎下一步的動作,必然會藉着封賞的名義瓦解陳越的勢力。

陳越本身是愛惜羽毛之人,陳家父子忠義之名在大明傳揚,他如何會冒着辱沒名聲的風險行叛亂之舉?更何況其和坤興公主和崇禎之間複雜的感情。

以路振飛對陳越的瞭解,接到崇禎封賞旨意之後,陳越恐怕也只有無奈的接受,然後繼續出兵攻打滿韃,奪取關外之地建立自己的藩國。

其實這樣也好,陳越武力強悍在外爲大明藩籬,只要崇禎能夠奮發圖強,大明中興可望!

這一刻,竟然連路振飛心中也猶豫了起來。

“陛下,既然把長城以外的土地都封給了齊王,微臣以爲齊王的名號也需要重新擬定了,畢竟齊王的封土和齊地毫無關係。”

就在此時,有御史突然上前奏道。

“哦,衆卿以爲如何?”崇禎愣了一下,笑着問道。

“臣以爲可以。”有官員出班回道,“既然是裂土封王,封號自然需要和所據土地相對,陛下把長城以北盡數封給齊王,齊王之封號便不合時宜,可變更爲安北王或者鎮北王。”

“臣反對!”大理寺卿李清出班奏道,“什麼安北鎮北皆是從未有過的雜號藩王,如何有齊王之尊崇?齊王他立下不世之功,即便變更封號也應該變更爲更尊崇的晉王或者秦王纔是!”

見衆臣爭論不休,崇禎不耐煩的擺擺手,“變更封號之事再議,爾等回去以後各寫奏疏便是。現在再討論一下給陳越麾下諸將該封什麼樣的爵位。”

此刻的錢謙益已經摸清了崇禎的心思,便出班回稟道:“陛下,齊王麾下大將有李奕吳平金鑫餘楓等,皆在北伐之中立下大功。

李奕獨掌一路大軍攻下魯西等地,又攻下濟南擊敗洪承疇十萬綠營,其功足以封賞公爵。陛下可封李奕爲安國公河南總兵,命其帶領本部兵出河南,攻打盤踞在洛陽的順賊。

吳平孤軍鎮守登州兩年,又泛海攻下寧遠,截斷了清軍退路,爲齊王剿滅數十萬滿清百姓立下頭功,可封其爲靖國公山西總兵,負責剿滅山西順賊。

至於金鑫餘楓,立下功勞遜於李吳二將,可封爲靖邊侯定邊侯,各爲總兵防守遼西薊州。

齊王麾下其他將領,可按照功勞大小封爲伯爵,皆委以總兵之職,分統軍隊。”

錢謙益侃侃而談,建議的封賞竟然厚重無比,竟然一下子封出兩公兩侯十數個伯爵,這種情況出了太祖開國成祖靖難再未有過。

可既然陳越都裂土封王,其屬下諸將封爲公侯也是理所當然。

不過在有心人的眼裡,錢謙益的提議並沒有那麼簡單。

在大明,公侯爵位都是超品,位在閣老之上,可以說是非常難得。李奕吳平金鑫等人都封爲公侯,雖然爵位沒有齊王陳越高,可皆有了分庭抗禮的資格。給他們以各大總兵的官職,可以獨自掌軍作戰,然後派往各處戰場。在以後的時間裡,朝廷只要分化瓦解拉攏,把這些人從陳越身邊分離並不是很難。畢竟他們自己便貴爲公侯,又何必在陳越面前伏低做小?

只是簡單的封賞便能離間陳越和其屬下諸將的關係,分化其勢力,錢謙益之計不可謂不毒辣,不過卻是堂堂正正的陽謀。

果然,聽了錢謙益的話後,崇禎臉上露出了喜色,不待其他人發言,急不可耐的說話了。

“錢閣老之言深合朕意,衆將爲國奮勇殺敵,朝廷又其吝公侯之賞?

衆卿若是沒有異議,便這麼定下來吧!”

第688章 張定國親征第380章 排行老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黎明之前第一百四十五章 席捲西山的風暴第899章 到了徹底消滅滿躂的時候第825章 離間第390章 攻打江府第1018章 君臣交心第771章 該殺的殺第676章 閻應元帶兵出吉安第552章 各方心思第730章 郝鄭兩家再聯合第794章 分歧第311章 將功贖罪猶未晚第576章 不要肆意妄爲第516章 憤怒的阿濟格 (第三更)第510章 凱旋入京城第507章 博洛的選擇第521章 百炮轟鳴顯神威第六章 前塵往事涌心頭第338章 巧舌如簧侯方域第894章 多爾袞兵敗逃跑第685章 爲國效力是本分第一百三十章 七品兵備道(第四更)第309章 黃得功的決定第267章 武邑縣第301章 末路第736章 間諜案第556章 指點江山第230章 金蟬脫殼第896章 勝利的微笑第332章 陷阱第800章 妥協第220章 勢如破竹第499章 水攻之議(2)第456章 撤退第1002章 抵達揚州第917章 淒涼第270章 兵至徐州第633章 大明之強你們紅毛鬼無法想象第一百五十章第386章 鹽商們的對策第302章 慘勝第493章 無題第十九章 軍姿和蜂窩煤第622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384章 對鹽商動手第475章 跑路的劉能第308章 崇禎駕臨揚州第1031章 海戰第839章 完了第829章 我要看看明軍還有多少花招沒用!第329章 攻城之戰的序幕第765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450章 阻擊第996章 謀求西域第773章 女子怎能當監國第816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603章 “倭寇”的突襲第718章 郝鄭兩軍起內訌第十八章 做飯難吃的吳婉兒第498章 水攻之議(1)第641章 順西合流出夔州第一百四十四章 西山軍進駐礦區第676章 閻應元帶兵出吉安第215章 再聞坤興公主的消息第350章 巨大的繳獲第337章 劉澤清之死第809章 洪承疇第441章 劉能的計策第687章 火攻賊軍潰敗第667章 把賊軍徹底留在江西第584章 給誰賣命都一樣第295章 敵襲第201章 萬事俱備(第三更,求訂閱)第334章 激戰第202章 翻臉第702章 擁立哪位藩王?第744章 各家都在準備第359章 媚香樓第448章 固鎮之戰第七十章 苦練本領好殺敵第366章 監視第331章 火炮齊發懾人魄第580章 俘獲第467章 萬箭齊發顯神威第一百四十六章 動手第887章 激戰第1039章 西班牙人的突襲第435章 範中行第九十九章 伏擊第630章 一切具備第八十九章 近在咫尺有人才第537章 擂鼓聚將第1037章 呂宋攻伐戰第981章 你可曾爲朕想過?第789章 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監國公主第482章 就食於敵第816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