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金鑫率兵抵天津

金鑫帶着本部士兵迅速向北進攻,一路攻城略地,接連收復東光、南皮、滄州、青縣等城,兵力直逼天津衛。

天津是北京東南重鎮,歷來都有重兵把守,守衛天津的是三千餘綠營兵,原本天津有一千八旗兵駐守,但大戰起時,滿清兵力空虛,不得不把這一千八旗抽調到了前線。

臨清之戰八旗大敗,消息當然傳到了天津,天津城內的綠營兵立刻人心惶惶起來。

最近這短時間以來,先是山東暴亂遲遲無法平定,然後又是陝西山西,北方處在滿清統治下的各省處處烽火,然後便是明軍揮師北伐,滿清蒐集最後的兵力和明軍決戰。然而一場大戰以清軍敗退而告終,五萬八旗兵葬身疆場,消息傳到北方,滿清統治下的各個城池早就人心動搖。

這也是金鑫快速攻城略地的原因,因爲根本不用攻城,明軍抵達城下之時,城池便會投降。若是滿清委任的官員不願投降,便有有義民殺官造反打開城門,簡直是兵不血刃。

就在金鑫率部開開心心的行到天津城南,他以爲天津會像以往那樣輕易打下時,天津的綠營兵卻沒有輕易投降,因爲八旗騎兵已經到了。

對北京來說,天津是拱衛東南的重鎮,萬萬不容有失。

現在北京城內的幾十萬滿清百姓正在撤退,只有把明軍阻擋在北京南方,數十萬百姓才能安然後撤。

所以勒克德渾接到命令以後,立刻帶着五千騎兵南下,抵達了天津城。

看着鋪天蓋地而來的清軍騎兵,金鑫臉上露出了苦澀,到底還是來晚了。

他手下只有兩萬多步兵,這兩萬多人還是膠東兵和投降的綠營兵整編後的軍隊,戰鬥力實在一般,野戰未必是八旗騎兵的對手,而現在的問題是先要渡河,然後才能戰鬥。

勒克德渾也沒有主動進攻,因爲他的騎兵同樣無法渡過面前的河流。

當然,對勒克德渾來說,他的任務是阻止明軍進兵,即便擊敗了面前這支明軍,也於大勢無補。而且對現在的大清來說,根本承受不住兵力的折損。所以,他根本也沒有渡河與明軍作戰的想法。

八旗騎兵到了,天津城內的綠營兵自然不敢再生出投降的心思。勒克德渾派了五百八旗兵入城,便把城防牢牢控制在手裡,開始動員城內城內百姓,佈置起防守事宜。

運河和海河在天津交匯,天津衛城處在海河北岸運河以東。

金鑫的兩萬多人位於海河南岸,北面有大批清軍騎兵在,想渡過海河抵達天津衛城下很是困難。

當然,金鑫隨軍有數十條運載糧食器械的漕船,靠着漕船渡過海河問題不大,可怕就怕渡河的時候遭到清軍突擊。

派人往中軍傳送消息的同時,金鑫也不願甘等着,以他聞戰則喜的性格,哪怕兵力不多,肯定也要戰上一番。

漕船上的糧食物質被卸了下來,五十條漕船停在運河岸邊,金鑫指揮着軍隊開始上船。一隻漕船能裝載五六十人,五十餘條漕船能裝載三千的兵力,金鑫決定派出三千兵力順着運河抵達海河北岸,試探一下八旗騎兵的虛實。

臨清之戰的時候,明軍靠着漕船封鎖住了運河,給清兵騎兵很大殺傷,金鑫也決定試上一試。

五十餘條漕船首尾相連,迤邐行駛在運河上,很快便駛過了海河,抵達天津衛城以西。

站在漕船上,能夠看到天津衛城牆上站着的清軍士兵。

天津是漕運重地,北方有數的繁華之所,城外運河邊有着衆多的房屋宅院,並不是什麼一望無際的曠野,地形根本不利於滿清騎兵馳騁,這也是金鑫敢於以三千軍隊渡河的原因。

楊小磊站在船頭,緊張的看着運河東岸。加入平南軍開始算起,楊小磊在陳越下已經將近三年時間,軍職已經升到了副將,現在受命指揮此次戰鬥。

運河東岸房屋林立,不過卻沒有多少人氣,明朝朝廷南遷,漕運停了三年多,靠漕運吃飯的漕幫人士大都改了行,因漕運而繁華的天津也不可避免的沒落。明清大戰,明軍即將北伐到達天津,居住在天津城外的百姓早就拋棄房屋產業逃離,以躲避兵災。

看着東岸的情景,楊小磊知道這裡不是清軍騎兵發揮的地方,遂開始指揮手下棄船上岸。

一個個士兵拿着武器緊張的上了岸,在軍官的指揮下迅速列隊,防備着清軍可能的進攻。然而直到三千人全部上岸,也沒有清軍攻來。楊小磊原本以爲近處的房屋宅院裡藏着清軍,會在明軍上岸時攻擊,現在看來根本沒有。

放空了士兵的船隊駛回海河南面,得知清軍竟然沒有阻止明軍上岸,金鑫心中大喜的同時,也很是納悶,他弄不懂清軍到底想幹啥,明明半渡而擊是擋住明軍的最好時刻,爲何清軍卻沒有動靜?難道有陰謀不成?

不過不管清軍有沒有陰謀,他都要繼續進軍。於是在金鑫的命令下,又一批明軍士兵乘船到了河的對岸。

當金鑫也乘船到了對岸之時,渡過河的明軍士兵已經有一萬人,金鑫的心放了下來。有一萬人在,清軍休想再輕易把明軍擊敗!

在金鑫的命令下,明軍就靠着運河紮下營寨,其實也不用怎麼扎,河東岸有太多現成的房子可供宿營。金鑫只是下令,撤掉一部分房屋,在道路兩面砌上數道牆垣,再在每一個可供騎兵衝入的衚衕道路都砌出矮牆。

只要騎兵沒法突襲,八旗步兵攻擊金鑫絲毫不怕,他手下士兵本就比清兵多,又擁有衆多的火器,巴不得和清軍來上一場街壘攻防戰。

現在整個滿清兵力能有多少?便是兩個明軍換一個八旗兵也划算。當第一批軍隊乘船上岸時清軍沒有進攻,金鑫便看透了清軍的嫡系,那就是清軍已經承受不住戰損!

用了兩天的時間,金鑫才把所有軍隊運到海河對岸,然後開始考慮攻下天津衛城的事情。

第417章 異心第798章 武備學院第552章 各方心思第1003章 鎮江第962章 談笑間第828章 假作真時假亦真第932章 從龍之功的誘惑第790章 葫蘆案第439章 清軍南下第768章 勝負已定(第一更)第945章 以待來日第287章 對付崇禎的計策第870章 清軍求援第369章 人生如戲第786章 天下形勢(1)第二十三章 陳家鐵匠鋪第252章 襲營第433章 勸降第760章 痛苦的答應 (第三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畫風突變第538章 敗局已定第487章 死神的鐮刀第630章 一切具備第541章 翻船第545章 難寫的報捷文書第645章 克荊州,何騰蛟殉國第312章 劉良佐授首第七十三章 西山巡檢司第一百四十八章 坤興公主的要求(爲葉博士掌門加更第一章)第769章 叫不開的城門(第二更)第727章 全軍出擊西軍潰第248章 毒蛇第566章 對頭要來杭州第484章 襲擊第684章 破岳陽第469章 揚州城已經做好了準備第845章 糧餉危機第249章 欲把公主許功臣第一百六十一章 滿朝洶洶討陳越第959章 和盤托出第636章 山東移民第806章 三路大軍攻山東第296章 火攻第六十二章 訓練第459章 泗州第291章 泥沙第810章 兵臨膠州第233章 宣武門第397章 幹票大的第483章 定計第553章 諡號“忠武”第526章 制衡第303章 坤興公主的心事第478章 李自成之死(4000字大章)第785章 封王第972章 不得不做的選擇第906 王寅督師第1025章 東林黨的分裂第878章 絕望的穆爾察第237章 降第733章 哪吒斃命第862章 水師出兵第613章 返航第597章 顧君恩的建議。第679章 自薦第897章 初步戰果第555章 陳越論自立第1039章 西班牙人的突襲第1019章 誰嫁給誰?第853章 局勢第819章 對峙第948章 公主也可監國第922章 榮華富貴就在眼前第313章 惺惺相惜第567章 陳越言志(上)第495章 綠營兵襲營第六十八章 你生了一個好兒子第821章 圍城第七十二章 途遇第375章 人才奇缺第450章 阻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房山第912章 攻城第277章 君臨(第一章)第277章 君臨(第一章)第969章 鄭森談兵第850章 臨戰第400章 新編十營第266章 海上第632章 很順第315章 瓜洲渡大軍過江第989章 出兵難第604章 明軍北伐第863章 抵達金州第431章 劉能西行第582章 原來是他第599章 李國助的建議第十九章 軍姿和蜂窩煤第410章 暴烈手段第654章 要求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