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聲東擊西閻應元

聞聽煮熟的鴨子飛了,千戶沈煉很是驚怒。

從接到消息到出發抓人也就一盞茶的功夫,目標怎麼就那麼巧出去,其中必然有貓膩!

也就是說,錦衣衛中必然有人爲敵人通風報信!

錦衣衛指揮使劉能在前線配合齊國公作戰,南京錦衣衛衙門便以千戶沈煉爲首。可沈煉畢竟只是一個千戶官,手下錦衣衛卻都是一羣老油子,原本都屬於前錦衣衛指揮使陸宗漢所轄,對他這個新任千戶並不服氣。

陸宗漢在時,因爲沒有靠山的原因底氣並不硬,東廠提督韓贊周強行插手錦衣衛事,錦衣衛衙門到底有多少東廠的密探,便是沈煉也不知道。

以區區千戶執掌整個錦衣衛衙門,沈煉感覺很累,要是劉指揮使在就好了,沈煉暗暗的說道。

而此時,被沈煉唸叨的錦衣衛指揮使劉能,正在江西跋山涉水。

一行五百餘人,沿着富水河繞到湖廣,經過通山縣,往南繞過幕府山,從瀏陽進入了袁州府,進入到江西境內。

雖然瀏陽和袁州之間依然山脈連連,道路崎嶇難走,根本不適合行走大軍。不過劉能率領的只是一支小規模的軍隊,也沒有太多的輜重物質,沿着山澗山路行走倒也勉強能行。

他此行的目的是前往吉安府,找到閻應元,把攜帶的物資送到閻應元軍中,並傳達陳越的命令。

之所以從湖廣繞道吉安,是因爲南昌一帶爲西賊盤踞,其他地方都是連綿羣山,根本沒有道路相同,從湖廣繞路雖然遠一些,好歹很是安全。

一路上所走的都是偏僻的地方,雖然湖廣一帶有着賊軍的軍隊,可賊軍大部分都集中在武昌,各地府縣軍隊人數稀少,劉能一行有五百人之多,裝備又精良之極,遇到小股賊軍和山匪怡然不懼。

一路上雖然小有麻煩,卻都輕鬆解決。從九江出發半個月後,一行人終於進入了江西境內,從地圖來看,前面不遠處應該就是袁州府城宜春。

劉能派出幾個錦衣衛士兵爲先鋒,小心接近府城查探,驚訝的看到,宜春城頭竟然飄揚着明軍的戰旗。

見到突然出現的一支軍隊,城頭的明軍如臨大敵,城頭旗幟招展,垛口影影倬倬到處都是士兵的身影。

......

“我們是兵備道閻大人的手下,十日前閻大人帶領我們從吉安府翻過武功山進入了袁州府,趁着賊兵毫無防備一舉攻下了袁州城。”

守城的是一個千戶銜守備,畢恭畢敬的向五省經略的使者劉能報告着,花費了很大的力氣,才讓此人相信雙方同屬一個陣營。

“閻大人呢?”劉能連忙問道。他此行的目的便是找到閻應元,傳達陳越的命令。

“閻大人五天前出發,帶兵攻打分宜縣城,這個時候應該已經打下。”該守備言語中充滿了對閻應元的崇敬。

劉能點點頭,沒再多說,請該守備爲自己手下找個宿營地,提供一些熱食,好好休息一晚再繼續出發。

然而還未等劉能一行出發,第二天一早,那個守備讓人請他,說是閻應元已經回到了宜春城。

“吉安兵備道閻應元見過劉指揮使!”驗過劉能的關防印信之後,閻應元向劉能躬身行禮。閻應元雖然是一個五品兵備道,論官階遠低於劉能這個錦衣衛指揮使。更何況劉能是奉五省經略齊國公陳越的命令前來。

“不知經略大人有何命令,應元必然誓死效勞。”閻應元肅然道,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從一個小小的九品主薄當上五品大員,齊國公陳越的超階提拔賞識是重要的原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閻應元已經是陳越的人。

不像一些進士出身的官員那樣,從底層小吏掙扎出頭的閻應元很現實沒有那麼清高,他深深的知道要想在官場走的更遠,沒有強大的靠山根本不行。

看着面前這個身材略顯矮小,卻精瘦很有精神的兵備道,從對方言語中聽出了對陳越的尊敬,劉能臉上露出了微笑。

不過劉能並沒有多說,而是先把陳越的命令遞給了閻應元。

命令很簡單,要閻應元從南面牽制賊軍,嘗試攻打南昌府,好爲九江戰場分擔一些壓力。對這道命令劉能早就爛熟於心,他只是仔細觀看看着命令的閻應元的神色。

讓劉能以外的是,閻應元的表情沒有多大變化,仔細看了兩遍之後,把信紙疊起踹在懷裡。

“經略大人的命令,下官便是拼死也會做到。”閻應元毅然說道。

沒有講條件、沒有擺困難,就那麼毅然決然的答應了下來,於是劉能臉上的笑容更盛了。

“閻大人之赤膽忠心,本官欽佩的很。”

......

劉能是一個八面玲瓏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人,閻應元更是從底層小吏做起,接人待物沒有說的。兩人雖然都是大官,卻都不是文人出身,沒有文人身上的那種迂腐,很快便相談甚歡相見恨晚。

從閻應元輕描淡寫的話語中,劉能震驚的得知,閻應元的勢力已經發展到極大。

得到陳越兵備道的委任之後,閻應元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掌控軍隊,略施手段,便把原來的吉安知府馬守德對軍隊的影響清除一空,把整個吉安的軍隊均納入手下。他有着陳越給的命令,懲處了幾個抗令的豪紳之後,所有軍隊莫敢不從。

短時間內,閻應元手下從原來的一千餘人發展到了數萬人之多,他立刻開始分派軍隊,攻打被賊軍攻佔的各個州縣,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吉安府全部州縣均從賊軍手裡奪回。

然而就在閻應元帶領軍隊準備沿着贛江順流而下攻打臨江府時,張獻忠派出大將馮雙禮帶領五萬軍隊到了臨江,堵住了閻應元的去路。

兩軍交戰,互有勝負,閻應元無法突破馮雙禮的攔截,兵鋒被阻止在臨江府峽江縣城。

經過考慮後,閻應元留下一大半的軍隊駐守峽江和馮雙禮對峙,自己帶着一萬餘人退回了吉安府內,順着瀘水逆流而上,翻過了武功山突入袁州府,從袁州沿着袁江順流而下,便可直達臨江府城。趁着賊軍主力被牽制在峽江縣附近,閻應元玩了一個數百里大挪移聲東擊西。卻恰好遇到從湖廣翻山而來的劉能一行。

第696章 用尚方寶劍宰了鄭森這小子第626章 港口之戰第225章 城破(兩章合一)第331章 火炮齊發懾人魄第866章 兵至覺華島第721章 劉能歸來第243章 忠臣和識時務者第261章 激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火銃和工匠第997章 關中攻略第880章 激戰第891章 重甲步兵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303章 坤興公主的心事第337章 劉澤清之死第436章 擒獲第211章 南遷之議第一百零四章 救人第195章 養軍難(兩合一的大章)第309章 黃得功的決定第807 章 姜瓖反清第241章 醫治第675章 名聲大震閻應元第900章 縱橫家範天宇第510章 凱旋入京城第791章 江西巡撫閻應元的奏疏(第一更)第411章 發難第483章 定計第七十章 苦練本領好殺敵第211章 南遷之議第940章 爵位大派送第629章 談判第一百五十七章 磐石第916章 巍然不動第778章 朝廷誰主?(第二更)第309章 黃得功的決定第602章第305章 整編降軍第七章 騙局第867章 覺華島第937章 弒君之舉不能做第六十章 鎩羽而歸第634章 荷蘭人投降第576章 不要肆意妄爲第751章 識時務的韓贊周第878章 絕望的穆爾察第934章 無法逃脫的責任第759章 史可法下定了決心(第二更)第260章 南下之策第969章 鄭森談兵第679章 自薦第395章 恐慌第875章 施施然,吳平穩坐中軍帳第926章 寧遠城外的戰鬥第一百四十九章 明清雙方共宴飲第675章 名聲大震閻應元第579章 季風起,海貿時第335章 攻則必殺第二十三章 陳家鐵匠鋪第366章 監視第302章 慘勝第四十二章 比武前第381章 劫匪和私鹽販子第376章 軍械第一百三十一章 回京(第五更)第364章 餘波第374章 步入正規第403章 兵發東臺第一百零五章 滿韃攻上寨牆第682章 慈不掌兵第454章 漢陽易手第912章 攻城第497章 危如累卵的南京城第539章 阿濟格要退兵第353章 各司其職第四十九章 組建家丁隊伍第八十五章 編製成伍第192章 青石口第866章 兵至覺華島第219章 大沽口第326章 銃聲響起半城驚第668章 劉能獻計第555章 陳越論自立第258章 重奪衛城第九十八章,我有妙計可破敵第418章 朱三太子的消息第695章 陽謀第308章 崇禎駕臨揚州第一百八十八章 金玉良言第309章 黃得功的決定第257章 銀錢炮彈第439章 清軍南下第1000章 被迫第457章 不看好第205章 繳獲第305章 整編降軍第196章 局勢已經十分緊張第958章 攤牌第317章 闖賊滿韃皆死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