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名聲大震閻應元

西軍和明軍都在積極準備,準備一場曠世決戰,好一舉擊敗對方主力。

對陳越來說,他知道西賊的流動性極強,沒有耐心追着西賊的屁股到處剿匪,故才攻佔湖口打下九江,逼迫西軍決戰,哪怕現在自己兵力不足。

而對於張獻忠來說,擊敗僞明第一戰將陳越以及所屬的軍隊之後,僞明將再無能力阻擋西軍的步伐,攻陷南京滅了大明指日可待。那時他將成爲真正的皇帝,李自成雖然打下了北京,與自己相比又算得了什麼!

雙方都有決戰之心,自然要調兵遣將積草屯糧,決戰便不是短時間所能打響。據有整個江西,張獻忠的人力物力不缺,外邊還有張定國率領十萬大軍隨時可以應援,對打敗明軍信心十足。

然而在張獻忠忽略掉的吉安府,卻正在醞釀着一場風暴,一場足以影響戰事走向威脅西軍後路的風暴。

在這個時代,若論守城能力最強者,非閻應元莫屬。另一個時空,靠着一幫士紳衙役相助,閻應元帶領江陰百姓在滿清數十萬大軍的圍攻下死守江陰達八十一日。

綠營兵劉良佐、李成棟,八旗兵李率泰、博洛部輪番上陣,都無法打下江陰,最後不得不從南京調來數十門紅衣大炮,纔算轟開了江陰的城牆,江陰因此陷落。

而現在,西軍中卻是沒有紅衣大炮這樣的攻城利器的,所以在西軍定北將軍張能奇甚至張獻忠親自帶兵攻打半月之久,吉安府城依然安然無恙。

明軍突然攻打江西攻佔湖口,張獻忠不得不率兵撤離了吉安。而吉安府成了江西唯一沒有被賊軍攻破的府城。

成功守住吉安,廬陵縣主薄閻應元的功勞滿城軍民看在眼裡,其聲望之隆已經超越了廬陵知縣李搏和吉安知府馬守德。遇到事情,將領們和城中百姓更願去找閻應元這個九品主薄處理,而不會去找知府知縣大人解決,從這一點就能看出閻應元在城中軍民心中的威望。

吉安知府馬守德雖然心中不舒服,卻也知道若論處理軍務的能力,自己遠比不上閻應元,遂大肆放權,讓閻應元處理一應事務。

賊軍突然撤退,其中必有緣故,閻應元不敢怠慢,派出大量差役出城作爲探子,查探賊軍的動靜。這些差役都是地頭蛇,熟知本地地理人情,喬裝之後用作哨探最爲合適不過。不過爲了激起他們的勇氣使其不至於敷衍了事,閻應元開出了很厚的賞格。

哨探們很快便傳回了消息,賊軍主力已經往南昌府方向退去,不止主力撤退,其他各州縣的賊軍也退去大部,只留有部分兵力守城。而且,大量的物質正被賊軍押運着往南昌方向運輸。

綜合各方情報,閻應元很快得出結論,肯定是發生了變故,賊軍纔不得不後撤。也許是朝廷已經派遣軍隊前來攻打賊軍收復江西來了,賊軍急着迎戰朝廷大軍,纔不得不撤退。

賊軍撤軍,吉安府自然不能幹看着,必須做點什麼。閻應元遂向知府馬守德知縣李搏建議,出兵攻打賊軍,擾亂其退兵的步伐,以牽制賊軍策應朝廷大軍。

“你瘋了嗎?咱們吉安府纔有多少軍隊,守城尚且不足,哪有能力和數十萬賊軍作戰?”廬陵知縣李搏聞言大驚,怒斥自己這個屬下道。

吉安知府馬守德睜開了眼皮,復又垂目自顧自飲茶,並未發言。

“當初賊軍攻城甚急,念在你有幾分本領的份上,府尊才把全城兵權交付給你,你可千萬不要不知天高地厚,惹出亂子來導致吉安失陷,害了滿城百姓!”

雖然閻應元立下大功,可在進士出身的李搏眼裡,這個從吏員提上來的雜途官根本算不了什麼,再加上對閻應元立下功績的嫉妒心理,李搏說話聲色俱厲毫不客氣,聽的知府馬守德暗暗嘆息。

馬守德和李搏堂堂知府知縣,在賊兵攻來時一個個嚇得膽戰心驚,要靠着閻應元一個九品主薄出來支撐,才保住吉安府不失,說出去着實有些丟人。可和年輕沉不住氣的李搏相比,馬守德更加的老奸巨猾。

馬守德知道,閻應元的功勞根本遮掩不住,再加上其在滿城百姓心中的威望,這個時候根本無法打壓,否則必然會壞了自己名聲。

而且閻應元守住了吉安府,自己這個府尊至少有知人善任統籌之功,他日朝廷對自己也必有封賞,從這個方面來說,閻應元對自己幫助甚大。哪怕看他再不順眼,也不能對其惡言相加。

“閻主薄說的不是沒有道理,”馬守德突然發聲,阻止了李搏繼續的惡言相向,“咱們不能只顧着吉安一城,還要着眼整個江西抗賊大局。若是朝廷兵敗,整個江西失陷,吉安又豈能獨存?”

“府尊!”李搏頓時急了,欲要爭辯時,馬守德卻揮手阻止了他繼續說話。

“不過李知縣擔憂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吉安府總共才三千軍隊,全靠滿城百姓竭力相助才能守住城池。而外面卻是有數十萬賊軍,憑藉咱們這點兵力想做點什麼難上加難。”

“府尊大人,”閻應元拱手施禮,欲要辯說時,卻也被馬守德阻止。

“閻主薄請聽本府說完,我不反對你帶兵出城,因爲大局觀本府也有,但要先以守住吉安爲要。所以本府不能給你太多的人,頂多給你一千的士兵。你看夠嗎?”

馬守德說完,靜靜的看着閻應元。

一千人啊,閻應元爲難的皺起了眉頭,外面可是有着數十萬軍隊,區區一千人又能做些什麼?可是看極力反對出兵的李搏,以及神色堅定的馬守德,閻應元知道這一千人已經是馬守德的底線。

“可以,”閻應元一咬牙,說道:“不過這一千人要由屬下自行召集挑選,兵器糧食府城要配備齊全。”

“那是當然,這一千人也是我吉安的子弟兵,兵甲錢糧自然不會短缺。”馬守德撫須微笑道。

第三十三章 殺人放火第258章 重奪衛城第280章 形勢第273章第825章 離間第588章 發了第743章 王寅之憂(加更)第432章 再遇郝搖旗第609章 美人計第八十一章 清兵打下房山縣第919章 收復北京第二十五章 蜂窩煤生意大有可爲第一百一十七章 車陣顯威第662章 修築棱堡第656章 五省經略第1030章 商稅第334章 激戰第253章 披靡第881章 全殲清軍騎兵第274章 抉擇第九十八章,我有妙計可破敵第682章 慈不掌兵第313章 惺惺相惜第874章 彈指間,三百韃騎灰飛煙滅第909章 滿清要撤回關外第461章 城破第880章 激戰第322章 南京攻略(3)第251章 兵至通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的鐵獅子第861章 李彥直請令第437章 俺們是大明錦衣衛(4000字大章)第450章 阻擊第499章 水攻之議(2)第64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462章 激戰第294章 序幕第315章 瓜洲渡大軍過江第986章 叛軍繼續進攻第983章 思想轉變了過來第211章 南遷之議第一百七十三章 坤興出宮第一百五十一章 暗流第二十七章 醞釀第934章 無法逃脫的責任第798章 武備學院第408章 暗潮第798章 武備學院第八十章 兵發西山鎮第二十六章 推銷第442章 刺許第874章 彈指間,三百韃騎灰飛煙滅第十九章 軍姿和蜂窩煤第978章 鄭森的選擇第244章 追贓助餉第280章 形勢第1032章 逃了又能如何?第555章 陳越論自立第314章 錢楓林議設幕府第525章 蔣幹第671章 陷阱第七十九章 狠中更有狠中手第705章 朱聿鍵的野望第572章 風漸起第962章 談笑間第696章 用尚方寶劍宰了鄭森這小子第1031章 海戰第239章 坤興哭了第390章 攻打江府第1042章 大明不能允許有亂賊的存在!第303章 坤興公主的心事第950章 誘殺第319章 兒子優秀也悲哀第745章 陳越要回京第640章 變第527章 陳越的對策第733章 哪吒斃命第二章、必須要賺錢了第十六章 救人第893章 吳三桂馬踏八旗軍陣第十四章 少年吳平第723章 萌生退意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發第271章 繼統之爭第594章 襲擊第十三章 人市第541章 傾覆第464章 八旗破陣第979章 白頭第1038章 圍城第1015章 天父地母,奉天靖難第347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15章 再聞坤興公主的消息第506章 鄭森在嫉妒第595章 奪船第645章 克荊州,何騰蛟殉國第310章 忽有持節使者來第258章 重奪衛城第331章 火炮齊發懾人魄第510章 凱旋入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