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荷軍來攻

果然,荷蘭人沒有選擇從陸路攻伐,而是乘船走了海路。畢竟對有着“海上馬車伕”之稱的荷蘭人來說,堅船大炮纔是他們最有利的武器。而從東番島南部的大員走海路到北港,雖然逆風行駛卻依然要比走陸路時間少的多,而且還省力氣。

荷蘭人得知北港被攻下的消息並非來自北港鎮明人的泄露,事實上從北港鎮到荷蘭人居住的遮蘭城相距二百餘里,雖不算太遠但走陸路的話卻中間卻到處都是密佈的叢林,而且還有好多臺灣原住民,盡是語言不通的土著,兇險無比。走海路的話,如今北港外海到處都是舟山的船隻,想去報信也不容易。

而荷蘭人之所以知道舟山進攻的消息,卻是從倭國歸來的阿爾曼德報信。

季風一起,阿爾曼德便找到鄭彩,請求鄭彩派帶他回到大員的熱遮蘭城。

鄭家和荷蘭人之間有協議,屬於合作的關係,鄭彩自然不好拒絕他的要求,再加上貿易早就完成,留在倭國也沒有事情,所以也就離開了倭國返回南方。

但和季風一起便立刻的齊雲商號相比,總歸晚了幾日。

到達東番島北部時,載着阿爾曼德的鄭家海船應阿爾曼德要求折往了島北的雞籠,守雞籠的荷蘭中尉拉布拉斯是阿爾曼德的好朋友,而拉布拉斯又是荷蘭駐東番島總督卡隆的堂弟,畢竟阿爾曼德丟掉了兩艘武裝帆船,所以想請拉布拉斯給總督卡隆寫信,爲自己美言幾句。

雖知道到了雞籠,遠遠的看到城堡上飄揚着大明的旗幟,阿爾曼德大驚,這才知道雞籠已經被明人攻佔。

乘船經大員海峽向南回熱遮蘭城時,途徑北港海域時,遠遠的又看到海面上分佈衆多的明人艦船。

阿爾曼德乘坐的是鄭家的船隻,鄭家是這大員海峽最大的勢力。阿爾德曼一開始還以爲是鄭家要攻打東番島驅逐荷蘭人,可鄭彩卻對這種情況也茫然無知。派船去北港詢問時,卻是舟山齊國公的軍隊,因不滿荷蘭人佔據東番島奴役大明百姓這纔出兵攻伐。

對這種情況,鄭彩大驚,他沒想到陳越竟然膽大到如此境地,可以他現在的能力卻也無法干涉這樣的事情,只能乘船返回泉州安平,向鄭芝龍報告這個消息。

而阿爾曼德則乘坐鄭彩派出的海船,徑直回了東番南部的熱遮蘭城,把消息報告給了總督卡隆。

對東番島的荷蘭人來說,海峽對岸的鄭家纔是能威脅到荷蘭人在東番統治的大敵。卡隆萬萬沒有想到,竟然出現了一個舟山的勢力,悍然對荷蘭人發動了進攻!

這也難怪,畢竟從陳越到舟山到現在,也就短短半年的時間。大明如此遼闊,海岸線如此之長,又非後世那種信息暢通的年代,卡隆對舟山一無所知也就能夠理解。

事實上,除了對海峽對岸的福建以及鄭芝龍的勢力,荷蘭人瞭解一些,對大明的其他情況根本知道的不多。在絕大部分荷蘭人眼裡,大明和東番島上落後的土著沒有什麼兩樣。

聽聞舟山的明人悍然攻下了雞籠,又在攻擊東番島中部的北港等地,卡隆不禁大怒!

雞籠有一百多荷蘭士兵駐守,既然被明軍攻佔,想必那些士兵已經無幸。而北港等地的村社早和荷蘭人簽了協議,納入了荷蘭人的統治,每年爲荷蘭人貢獻了大筆的稅收,失去之後損失巨大。身爲總督,對此卡隆不能不聞不問。

遂在寫信給鄭芝龍進行譴責的同時,卡隆決定立刻帶兵乘船北上,消滅那支可惡的明軍。

之所以要寫信譴責鄭芝龍,在總督卡隆看來,鄭芝龍就是大明朝廷的代表,對這種情況不可能一無所知,說不定這支明軍就是得到了鄭芝龍的默許。這倒是有些冤枉了鄭芝龍了。

荷蘭人在熱遮攔城有三千餘人,軍隊一千二百,其他的都是隨軍的家屬還有牧師以及一些工匠。這個時候,另一座赤嵌城還沒有修築,荷蘭人在東番南部僅有熱遮攔城這一座城堡。

留下二百軍隊守城,卡隆帶着一千軍隊乘坐全部的十艘戰艦出了大員灣,順着大員海峽向北而去。熱遮蘭城是歐洲流行的棱堡結構,有二百軍隊守衛,再加上城中還有近兩千荷蘭人,雖然多是婦孺,可即便上萬敵人偷襲輕易也別想破城。

至於手中的一千軍隊十艘蓋倫戰船,在卡隆看來,在這整個大明海域已經是無比龐大的理想,就算是於尼古拉.一官的艦隊作戰也不會失敗,剿滅那支卑鄙的明軍自然毫無問題。

順着大員海峽北上,因爲逆風的原因,速度不是很快,用了五天的時間纔來到了北港附近海域,然後就看到北方的海面上分佈着近百艘各式帆船。

看到對面的船隊,卡隆忍不住笑了,真是標準的明人船隊,最大的也就五六艘三桅戎克船,剩下的多是二桅甚至單桅漁船,也許一炮下去就能轟個粉碎!

十多年前,當卡隆還只是一個船長時,在料羅灣和尼古拉.一官的軍隊打過一場大戰,在那場大戰中,明軍船隻是荷蘭船的數十倍,靠着卑鄙的火攻燒燬了兩艘荷蘭戰船,這才使得荷蘭軍隊退出了戰場,後來經過談判和尼古拉.一官達成了協議。

身爲一個優秀的船長,卡隆對大明的戰船十分瞧不起,只要不陷入重圍防範卑鄙的火攻,一艘荷蘭戰艦打敗數十艘明船毫無問題,就像對面的明軍小船,根本就經不住大炮的幾次轟擊。而現在自己手下可是有着十艘戰艦,每艘戰艦都有六七十門加農炮!

所以,對於勝利,卡隆充滿了絕對的信心。

船隊繼續北上逼了過去,明人船隊也紛紛前來迎戰。當雙方船隊相距兩海里的時候,卡隆這才下令大炮開火,以防止明船過早的逃跑。

隨着卡隆的命令,荷蘭戰船排成一字形,紛紛側過了船身使船舷對着北方,一側的大炮紛紛開火,“轟轟轟”的巨響中,大團的硝煙冒出瀰漫在艦船上空,被海風一吹又消失無蹤。

一側火炮開火完畢,又轉舵使得另一側船舷對準北方,另一側的火炮再次開火。

數以百計的炮彈越過寬闊的海面,向着疾行而來的明軍戰船砸去,透過望遠鏡能看到海面上濺起無數的水花。大部分炮彈落入海中,也有少部分擊中了明軍船隻,卡隆透過望遠鏡看到,有兩艘明軍小船被炮彈擊中,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往海中下沉。

媽蛋,查資料太費勁。凌晨一點開始寫,到現在才寫了兩章。

第528章 吳三桂和鰲拜第559章 爵封國公第247章 面見李自成第二章、必須要賺錢了第429章 勾結(第三更)第447章 應敵之策第315章 瓜洲渡大軍過江第601章 韃官鄧肯第201章 萬事俱備(第三更,求訂閱)第265章 騎兵對決(4000字大章)第八十四章 募兵第385章 陳越的條件第三十八章 勳貴子弟第641章 順西合流出夔州第836章 堵住其退路第730章 郝鄭兩家再聯合第321章 南京攻略(2)第1004章 上位者的心思第十九章 軍姿和蜂窩煤第534章 勸降第410章 暴烈手段第865章 阿拜的戰略第574章 水師學堂第741章 坤興公主要出手第198章 喀爾喀部落(第三更,求訂閱求打賞)第一百八十五章 斬草除根第五十三章 情挑吳婉兒第一百一十七章 車陣顯威第314章 錢楓林議設幕府第一百六十五章 覈查戰功第939章 裂土相酬第574章 水師學堂第751章 識時務的韓贊周第612章 我希望第797章 江西見聞錄(3,4)第744章 各家都在準備第800章 妥協第595章 奪船第722章 瘋狂的張獻忠第217章 馮元颺的囑咐第718章 郝鄭兩軍起內訌第462章 激戰第235章 絕望第985章 史可法入九江第651章 我心向明月第505章 兵發南京第一百零六章 逆轉第523章 反間(上)第1035章 取澳門第429章 勾結(第三更)第673章 肆意搶掠的大西軍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訓練第525章 蔣幹第832章 城陷第966章 福州第820章 定計第246章 決策第576章 不要肆意妄爲第592章 義薄雲天第597章 顧君恩的建議。第194章 西山軍編制與建設第982章 崇禎被說暈了第304章 決斷第921章 事急從權,何罪之有第828章 假作真時假亦真第693章 襄陽戰局第234章 自縊(第二更)第八十三章 自救第382章 都督府日常第423章 無題第625章 荷蘭軍覆滅第1002章 抵達揚州第656章 五省經略第555章 陳越論自立第574章 水師學堂第883章 大戰將起第590章 知我者謂我心憂第833章 絕路第354章 陪未來岳丈吃飯第822章 綠營諸將第763章 這是一場齊心協力的會議第984章 且看他自食惡果第665章 碾壓第215章 再聞坤興公主的消息第八十二章 繳獲第541章 傾覆第913章 城破第366章 監視第862章 水師出兵第815章 還有條路第482章 就食於敵第470章 清軍突來朝堂驚第663章 各有盤算第378章 顧錦城和楊小磊第917章 淒涼第九十一章 兵分三等第599章 李國助的建議第一百零一章 恨難消第930章 攻克山海關第722章 瘋狂的張獻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