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倉促北伐不可取

棺槨靈車回到南京,崇禎派出司禮監秉筆太監韓贊周爲代表,首輔大學士史可法率領六部官員,在風臺門外相迎。

十里長街上搭着無數靈棚,黑色布幔隨風翻飛,秦淮河絲竹聲樂禁止,三日內滿城不許有宴飲鼓樂,以示對忠國公陳江河的哀悼。

長街兩側站滿了百姓,人人神情肅穆,街道兩側無數商家於門前擺出靈案,上面擺放着各色供果,迎接老侯爺的英靈。

靈車駛入南京城內,進駐平南侯府。整個侯府人人帶孝,見靈車駛近哭聲一片。

“老哥哥啊,痛死我了!”侯府總管杜源飛撲到靈車上,扒着棺槨放聲痛哭,滿府下人哭聲四起。

杜源是陳家的鄰居,也是陳江河當總旗是的下屬軍戶,和陳江河之間那是真正的感情深厚。陳江河之死讓他痛徹心扉。

吳婉兒一身白色孝服俏立在府門外,滿臉哀痛的看着下馬的陳越。

棺槨從靈車上下來,由三十六個親衛擡入府中,擺放在侯府大廳,大廳早已經佈置成靈堂,巨大的“奠”字掛在大堂正中牆壁上。

韓贊周代表皇帝,史可法帶着六部官員在靈前行禮,衆官員按照品級進行弔唁。

接下來數日,朝廷官員、城中士紳,乃至四海商行、四海鹽行各地掌櫃,先後來到平南侯府弔唁,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員或者至親至近之人才能入大廳靈前上香,其他人只能在廳前院中磕頭。

徵得崇禎皇帝同意之後,賢妃張繡兒出宮來到了平南侯府,在靈前跪倒慟哭不已。當年若無陳江河幫襯,她和張嬸母女的日子絕不好過,若是沒有陳家父子,她更不可能成爲皇妃擁有今日的地位。

陳江河和張嬸已經成親,從這個意義上說陳江河是張繡兒的繼父,想到再次守寡的母親,張繡兒悲聲大作。

吳婉兒眼含着熱淚,上前扶起張繡兒,帶她去內室去了,共同去安慰更加悲傷的張嬸。

錢楓林單明磊帶着揚州幕府一干主事回來了,弔唁之後的夜晚,陳越召集二人商議。

除了領兵在淮安抵擋山東清軍準塔部攻打的楊正平,平南軍核心人員聚集在一起。

錢楓林、單明磊,還有王寅、楊正平,這是平南軍真正核心人員。而王寅因爲擔負着朝廷的官職,必須得避嫌。

書房所處院落戒備森嚴,十丈以內不許有任何人靠近,陳巖親自帶人弩弓上弦、火銃上彈,在院中值崗。

“侯爺呀,您真不該交出手中的兵權回到南京。”單明磊嘆道。

“不交兵權又如何,難道置我爹的喪事不顧嗎,那豈是人子所爲?”陳越木然道。

“石堅兄多慮了,路閣老也是自己人,平南軍各營總兵都是侯爺一手帶出,兵權交與不交又有什麼區別?”錢楓林連忙道,“對了侯爺,不知您下一步如何打算?是等老侯爺喪事辦了之後守孝,還是奪情起復?”

官員父母喪亡,按照大明禮制需要棄職守孝三年,不過若是情況特殊也可以奪情起復。眼下滿韃新敗,鰲拜部還在江南流竄,四川獻賊在攻城略地,更有闖賊餘孽聚集在湖廣荊州,無論是趁着滿韃兵敗恢復北方山河,還是剿滅獻賊闖賊,這個時候陳越都有奪情起復的理由。

聽錢楓林此問,單明磊也豎起了耳朵。

“奪情起復與否能使我決定的嗎?”陳越苦笑道。

總不能陳越自己哭着喊着給崇禎說要奪情,那將會落得一個不孝的名聲。豈不聞當年張居正奪情風波以及後來的下場?

而能否奪情繼續執掌兵權,更多的還要看崇禎如何想,還要朝廷決定。

“侯爺若想,咱們自然可以想法做到,只要前線稍微做點手腳,造出非侯爺不可的事態,我就不信皇帝和朝廷能夠坐得住!”單明磊冷笑道。

“還是算了吧,這幾年的沙場征戰廝殺,我和父親聚少離多,現在父親去世,我只想好好陪陪他。”陳越頗有些意興珊闌道。

“兩路清軍被殲,大明已經轉危爲安,再沒有了亡國之憂,以南方之富足,以眼下朝廷之凝聚力,獻賊闖賊不過是疥癬之疾,早晚可平。這個時候我出與不出,沒有多少區別。”

“獻賊闖賊固然不足懼,可還有佔據北方的滿韃呢?難道侯爺不想着驅逐滿韃恢復河山?”錢楓林凝眉問道。

“當然想,可是錢兄以爲現在以大明的實力,即便我復出有能力把滿韃趕出北京嗎?”陳越問道。

“滿韃雖敗,卻依然能夠徵集數萬八旗精銳。滿韃向來是留有三分之一兵力守家,而按照其三丁抽一的慣例短時間內湊出十萬軍隊不成問題,雖然不如被殲滅的軍隊精銳,卻比一般的明軍強上許多。

咱們之所以能夠打贏,並不是咱們明軍實力有多強,就算是咱們平南軍也沒有經歷過真正的苦戰,揚州蕪湖,兩仗都是靠水攻破敵。

若是倉促北伐,咱們真的有實力在北方平原和滿韃騎兵爭鋒嗎?”

聽陳越此問,錢楓林和單明磊沉默了下來。很多人容易爲明軍大勝所迷惑,可冷靜下來之後仔細想想,明軍和滿韃軍力相差依然很大。

整個明軍中,只有六萬平南軍可堪一戰,其他如京營如地方軍隊都是戰力殘弱的魚腩。僅靠這六萬平南軍,就算全部打光也絕對無法收復北方驅逐滿韃。

“和滿清之戰乃是滅國之戰,以後的戰鬥更多的是靠國力。只要糧餉兵甲充足,源源不斷的徵募訓練軍隊,就是靠士兵去堆也能把滿韃堆死。

⊙тт kán⊙¢ O

眼下大明擁有最富裕的南方,國力比佔據殘破北方的滿韃強的太多,只要局勢平穩發展,滅掉滿韃不成問題。

而滿韃以數十萬人口占據遼東以及北方廣袤的地區,力壓蒙古,威逼朝鮮,其作爲猶如以蛇吞象。若是我軍逼迫過甚必然使其做困獸之鬥,一旦平南軍兵敗很可能局勢頃刻間翻轉。若是緩緩圖之,其內部必然生亂。蒙古朝鮮也必然不會甘於再受其壓迫。

用上兩三年時間,咱大明招募訓練精銳,聚集糧草兵甲,等得滿韃內亂之時出兵伐之,滅其族傾其國不成問題。

所以,時間是在大明一方,故倉促北伐並不可取。”

第782章 徹底收服第361章 寇白門第477章 梟雄末日第502章 水淹七軍(1)第386章 鹽商們的對策第812章 得民心大事可成第759章 史可法下定了決心(第二更)第792章 封駁與恩科第八十四章 募兵第757章 齊國公,難道你想做曹操?(第四更)第333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場好戲第1024章 牧齋公的選擇第340章 無題第四十七章 報仇雪恨在今朝第379章 手腳第423章 無題第610章 驟然間形勢反轉第431章 劉能西行第631章 登陸禾寮港第380章 排行老二第八十八章 一統北京蜂窩煤第862章 水師出兵第614章 山東遷民第622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百六十七章 陳越回京第216章 天津衛第304章 決斷第322章 南京攻略(3)第1034章 海外立國第一百二十五章 震驚的崇禎帝第655章 我有公主已長成第一百一十三章 吹牛逼吹大發了!第1039章 西班牙人的突襲第821章 圍城第728章 俘虜和地盤第二十章 建房第437章 俺們是大明錦衣衛(4000字大章)第946章 安排(加更)第652章 君與臣第949章 叛軍入泉州第980章 孤家寡人第593章 李國助第792章 封駁與恩科第570章 談判第三章 木牛流馬盡忽悠第1035章 取澳門第二十三章 陳家鐵匠鋪第1018章 君臣交心第707章 毒計(4000字,兩章合一)第738章 內閣的決定第297章 爭吵第637章 該如何對朝廷去說?第551章 刀閃處人頭落地第662章 修築棱堡第857章 狡兔三窟第758章 複雜的局面(第一更)第411章 發難第280章 形勢第四十五章 打贏後的收穫第194章 西山軍編制與建設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題第392章 輿論戰第397章 幹票大的第956章 戰正酣第706章 流言第451章 顧君恩獻策第一百一十四章 黎明之前第228章 陳越的心思第275章 希望在,夢就在第646章 奪情第988章 羞憤的錢謙益第1037章 呂宋攻伐戰第十七章 美妙第873章 初戰第351章 起駕第782章 徹底收服第897章 初步戰果第691章 尾韻第423章 無題第408章 暗潮第450章 阻擊第426章 韃官安東尼第339章 撥亂反正看吾輩第956章 戰正酣第一百五十二章 賦詩一首第261章 激戰第597章 顧君恩的建議。第702章 擁立哪位藩王?第512章 小公主長大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陳青天第803章 冬季攻勢第410章 暴烈手段第331章 火炮齊發懾人魄第387章 下定決心第670章 反間計第875章 施施然,吳平穩坐中軍帳第856章 范文程的計策第917章 淒涼第544章 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