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捷報到南京

崇禎並不糊塗,雖然方名夏和韓贊周沒有提及,可是結合着前些時日蕪湖的戰報陳江河的重傷,崇禎知道陳越抓捕李國英並非搶奪功勞這麼簡單,多半是爲了給陳江河報仇。

可是從皇帝和朝廷的角度來看,這種私自報仇不能提倡。畢竟李國英也是立下大功的人,若沒有李國英,想滅了阿濟格這兩萬八旗兵非常困難。人家立下大功不賞不說反而抓捕殺掉,這讓其他投降的綠營將領怎麼看?

再就是出於制衡的原因,陳越若是真的殺了李國英吞併了綠營降兵,從此平南軍將一家獨大,沒有其他軍隊可以制衡,這是崇禎所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聽了方名夏訴說之後,崇禎果斷的寫下了手召,命令韓贊周火速派人前往蕪湖,阻止陳越殺人,並把李國英帶到南京。

李國英該不該殺,當有朝廷決定。

從乾清宮出來之後,韓贊周火速派心腹東廠檔頭拿着崇禎手召前往蕪湖。方名夏苦求韓贊周,要親自前往蕪湖傳旨,韓贊周只得同意。

“廠公,咱們不能這樣算了,應該聯合朝廷衆臣,上奏彈劾陳越。”

臨走之前,方明夏向韓贊周提議道。

韓贊周搖搖頭:“你且去做事吧,朝廷這邊不須你管。”

一直在崇禎身邊的韓贊周深知崇禎的心思,雖有猜忌,總體而言崇禎對陳越還是十分信任的。而現在在陳越的指揮下,滿清兩路南侵大軍俱滅,正是威望名聲達到頂點的時候,這個時候,朝臣再和陳越有過節,再不喜歡陳越,也絕對不敢悍然上奏彈劾。

那些御史們也都不殺,在這個時候彈劾一個立下保國之功的功臣,讓天下百姓怎麼看,讓崇禎怎麼想?這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更何況,陳越正式的報捷文書還未傳到南京,抓捕李國英的理由大家還不知道,現在都是方名夏的一面之詞,彈劾陳越搶功從何談起?

韓贊周和方名夏退出之後,崇禎頗有些焦躁。連番大勝讓他心情無比興奮,可又出了這檔子事情,則讓崇禎有些隱隱不安。

因爲崇禎知道,陳越一向是我行我素慣了的,很多事情都是做後才通知他這個皇帝。再加上崇禎知道陳越和陳江河父子情深,有些擔憂陳越會不會違抗自己聖旨爲報復仇殺掉李國英。

熟知陳越性格的崇禎知道,很多事情陳越做得出來。

一邊憂心者,一邊焦急的等待着蕪湖方面的消息,陳越的報捷文書也該到了。

翌日,蕪湖報捷文書到達南京。早朝上,當衆宣讀了報捷文書之後,朝堂上一片歡騰,這是蕪湖方面正式的報捷文書,詳述了整個戰事的過程以及戰果。

而羣臣們從報捷文書中聽到了一個名字,那就是李國英。捷報中提到了方名夏和李國英設計使得阿濟格撤退船隊沉沒之事,也提到了李國英部和譚泰部八旗兵力戰,斬殺五千八旗之舉。

崇禎身側,韓贊週一臉的意外,陳越竟如實的給李國英上報了功勞,哪裡有什麼搶功的舉動啊?幸虧自己沒有勾連御史彈劾陳越,否則就是自打嘴巴了。

坐在龍椅上的崇禎同樣意外,他沒想到結果會是這樣。

早朝時,報捷文書送到了南京,崇禎高興之下令當場宣讀,沒想到陳越竟然如實的上報了李國英的功勞。

既然如此,你幹嘛抓捕李國英?唉,到底是年輕氣盛、不知變通啊。

此時的崇禎能夠猜到陳越的心理,我抓李國英就是爲了給父親報仇,他的功勞老子不屑去搶奪!

如此,恐怕自己的手召未必能夠讓陳越放過李國英,也許不久之後朝堂之上會再起軒然大波。

這一刻,崇禎心裡滿是憂慮。

“李國英身在曹營心在漢,先是取得滿酋阿濟格的信任,然後抓住機會傾覆了阿濟格一萬五千大軍,可謂臥薪嚐膽智勇雙全,我大明又出一位良將!”

有大臣搖頭晃腦道。

“李國英固然不錯,可要是沒有方名夏的通盤謀劃,戰事不會如此順利,要我說,蕪湖之戰的首功應該是方名夏的。”

另一個大臣說道。

朝堂之上,羣臣興奮的討論着,滿滿的都是對方名夏和李國英的讚賞。

“什麼首功是方名夏的,若不是平南侯指揮有方,先是騎兵擊潰了攻打蕪湖的清軍,再以水師殺得清軍水師大潰,然後派手下說服郝搖旗部闖賊歸順佔領了九江,大勢逼迫之下李國英未必會選擇歸順朝廷。這首功自然是平南侯的。”

次輔路振飛道。

“路閣老說的是,若是沒有平南侯,戰事不會如此順利,首功當然是平南侯的。”其他人也都符合道。

先是揚州獨自殲滅了多鐸十萬清軍,再回師南京擊潰了博洛部圍城,然後在蕪湖指揮大勝。陳越的功勞所有人歷歷在目,沒人敢於否定。

不過蕪湖之戰過於繁複,有李國英等綠營將領的歸正,還有郝搖旗部闖賊的協助。現在郝搖旗佔據了九江武昌,還未確定是否歸降大明。而在江南,鰲拜和吳三桂帶着兩萬八旗兵還在亂竄,蕪湖之戰雖然大勝,收尾工作依然繁雜。

要給立功之人敘功封賞,要部署圍剿鰲拜和吳三桂部清軍,要商議該如何面對郝搖旗部,是派兵進行剿殺,還是接受其歸順朝廷,接受之後又該如何安置?

這些事情且得內閣以及重臣們忙活一陣子的了。

南京城中,隨着蕪湖報捷使者到達,大勝的消息已經傳來,整個城中一片歡騰。

當聽聞兩路清軍南下,無數明軍接連投降,數以十計的城池失守的消息,那時的南京是如何的人心惶惶。

當博洛帶領偏師擊破黃得功阻攔,揮軍渡過長江兵臨城下之時,南京百姓是如何的絕望。

而幸虧有平南侯在,彈指間,兩路清軍全滅,南京已經轉危爲安,百姓們的心情何等的興奮。

南京城內張燈結綵,鞭炮之聲響徹全城,秦淮河上絲竹聲聲,同在慶祝明軍大勝。卻不知道又一場風波即將來臨。

第696章 用尚方寶劍宰了鄭森這小子第564章 永王的消息第849章 處置第703章 竟然是唐王?第867章 覺華島第324章 勇於任事阮大鋮第二十七章 醞釀第十九章 軍姿和蜂窩煤第531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384章 對鹽商動手第971章 究竟是爲什麼?第九十一章 兵分三等第464章 八旗破陣第899章 到了徹底消滅滿躂的時候第339章 撥亂反正看吾輩第245章 坑爹的郝搖旗第476章 襲擊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訓練第690章 驅潰兵破陣第八十九章 近在咫尺有人才第八十二章 繳獲第686章 陷阱在哪裡?第306章 崇禎的心思第641章 順西合流出夔州第637章 該如何對朝廷去說?第631章 登陸禾寮港第295章 敵襲第625章 荷蘭軍覆滅第613章 返航第676章 閻應元帶兵出吉安第927章 突如其來的大雨第584章 給誰賣命都一樣第880章 激戰第509章 千騎卷平岡第217章 馮元颺的囑咐第653章 陳越的要求第818章 揮軍濟南第二十七章 醞釀第426章 韃官安東尼第533章 斷了滿韃後路第767章 排隊槍斃(兩章合一)第973章 無題第827章 明軍攻城第195章 養軍難(兩合一的大章)第196章 局勢已經十分緊張第405章 勝利入東臺第573章 衣錦還鄉第238章 闖王進城第225章 城破(兩章合一)第663章 各有盤算第374章 步入正規第582章 原來是他第八十九章 近在咫尺有人才第八十章 兵發西山鎮第330章 千騎奔來滿城驚第十八章 做飯難吃的吳婉兒第199章 落寂第一百零二章 滿韃殺來了第360章 青樓遺謎第428章 進讒言的方名夏第1039章 西班牙人的突襲第314章 錢楓林議設幕府第333章 功敗垂成第741章 坤興公主要出手第257章 銀錢炮彈第340章 無題第774章 竟無幾個是忠臣第263章 撤退第822章 綠營諸將第一百七十一章 陷害第836章 堵住其退路第866章 兵至覺華島第416章 陳越的心思第685章 爲國效力是本分第686章 陷阱在哪裡?第521章 百炮轟鳴顯神威第991章 是誰給你的膽量敢這麼對我說話(兩章合一)第1011章 秀才鬧事第630章 一切具備第222章 陳越勤王(兩章合一)第633章 大明之強你們紅毛鬼無法想象第667章 把賊軍徹底留在江西第六十七章 城門難進第684章 破岳陽第275章 希望在,夢就在第903章第656章 五省經略第675章 名聲大震閻應元第327章 見風使舵等閒事(加更)第1009章 仗義執言第1003章 鎮江第375章 人才奇缺第938章 宮變第938章 宮變第943章 走投無路的西軍第240章 崇禎病了第737章 中風第523章 反間(上)第638章 鄭芝龍的打算第233章 宣武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