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對鹽商動手

陳越對楊小磊和顧錦城二人也只是好奇而已,更令他感興趣的是那個私鹽販子。

都知道揚州乃是兩淮鹽運之地,這裡的大鹽商富甲天下,平南軍募兵訓練裝備需要大量的資金,僅靠朝廷的撥款和四海商行的利潤根本不夠,必須另開其他財源,陳越自然打起了淮鹽的主意。

然而,大明施行的是鹽鐵專賣的制度,揚州有兩淮都轉運使司,專門負責淮鹽事宜,陳越雖爲江北總督,可對淮鹽卻插不上手。

現在,也許通過那個私鹽販子,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

“侯爺,抓獲的那個叫潘三春的私鹽販子已經招了。”單明磊稟報道,“他是從鹽商江家拿的鹽,運往滁州零售。”

“他可招認所運之鹽爲私鹽?”陳越凝眉問道。

販賣私鹽可是重罪,那潘三春豈會輕易招供?

“三木之下不由得他不招!”單明磊陰森的說道,他主管軍中刑法,對付犯罪者自然有一套逼供的手段。

“據他招認,他往來於揚州和滁州之間,按照鹽引每年只能銷售官鹽十引,實際上每年所售鹽達五十引之多,多餘者即爲私鹽。”

按照綱鹽窩制,每引鹽300斤,鹽商需要窩本六錢四釐,稅銀三兩,公使三兩,也就是說每引鹽需要向朝廷交稅六兩六千四釐,潘三春每年銷售私鹽四十引,逃稅達二十六兩白銀。

“他的私鹽也是從江家所進?”陳越問道。

“當然。滁州是江家的窩區,那裡的鹽商只能從江家進鹽。”單明磊道,“區區潘三春一個小鹽商,每年逃得稅銀就有二十多兩,江家控制着鳳陽、廬州、滁州、和州、安慶數府之地的食鹽買賣,每年逃的的稅銀何止數萬兩之多,怪不得這些大鹽商家資百萬富可敵國!”

單明磊眼裡冒着精光,語氣急促的說道。現在平南軍正是最需要錢的時候,若是查抄了幾家大鹽商,弄到的銀子將不可估量。單明磊是最瞭解陳越的人,知道陳越絕對不會放過淮鹽這塊巨大的蛋糕。

“揚州有兩淮都轉運使司衙門,還有鹽督御史,咱們總督府沒有理由插手吧。”陳越遲疑道。淮鹽佔據着大明鹽產量的一半以上,其鹽稅是國庫重要的收入來源,淮鹽更是供應着江北應天江西河南湖廣數省百姓,兩淮之地更有數百萬靠着煮鹽爲生的鹽戶、竈戶,干係實在太大。

陳越雖然膽大包天,也不敢隨意對這關係這國計民生的淮鹽下手,一擔事情失控,將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

“要拿下江家,必須坐實其走私的確鑿證據,越過兩淮都轉運使司由咱們總督府直接插手,必須有證據證明都轉運使也參與了走私私鹽的事情。”

陳越想了想,吩咐道,“我讓敵情司配合你,務必找出兩淮都轉運使司貪腐的證據,務必查到江家等鹽商參與走私的證據,如此我纔有藉口干預此事。”

“是,侯爺!”單明磊肅然應道,臉上露出興奮的光芒。

單明磊去後,陳越又仔細想了想,命人去請揚州知府馬名錄過來。

直管上司召見,馬名錄不敢怠慢,得到命令之後立刻放下手中公務,來到了總督府拜見陳越。

“馬府尊,你先看看這個。”寒暄過後,陳越讓馬名錄坐下,命人把潘三春的口供送到了馬名錄面前。

馬名錄仔細的看着手中的口供,臉色很是平靜,內心卻掀起了滔天巨浪。

總督府抓到了一個普通的鹽販,逼問出江家參與走私私鹽的事情,又把他這個揚州知府請了過來,平南侯陳越的目的不言而喻,這是要對揚州的鹽商動刀啊!想想陳越的過去,再想想不久前他在南京時對付勳貴們的酷烈手段,馬名錄臉上的汗水都冒了出來。

“侯爺,滋事太大,牽涉很廣,似乎應該上報朝廷,由朝廷定奪。”馬名錄艱難的說道。

“呵呵,本侯還沒說要幹什麼,你說什麼滋事太大?”陳越笑着問道。

“難道侯爺不是想對付江家等鹽商嗎?”馬名錄詫異的問道。

“呵呵,也許吧。本侯是朝廷委任的江北總督,江北軍務民政都有權過問,既然抓到了私鹽販子涉及到了江家,自然要查問一番。馬府尊,對於江家的事情你又知道多少?”陳越淡淡問道。

“侯爺,揚州有兩淮都轉運使司,有鹽督御史,涉及到鹽商的事情均由他們負責,下官只是一個從四品的知府,管理的是揚州府民政,鹽的事情下官可插不上手啊。”馬名錄苦笑道。

在揚州最富的就是鹽商,整個揚州就是由鹽運漕運帶動才這麼繁華,而鹽商富可敵國之餘,在地方在朝中更是有着深厚的背景,牽一髮而動全身。他身爲揚州知府,可不願治下出現動亂。

“馬大人,你可知道按照綱鹽制,每年大明鹽稅應該徵收的鹽稅有多少?實際徵收的鹽稅又有多少?”馬名錄的牴觸在陳越的意料之中,他繼續問道。

聽到陳越這個問題,馬名錄頓時苦笑了起來。

大明所有鹽區每年產差不多有300萬引,其中揚州一府產鹽就達70萬引。按照綱鹽制,這些鹽都按照官鹽銷售的話,每年鹽稅就達上千萬兩白銀,而實際上朝廷每年徵收的鹽稅也就一百餘萬兩,到了崇禎年間鹽稅更是每況愈下,很多時候連一百萬兩都達不到。

這麼多流失的鹽稅到了哪裡?當然是進了鹽商們的口袋,而鹽商們要想安穩做生意,自然要打點各級官員,不管是鹽運使司的官員,還是地方府縣的官員,都從鹽政上獲利不淺。就是馬名錄這個知府,每年收取的鹽商們的禮物也不在少數。

“侯爺您志向遠大,可下官就擔心事情最後鬧到不可收拾,眼下大明正是多災多難的時候,朝廷還指望着兩淮的鹽稅,可萬萬動盪不得。”馬名錄最後嘆道。

“馬府尊放心,本侯不是要對付所有鹽商,也不是非要把整個兩淮鹽政弄亂,既然本侯拿到了江家走私鹽的證據,就不能不聞不問。”陳越微笑道。

第683章 陷阱第902章 多爾袞吐血第237章 降第925章 這一仗不得不打第一百零九章 車兵與獎賞第477章 梟雄末日第778章 朝廷誰主?(第二更)第399章 考覈第497章 危如累卵的南京城第946章 局勢突變(第一更)第998章 趁雨襲擊第531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832章 城陷第587章 行情第566章 對頭要來杭州第353章 各司其職第909章 滿清要撤回關外第519章 唯一親人第695章 陽謀第470章 清軍突來朝堂驚第333章 功敗垂成第707章 毒計(4000字,兩章合一)第915章 兵發山海關第867章 覺華島第288章 軍中瑣事第64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44章 戰後第976章 鄭森率軍入九江第440章 歸德風雲第720章 決戰的時刻快要到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寡人不吝封侯之賞(第三更,爲舵主修煉飛魚的心酸加更)第824章 陰謀第669章 炮轟九江城第461章 城破第738章 坤興公主的打算第284章 福王“登基”第462章 激戰第1014章 鄭森要復仇第809章 洪承疇第496章 鄭森第778章 朝廷誰主?(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火銃和工匠第348章 無可奈何的史可法第1020章 剿滅叛軍指日可待第193章 範天宇第一百七十二章 周顯的豔遇第一百四十一章 西山風雲第780章 史可法的對策第677章 攔截糧船第213章 大順立國第九十一章 兵分三等第五十八章 吳孟明第592章 義薄雲天第274章 抉擇第684章 破岳陽第二十五章 蜂窩煤生意大有可爲第391章 反擊(加更求訂閱)第824章 陰謀第一百六十二章 畫風突變第719章 形勢險惡第八十八章 一統北京蜂窩煤第238章 闖王進城第830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259章 回師天津第722章 瘋狂的張獻忠第472章 九江城左良玉薨逝第369章 人生如戲第422章 比賽第518章 援兵到第六十五章 激戰(下)第733章 哪吒斃命第一百四十七章 這下可解決了難題第811章 膠州灣水師上岸第574章 水師學堂第702章 擁立哪位藩王?第967章 挫敗感第456章 撤退第982章 崇禎被說暈了第735章 宮變第511章 崇禎許封王第一百零二章 滿韃殺來了第395章 恐慌第226章 絕望的崇禎第244章 追贓助餉第559章 爵封國公第535章 形勢大好第一百一十九章 收復房山第760章 痛苦的答應 (第三更)第九十三章 考覈(上)第1017章 要給丈人面子第533章 斷了滿韃後路第734章 陰狠第581章 繳獲巨大第一百五十三章 白虎堂上血光濺第430章 小懲大誡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車對滿韃騎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救兵第351章 起駕第621章 按計劃進行第191章 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