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忠臣和識時務者

在說順軍進城後後,原來大明官員們醜態百出的一幕之前,很有必要介紹一下順軍進城後的舉措。

在陳越後世看到的一些網絡作品描述中,大順軍入北京之後,軍紀敗壞,對全城百姓開始了大規模的燒殺搶掠,這樣的段子在後世的的網絡中廣爲流傳。

然而事實呢,就陳越目前看到聽說的,順軍進城之後,軍紀並沒有那麼敗壞,當然剛開始攻城之時,肯定是殺了些人,也有些士兵行搶掠之事。不過自李自成入城之後,立刻開始嚴整軍紀,穩定城內秩序。

有句話叫做屁股決定腦袋,身份不同,行爲舉止當然不一樣。當年李自成帶着一幫流民被明軍攆的上天入地沒處鑽的時候,只能靠打家劫舍搶掠爲生。可是眼下已經完全不同了。現在,他已經成了大順國的國主,即將登基稱帝,這北京就是大順以後的都城,滿城的百姓也就是大順的子民,他又豈能允許軍隊對百姓過多騷擾?

事實上,早在崇禎十三年,李自成十八騎入河南,短短時間內發展到十多萬軍隊,攻下了重鎮洛陽之後,在牛金星顧君恩等謀士的勸誡下,已經改變了流寇作爲,嚴整軍紀,禁止殺掠,提出“殺一人如殺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的鮮明口號,已經有了攻取整個天下,消滅大明的雄心。

從那時起,闖軍軍紀嚴明,深得河南百姓愛戴,迅速席捲了大半個河南。

大順軍入北京後,鑑於明軍已經停止了抵抗,立即就停止了殺人。順軍將士俱白帽青衣、御甲負箭,隊列整齊在街道行走,遇到避在道旁的百姓也不加以詰問,更不上前殺人搶掠財物。

李自成派了整肅秩序的馬兵入城,在各個街道巡視,發現有違反軍紀的士兵,立刻斬殺整肅軍紀,同時剿滅趁亂行洗劫之時的地痞無賴。

短短數日,整個北京秩序井然,大順軍在城中有了極高的威信,百姓們對大順軍的恐懼消失之餘,開始憧憬這個新生的政權帶着他們過上太平富足的日子,街道上商鋪已經開始正常營業,城中的一切趨於穩定。

與此同時,大順開始接管和清理明朝廷各衙門。就在李自成入城的次日,即發佈命令,命令各文武官員於次日投職名,二十一日見朝。願爲官者量材擢用,不願者聽其回籍。

命令一公佈,無數的官僚們爭先恐後的報名,一部分心懷觀望的官僚,也在身邊親隨的督促下前往應點。

少詹事項煜就大肆宣傳說:“作爲大丈夫已經名節不全了,那就學學管仲和魏徵(都曾換過主君)立蓋世功名!”

給事中時敏趕往報名時吏政府大門已經關閉,一時情急,敲門大喊我是兵科時敏!才得以進門。

考功司郎中劉廷諫朝見時,大順軍丞相牛金星說:“你老了,鬍子都白了。”劉連忙分辯說:“太師我還不老,只要您繼續用我我鬍子自然會轉黑”。厚顏無恥到這種程度。

就連身爲首輔的魏藻德,也第一時間前往大順吏政府拜見牛金星,以求能夠得到大順政權的任用。李自成召見時問他,皇帝都自殺殉國,你身爲首輔爲何不跟皇帝殉死?魏藻德無恥的回答我正準備效力新朝廷,哪敢去死?

崇禎不屑道,你身爲首輔,竟使得國家陷入如此境地,可見是個亂國的庸臣,大順豈能啓用你這樣的人!魏藻德狡辯道,我是書生,不懂政事,是皇帝無道,才導致這樣的。

李自成勃然大怒,大罵道:“你做官三年就升爲首輔,崇禎哪裡對不起你,竟敢誣他爲無道昏君!”命人把魏藻德趕了出去。

到了三月二十一日,報名各官,皆青衣小帽於午門外匍匐聽點,無論是平日老成持重高官大員,還是自負文名能言善辯翰林院詞臣,或者那些昔日囂張狂妄唯恐天下不亂的御史言官,此刻皆縮首低眉,植立如木偶,任兩旁站立的大順士兵嘲笑羞辱,皆充耳不聞、唾面自乾。

在這些官僚們心中,比之昔日的寒窗苦讀和將來的榮華富貴,此刻的羞辱又算得了什麼,只要能獲得大順政權的認可,就能威風八面的重新做官,大丈夫能屈能伸,又何必和這些狗屁不通的丘八一般見識。

不管是大明還是大順,治理國家就需要官員,官員從哪裡來?還不得用自己!難道還能讓軍中那些大字不識的丘八管理百姓?

不能不說,這些官員們打的主意很正,哪怕是再看不上這些人昔日的作爲,新成立的大順政府也不得不從中挑選官員,替自己治理百姓。從二十一日開始,先後選出了數百名官員,或者充實到了大順各個衙門之中,或者委任爲地方官,派往各地任職。

在無數的文臣選擇改變門廳,投效新主子的時候,也有少數忠於大明的官員,選擇了自殺殉國。

大順軍入城,聽聞崇禎殉國的噩耗之後,東閣大學士範景文留下遺書曰:“身爲大臣,不能滅賊雪恥,死有餘恨。”然後跳井自殺。

兵部車駕司主事金鉉,聽到崇禎皇帝的噩耗之後,金鉉痛罵流賊,然後裡面穿上孝服外面套上冠袍入皇城打探消息。當看到宮女和太監不斷往外逃出,金鉉知道崇禎皇帝的噩耗基本屬實了,痛哭之後,跳入金水河自盡。其隨從的僕人把他死的消息帶回家中,得知消息後金鉉的母親章氏、妻子王氏也都跳井自殺!

三月十九日,都城徹底陷落。駙馬都尉鞏永固用黃繩子把五個子女綁在不久前去世,尚未來得及下葬的樂安公主靈柩上,說——此帝甥也,不可污賊手。堆積柴薪於房中,闔室自焚死。

大順軍攻克北京後,新樂侯劉文炳及其二弟左都督劉文耀投井自殺,其母、妹、妻妾等登樓自縊死,並由“家人共焚樓”,“闔門死者四十二人”。

不管是選擇自殺殉國的忠臣,還是改換門庭投靠新主的識時務者,百年之後都會化爲一抔黃土,其聲名任人評說。

第685章 爲國效力是本分第337章 劉澤清之死第431章 劉能西行第572章 風漸起第293章 劉良佐和高傑第1010章第398章 驅逐陳越第735章 宮變第226章 絕望的崇禎第512章 小公主長大了第772章 闖宮第263章 撤退第683章 陷阱第1040章 援兵的到來第894章 多爾袞兵敗逃跑第三十一章 驚喜和失落第六十七章 城門難進第753章 錦衣衛大戰應天府第513章 士氣低落蕪湖城第一百四十章 下一步的去處第一百一十七章 車陣顯威第311章 將功贖罪猶未晚第567章 陳越言志(上)第260章 南下之策第四十八章 趕盡殺絕第815章 還有條路第976章 鄭森率軍入九江第810章 兵臨膠州第434章 途遇滿韃第二章、必須要賺錢了第557章 準第279章 輩分亂了第439章 清軍南下無標題章節第911章 金鑫率兵抵天津第707章 毒計(4000字,兩章合一)第810章 兵臨膠州第908章 佈局(下)第494章 憂心如焚第221章 絕望的京師第845章 糧餉危機第569章 齊國公威名傳四海第971章 究竟是爲什麼?第534章 勸降第477章 梟雄末日第197章 馬匪第九十七章,惺惺作態給誰看?第1003章 鎮江第563章 安葬第855章 大破清軍爲時不遠第333章 破家爲國劉孔昭第一百五十二章 賦詩一首第707章 毒計(4000字,兩章合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陳青天第766章 精銳之師(加更)第776章 柔情(加更)第一百二十章 收服鐵獅子第288章 軍中瑣事第199章 落寂第二十三章 陳家鐵匠鋪第948章 合圍(第三更)第576章 不要肆意妄爲第601章 韃官鄧肯第779章 改旗異幟第880章 激戰第921章 事急從權,何罪之有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訓練第218章 竹槓敲不成第1038章 圍城第504章 活捉孔有德第510章 凱旋入京城第333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四十六章 動手第985章 史可法入九江第十八章 做飯難吃的吳婉兒第609章 美人計第307章 大明的頑疾第327章 見風使舵等閒事(加更)第985章 史可法入九江第1011章 秀才鬧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爭執 (第三更)第439章 清軍南下第529章 內訌的前兆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的鐵獅子第625章 荷蘭軍覆滅第849章 處置第276章 殺機第869章 圍城打援第582章 原來是他第216章 天津衛第888章 醞釀第634章 荷蘭人投降第541章 傾覆第一百五十三章 白虎堂上血光濺第373章 幕府各司第879章 無路可退的吳平第572章 風漸起第1017章 要給丈人面子第402章 糧船第717章 戰正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