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陳青天

吳宋洪三人乃是房山縣名流的代表,他們來討要財物的事情房山縣很多大戶人家是知道的,很多人也都在等着事情的結果,好決定是不是也跟上。

現在吳宋洪三人被抓,很明顯這陳巡檢是打算把大夥的財產私吞啊,一些人慶幸沒有跟着三人一起出頭,更多的人則憤怒不已,在私底下暗暗串聯,商量着如何讓陳越把大夥的財物歸還。不過最敢於出頭的人都被抓了起來,剩下的這些懦弱之輩想幹出點名堂也不容易。

抓了三人之後,第二天,陳越以房山縣的名義出具文告,給以吳縉紳爲首的三人按上了投降滿韃的罪名,並把吳縉紳上了大枷在縣衙門口示衆,脫了他的帽子讓滿城百姓看看他那金錢鼠尾辮子的醜陋模樣。

這一手實在太狠,讓一些本來打算求情的人望而卻步,生怕牽連到自己身上。其實滿韃佔據房山縣這一個月來,爲了活命,主動或者被逼的有相當一部分人剃去了頭髮,其中還以這些士紳名流較多,爲了自己和家人的活命,再齷齪的事情也有人做過。

陳越其實無意追究這些,他做這的目的就是嚇退這些想朝自己追回財產者。不過被滿韃搶走財物的非是一家,全城大部分人家都被搶奪過,若陳越堅持把所有東西都私吞下來,勢必會得罪滿城大部分人。雖然他對滿城百姓有着救命之恩,可在白花花的銀子面前,救命之恩又算得了什麼?這個世界上,忘恩負義的人不要太多。

所以,陳越同時在佈告中宣佈,會擇日發還被滿韃搶走的東西,望被搶的人家出具清單,到時來縣衙,不過要舉出物證證明東西是自家的,否則全縣這麼多人,誰都說財物是自家的,官府又如何歸還。

這一招很狠,畢竟很多東西上沒有刻着名字,特別是銀錢這種東西,你說是你的,你叫它一聲試試,看它答不答應?

不過陳越也沒打算貪下所有的東西,除了錢糧布匹以外,絕大部分的東西他都打算分發下去,畢竟很多東西對西山軍來說,沒有多少用途,軍隊有糧有錢就可以了。就是糧食,他也會取出一半的糧食,發給全城普通的百姓,畢竟被滿韃搶劫之後,大部分人家都損失慘重,若是官府不聞不問不救濟的話,恐怕會有很多人活不過這個寒冷的冬天。至於發下去的糧食原來的主人是誰,陳越並不在意,那些接受糧食的百姓想來也更不會在意的。

在單明磊和何祿的主持下,在數十名縣衙胥吏差役的協助下,物質歸還工作進行的井井有條,不斷有百姓心懷忐忑的來到縣衙,然後扛着糧袋興高采烈的離開。有戶房司吏馮宣等人在,每個前來認領失物的百姓身份都一清二楚,這也杜絕了冒領甚至多次領取糧食的可能。

陳越的舉動獲得了全縣大半百姓的好評,無數的百姓把他看作萬家生佛再生父母。救滿城百姓於水火之中,又分發糧食幫助大家渡過困難的時光,這種心繫百姓的好官整個大明朝又有幾個?很多百姓把陳越看作海瑞再世,呼之爲陳青天。

當然有人高興,就有人失落,看着本屬自家的糧食被那些泥腿子就那麼扛走,很多富戶的心在滴血,可是有吳縉紳等人前車之鑑,他們又能如何?

被押數日,吳縉紳三人可以說是吃盡了苦頭,每日頂着寒風被枷在衙門口不說,還要光着腦袋受百姓們的指指點點,想起被滿韃殺害的家人,看着吳縉紳腦袋上的金錢鼠尾辮,很多百姓憤懣之餘,不屑往吳縉紳身上吐着口水。

數日後,三人的家人哭求着,並託大量的人來求情,又送上了大筆的銀子,陳越這才答應把人放走。沒想到被滿韃搶掠之後他們還這麼有錢,其中吳縉紳家爲了贖人送來了多達一千兩銀子,宋掌櫃和洪縉紳家也都送來了五百和八百兩,陳越很是驚奇他們家的銀子都藏在了哪裡?估計被滿韃搶走的也只是明面上的浮財。

十幾日之後,軍隊休整的差不多了,很多傷員已經恢復了行動能力,就連鐵獅子也能掙扎着從牀上起來。

楊正平和單明磊聯袂前來,向陳越請示招募士兵事宜,現在有錢有糧,又有繳獲的大量武器盔甲戰馬,把軍隊擴充到五百人不成問題。

陳越仔細考慮之後,拒絕了他們,不是他不想招募士兵,而是不打算在房山縣城招募。因爲就兵源來說,城市裡的兵源是最差的,很多人貪奸滑,染上了很多不好的習氣。

城市人較多油滑之徒,關鍵時刻靠不住,會開溜,而且還會拉着其他人一起溜。萬一被上司抓住,他們又有足夠的口才嫁禍於他人。所謂一粒老鼠屎,攪壞一鍋湯。這種人在軍隊中,不但不能作戰,反而會起到瓦解軍心的作用。

陳越看過紀效新書,選兵篇說第一可用,鄉野老實之人,這種人黑大粗壯,能耐辛苦,手面皮肉堅實,有土作之色,鄉野愚鈍之人,畏官府,畏法度,容易聽從命令。所以陳越招募士兵只願在鄉下招募農民,而不願招城市之人。

單明磊言道,既然不願在城內招募兵員,倒不如離開房山,徑直回西山鎮,畢竟在房山每日支出的錢糧太多,陳越又不是房山知縣,又不打算在這裡招募士兵,何必再管這城中的百姓。

每日裡繳獲的東西大量的分發下去,大都經單明磊之手,單明磊忍不住暗罵陳越婦人之仁!

陳越知道單明磊言之有理,不過他呆在房山的目的不是爲了幫助城內百姓,而是在等朝廷的消息。

上報奏捷文書已經數日了,爲何朝廷到現在還沒有一點反應?從房山到北京也就不足百里,朝廷的人無論如何也該收到了大捷的消息。即使不相信自己真的大捷,也該派人前來查驗一番啊。

第864章 圍攻復州第225章 城破(兩章合一)第581章 繳獲巨大第403章 兵發東臺第八十三章 自救第562章 到達杭州第546章 賣地籌餉第一百七十七章 王寅第一百七十三章 坤興出宮第496章 鄭森第690章 驅潰兵破陣第538章 敗局已定第208章 陳越論農商第557章 準第853章 局勢第471章 碧血照丹青第421章 安東尼第443章 撤離第771章 該殺的殺第952章 緩緩?緩個屁第486章 追與逃第407章 賣鹽第718章 郝鄭兩軍起內訌第664章 百炮齊發顯神威第906 王寅督師第424章 板甲第一百五十九章 瓜分戰利品第一百零九章 車兵與獎賞第438章 戰爭越來越近了第一章、不再做傻子第789章 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監國公主第847章 霸氣的坤興公主第775章 牀榻上的君王第六十章 鎩羽而歸第一百四十章 下一步的去處第818章 揮軍濟南第541章 傾覆第339章 撥亂反正看吾輩第530章 陰狠第396章 搶劫第915章 兵發山海關第738章 內閣的決定第339章 撥亂反正看吾輩第511章 崇禎許封王第六十四章 “激戰”第417章 異心第833章 絕路第309章 黃得功的決定第六十八章 你生了一個好兒子第576章 不要肆意妄爲第552章 各方心思第694章 順軍困境第941章 坤興公主的心思第438章 戰爭越來越近了第665章 碾壓第988章 羞憤的錢謙益第692章 陳越之憂第314章 錢楓林議設幕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出戰前的準備第460章 攻防第333章 破家爲國劉孔昭第一百二十二章 鬥縉紳第五十四章 再遇坤興公主第973章 無題第324章 勇於任事阮大鋮第576章 不要肆意妄爲第四十二章 比武前第750章 齊國公反了第805章 出兵第864章 圍攻復州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襲第六十章 鎩羽而歸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展宏圖的時候到了第355章 號脈第205章 繳獲第510章 凱旋入京城第482章 就食於敵第583章 還有選擇嗎第887章 激戰第804章 再次北伐第285章 絕望的史可法第922章 榮華富貴就在眼前第224章 鐵獅子勸降第332章 陷阱第606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845章 糧餉危機第400章 新編十營第871章 會不會有援軍?第233章 宣武門第四十五章 打贏後的收穫第856章 范文程的計策第七十八章 爾虞我詐第448章 固鎮之戰第762章 密議第651章 我心向明月第517章 別罵我(4000字大章)第445章 閱兵(第二更)第989章 出兵難第八十二章 繳獲第七十九章 狠中更有狠中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