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監軍朝鮮

bookmark

明代的巡撫,其實就相當於後世中央政府所派遣地方的特派員,屬於臨時性職務,品級不定,主要負責巡撫地方事務。

遼東巡撫一職,嚴格來說就是大明朝廷派往遼東的特派人員,而現在的遼東巡撫名爲薛國用,此人也有不小能力,不過和王化貞一樣,此番掌兵事,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

薛國用,字任卿,號獻我,明萬曆二十六年進士,仕宦多年,於泰昌元年十月,以右僉都御史之職巡撫遼東,配合他的陝西同鄉,時任遼東經略的袁應泰一起,剿滅建奴。

在遼東巡撫認上,薛國用也沒有屍餐素位,經過審查摸索,他針對一些守城將領怯懦飾詐,不肯出力的行爲,而上疏朝廷,直陳時弊,也算是爲遼東做了些實事。

本來,大明朝廷給的各方面援助都有,卻被自大的袁應泰葬送了大好局勢,最終袁應泰自殺,而薛國用,卻是因爲當時正帶兵駐守河西區域,所以沒經歷遼陽、身影的血戰。

說實話,東林黨人想讓王化貞和薛國用處好關係,跟薛國用做事,也是有想法的。

畢竟,王化貞有薛國用這個遼東巡撫的後臺,面對熊廷弼,那也不用怕職位不高,鎮不住那個熊蠻子了。

“這個王化貞,確實不錯,能在遼西抵抗住建奴逆賊,就是薛國用那邊也稱讚王化貞有謀略。而且,他又是葉向高的門生弟子,朝臣們那邊向朕請求提拔他,朕覺得還是可行的,終究是個不可多得人才。”朱由校把他知道的朝廷上報的遼東消息說出後,接着又把他對於王化貞的想法跟着說了出來。

聞言,張璟面色一凜,暗道大事不好,看朱由校的意思,他心裡是早就想提拔立“大功”的王化貞了,只是不知道怎麼回事,朱由校沒有在東林黨人提議後,第一時間答應。

或許,這是朱由校最近纔打算的,又或者,在東林黨人提出後,朱由校覺得王化貞的功勞無假,早有打算了,只是當時他不想過分讓東林黨人得到的容易,故意晾着他們。

總之,朱由校想大用王化貞,張璟明白這是無法挽回的事情了,除非他能證明王化貞無能,否則根本改變不了朱由校的想法,可問題是他證明不了。

雖然張璟明白王化貞的“大功”是怎麼回事,但他卻不好和朱由校解釋清楚建奴當時兵力還算充足的情況下,卻不進攻廣寧的具體原因。

畢竟,建奴內部準備修生養息不再進攻遼西的戰略目標,在現在建奴開戰的情況下,除了建奴內部知道外,其他人根本不清楚,就是大明赫赫有名的特務錦衣衛,對於塞外邊疆也是束手無策。

真實歷史上,大明想要獲取建奴的內部消息,除了策反外,別無他法,否則,除了建奴自己展露行動,不然大明根本就摸不清建奴動向。

然而,大明的策反行動,總的來說並不理想,還不如建奴收買策反的大明文武百姓內應多,這也導致在間諜信息方面,大明對於建奴是完敗,很多時候要是沒有那樣漢奸內應,明軍不至於敗,更不至於戰敗後,傷亡那麼多人。

現在,如果張璟說他知道建奴內部的消息,指不得朱由校懷疑他和建奴有勾結了。

如果這麼做,於張璟而言,殊爲不智!

不過,既然張璟瞭解東林黨人的意圖,那他就不能坐視王化貞外如歷史那樣和熊廷弼作對,否則,背靠東林黨大靠山的他,完全可以完虐熊廷弼,只要東林黨對於熊廷弼的提議一級否決,轉而只同意王化貞的提議就行,中央朝廷的話語權在東林黨手裡,這就不是熊廷弼能對付的。

然而,該怎麼讓朱由校打消提拔王化貞呢?

張璟不由苦思,只是,想了好半會兒功夫,他也沒想出來。

眼看再不和朱由校說話,乾清宮裡的太監就要出言趕他走,張璟不由焦急,可是還是沒想到改變朱由校主意的辦法。

該怎麼阻止王化貞和熊廷弼搶權呢?他又不能不讓王化貞不被提拔,擺明了東林黨人這次是去找熊廷弼的,難道他還能讓兩人不搶遼東的軍權嗎?

等等……分開?

張璟一陣愁眉的想着,突然,他想到了什麼。

而後,張璟連忙向朱由校行禮道:“陛下,臣斗膽問一句,陛下要提拔王參議,不知準備把他提拔爲何官職?”

“嗯……”朱由校聞言,看了眼張璟,遲疑了下道:“廣寧巡撫吧!朕看他在廣寧做得不錯,決定還是讓他守廣寧,和薛國用一起駐守廣寧。而且不少人說他極得西部人心,安撫得住蒙古部落,能令蒙古部落親近我大明,這非常好。”

而後,朱由校遲疑了一下,本不想提這事,但因爲是張璟,覺得他可以信任,又繼續道:“最近薛國用那邊給朕上過書,說他近日身體抱恙,很難理政治軍,這樣的話,讓王化貞和薛國用在一起,薛國用做不了事情,正好讓王化貞代勞。”

朱由校說到這裡就沒說了,不過意思很明顯了,張璟心裡卻是直接補充了起來——要是薛國用在任上出了什麼事情,那就讓王化貞頂替他做遼東巡撫吧!

雖然朱由校話裡對於薛國用的身體沒說明什麼情況,但張璟結合後世記憶,知道薛國用在薩爾滸之後,基本沒有什麼記載,這就說明他不是不做官告老還鄉,那就是不在人世了。

畢竟,真實歷史上,王化貞一躍而起成爲遼東巡撫,並且以弱制強,架空熊廷弼,也就是在今年,而以薛國用的遼東巡撫的封疆大吏的敏感位置,不會輕易讓他告老還鄉,那他之後沒有記載,只能說他病情加重,逝世了,這纔給了王化貞上位的機會。

明白這一點,張璟知道情況迫在眉睫,連忙說道:“啓稟陛下,以王參議之才能,臣以爲只讓他駐守廣寧,實在大才小用了。”

“嗯?大材小用?”朱由校聞言,眼皮一動,饒有興趣道:“那你說說,應該提拔他做什麼纔好?”

“臣以爲,當令王化貞監軍朝鮮,以全我大明三方佈置,圍困建奴逆賊之良策。”張璟回道。

113、不可登183、薛侯爺很守信用322、絕不叫“養性”111、逐客氏出宮56、懲罰太輕256、改戶籍不難237、御馬監人才多3、且慢!377、薊遼總督王象乾219、秦良玉北上110、治客氏大不敬之罪63、大婚之後,朕必收權!12、對付張璟的好時機377、薊遼總督王象乾159、流刑斬刑292、沒權利萬萬不好93、管它要不要改進311、客媽媽是這麼被害的41、兩萬兩392、代善1、族妹是皇后388、朝鮮中立42、賭坊謀財152、沒有賭博,就沒有九千歲!296、別被外人知道就行1、族妹是皇后158、書生閻應元275、高郎中可真會演戲242、端起鹿血幹了139、這世上哪有什麼王法329、善意的謊言322、絕不叫“養性”371、楊勇持帖求李130、門前訓僕32、我是吳庭禮,你說我是誰?325、發火成功率227、讓張璟去查192、保證張嫣的安全170、空穴來風241、御馬監的特殊小炤112、強封14、希望他別封還朕的中旨56、懲罰太輕94、匠人低下388、朝鮮中立4、真性情154、身份沒跑了135、要不國舅爺也來聽一出?26、那就快點開始選秀吧!168、恕臣死罪55、李超招了381、片銅都運不出宮裡402、蔚山之戰的真相387、朱徽媞鞏永固25、趙如龍有貓膩254、大明朝貢是賺錢的!129、門敬270、自生火銃159、流刑斬刑258、五軍都督府165、死人不會開口223、會學習會反思的韃子最可怕353、別讓末將難做148、行人69、偷樑換柱285、西席172、言官也是雙刃劍124、冤也不冤95、要有切實證據326、手掌震得疼55、李超招了235、王體乾278、讓東林黨人做替死鬼115、不能坐79、高興的搶着吃剩菜250、耿直人也不老實249、耿直人總闖禍172、言官也是雙刃劍182、以後就讓皇帝背黑鍋260、勳貴集體巴結40、握手河橋柳似金58、前面鳥沒了,後面菊花也不保!196、與前朝之禁錮有何異121、抗清三公得其二156、粗中有細23、關禁閉20、吳祭酒,出大事了!286、騙得這麼深76、餓死朕了!42、賭坊謀財283、九千歲崛起很幸運118、夜裡十二點,肯定上架,來訂閱!301、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188、用賬本做交易370、楊家人聯絡內廷76、餓死朕了!290、國母不可輕易干政73、真是你大爺!194、貪污萬兩即斬321、錦衣衛指揮使難得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