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胡攪蠻纏朱由校

bookmark

乾清宮內,頓時安靜無比,就像朱由校被張璟說的臉色一樣,沒有什麼波瀾。

“可就算這樣,朕原諒他們,日後這種聽了流言就胡亂彈劾的臣子,朕不治罪他們,這豈不是會讓那些胡亂彈劾的人越來越多,更加囂張無理會嗎?”朱由校明顯還不想放棄,找了藉口,咬牙堅持說道。

聞言,張璟回道:“這事情自然是避免不了的,可是不治罪言官,終究是利大於弊的事情。”

“利大於弊?濫用朝廷公器,還有利嗎?”朱由校彷彿抓到張璟話裡的漏洞一樣,興奮問道。

“回稟陛下,‘言者無罪’,自古以來便是如此,不是沒有原因的。難道歷朝歷代的皇帝,沒有一個知道有人會利用言路進行挾私報怨的謀私利舉動嗎?”

張璟說到這裡頓了一下,繼續道:“相反,歷朝歷代的賢明之君都知道,可他們也都沒有治罪言路,原因便是即使有言官爲了謀私利胡亂彈劾,但還是會有正直的言官敢仗義直言的。而對於陛下來說,只要有那麼一些言官,能夠盡忠職守,就算言官裡面有那些濫用朝廷公器的人,但言路不閉塞,也並不妨礙陛下知道宮外之事。”

“哼……”朱由校聽後冷哼一聲,坐到他的龍椅上,但是並沒有再出言,只是生着一些悶氣,顯然對於他被張璟說得啞口無言,很在意。

想想也是,到底是少年的天子,面對張璟這差不多大的同齡人,自然有着幾分爭鬥心。

剛纔和張璟爭執,剛開始是朱由校真的想治罪姚宗文等人,之後,到了朱由校心裡已經明白不該治罪言路時,他死撐着也是完全因爲面子而已。

張璟也是瞧出來朱由校變得這麼胡攪蠻纏的原因,之後便沒有再說話,只是安靜待着,等候朱由校吩咐,他可害怕,再往這上面說,會引起朱由校記恨。

終究,對於好面子的少年人而言,犯了錯誤,其實你提點幾次就好了,要是說得多了,整天放在嘴上唸叨,那在少年人眼裡可就不是提點了,而是故意在他面前揭傷疤的,會讓他越來越恨你的,這一點,作爲同齡人的張璟,深有同感。

當然,張璟不打算深入說,是害怕朱由校和他討論,直接把這“利大於弊”討論到當今朝局裡去。

畢竟,隨着黨爭以來,雖然言者無罪依舊是“利大於弊”,但言路被各黨把持,成爲相互傾軋彈劾的工具,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就算如此,終歸還是有中立的言官,在言路上保持言官的公正純潔,讓皇帝瞭解大明的朝廷內憂,而很多事情,他們這些言官的上疏,比東廠、錦衣衛更能讓皇帝瞭解情況,這也是精英知識分子優越的獨到之處,只可惜,總有那麼一些知識分子,無恥之極。

而隨着各黨派利用言路爭權奪利,愈演愈烈,也就不怪朱由校會反感“言者無罪”了。

就眼下來看,繼續實行“言者無罪”,確實非常不利於朝廷體制的發展,但從長遠來看,廣開言路,卻又有利於王朝的未來,這說到底是一把說不清楚的雙刃劍。

說來,張璟說的這些,其實和張璟內心是不一樣的,雖然廣開言路是長遠的好事,但讓言路成爲黨爭工具,這明顯不利於王朝體制。

按照張璟的想法,只有取消風聞密奏,讓言官彈劾必須要有證據,不能聽風就是雨的彈劾,徹底讓黨爭失去他在言路上的利器最好。

雖說這樣的話,也許很多言官聽到風聞而不敢上奏,導致朝廷可能只能不知道某些隱藏的罪惡之事,但這總比言路成爲政治工具,把朝廷中樞弄得亂糟糟的好。

當然,這些想法張璟沒有說,也不敢說,畢竟,這些想法可是和朱由校的想法相似,說出來,首當其衝的就是朱由校會嚴懲姚宗文等人,這可是張璟不願意看到的。

畢竟,就眼下而言,姚宗文他們對張璟有用,特別是他們手裡的言路,可以隨意彈劾別人。

顯然,張璟現在是非常需要這些言路的,終究若是日後別人在朝廷對付彈劾他,他完全就可以用姚宗文等人的言路還擊,自然,張璟現在還是要保姚宗文等人。

也只有到了張璟真正在朝堂有絕對話語權時,他纔會實行限制言路,徹底把黨爭利用言路的特殊性,而產生的亂局解決。

“依你的意思,姚宗文等人,朕真的一點兒都不能治罪嗎?”也不知過了多久,張璟在想那麼多事時,朱由校突然問話道。

聞言,張璟回道:“回稟陛下,此事姚宗文等人有錯,陛下按理來說是應該懲罰的。然而,時局特殊,臣以爲可罰他們大量俸祿,以示懲罰便可,畢竟,倘若陛下真要嚴懲他們,把他們徹底踢出言路,那他們原本所在言路上的職位該給誰呢?難道要全部給東林黨人嗎?”

這一次,張璟說得一點兒也不委婉,直接點出東林黨來刺激着朱由校。

果然,朱由校聽到張璟說的嚴懲言官,那姚宗文等人的職位可能會被東林黨人佔據後,這下子,朱由校決定再也不堅持了。

終究,真的要是無所畏懼的,嚴懲那些的言官,使得他們丟失了官位,並且之後讓東林黨完全掌握言路,那豈不是真要讓東林黨在言路上架空他這個皇帝嗎?

越想越不對的朱由校,自然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

故而,雖然朱由校依舊討厭姚宗文等人,但在心裡,朱由校還是非常感謝,有他們在,朱由校也就不比擔心言路全被東林黨掌控了,而有東林黨的敵對黨派在朝堂的言路,這也能讓朱由校不用擔心東林黨在朝堂完全沒有牽制,有利於他平衡朝堂。

心結就此被解開,朱由校到了現在,自然也不會再出爾反爾了,他又和張璟聊了一會兒,就叮囑張璟離開後,記得去坤寧宮看看張嫣,隨後便讓張璟離開了。

165、死人不會開口158、書生閻應元351、忠誠孰表?42、賭坊謀財34、你大點聲!我真的聽不見!319、西山軍器局336、王安倒臺271、尚不完善185、軍器局抽離236、禁軍中的禁軍254、大明朝貢是賺錢的!76、餓死朕了!255、大國表現246、後半輩子靠張璟98、公賬私賬330、王安留中27、選後選德255、大國表現369、楊鎬有救51、薛府沒落378、遼西無底洞27、選後選德88、是你!82、張璟不能爲官321、錦衣衛指揮使難得善終293、還是哥哥好!111、逐客氏出宮374、怎麼去朝鮮了?364、運氣好的王化貞170、空穴來風82、張璟不能爲官152、沒有賭博,就沒有九千歲!74、長壽真可怕382、東林黨的紅線52、老滑頭抽兒子102、奸商萬煒265、孝宗要背鍋89、鄰家有女323、畢懋康獻自生火銃126、三論295、大明沒“大人”343、漢族女英雄119、現成人選71、大爺小道童253、這馬會不會出事?388、朝鮮中立191、少年皇帝很機智176、忠心老卒李易297、鬥毆笞刑336、王安倒臺269、畢懋康登門31、此張嫣非彼張嫣?151、找姓魏的幹嘛?187、好你個張璟,果真算計到朕的頭上了166、臣無罪!161、有辦法讓他出來312、搜查魏朝57、等我見過陛下,再來找你們!223、會學習會反思的韃子最可怕69、偷樑換柱372、普門醫品27、選後選德314、大不敬,斬魏朝247、太監的綠帽子137、黃汴攔路186、降落傘段子的啓示324、放一銃89、鄰家有女149、這皇帝是有多缺錢啊?330、王安留中239、御馬監也有貓膩401、稷山大捷249、耿直人總闖禍93、管它要不要改進158、書生閻應元188、用賬本做交易263、請國舅爺點兵12、對付張璟的好時機362、殺十一者,令行士卒97、王崇洋351、忠誠孰表?262、張之極不消停70、處理國舅爺的善後192、保證張嫣的安全270、自生火銃214、三點確定278、讓東林黨人做替死鬼339、紅夷大炮263、請國舅爺點兵331、王體乾求救64、宮闈內爭192、保證張嫣的安全223、會學習會反思的韃子最可怕105、換個知根底的人104、不是賭神的高進60、大明敗於奸細141、錢息335、王安有罪230、借不會破案的人破案93、管它要不要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