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孝宗要背鍋

bookmark

京營兵,雖然自土木堡之變後,已經不復成祖皇帝當時的三、四十萬的數量規模,但隨着名臣于謙的一場京師保衛戰,京營兵至今一直保留着當時保衛北京的十餘萬人的規模。

換而言之,這十餘萬人,除了後來擴充進京營的兵馬,基本都是以當時參加京師保衛戰的天下勤王兵馬爲主的軍隊後裔。

只是,時光流逝,這些京營兵馬,因爲久無戰事,再加上自弘治帝開始,上到皇帝,下至大臣,都對於京營兵馬訓練的漠視,開啓了大規模京營佔役的開始,所以不能指望這些京營兵,還能有他們祖輩的實力?

說來,京營兵的戰力,雖然如今多是因爲京師承平日久,草原異族已經多少年沒有摸到北京城下,導致京營兵訓練荒廢,又被勳臣貴戚們奴役,變相成了他們的私僕,纔會變成這樣的,但歸根到底,京營兵能有今天,也是朱元璋設立的制度問題,以及後面大明皇帝自己對於京營不作爲,聽之任之的鍋,這才能讓如今的京營,成爲勳臣貴戚們的“私僕。”

畢竟,開國始,當時大明國都在應天時,便有功勳大臣可以有特權在京營中,有一定人數的家將家兵奴役,這就給了勳臣們奴役京營的藉口,即使後來成祖皇帝遷都北京,也是一樣。

當然,雖然這些時候,勳臣貴戚們使用京營私役,給他們做建造房屋、耕種田地這些活計,但畢竟因爲他們能佔用的役兵人數有限制,所以京營的訓練,還沒有大規模荒廢。

可是,到了人品政治上確實可以被稱爲一代明君的明孝宗時,這位弘治帝治理天下是好手,可是對待兵事,卻是一等一的差,完全可以說是弊政。

弘治帝在兵事弊政當中,最出名的便是邊備荒廢,然而有一項,後世卻很少提及,那就是自他開始,纔有了大規模的“京營佔役”,導致了京營兵徹底腐朽。

京營裡面,包括三大營、十二團營等,是大明拱衛京師的重要的軍事力量,但是自大明開國以來,卻是經常用這些軍隊來進行一些工程建設,包括修造宮殿、城垣、陵墓等,把士兵變成勞力,影響操練,而京營佔役越嚴重,官軍戰鬥力就下降得越厲害。

其實在成化年間,京營佔役已經被大明有識之士意識到了這是一項弊政。

到了弘治帝即位之初,便在即位詔書上把它列爲先朝弊政之一革除,下令山陵修建完畢後,京營官軍不許再做其它工役。

但是沒過多久,重內政厭兵事的弘治帝,不僅讓京營重新投入繁重的工役,加上他迷上了佛道齋醮,大起寺廟,又寵幸外戚,至使京營佔役越發嚴重,除了必要的皇家及公共工程,連一些完全沒有必要的寺廟及皇親國戚家的一些工程也讓京營官軍來完成。

成化年間京營佔役,還主要是爲了修造公共工程,可弘治帝變本加厲,更多是爲了一己之私,有史記載的佔役記錄,幾乎超過了他前面的所有大明皇帝。

比如弘治六年,孝宗拔三大營官軍,用來修造他老丈人張巒以及仙遊公主的墳墓,另外還修理了玄武門、金水河及浣衣局等地,三大營官軍派去的人不夠了,又從團營撥。

當時,兵部尚書馬文升請求停止,還軍操練以養銳氣,弘治帝卻仍令官軍儘快完成以上工程。

弘治十年三月,又修倉庫及萬春宮,命令京營一萬多士兵前去修造。

同年十月,又派京營官軍八千人給他丈母孃金夫人修造房子,五千人修神樂觀,三千人修城樓,三千人給重慶大長公主造墳,還派了一萬多人去採柴薪。

此後,又在張皇后的老家興濟,爲張家興建崇真宮。

弘治十四年,又命官軍修理內外城、內府諸門,社稷壇、午門以及九門城濠。

當然,除了這些,其它還有修建清寧宮,毓秀亭什麼就不用說了。

而且,除此之外,弘治帝甚至利用軍士爲他養豹。

說來,武宗皇帝也是替他爹背鍋,後世一直說嬉鬧無度的正德帝用軍士養豹,可是,又有誰知道,這可不是正德的專利,而是他爹弘治帝提倡這麼幹的,正德不過是發揚光大而已。

不同的是,正德的豹房勇士養豹,除了養豹,但還是要在內教場操練,可弘治就真的只是用兵卒當飼養員養豹取樂而已。

由於弘治年間土木繁興,工程密集,全由官軍來負擔,京營官軍幾乎沒有正常進行過操練,好好的軍隊成了工程隊,而正是繁重的勞力讓士兵們不堪忍受,所以紛紛選擇逃役。

弘治十三年,監察御史劉芳上奏說,“京師根本之地而軍士逃亡者過半”,“其錦衣騰驤等衛軍士不下十餘萬人,又不繫操練之數,近年雖立團營,而役佔賣放者多。”

這一年,逃亡軍士居然過半,而十餘萬人不繫操練,團營役佔者多,簡直觸目驚心。

故而,有志的言官請求罷京營役佔的奏疏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兵部尚書劉大夏,英國公張懋,南京吏部尚書倪嶽等人也多次請求禁止官軍佔役,恢復操練,以養軍隊銳氣。

然而弘治卻只是敷衍了事,從來沒有真正改善,嚴重的佔役現象一直持續到弘治朝結束,其導致的結果是“軍士逃亡日多”。

之後便是坑了他兒子正德,花費了各種心思恢復京營邊軍戰力,結果死了也不落好名聲。

弘治朝京營佔役的一切,其實都落在大明幹實事的人眼裡,比如弘治十七年十月,監察御史劉淮就上奏,“殫忠”“效義”二營軍舍有一萬五千多間,用來供官軍調遣操練時居住,但是近二十年從來都沒有用過,請求皇帝選壯勇送團營操練。

二十年來軍舍空空,士兵全都在做工,這是自太祖皇帝用兵卒做工以來,都沒遇見的事情,畢竟用軍隊爲役,都是一時權宜之計,沒有那個武勳皇帝會那麼傻,讓軍隊全部退化爲農民的,而也因此,京營名存實亡。

至於京營官軍的戰力,那就不用說了,在成化年間,只有部分佔工的京營,尚且可以平定荊襄和大藤峽之亂,可到了正德初年,劉六劉七起義,京營官軍卻完全不能抵抗,這其中的原因自不必多說。

可以這麼說,京營荒廢,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弘治帝的鍋,沒他大力提倡京營做工,也就不會助長了五軍都督府的勳臣貴戚們遠遠超出其權利的侵佔兵役人數。

期間,也只有在高度注重兵卒戰力的正德帝手裡,幾乎沒人敢動侵佔兵役的主意。

可是,正德一死,後面歷代皇帝,也跟着修宮殿,雖然沒弘治帝那麼厲害的拔京營修建,但有着貪心的勳臣貴戚們的幫助,這京營的陋習,也就跟着徹底爆發了,最終有了如今的腐爛現象。

147、方從哲接旨316、永遠也查不到真相125、飛鳥也可擊落294、魏朝真渣男33、老子挨的那幾拳,得讓他還債!143、誰人用心195、額度高了?388、朝鮮中立315、死不瞑目271、尚不完善108、錦衣衛好壞353、別讓末將難做80、火器研發慢,購買量不足172、言官也是雙刃劍234、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10、袁應泰有三敗127、其心惡毒,無可加焉!103、賑災不力394、洪太主188、用賬本做交易92、真是“老”工匠!320、王體乾的預感285、西席289、伯父當心341、秦良玉要報仇288、胡攪蠻纏朱由校303、兩面進行313、證據面前案情水落120、當面挖坑讓你跳117、不服那就坑你380、今我大明,隱有十常侍者177、貴人背後,貴不可言!250、耿直人也不老實185、軍器局抽離378、遼西無底洞242、端起鹿血幹了131、張府誰人348、用誠意打動69、偷樑換柱207、瓜很苦134、義利之說2、我壓她!335、王安有罪367、蒙古不可信69、偷樑換柱402、蔚山之戰的真相338、初陽,你怎麼看?375、浙兵訓練53、傾家蕩產去賠罪87、方從哲薦人265、孝宗要背鍋243、咱們得靠國舅爺了146、都聽張國舅的274、死無對證42、賭坊謀財93、管它要不要改進321、錦衣衛指揮使難得善終344、當心秦良玉195、額度高了?68、就你還想封爵?228、賊喊捉賊217、真兇是東林黨389、漢城熱情318、帶俸千戶104、不是賭神的高進370、楊家人聯絡內廷51、薛府沒落142、脫靶了118、夜裡十二點,肯定上架,來訂閱!339、紅夷大炮371、楊勇持帖求李204、廷弼必盡力相助241、御馬監的特殊小炤121、抗清三公得其二384、明招不行來暗的73、真是你大爺!365、監軍朝鮮176、忠心老卒李易123、完全想岔了26、那就快點開始選秀吧!171、尋死覓活306、酒菜有毒269、畢懋康登門198、好個確信無疑367、蒙古不可信140、驅使地頭蛇278、讓東林黨人做替死鬼102、奸商萬煒260、勳貴集體巴結380、今我大明,隱有十常侍者28、你竟然叫張嫣!371、楊勇持帖求李363、重刑威加海內146、都聽張國舅的397、錦衣衛詔獄390、崇禎二百六十五年225、再現浙兵的輝煌328、銃託很重要381、片銅都運不出宮裡192、保證張嫣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