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閻應元

新版圖“漢江省”的地方官完全由徵虜大將軍舉薦不太現實。

內閣班底和六部大員在朝堂上跟徵虜大將軍的代言人張鳳翼、樑廷棟、吳襄等等談判高手討價還價,終於開始妥協。

最後的結果是同意一小半官員由徵虜大將軍推薦,朝廷肯定必須委派超過一半以上兩榜進士出身的地方官。

大明的辦事效率高不起來,總要扯皮一段時間纔會落到實處,張鳳翼、樑廷棟、吳襄等等早就習慣了。

他們不急於回去,成天呼朋喚友在不夜城聚會,不少文官見卸下兵部尚書擔子的張鳳翼貌似越活越精神嘖嘖稱奇。

朝廷一下子多出幾百上千百實缺,跑官的士大夫趨之若鶩。

這不是誇大其詞,“漢江省”從無到有,由軍管逐漸向文官治理過度,真會需要成百上千的官員來治理。

這片地盤大着呢,超過二十二萬平方公里,緯度和後世的江蘇省接近,面積大了兩倍有餘,

沒有官員是傻子,連清流都看上了去新鮮出爐的“漢江省”做官的機會。

他們大多數人曾經參加過“崇禎大字典”的編纂,雖然不喜歡黃漢威逼朝廷的做法,但是都佩服黃漢的統御力和安民養兵的本領。

更加知道黃漢擁有的武力和財力,知道“漢江省”有徵虜大將軍率領“紅旗軍”十數萬厲兵秣馬,安全無虞。

新誕生的“漢江省”經歷過戰火洗禮百廢待興,那裡簡直是一張白紙可以實現胸中爲國爲民的抱負,爭取去“漢江省”任職的官員成百上千。

溫體仁本來就準備急流勇退,見徵虜大將軍遞來了臺階,當然順坡下驢,他連續三次送上奏疏請辭,主動要求前往漢江承宣布政使司擔任布政使。

崇禎裝模作樣兩次挽留後第三次同意了首輔的請辭,任命溫體仁爲漢江承宣布政使司第一任左布政使。

黃漢請調盧象升前往“漢江省”任職被崇禎皇帝否決,陳奇瑜被任命爲漢江提刑按察使司正三品按察使。

換了首輔,內閣班底也得調整,皇帝批准了何如寵告老的奏摺。

徵虜大將軍的岳父鄭國昌也選擇急流勇退,乾脆寫了告老還鄉的奏摺,可是連續遞交三份都沒有得到崇禎的批准。

不肯放歸鄭國昌不是虛情假意,而是崇禎需要這樣的人跟徵虜大將軍溝通。

崇禎十年的內閣班底現在是以首輔張至發爲首,閣臣有劉之倫、鄭國昌、賀逢聖、薛國觀、劉宇亮、黃士俊、孔貞運等等。

宋應星只不過是個從八品教喻,根本沒有出彩之處,如何當得正四品知府?經過內閣合議給了徵虜大將軍面子,宋應星連升三級當上了漢城縣正七品知縣。

至於閻應元、馮厚敦、陳明遇三個老百姓被提名委任從五品、正六品官員太過兒戲。

介於新領地的山裡還有化外刁民,巡檢司必不可少,朝廷特事特辦給了三人正九品巡檢官職往漢江省委派。

至此,黃漢最想搞到手的人才由於在大明一文不名,全部成爲了“漢江省”的官員,相信只要“紅旗軍”有了跟他們打交道的機會,同化他們只是時間問題。

五年平遼計劃被“紅旗日報”炒作得沸沸揚揚,大明幾乎是家喻戶曉,閻應元、馮厚敦、陳明遇這三位滿腔報國熱情的俊傑當然耳熟能詳。

只不過他們沒想到會有喜從天降,忽然間就被縣太爺、知州親自登門拜訪了。

被徵虜大將軍點名的官員,高高在上的崇禎皇帝不會去花時間琢磨,但是整個大明官場都在研究。

不少文官武將現在不僅僅揣摩聖意,還提前備課嘗試揣摩徵虜大將軍的意圖。

三個老百姓被徵虜大將軍破格提拔,居然和首輔溫體仁、封疆大吏陳奇瑜、盧象升同時出現在新領地“漢江省”選官名冊上,足以讓天下譁然。

本來任命一個正九品巡檢犯不着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皇帝用印,但由於是跟溫體仁、陳奇瑜等等同一批選官,因此新任首輔張至發一起辦了。

張至發跟溫體仁乃是莫逆之交,他之所以走到今天跟溫體仁的提攜不無關係。

溫體仁去“漢江省”擔任布政使,張至發何嘗不知這是徵虜大將軍釋放的善意,他當然會用好首輔的權力,能夠滿足徵虜大將軍意願儘可能滿足。

閻應元哪裡想過曾幾何時能夠接到聖旨,全家七八口人慌成一團,還好知州大人和幾位陪同的官員很謙和,沒有怪罪閻應元失儀。

可是接下來幾位父母官的提問讓新鮮出爐的閻巡檢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因爲他對徵虜大將軍簡直是如雷貫耳,但是全然不知道徵虜大將軍爲何認識自己,爲何特意點名要他去漢江省做官?

何止是閻應元摸不着頭腦,當時來彙報工作的旗衛頭子黃四方貿然接到黃漢交代查訪宋應星、閻應元等等四個人的任務之時,也是雲裡霧裡。

黃四方自認爲是徵虜大將軍的最心腹之人,他都無法得知黃漢怎麼就會想起打探這四個人的消息,是從什麼渠道得知有這樣的人?太神秘了!

幾位地方官見閻應元不像刻意隱瞞真相,也都覺得茫然,但是他們都想着交好徵虜大將軍,給了閻應元一些儀程,助他帶着一大家子上路。

這是黃漢與衆不同的做法,理由是新領地條件艱苦人口太少,要求所有的官員必須舉家前來赴任,有條件的還可以勸親朋好友、街坊四鄰來‘漢江省’發展。

接下來還要特意組織人手開赴京畿之地、南直隸、浙江、福建等等省份招商引資。

有人才、有資本、有人口、有技術再有相對先進的法律法規,還有最起碼十幾年內都能夠保持廉潔奉公的管理層,“漢江省”興旺發達指日可待。

跟閻應元一樣被搞糊塗了的還有馮厚敦和陳明遇,但是他們都無比激動,他們不僅僅是因爲得到了朝廷給予的官職高興,最大原因是能夠參與到五年平遼,能夠爲了國家出力流汗。

第五百七十五章:保安州第二百七十九章:打預防針第六百零五章:鞭長莫及第三百三十章:等待第二章:來到大明第四百三十二章:細菌戰第八百零五章:功虧一簣第六百一十一章:崇禎痛哭第一百九十三章:豐收在望第一百七十七章:徐光啓第二百六十章:掐時間第七百六十三章:開戰第二百九十一章:聯合東江鎮第八百六十五章:海西四部第五百四十四章:黃河冰封第九百一十四章:召喚第八百五十五章:垂拱而治第八百七十三章:挾天子而令諸侯第四百一十八章:心悅誠服第五百五十一章:殺奔荊州第四百八十八章: 迎合聖意第四百二十二章:巢穴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槌定音第五百二十三章:至死不渝第九十九章:補戰損第二百三十四章:牛刀小試第二百零七章:橫幅第一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五百五十八章:罔顧君恩第八百零五章:功虧一簣第三百五十四章:初戰告捷第六百三十一章:孫傳庭第三百六十二章:全軍覆沒第八百一十六章: 截斷歸路第九百五十四章:生死抉擇第三十八章:遇敵第二百三十九章:活捉大臺吉第十八章:佔便宜第十二章:不再孤獨第八十八章:五湖四海第四百零八章:海上獵場第一百六十二章:選擇題第六百四十五章:少年施琅第四十八章: 奔襲第十七章:三屯營第九百一十二章:放手一搏第四百二十三章:旅順號第八百二十二章:土崩瓦解第九百三十八章:何處容身第四百零七章:船堅炮猛第五百九十九章:高起潛投降第五百六十九章:吳襄父子第三百一十章:步炮協同第三十七章:不過癮第二百一十章: 納妾第六百五十二章:朔州城第六百二十七章:有口皆碑第二百六十七章:征服與掠奪第六十二章:天使來了第七百七十四章:聽天由命第一百八十八章:鍊鋼第七百二十五章:滅許定國滿門第三百七十五章:青泥窪第八百三十八章:漢威城第二百四十七章:只是未到傷心處第二百四十八章:撤退第八百三十三章:爆炸第九百一十五章:整裝待發第三百五十七章:一隻雞第七十九章:高家第二百九十一章:聯合東江鎮第八百八十五章:拼了第四百九十三章:幻想第八百九十二章:暹邏灣第二百八十八章:平叛第二百八十七章:叛亂第九百零六章:炙手可熱第四十一章:子弟兵第六百七十九章:反水第十八章:佔便宜第二十二章:總旗官第五百七十九章:獅子搏兔第八百八十五章:拼了第五十九章:投桃報李第五百六十六章:建奴流寇互動第二百六十四章:陰霾散去第四百二十六章:《江戶條約》第一百九十章:全鋼胸甲第二百七十五章:巡按御史第一百九十八章:靠山第一百四十章:與有榮焉第三百九十一章:是龍得盤着,是虎得臥着第六百一十六章:檢第四百九十五章:寧死不從賊第七百五十八章:遼海繁忙第七百二十九章:轟擊前進第二百四十四章:屈人之兵第八百三十章: 慷慨赴義第二百四十六章:無比幸運第六百九十章:打擊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