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改變歷史

此戰清兵丟了三千餘人馬,打掃戰場之時抓捕到幾十個清軍傷兵拷問後,得知是建奴的鑲白旗一部和一萬幾千韃子兵來碰了一鼻子灰後逃之夭夭。

也得知旗主豫親王多鐸不在發動衝擊的五千人馬中,他應該不會死於混戰。

王志誠率領的左翼騎兵有兩千五百騎,他們親眼見證了可以記載於史冊的經典野戰。

滿清、大明雙方出動人馬四萬餘,勝負在“紅旗軍”剛剛到達戰場立足未穩之時就見了分曉。

清兵五千騎發動集團衝鋒被打得哀鴻一片,只有一百幾十匹失去騎手的戰馬衝入明軍沒有完成的陣列,那還是因爲米尼槍手和自生銃手養成了習慣,在不是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捨不得射馬。

明軍雖然陣列未成,但是打炮、放銃全不耽誤,打垮了五千騎兵的集團衝鋒後根本不停下來列陣,而是全線向清兵陣列壓了過去。

多鐸哪裡見識過如此強悍的明軍,他已經被震天響的明軍炮火嚇住了。

外強中乾欺軟怕硬是建奴的本性,多鐸眼睜睜瞧着明軍一邊運動一邊整隊沒有敢再次發動進攻。

脫離是不二選擇,就在清兵掉頭逃跑之時,明軍騎兵發動了衝鋒,追着騎兵屁股打槍、放銃的感覺很爽,剛剛從軍不足一年的騎兵施琅樂不可支。

歷史上的牛人果然不太容易被埋沒,他機靈得很,沒有如黃漢所願戰死沙場,還揮舞馬刀砍了一個韃子的首級,在這之前他已經使用自生銃幹掉了一個韃子。

“紅旗軍”特別重視使用冷兵器殺敵獲得的軍功,估摸着施琅由於英勇作戰會被鎮撫官晉級軍銜成爲士官,也能夠得到伍長的職位。

手裡提着親手砍下的韃子腦袋,這一刻施琅的心裡滿是對徵虜大將軍的感激之情。

他感慨萬千,果然是參加騎兵最容易建功,大將軍指點的道路一片光明啊!

再次指揮接近二百門火炮齊射建奴和韃子,復仇的彈雨橫掃千軍。

這一次是幾萬規模的兩軍野戰,親身經歷天啓年幾次戰鬥的孫元化看着戰場上清軍層層疊疊的屍體,禁不住淚流滿面。

他有文化有見識,早就跟隨師傅徐光啓開眼看世界,今日的野戰足以改變歷史,正式宣告“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成爲了過去式。

孫元化豪情萬丈,他不僅僅期盼收復遼東,還期待着跟隨龍武水師去大洋彼岸看看,是不是可以爲大明在海外開疆拓土。

步炮協同破陣,騎兵隨後掩殺,這樣的戰法簡單有效,建奴卻是很不適應,接下來的仗他們如何打?

守城守不住,野戰打不過,建奴以武立國,當他們引以爲榮的武力在步炮協同下一文不值之時,真離亡國滅種不遠了。

纔剛剛過去了一天而已,“紅旗軍”捷報再傳,這一次陣斬建奴、韃子三千餘,拿上一次的斬首數倍增了。

其中有甲喇額真這個級別的建奴三員,牛錄額真以上級十幾個,韃子千夫長四人,百夫長以上級二十餘。

而且這是明軍首次在跟建奴進行數萬人馬的野戰中大獲全勝,這即將意味着什麼?

京師又沸騰了,軍民歡呼雀躍,爆竹聲、鑼鼓聲驚天動地。

紫禁城裡的崇禎皇帝接到“應州大捷”的奏報一時間激動不已,幾次想開口都哽住了喉。

來報喜的王承恩不由得抽泣起來,他同樣知道這一次勝利不僅僅是三千餘斬獲而已,足以改變歷史、改變大明總是被動挨打是局面。

他顫聲道:“陛下,我軍在總兵力接近的情況下能夠跟東奴野戰且能勝之,全線反攻爲時不遠了,徵虜大將軍好樣兒的。”

崇禎穩定住了情緒,道:“朕等這一刻等得太久了,差一點都沒了信心,遼國公不負朕所望,朕一定會厚待黃家,傳旨平臺議事。”

獲知“紅旗軍”再次大獲全勝的消息,兵部尚書張鳳翼彈冠相慶。

他乘着皇帝高興,不失時機在平臺奏對之時遞交了辭呈,內容言辭懇切,主動請求承擔清兵打入關內的責任。

張鳳翼老謀深算,歷史上的他知道清兵殺入京畿之地,他這個兵部尚書難逃其咎,他一邊服用藥物慢性自殺一邊自請總督各鎮援兵出師,一直勤勤懇懇工作,最後死於任上。

歷史轉了彎,張鳳翼心存幻想沒有服毒,也是因爲皇帝下罪己詔後承諾三年不殺給了他活下去的希望。

這段時間大明朝廷還真的沒有殺罪官、罪民,貌似只有徵虜大將軍用尚方寶劍執行軍法要了總兵官巢丕昌的性命。

張鳳翼在“紅旗軍”連戰連捷之時主動引咎辭職,可謂深謀遠慮。

他揣摩聖意已經登峰造極,知道此時出面公然承擔罪責,皇帝一定不會趕盡殺絕,說不定他能夠全身而退。

兵部尚書請辭,皇帝沒有一言而決,跟首輔溫體仁,閣臣何如寵、鄭國昌、孔貞運、賀逢聖、黃士俊、張至發、薛國觀商議這件事。

此時崇禎朝的閣臣已經換了一茬,文震孟、林焊死了,錢士升、何吾騶、王應熊等等被罷免。

鄭國昌爲人還是比較實在的,天子問如此大事,他根本不避嫌也不怕得罪人侃侃而談道:

“陛下,東奴入寇責任不在本兵,況且張大人曾經竭力舉薦徵虜大將軍領兵,如今‘紅旗軍’在山西連戰連捷,本兵多多少少應該有些運籌之功。”

何如寵諫言道:“陛下,本兵自認爲無力爲國分憂,舉薦兵部左侍郎劉大人接任本兵一職老臣以爲甚善,只不過就此放歸如此重臣不合時宜,老臣建議陛下三思。”

首輔溫體仁道:“陛下,本兵在此時請辭不利於我軍士氣,老臣以爲可委任本兵前往山西督師最是適合。”

孔貞運、賀逢聖、黃士俊三位閣臣附議道:“首輔深謀遠慮善莫大焉,此時朝廷派出本兵前往山西督師確實能夠激勵士氣。”

經過商議,心情不錯的皇帝最後敲定了這件大事。

第七百五十六章:勢大難制第四百一十四章:烏德沃特號第一百四十一章:證據確鑿第三百九十章:控制寧遠第二百一十四章: 討要公道第三百一十章:步炮協同第六百九十九章:一網打盡第九百五十六章:爾等皆亡國之臣第一百三十章:取經第十七章:三屯營第二百九十四章:固若金湯第四百五十八章:擊斃李九成第二章:來到大明第二百九十九章:成竹在胸第四百五十二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四百七十二章:衝灘登陸第九十一章:壞壞的第八百四十一章:心如止水第六百三十四章:一語點醒夢中人第一百六十二章:選擇題第七百五十四章:形勢一片大好第一百四十三章:捨我其誰第八百一十四章:萬劫不復第八百零一章:暗自提防第九百二十四章:禪讓第三百六十二章:全軍覆沒第一百零四章:裴家西溝村第五百六十六章:建奴流寇互動第四百三十章:近水樓臺第四百八十章:策反第四百四十章:秋季攻勢第六百二十章:橫刀自盡第六百八十八章:爆發了第四百七十七章:維穩東江鎮第八百零八章:等待觀望第六百零五章:鞭長莫及第五百七十章:勸降第六百一十章:甕中捉鱉第五百零八章:天天殺人第三百九十七章:缺錢第五百七十二章:羞辱大明第一百六十四章:聯手第八百三十章: 慷慨赴義第一百七十一章:顏如玉第九十一章:壞壞的第八百七十九章:兵敗如山倒第七百八十七章:圍殲多鐸第七百五十二章:捕鯨船第七百三十章:活捉張存仁第六百七十三章:奪取偏頭關第八百五十九章:利國利民第二百九十五章:互相支持第九百四十章: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第九百零七章:全面進攻第三百四十九章: 中計第二百九十一章:聯合東江鎮第五百六十七章:遼西暗戰第三百零一章:結硬寨打呆仗第三百七十九章:皇帝愁苦第二百零三章:功過相抵第六百九十五章:不歸路第四百一十三章:施大瑄第四百二十七章:運糧第二百六十一章:說走咱就走第六百五十五章:金銀銅幣第八百五十七章:一舉拿下瀋陽第五百零二章:危如累卵第三百九十一章:是龍得盤着,是虎得臥着第八百三十二章:分而治之第九百一十七章: 活捉劉宗敏第五百二十三章:至死不渝第九百三十章:搗毀鷹巢第七百三十八章:爽翻了第三百五十五章:突入防線第九百四十五章:整編錦衣衛第一百七十六章:補充兵額第二百五十二章:死心塌地第九百零九章:殖民和開拓第二十六章:搏軍功第二百八十六章:抓捕第六百二十四章:立錐之地第六百五十三章:披堅執銳第二十八章:襲擊第四百五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四百四十一章:請旨出擊第二百四十一章:驚愕莫名第九百零六章:炙手可熱第五百五十四章:家族蒙羞第四十章:傷亡第七百七十六章: 惹毛了大明第四百四十八章:征途第八百三十四章:威望掃地第五百七十七章:“活秦檜”陳洪範第一百一十八章:橫衝直撞第九章:哀其不幸第二百零二章:君前奏對第六百八十六章:暴怒第二百八十三章: 擁有氺營第五百三十五章: 權衡第四百三十六章:教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