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點將

樑廷棟跟鄭國昌私交不錯,他這個兵部尚書還算混得不錯有很大原因就是因爲黃漢屢次建功,給地盤讓“紅旗軍”發展就是二人密謀的結果。

這就意味着黃漢不僅僅有一千三百六十營兵額度,還會擁有五千六百衛所軍的兵額。

其實衛所制度到了明末已經名存實亡,衛所軍根本不堪一用,只不過派出班軍做苦力而已,差不多已經退化成爲了農民,根本沒有了戰鬥力。

但是有了財力、物力的黃漢擁有一個衛所會大不相同。他不會盤剝麾下的衛所軍,還會貼錢糧組織他們生產、訓練兩不誤,一兩年下來,這些衛所軍的戰鬥力應該不亞於普通明軍。

其實一個衛所的地盤真的不小,大部分都有三五個千戶所城。

其中一個千戶所城是衛城所在地,千戶所以下還應該有幾個百戶所,有的百戶所還應該有墩堡幾座。

撫寧衛城已經毀了,重修理所當然,崇禎年財政何其困難,朝廷不可能給銀子,唯有指揮使、指揮同知等等軍官自己想辦法。

黃漢屢次打後金軍虎口奪食已經發家致富,得到的財帛當然要用在富國強兵上,給“紅旗軍”建立一個出入方便,進可攻退可守的根據地勢在必行。

他不會在原址重新修繕撫寧衛,而是準備把這個衛城修建到擁有天然港口的遼海邊。

這裡本來就有一個千戶所城,即便破敗不堪也不打緊,畢竟地基是現成的,再次擴建後成爲衛城沒有問題。

以後黃漢就會在海邊擁有一座城池,有自己的碼頭,買些船舶動用關係請兵部批一個水營把總給七八艘三、四號福船作爲戰船應該不會太難。

一座屹立在海邊的堅城,好處不言而喻,最起碼沒有水師的後金軍來攻打之時,再也圍不死這座城池。

“紅旗軍”可以用城頭佈置的火炮、擡槍大量殺傷來攻城的敵人,可以從海上得到補給,可以派出騎兵不斷出城襲擊前來圍困的敵軍,長期以往敵人肯定失去了拿下撫寧衛城的興趣。

這座城池在遼海邊,有了戰船、貨船的“紅旗軍”完全可以無視山海關直接乘船前去偷襲後金軍,遼東那漫長達到兩千餘里的海岸線都會成爲被偷襲的目標,使得敵人顧此失彼疲於奔命自然會削弱建奴。

後金軍席捲京畿之地裹挾了小三十萬老百姓去了遼東,大明損失的人口遠遠不止這些,被屠殺和在逃亡過程中凍死、餓死的老百姓應該最少有雙倍,保守估計損失總人口不下於百萬之多。

建奴如蝗蟲般把京畿之地啃了一遍,太多地主老財也丟了性命,衛所軍裡那些侵吞軍田的軍官也有許多被殺了,還有許多軍官投敵。

這其實也算完全打破了京畿之地的權力架構,黃漢此時重新收攏以前撫寧衛的軍田相對容易許多。

畢竟北方的衛所在明朝初年之時,每一軍戶給田五十畝,由此可見一個滿員衛所應該有超過二十萬畝軍田。

黃漢採取秋後算總賬的辦法追究永平府從賊的各級武官和土財主的罪責,願意讓出手裡已經侵吞的軍田可以法外開恩,冥頑不靈者以賣國罪論處,想必搞到手大量田畝沒有大問題。

明末土地兼併已經白熱化,失地農民何其多也,土地集中到了官僚集團手中,由於士大夫有減免田賦優待,導致國家可以收稅的田畝逐年減少,導致朝廷用度入不敷出。

不破不立,世界上本沒有絕對的壞事和好事,後金軍劫掠京畿導致人口損失不下百萬有利於緩和土地矛盾。

畢竟諸多擁有大量田畝的士大夫也死於兵荒馬亂,還有許多人投降了建奴,他們即便不死也即將面臨秋後算賬。

由此可見打退後金軍之後,永平府地界應該是地多民少的狀態,然後就會出現新貴瓜分無主之田畝。

不好意思,黃漢也應該是新貴之一,再有鄭國昌這個右布政使、劉之綸這個順天巡撫包庇,分潤勝利果實之時得到大實惠應該水到渠成。

之所以京畿之地在建奴第一次入寇退兵後沒有快速重建,是因爲大明的統御力極其薄弱,老百姓得不到救濟只能自生自滅,許多身強力壯的漢子當然不可能安心等死。

於是乎嘯聚山林的響馬、流賊、山大王層出不窮,地方上秩序混亂,導致老百姓無法安心生產,結局就是大量良田荒蕪。

這就形成了可笑又可悲的明末現狀,一方面是土地兼併嚴重、升斗小民沒有自己的土地,另一方面是大量土地拋荒沒有人耕種。

作爲擁有現代人見識這個大金手指的黃漢當然知道秩序的重要性,他手裡已經有了“紅旗軍”,又即將擁有一個衛所的軍隊,如此實力維持地方上的良好治安當然不費吹灰之力。

有黃漢的資金投入,技術幫扶,又有軍隊做靠山,還有巡撫、布政使撐腰,黃漢把自己染指的地盤經營成爲王道樂土不會太難。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有了靠海的地盤,黃漢會用心經營,農工商並舉,假以時日定然碩果累累。

遵化諸將不僅僅得到了封賞,也領到了新任務,馬世龍和吳自勉即將往撫寧開拔,因爲孫承宗已經到達撫寧坐鎮指揮,他親自點將其中就有馬、吳二人。

鄭國昌也點將出徵,黃漢的“紅旗軍”即將趕去豐潤縣城集結,川軍總兵官鄧玘也被鄭國昌點將,還有尚在路上的七千白桿兵也會趕去豐潤匯合。

劉之綸這個新官上任的順天巡撫駐地依舊是遵化,這裡雖然少了一萬餘人馬,但是劉之綸根本不擔心遵化的安危。

因爲經過多方信息證實,後金軍主力已經回家了,還留在關內的人馬已經不足一萬,其中八旗甲兵不會超過一半。

後金軍已經由主動進攻變成了消極防禦,除了三屯營、永平、遷安、灤州這四城周邊還是兵荒馬亂,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已經在搶農時播種春小麥。

第二百四十七章:只是未到傷心處第二百三十二章:冷熱兵器混搭第九百三十七章:求心所安第九百五十章:受挫第七百四十二章:誤會第六百四十六章:謹慎小心第五百二十一章:罪莫大焉第九十章: 瓦克達第二百二十六章:生死攸關第九百二十五章: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第九百二十四章:禪讓第七百四十二章:誤會第六百八十七章:大決戰第三百零六章:殺入第六百四十二章:一攻一守相得益彰第一百六十一章:戰鬥到生命最後一息第六百六十三章:一鼓而下第一百四十七章:殺良冒功第八百六十三章:脊樑骨第八百八十八章:嶄露頭角第六百三十章: 以死謝罪第八百七十六章:和平演變第九百零九章:殖民和開拓第五百四十九章:劍指襄陽第六百零八章:英雄氣短第五百五十八章:罔顧君恩第五百零九章:餓殍枕藉第二百九十九章:成竹在胸第二百四十一章:驚愕莫名第六百七十九章:反水第六百七十章:陽方堡第五百四十章:一針見血第六百四十三章:拉得出打得響第八百四十六章:化爲焦土第三百六十六章:短兵相接第七百四十章:無間道第十三章:殺敵第一百二十三章:南門有活路第一百六十章: 奪門而入第四百九十九章:霹靂手段第八十三章:代入感第一百二十六章:不再沉默第八十七章:守備營第八百四十三章:閉關鎖國第五百六十六章:建奴流寇互動第七百九十八章:設伏第二百七十七章:擴軍第六百二十二章:發財第一百九十八章:靠山第七百五十八章:遼海繁忙第一百七十七章:徐光啓第三百一十五章:狼窩堡第六章:到手的鴨子飛了第五百三十六章:狗第六百零四章:呼鷹嗾犬第六十六章:抓狂第七十章: 再選家丁第七百二十九章:轟擊前進第一百三十六章:會師第六百零一章:轉行第六百零一章:轉行第五百四十章:一針見血第一百零八章:混戰第三百一十一章:憂思鬱難排第一百九十四章:秘密戰線第四百零六章:毛承祿第七百四十章:無間道第二百九十九章:成竹在胸第三百三十四章:復州大捷第八百二十八章:翻臉第二百零三章:功過相抵第三百七十一章:巷戰在持續第七百一十三章:春季攻勢第七百四十六章: 閻應元第三百六十二章:全軍覆沒第三十一章:投軍第六百二十一章:亢奮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第六十一章:直達天聽第六百一十七章:三年不殺第三百七十九章:皇帝愁苦第三十四章:一段佳話第六百七十五章:欲蓋彌彰第八百七十一章:中原方面軍第八百五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八百二十六章:廝殺一番第二百三十二章:冷熱兵器混搭第九百二十四章:禪讓第四百五十八章:擊斃李九成第三百三十三章:遺民淚盡胡塵裡第六百七十六章:膽寒第三百六十章:脈門第六百六十五章:三路出擊第七百二十九章:此路不通第八百八十四章:末路狂飆第八百六十三章:脊樑骨第二百一十八章:扔進昭獄第四百三十四章:掛爐烤鴨第六百一十八章: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第五百二十章:何以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