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場豪賭

{ }?忽然間,洛養性和張國維幡然醒悟了過來,心間涌現一股莫名的悸動,開始有一些同情這些江南士紳起來,處境也夠可悲的,冒着那麼大的險,漏繳那麼多的稅銀,卻只是緩解財政壓力,爲了填飽那些貪官污吏的胃口而已。

同時,雖然兩人的年歲不大,只有三四十歲,但也知道一點,江南稅銀的減少,直至後來的只有幾十兩,是發生在萬曆年間,一代名相張居正病逝之後。

也就是說,從張居正病逝的那一刻起,先不說萬曆皇帝本人愛財如命,收刮天下之才,在整個過程中,直至天啓末年,都是宦官橫行的年代,亦或是東林黨得勢,兩者輪流主政。

因此,在這期間,也是大明最爲混亂的時期,各地的貪官污吏橫行,層出不窮,吏治極爲腐敗,搞得民不聊生,尤其是江南,就是因爲橫徵暴斂,激起了好幾次小規模的民亂。

細細回味之下,想起這些陳年過往,就能夠想象得到,在這麼一個混亂的時期,不管是士紳,亦或是商賈,日子都不是那麼的好過,倒了一茬又一茬,換了一家又一家。

而且,在當時的那種混亂的環境下,如數繳納稅銀,還不如賄賂貪官污吏來得更加實際,更能最大化地保住他們的性命與家產。

何況,神宗皇帝數十年不臨朝,大明處於一種近乎於停滯的低效率運轉狀態,誰還關心國庫,只要打通了各層關係,餵飽了那些貪官污吏,自可保住己身。

簡而言之,就是在那樣的一個年代,個人的私利遠超過國家利益!

畢竟,不管是宦官禍亂朝堂,還是東林黨把持朝政,倒黴的永遠都是這些士紳與商旅,都不可避免地要拿出一大筆銀子,孝敬得勢的派系。

真真的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東林黨落下風,處處被打壓,那麼,作爲得勢的一方,宦官集團一定會對付東林黨支持的士紳與商旅,一定會想方設法地搞得他們家破人亡,弄取錢財。

若是東林黨得勢,宦官集團處於下風,那麼,這些士紳與商旅,就得拿出不少的銀子,作爲政治獻金,去巴結朝中的重臣,去打點與自己生意息息相關的各地官員。

畢竟,就算那些不會明搶,但只要暗地裡使絆子,他們這些人就會血本無歸,生意難做,同樣是家破人亡。

這一刻,不管是張國維,還是洛養性,都明悟了許多,之前的那番談話,這些人爲何是一副吞吞吐吐的樣子?

顯然,就算朝廷強勢行動,以雷霆手段,全都處置了那些貪官污吏,但是,他們的同窗好友,親戚之類的,難免還有在朝中爲官。

如此一來的話,心存顧忌與忌憚之下,更不能吐露那些貪官污吏了,而是將所有的原因都歸咎於過往,還留下了一絲餘地,不至於遭到報復。

自古以來,就有那麼一句話,民不與官鬥,這些商人就是堅持着這一點。

因此,在整個過程中,即便下定了莫大的決心,準備破罐子破摔,但他們還是保持着最後一絲“理性”,總是模糊一些事情,只是講貪官污吏,卻不言明是誰,要麼就是推卸到以前。

洛養性明白,儘管已經將問題想得很嚴重了,將事情想得很棘手,但自己還是低估了這次任務的艱鉅性,遠超自己的想象,還要更加難辦。

按照預期,自己的那種做法,所謂的殺雞儆猴,進行樹威,只是治標不治本,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同時,洛養性的心裡也知道,事情已經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不再自己的掌控範圍,這不是能力問題,而是職權問題,因爲,這已經牽涉到吏治腐敗的問題,不是自己能夠解決和插手的。

說白一點,繞了那麼一個大圈,費了那麼大的功夫,最終還是要皇上來裁決,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士紳的問題,使得他們擺脫貪官污吏的壓榨和盤剝。

在這個時候,看到洛養性與張國維的沉默不語,沒有得到任何的迴應,大廳裡的那些士紳和商賈,一顆心就是直往下沉,心裡有一種不好的感覺。

也無怪乎他們這麼緊張,實在是,當方姓老者開口之時,說出他們的難言之隱的那一刻,就等同於背水一戰。冒着極大的風險。

成,則擺脫以往的那種枷鎖,像一個正常商人那樣做生意;敗,則賠上身家性命,甚至會連累到妻兒老小,依舊難逃家破人亡的結局,慘淡收場。

因此,當決定說出這一切之時,他們就是進行在一場豪賭!

正如洛養性所想的那般,憑着商人的天賦,做生意的頭腦,對於以打欠條的方式,逐年補繳稅銀,銀子雖多,但在他們的眼裡,還不算什麼,並未放在心上,唯一擔心的是,就是每年如數繳納了稅銀之後,還要應付那些貪官污吏。

大廳裡再次安靜了下來,死一般的沉寂,氣氛也是越來越壓抑。

“各位,既然你們如此開誠佈公,坦誠相待,說出自己的難言之隱。那麼,本將軍也實話實說,關於這件事情,已經超出了本將軍的權力範圍,就算是相幫,也是無能爲力,本將軍唯一能做的就是,將這件事情上報給朝廷,由皇上來定奪,爲你們主持公道。”

呼——

聽到洛養性的這番話,衆人不僅泄氣,不僅沒有流露出失望之色,反而是神色微鬆,暗暗長吐了一口氣,有一種莫名的輕鬆與期待。

很顯然,這番話雖沒有他們想要的答案,沒有什麼允諾,但卻是誠意十足,讓他們看到了一抹希望,看到了洛養性的坦誠以待,並未和他們打馬虎眼,而是真的想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如果洛養性大包大攬的進行允諾,他們反而不安心。

因爲,他們的心裡也很清楚,就算洛養性真得爲他們着想,並進行一定的冒險,利用手中超然的權力,不顧一切地處置那些貪官污吏,也只能是暫時緩解問題,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難題。

畢竟,貪官是殺不完的,走了一批,誰也無法保證,新上任的官員就是清官。

第三百五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八)第四百五十七章 理由有三第四十八章 防患於未然第二百三十六章 貨幣戰爭(一)第二百五十章近乎於無禮的強勢第四百四十四章 和談的相對重要性第二百一十六章 猛火油櫃第一百一十六章 反常表現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一百七十七章 缺乏全局眼光第二百零六章 大肆建立軍事基地第一百九十六章 令人振奮的消息第一百九十六章 令人振奮的消息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疆域,寸土不讓!第三百二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九)第二百九十三章 馳道第六百五十六章 試運營第六百一十三章 有苦說不出第一百三十九章 頓悟第一百四十章 格外的平靜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一)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益的重新再分配第四百四十六章 沸騰了起來第五百七十四章 理論付諸於實際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仿遼東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那麼簡單第三百八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訓斥第二十九章 國之大不幸第三百四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九)第六十九章 明之滅亡,在其自己第二百九十五章 陽謀第三百三十八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第八章 聖意難測(求收藏求推薦)第六百四十五章 厚重的信任感第二百三十七章 貨幣戰爭(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女子學院第五百八十四章 摸底第六百三十六章 心結第三百八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九)第五百五十章 大明開出的條件第一百九十五章 取巧手段第三百六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四)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四十五章 帶頭作用第三百零章 另一層打算第七十一章 燧發槍和望遠鏡第五百五十七章 礦監稅使第二百四十二章 貨幣戰爭(七)第二百四十章 貨幣戰爭(五)第四百零七章 雙管齊下第三百五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四)第四百二十七章 兩百萬兩第七十一章 燧發槍和望遠鏡第一百一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三百一十七章 收復遼東失地(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學典禮第八十五章 反應不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肆購買第五百二十四章 絕望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冰火兩重天第五百一十四章 庫爾纏的猜測第九十七章 尷尬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難題第三百七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八)第九十八章 剎那的共識第二百一十五章 明朝發達的火器第五百三十五章 爲恢復最強時期的萬能都司而準備第三百七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八)第三百九十八章 宗教衝突第一百一十八章 疑惑不解的張書堂第五百四十章 生物武器第六百零四章 統一計時第五百九十九章 自行車?第二百零九章 敵襲!第三百二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八)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天的任務第一百一十五章 成熟與穩重第二百四十四章 貨幣戰爭(九)第二百七十七章 機會第二百二十九章 離間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武舉所帶來的的反響第二百八十章 郵票的概念第四百四十三章 紐帶第四百一十七章 處境微妙的毛文龍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題第五百一十六章 明軍的一大弊端第十二章 崇禎時期的最大威脅第二百三十一章 潑髒水第二百三十四章 十天的任務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鐵疙瘩”第四百六十三章 皇明祖訓沒有那麼大的約束力第二百二十章 第七部第二百六十三章 扭虧爲盈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二百八十三章 挑釁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