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聚變

說到最後,來道宗爽朗地笑了起來,滿面笑容之,神色又有一些複雜的味道,像折服,似落寞,又像是在高興,等等,一種難以言明的味道。進本站。

毫無疑問,以京城爲心,或者說是以順天府爲心,皇構築了一個強有力的軍事防衛,雖不能講堅不可破,卻也能支撐個一兩個月,而在這個時間段,足以等到各路的援軍到來。

何況,其他地方的軍隊不敢做出絕對的保證,但作爲拱衛京城的京營,以及新組建的新軍,不管是從士兵的單兵素質,還是整個軍隊的武器裝備,都是大明各個軍隊最好的。

一時間,四人有了更多的明悟,兩年多以來,越是往後,爲何崇禎的行事風格多變,變得越來越強勢,越來越張揚,每每一個新的政策,近乎於毫無顧忌地推行,動作也是越來越大膽。

原因再簡單不過了,隨着白杆子兵的入京,被編入京營,皇也有了膽氣,可以毫無顧忌地拿那些魏黨開刀,順手趁機也打壓一下東林黨,進而一點一點地增加對京營的控制。

尤其是自班軍以後,更是直接將英國公調離了出去,徹底掌控了京營,對於那些皇室宗親以及勳貴,也不再有所顧忌,也不再手下留琴,開始收拾其一部分,達到殺雞儆猴的效果,從而使得盧象升的行動愈發地順利,在順天府以及周邊直隸,實行變相地土地改革。

天雄軍的成立,拱衛了順天府的南大門;袁可立在登萊站穩腳跟,收攏軍權,兩手準備之下,使得崇禎愈發的有底氣,可以放心地對山東的藩王動手,假借一個名義,進行削藩。

秦軍的成立,日趨成熟,形成一定的戰鬥力,洪承疇接任三邊總督,時機成熟了以後,陝西的藩王也被一連裁撤了兩個。

可以說,崇禎這一連串的大膽舉動背後,都伴隨着相應的軍事部署,進行保駕護航,維護地方的穩定,並不是魯莽之舉,一時的意氣用事。

在四人回味崇禎一系列的大膽舉動之時,背後暗含的深意,以及爲此做出的種種準備,鋪墊了好久,而大明的一個鄰居,也發生了一個聚變,震驚朝野。

日本,江戶。

“怎麼回事兒?tiān huáng正值壯年,無病無災的,今年最多也不過三十三歲,怎麼突然要宣佈退位了呢?”

“是啊,這也太怪了,雖然tiān huáng的前兩個兒子相繼夭折,現在只有一女,但以tiān huáng的身體情況,以後還會有子嗣的,怎麼選擇在這個時候退位了?居然還是選擇興子內親王即位。”

“這也太突然了,之前沒有一點的徵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tiān huáng怎麼要退位了呢?”

......

隨着一張張皇榜張貼在江戶城的各處,關於後水尾tiān huáng要退位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般,不僅迅速傳遍了整個江戶城,爲人們所熟知,還在不斷地向着周邊蔓延。

緊接着,是紛至沓來的各種議論與質疑,人聲鼎沸,風起雲涌,江戶城像炸開了鍋一般。

毫無疑問,後水尾tiān huáng要退位的消息,猶如一塊巨石,猛地砸進了一汪平靜的潭水之,驟然引起了極大的風波,水花四濺,聲勢愈演愈烈。

國賓館,朱舜水的住處。

“大人,在剛剛,日本皇室在江戶城內四處張貼皇榜,宣示天下,後水尾tiān huáng宣佈退位,繼位者乃是一名女子,叫什麼興子內親王,不日會舉行退位大殿,同時,也是那名內親王的登基大典......”

此刻,朱舜水的臉滿是震驚之色,有一些呆呆地聽着這個消息,整個人愣愣地坐在那裡,猶如泥塑一般,還保持着之前的姿勢,單手拿着一本儒家經典著作。

實在是,這個消息太讓朱舜水意外了,心翻起了驚天駭浪,出使之前,自然會對這個後水尾tiān huáng進行一定的瞭解,尤其是數日前,還面見過,人還是健健康康的,神采奕奕,怎麼突然宣佈退位了呢?

這也太突然,太詭異了,讓朱舜水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之前的努力會不會白費了?

在這時,鄭彩邁步走了進來,六神無主的朱舜水,好像找到了主心骨一般,直接無視了隨行人員的彙報,整個人一倔而起,連忙向鄭彩迎了去,一副和顏悅色的樣子,邊走邊說道:“鄭將軍,你來得正好,不然的話,本官可要差人請你去了。”

“大人客氣了,如果有什麼事情,差人喊一聲可,下官隨時聽候差遣,大人何談一個‘請’字?下官可承受不得。”

不得不說,海經商多年,鄭彩早練了一顆玲瓏之心,即便今時不同於往日,地位有着極大的提升,義父乃是鄭芝龍,待人接物還是客客氣氣的,依舊保持着商人本色,凡是都是和和氣氣的。

“大人,如此慌慌張張,可是因爲後水尾tiān huáng要退位之事而着急嗎?”

看着朱舜水如此殷切的目光,拉着自己的手向屋子裡走去,鄭彩只是略微想了一下,大概猜到了對方爲何這麼的失態,再無之前的鎮定和從容。

“不錯,鄭將軍,確實是因爲這件事情。”

朱舜水回答的也很痛快,沒有任何的言語遮遮掩掩,徑直說出了自己心的擔心之處,進而又補充道:“本官實在是擔心,日本的朝局聚變,咱們之前的努力會不會全都白費了?如此特殊的突發事件,咱們還能順利地帶走你的義母和義弟嗎?”

“畢竟,作爲tiān huáng的繼任者,如果那個興子內親王不同意,亦或是拖延,咱們回國的日子又要往後拖了,別耽誤了皇的大事兒。”

“大人,切莫慌,不用着急,只要德川家光點頭,幕府沒有什麼變化,之前談好的一切,不會有任何的變化,一切沒有問題。即便是發生了最爲糟糕的情況,也不過是晚走幾天,不會影響整個計劃。”

“籲~那好——那好,有你的這句話,鄭將軍,本官安心了不少。”

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個名額第三百一十三章 狠辣第四百二十三章 便宜行事之權第二百三十二章 熱門話題第三章 免除三餉(求收藏求推薦)第二百九十七章 “兩柄利劍”第二百三十二章 熱門話題第六百五十四章 兼而有之第一百零一章 上!第五百九十章 天花猛如虎第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京城的那位第二百六十七章 孫祖壽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六百零章 疫情第三百三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積分制比武第一百二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五百六十六章 利益的重新再分配第三百九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二十九)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的陰謀第一百一十章 醞釀陰謀第三百六十章 收復遼東失地(四十四)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太極的不安第二百零四章 迂迴勸說第五百四十七章 物極必反第六百四十二章 架構圖第五百二十五章 將功補過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三禍患第四百三十五章 最佳時機第四百四十二章 摻沙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八)第三百零三章 孫元化的好意第五百七十五章 惶恐不安的張彝憲第六百四十七章 微調第三百一十一章 沒有絕對的信任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下而上的控制軍權第四百零四章 培養新一代的黔國公第二百七十八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六百零九章 今時不同於往日第一百五十九章 西南的威脅第三百零八章 最大污點第一百七十七章 缺乏全局眼光第四百九十四章 帥才?梟雄?第三百五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三十五)第五百三十四章 效果出奇的好第三百一十章 折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潑髒水第一百九十章 沒落的大明海軍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場豪賭第二百四十二章 貨幣戰爭(七)第五百五十七章 礦監稅使第五百一十三章 暴利第一百三十三章 膽識過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多手準備第二百三十章 另一個巨大意圖第六百三十四章 此“煙”非彼“煙”第六百三十章 無形的氣機第五十三章 意義非凡第三百九十五章 收復遼東失地(七十九)第九十三章 東南捷報第十三章 微服出宮第四百七十三章 新的條件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鐵疙瘩”第三百零四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範圍寶鈔試點第三十四章 懿安皇后第二百八十章 郵票的概念第四百零六章 殺猴儆猴第四百零八章 諸多因由第一百八十一章 保駕護航第五章 拍板(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五十五章 趁虛而入的機會第三百七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五)第五百四十八章 坤輿萬國圖第五百六十五章 兩相對比第一百四十一章 尖銳第六十二章 被消磨的文官骨氣第六百三十章 無形的氣機第二百七十四章 改革驛站第三百三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十五)第三十七章 平衡...穩定第四百九十五章 九州探題第一百五十章 壯觀的早朝第三百七十九章 收復遼東失地(六十三)第九十三章 東南捷報第二百四十二章 貨幣戰爭(七)第四百五十三章 人無信不立第五百零六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六十八章 聚變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恨第十七章 兩成佣金第五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大變第三百七十一章 收復遼東失地(五十五)第六百二十四章 狠辣勁兒第一百零六章 丘兆麟的重要性(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