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地,隨着孫承宗發佈一個又一個命令,做出相應地軍事安排,衆將領命之後,相繼離開,直至最後,大廳裡只剩下他與袁可立二人。
很顯然,老了就是老了,畢竟年逾六旬,將近古稀之年,經過這番的言語,孫承宗的臉上明顯有疲憊之色,看到他這副模樣,袁可立的心中不落忍,忍不住地說道:“大人,要不然,你還有什麼事情的話,等等再說吧,您先歇着,休息一會兒,不急於一時。”
“哎...袁兄,可不要小看了老夫,你都不累,老夫能有什麼?別忘了,你比我還大一歲呢~”
對於袁可立的好意,孫承宗報以微笑,更是調笑了一句,緊接着神色爲之一斂,變得鄭重無比,沉聲道:“袁兄,想必你也知道了,收到了一些消息,那些遼東的世族大家頻頻私下接觸我軍將領,藉助各種渠道,以各種形式,表達迴歸之意,重歸大明,想要效仿劉興祚,對於這件事情,你怎麼看?”
漸漸地,袁可立的神色也變得凝重無比,深深地看了孫承宗一眼,又打量了一下四周,似乎看出了他的顧慮之處,孫承宗開口道:“袁兄,儘管放心,這裡絕不會有第三個人,只有你我,大廳附近,更有士兵把守和巡邏,不會有任何人靠近。”
不得不說,袁可立還是非常信任孫承宗,聽到這番話之後,就不再打量四周,卻也沒有正面對方的詢問,而是露出若有所之色,接下來之言,說是在迴應對方,更像是自言自語。
“孫大人,你我二人,也算是朝廷的元老了,經歷了四朝三代,應該都深知一點,遼東之患,並不是只指蒙古和建奴,還有就是盤踞於此的遼東大姓和世族大家。”
“說白一點,以前的大明,主要矛盾,最爲嚴重的問題就是,土地兼併過於嚴重,致使許多的百姓成爲了流民,這也成爲了民亂的根源所在。”
“相比而言,遼東的土地問題,並不像關內那麼純粹,只是被豪紳與權貴吞併和侵佔,最多也就是釀成民亂,還在可控的範圍之內。”
“遼東就不一樣了,由於外敵的原因,蒙古和韃子經常襲擾邊境,土地被吞併和侵佔之後,那些世族大家和遼東大姓,在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之後,可以招募家丁,組成軍隊。”
孫承宗也露出了若有所之色,聽得頻頻點頭,一副深以爲然的樣子,緊跟着說道:“是啊,不像關內,豪紳與權貴吞併土地之後,最多也就是更加富有,不可能具有私人武裝。”
“遼東的這些世族大家就一樣了,有了朝廷的許可,以抵禦外敵之名,他們可以組建軍隊,名義上是在朝廷的管轄範圍之內,聽從朝廷的號令,實際上卻是,成爲了他們的私軍,日積月累之下,使得朝廷忌憚不已。”
“如此一來,也就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那些遼東大姓和世族大家的實力越來越強,更加毫無顧忌地吞併土地,隨着糧食與財務的增加,就能擴充兵力,朝廷更加顧忌,不敢輕易動他們。”
“所以啊,孫大人....”
袁可立忽然來了這麼一句,顯得是那麼的突兀,沒來由,不等孫承宗作出迴應,進而繼續說道:“如果就這樣答應了,讓那些遼東世族大家迴歸,重回大明,不就等於死灰復燃了嗎?以後,朝廷依舊很難治理遼東,土地問題將會更難解決。”
“袁兄,你說皇上是不是......”
這個時候,孫承宗似乎想通了什麼,眼前爲之一亮,神采連連,忽然來了這麼一句,緊接着,神色又變得黯然起來,一副不是很確定的樣子,收住了話語。
“孫大人,是不是什麼?”袁可立面有狐疑之色,不解地看着孫承宗。
顯然,就好像下了莫大的決心,孫承宗暗暗一咬牙,鄭重地沉聲說道:“袁兄,這是老夫的一個猜測,僅僅只是一個猜測,有沒有這個可能,你幫忙分析一下。”
“孫大人,請講~”
袁可立已經勾起了好奇心,回來這麼一句之後,極爲期待地看着孫承宗,心中暗暗猜測,對方就像想說什麼?洞悉到了什麼?
“袁兄,你看啊,此次向遼東遷移災民,將近百萬之衆,老夫覺得,皇上的目的並不是那麼的單純,不僅僅是爲了轉移關內的災情壓力,提高遼東的邊防能力,更是想解決朝廷在遼東的一大頑疾,近百年解決不了的問題。”
“孫大人,你的意思是說....?”袁可立心中一動,也有了某種猜測,但還是不確定地問了一句,進行試探。
“袁兄,你想啊,遼東一下子多出了近百萬的人口,雖然面臨着嚴峻的後續安置問題,如何讓這些災民生活、生存下來,但同樣地,這麼多的人一下子充實到遼東,也稀釋了遼東世族大家在遼東的影響。”
“畢竟,按照皇上的意思,這些災民一旦遷移到遼東,組建村落,就要成立民兵,朝廷還會武裝這些民兵,全都配備兵器,還有一些火器,用來抵禦外敵,和一些山賊土匪,提高百姓的自衛能力。”
“一旦這這樣的話,隨着越來越多的災民遷移到遼東,組建一個又一個村落,民兵就會越來越多,再加上皇上從關內還調來了不少的軍隊,恐怕那些世家大族的私人武裝再難泛起波瀾。”
“是啊,確實如此......”
袁可立忍不住地附和了一句,輕輕一點頭,眸子裡閃過一絲不一樣的神采,進而補充道:“而且,等到與建奴的戰鬥結束之後,收復遼東的全部失地,時間越久,遼東的局勢越穩定,朝廷在遼東的主動權就越明顯,那些世家大族的影響力將會更弱。”
袁可立雖然停了下來,在兩人再次對視之時,他們心裡都知道,更多的還是佩服,皇上的這一招着實巧妙,一石三鳥,兩明一暗。
其一,緩解了關內的賑災壓力;其二,加強了遼東的邊防,至於最後一點,就是....隨着時間越久,就越明顯,遼東的世族大家就能得到遏制。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