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港是最後一站,代表着此番對大員的巡視結束了,此行李大算是實實在在感受到了自身的實力,同時很多問題也都浮出水面。
回到北港之後,已經是十二月份了,因爲很快就要過年,因此有些人家已經開始籌備過年事宜了,李府自然也不例外。
當然這一切都由後院操持,不用李大操心,趁着這段時間,李大也好好想了一下未來的發展問題。
現今大員施行的這套制度實在有些不倫不類,有很多潛在隱患,不過這些問題暫時都被高速發展的經濟所掩蓋,可是一旦經濟發展停滯,或是八閩商行的貿易出了什麼問題,這些矛盾會立馬顯現。
隨着管理的地方越來越多,不像當初只有北港一地,很多事都在自己眼皮底下,不用擔心下屬隱瞞,離得遠了之後,加上這個時代監督制度的缺失,必須要尋找到一個可以替代的方法來,這時興辦一份報紙的念頭就出現在了李大心中。
要知道,進入近代社會,媒體監督是監督制度中重要的一環,而在這個時代,報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大明朝廷的很多大事都是通過邸報刊發傳達的。
邸報這東西可是在很早就有了,最早漢朝就有類似邸報的東西,只不過當時是寫在竹筒或者絹帛上,各郡縣駐京辦事處,它們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有關情報抄錄送到地方,這就是最早的邸報了;
而我國最早的報紙則是唐朝的《開元雜報》,這個《開元雜報》的內容主要是有關皇帝與百官的動態,是一份官報;
後來王朝的報紙也都是官報,官報它面對的羣體自不是普通百姓,而真正面對普通百姓發行的報紙要屬17世紀歐洲的《科蘭特報刊》與《萊比錫新聞》,至於更早的《威尼斯公報》,因爲這份報紙是政府創辦,而且是手寫報,所以不算。
現今李大就準備發行一份報紙,內容他都想好了。
這份報紙主要會刊登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個是商貿海運類,商事內容,這樣商賈會很有興趣購買,如果報紙刊登的都是一些亂七八糟的內容,可能會連受衆都沒有,沒人買,那這份報紙也就自然創辦失敗了;
另一個則是在報紙上刊登現今大員的各項政策,好讓百姓們不會受當地吏員的矇蔽,當然這種想法雖好,但是百姓的識字率太低又是一個大問題,其實李大也沒指望一份報紙能馬上發揮奇效,這種事情急不得,得慢慢來。
想到就開始做,爲此,李大專門成立了一個部門,就是報業司,而報業司首任主事他心中已經有了人選。
此人名叫章全,也是一個破落秀才,因爲其在教育上頗有見地,頗受趙俊彥的賞識,是教育司內除趙俊彥外的二號人物。
在李大交代他辦一份報紙時,他詳細聽取了李大的要求後,沒幾日,第一份樣報就弄出來了,李大看着這份樣報,也是頗爲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