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一場盛大的祭祀儀式在北港的忠義祠中展開。
忠義祠設在離護衛營地不遠處的一處小山上,最開始這裡只是一片墓地,護衛們作戰犧牲之後,他們的屍體通常會被埋葬在這裡。
隨着來到這個時代的時間越久,李大越能感受到這個時代的人對祭祀的重視,爲了進一步收攏軍心,李大在這裡建了一座忠義祠。
顧名思義,他希望手下的這些護衛們都能對他保持忠義之心,當然明面上肯定不能說的這樣直白,在明面上這座忠義祠是爲抗元名將文天祥而建的,那些爲北港拋頭顱灑熱血者,在他們死後皆可入這忠義祠,享受着與文將軍同樣的尊崇與供奉。
這個時代的人對自己能以忠義之名流芳百世那是特別的嚮往,馬革裹屍這個詞代表的不僅不是悲壯,而是對武將的最高尊崇,所以自從李大建了忠義祠之後,他明顯感受到了手下這些護衛們的狂熱。
此刻李大身着戎裝站在祠坊外,身後左側站着的是同樣身着戎裝的一衆護衛營軍官,右側則是身着普通祭祀禮服的各司文吏,祠坊周邊是無數的軍民百姓,所有人都是莊嚴肅穆,聆聽者祭祀司儀的唱喝。
古時祭祀的非常講究禮儀的,有一系列的程序,只聽祭祀司儀高聲唱喝道:“祭祀開始,起樂!”
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音一一敲響;
之後祭祀司儀又高聲唱喝道:“起舞”!
在深沉的雅樂聲中,在一旁侍立的舞姬,開始樂舞俏生,或持龠,或持箎,或持笙,樂舞相合,盈盈起舞。
同時,在祠坊外,由李大帶頭,所有人拔出腰間的佩劍,行持劍禮,並齊聲唱喝:“忠義之心,英靈之氣,名垂百世;哀君情怯,愁腸千結,唯我肝膽,悲無斷絕,昊天昏暗,三軍愴然……”。
雅樂之聲典雅悠揚,舞者場面宏大,從最開始的數百人吟誦祭文,到最後周邊百姓也一起跟着吟唱,數萬人一起誦唱,聲勢整天,那種震撼力,直穿在場所有人的內心深處,感染着每一個人,其中就包括李大自己,現在他總算有些明白爲什麼各朝各代的統治者都這麼重視祭祀了。
要知道,李大之所以把祭祀搞的這麼隆重,那完全是爲了自己,爲了更進一步贏得軍心民心。
現今在祭祀的過程中自己都感染到了,說明了什麼,說明這場祭祀的效果是槓槓的,不枉他費盡心思的演了這場大戲。
伴隨着這震撼的場面,很多人皆是潸然淚下,尤其是那些死難者的家屬,原本已經流乾的眼淚再次奪眶而出,很快她們就泣不成聲了,此時,她們既哀傷又自豪,覺得家中的男人沒有白死。
此刻,場中大多數人心裡都有一種:“如此哀祭,便是戰死了也是死得其所了”。
待舞樂完結之後,祭祀司儀接着高聲唱喝道:“戰死英靈牌位請入祠內”。
司儀的話剛說完,就有人開始陸續捧着牌位進入祠內,待所有戰死將士的牌位都送入祠內安置好之後,李大領着一衆人走進祠內,之後便開始在神位前上香祭拜。
上香祭拜儀式之後,李大又親自爲死難者的家屬們贈送遺物衣甲,撫卹銀錢也一併送到她們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