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

“大明水師千帆驟集,北伐大軍氣勢雄昂。自古南渡之朝,又有幾代人能有今日我朝北伐之師的雄壯氣象?”

雖然弘光皇帝的不告而別,讓馬士英掉光了顏面和威嚴。但好在清軍的南使團在北伐軍中百般催促,不斷渲染清軍的強大和大順軍的即將滅亡,明軍北伐諸將因此才恢復了進攻的信心。

聚集在宿遷一帶的水師舟艦,已經大批起航。帆布浮雲連片如海,馬士英和史可法兩人就在一條中等戰艦上,命侍女們從旁歌舞助興,二人宴飲談心,耳邊絲竹不斷,真讓人有恍惚盛世的錯覺。

“憲之,現在看來是你錯了。”馬士英說,“你一直勸我不能動兵,一直強調流賊兵勢如何強大。可是現在事情已經十分清楚,連李自成本人都被北兵殺掉了,其餘闖孽,如何是北兵的對手?憲之,你承認是你看走了眼吧。”

自從被高謙裹挾離開徐州以後,史可法的大權完全旁落。原本聚集在他身邊的那些東林黨人、復社士子,要不是見風使舵地改換門庭,要不就是像閻爾梅那樣在倍感失望以後北上歸誠大順軍。

史可法現在幾乎就是一個孤家寡人,連高謙在抱上馬士英的大腿以後,也不再瞧得上他這個政治吉祥物,完全將史可法棄之如敝履了。

史可法苦悶地喝着酒,面前的珍饈美味,即便滿目都是水陸畢陳,或者遠方珍品,一張八仙桌上就擠滿了十幾道美味佳餚,他也實在吃不進去一口。

二人乘坐的大船行駛十分平穩,這是因爲陸地上還有專門的民夫拖拽着船隻前進。

其餘明軍主要將領乘坐的船隻,也都是如此。爲了防止水上的波折動盪,諸將也都專門徵發一批民夫用於拖拽船隻。

當然,一般士卒乘坐的船隻,就沒有這樣好的待遇了。

江南人的宴會,往往是“餚品計百餘樣”以上,在高級士人的範疇裡,日費千金的宴飲也不算誇張。

所以現在馬士英招待史可法的這桌飯菜,按照馬士英自己的話來說,那的確就是“戎馬倥惚之際,設席宴客,只能草陋而成”。

船上還有專門放盛開春果品的“果山碟架”,它形如寶塔,各層置放不同的水果,安於席間,恰與四周珍奇菜餚互相映輝,且高低有致,煞是可觀。

几席上還有小銅香爐,旁列香盒箸瓶,僕人不時前來添香,有氤氳繚繞作點綴,以此鋪陳高雅氛圍。

史可法無奈地說:“流賊衆至百萬,非一日可擊之。現在虜與寇相持于徐州,我朝欲中興,則虜與寇皆是我之強敵。不論助虜攻寇,或者聯寇攻虜,都是盲目之舉。爲今之計,就應該整軍經武,待虜與寇相持不下、士馬疲憊之際,傾巢而出,將兩強敵一起蕩平。”

馬士英聽着這話,嗤笑不斷:“憲之還是書生之論,此一時彼一時也。闖孽餘衆雖有百萬,但不過烏合而成。北兵皆常勝勁旅,只要催其鐵騎,很快就能將闖孽徹底平定。到時候我們無功於北兵,難道還要指望北兵自己發善心,將淮北一帶讓與我們嗎?”

史可法還想重提宋遼海上之盟和宋蒙端平入洛的往事,可是這些歷史,難道馬士英他就不知道了嗎?

金陵滿朝官員,哪一個不是熟讀四書五經、滿腹韜略的大文豪、大士人呢?

他們何須史可法的提點。

只是諸將已經意動,黃得功是忠勇之士,他本來就非常仇視大順軍,堅持要優先掃滅流寇;高謙和劉良佐則都是投機成性的人,眼見得東虜即將打敗流寇,都想着不趁此機會搶佔戰功,將來在南明朝廷中的權勢地位就可能會被其他武將替代。

而鄭鴻逵爲代表的福建鄭家,還有像黃鳴俊和朱大典這樣統帥團勇的地方文官,也都是一方面迷信清軍的戰鬥力,認爲順清之間的決戰即將以多爾袞的勝利告終,另一方面又都擔心政敵會在這場必勝的戰爭中撈取功勞,因此都不敢後於他人。

形勢如此,氣氛如此,史可法的中肯之言,除了一個在兵部職方司任職的鄭森大爲贊同以外,其他人等,即便是和史可法關係素來和睦的江南東林、復社一系人士,也是完全聽不進去。

北伐水師如雲雨驟集,就這樣在一片樂觀的氣氛中向北開去。甚至在河道兩岸,史可法還偶爾能夠見到幾名留着辮髮的騎兵在爲明軍嚮導帶路。

他知道這些人都是清軍派來的接應部隊,可是,如果這些人全都是滿洲人也就算了。偏偏史可法在其中不少人口中,聽到的竟然是漢話。

這種荒謬感,更讓史可法爲江南朝廷的顏面和正統性感到一陣可悲。

等到馬士英和史可法二人吃過飯以後,同在船上的鄭森就拿着大衣過來爲史可法披上,同時感嘆道:

“我華夏復興之師,竟與戎狄雜道,這豈會是氣吞萬里如虎的王師氣象?”

史可法則勉強勸解說:“乾元中唐肅宗恢復長安、洛陽,亦用回鶻兵,東虜不索金帛土地,只求和我聯手平寇,已經比唐朝時形勢好得多了。”

鄭森憤憤不平道:“什麼借回鶻兵,什麼借沙陀兵。這等說辭,先帝在時,已經通通講過一遍了。結果是如何?結果是幽燕之地淪喪胡塵之中,情勢如此,當朝諸公還不醒悟嗎?

要我看,與其放任天下淪喪胡虜之手,還真不如闖寇來做天下!史公,以中國製中國,以夷狄制夷狄,猶人之不可雜之於禽獸,獸不可雜之於人也,是故即以中國之盜賊治中國,尚不失爲中國人。

今日北伐之師,即便取得徐州,將來難道真與北廷做南北朝之勢嗎?”

史可法聽着這話,心中毫無波瀾。面對今日局面,面對軍閥的跋扈和馬士英的隨波逐流,他史可法,說到底也只是一個大言慚慚之輩,又能提出什麼中興之策呢?

甚至鄭森直接說他可以接受闖寇來做江山,這等大逆不道之言,史可法都已經沒了什麼訓斥和駁斥的心情。

畢竟鄭森是鄭芝龍的兒子,以福建鄭家的權勢,鄭森不要說是隻是說這麼一句話,就算他真的這麼做了,江南小朝廷又能做什麼呢?

難道還能懲治鄭家不成。

“以今天的朝廷,能有南北朝之勢……”史可法苦笑道,“那就是千萬分的大幸了。”

大明水師正在向着北方繼續開去,從外表來看,這支軍隊算得上甲仗鮮明、氣勢雄壯。可是具體而言,不少士卒卻還欠着好幾個月的餉糧,軍紀也因此敗壞不堪。

南明坐擁天下間最富庶的土地人民,不僅沒辦法訓練和組織出來一支勉強堪戰的軍隊,甚至連這些軍閥兵馬,都已經喂不飽了。

史可法看着天空上的殘雲,看着河道里一塊塊被船頭撞得粉碎的浮冰,心情飄忽不定。他的嘴裡一口接着一口地在嘆氣,卻又始終不說點別的什麼話出來。

鄭森終於看不下去了,拂袖而去。

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二十一章 狸奴新生活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八十二章 王光恩跑路第八章 着佃交糧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七十八章 紅衣發熕之神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五十八章 不見洛陽花(一)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八十八章 基層政權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十二章 鰲拜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一百三十三章 尾聲的開始第六十七章 青羊宮之變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三十一章 鈕鈷祿·陳泰不夠勇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五十六章 夷陵寨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六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狗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