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狸奴

爲了A籤,本週的數據大家一起加油了!

======================

“難怪我看大敵當前,從捷軒叔到搖旗,大家全都面不改色,猶有信心。”

聽過了白鳩鶴的這番解釋,李來亨纔算明白了闖營衆人爲何能夠保持着如此昂揚的鬥志——這最後一千多名百戰餘生之衆,不知道經歷過多少大場面,豈會被一萬官軍嚇住。

“嘿嘿。小老虎,我要去收拾兵器器械了,就不耽擱您的正事兒哩!”白鳩鶴嘿嘿笑着,他擺擺手也同李來亨道別,“咱們大捷以後再見。”

“好!咱們大捷以後再見!”

白鳩鶴指了指西南邊女兒營的營房,笑道:“你瞧,你家的小妹妹出來找你啦。”

李來亨轉過頭去,剛好看到幼辭一副怯生生的模樣,剛走出女兒營營房的門檻,站在大門外。她穿着十分單薄,手掌微微發白,口中輕吐白氣,小臉還有些紅暈。

“阿辭。你怎麼穿得這樣少,冷不冷?”李來亨將披掛於身後的厚絨布斗篷解了下來,輕輕披在幼辭的身上。

他一屁股坐在營房大門的門檻上,兩隻手護在臉前,用口中的熱氣暖了暖手,問道:“羅小姐已經走了嗎?我還未跟她道別呢。”

幼辭轉過臉去撅了一下嘴巴,有些不快地點點頭。然後她鼓着兩邊的腮幫子,蹲到李來亨面前,用一根小樹枝,在雪地上寫下了“平安”兩個字。

“平安?阿辭,你是祝我之後在戰場上平安,還是說羅小姐平安呀?”

李來亨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他又順口說了一句,讓幼辭的小手都氣的有些發抖。小姑娘咬了咬嘴脣,沒說什麼,只是用小樹枝在李來亨腿上戳了兩下,令李來亨感到十分莫名其妙。

他有點摸不着頭腦,正疑惑間,一隻小貓突然從營房裡躥了出來。它很不怕生,一下子就躍到了李來亨的膝蓋上,賴在那裡,不走了。

小貓腦袋圓圓的,和幼辭一樣,圓不隆冬。它面頰生的十分寬大,耳根寬廣,耳廓很深。圓杏核形狀的眼睛十分閃亮,眨巴眨巴的,和幼辭的眼睛一樣,顯得分外無辜。李來亨看它頭上有虎斑似的額紋,更感覺十分親切,大家都是貓科動物,五百年前說不定是一家嘞!

“這是哪來的小貓!”李來亨一把將小貓抱在懷裡,他見這隻小貓一點都不怕生的樣子。便揉了揉小貓的圓腦袋,小貓並不排斥,反而半眯着眼睛,享受着李來亨爲它順毛。

幼辭本來還鼓着嘴巴,不太高興的模樣。但她看到這隻小貓咪半眯着眼睛,在李來亨膝蓋上打滾的模樣,也笑顏頓開了。幼辭總是一副畏畏縮縮的模樣,但她笑起來的時候,眼睛也像小貓咪一樣會眯起來,既像彎彎的柳葉,又像銀光閃閃的小月牙。

她用小樹枝在雪地上寫字,告訴李來亨小貓是老營中捕鼠貓新近產下的幼崽。

“原來是隻小幼崽,難怪毛髮這樣稀薄又光滑。”李來亨用手掌從小貓的脖頸和背部,往下順毛,又用手指在它脖頸背部處撓了撓,讓貓咪舒服得叫喚了兩聲,“阿辭,這隻小貓有名字嗎?”

李來亨見幼辭搖了搖頭,想起了他給阿辭起名的往事。心中突然浮現出一點虧欠感來,他將阿辭帶到闖營裡,但似乎卻沒有太悉心地照顧好她——而且大戰將至,自己如果出了事,阿辭又該怎麼辦呢?

想到此處,李來亨心中的戰意和鬥志反而更加昂揚了起來。爲了阿辭,爲了小虎隊上下的弟兄們,他也必須戰勝官軍。

“沒有名字嗎?”李來亨揉着貓咪的毛髮,突然想到了陸游的幾句詩。在他的印象裡,古人中愛貓成癡的人裡,陸游算是一大代表了。他那句膾炙人口的“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其實就是在擼貓時寫出來的。

陸游那首《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共有兩闋,第二闋就是爲人所熟知的“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爲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這第二闋滿是陸游的家國情懷和悲憤之情,但第一闋卻風格大不相同,是陸游自己的擼貓心得,第一闋是“風捲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

李來亨想到陸游那句充滿擼貓意趣的“我與狸奴不出門”,很想笑一笑,便說道:“既然沒有名字,我就給它起個名字,叫做‘狸奴’怎樣?”

他將小狸奴雙手捧了起來,對阿辭笑道:“我是‘乳虎’,它叫‘狸奴’,我們五百年前真可能是一家呢!”

幼辭看李來亨剛忘了羅小姐,又一心撲在小貓身上,便又不快地鼓起腮幫子。但她說不了話,也不能勸阻李來亨兩句,手上抓着小樹枝,想戳戳李來亨泄憤,又覺得很不合適。她想的實在氣惱,很想將樹枝丟在地上,給李來亨甩個臉色看,但最後終究還只是點了點頭而已。

她畢竟乖巧,也覺得自己能夠棲身闖營,是多虧了李來亨的照顧。李來亨是喜歡羅小姐,還是喜歡小狸奴,她都管不到,只是將自己幾天來縫補的一塊護腕塞到了李來亨的手中。護腕腕扣做得十分精巧,整體部分則是用皮革材料做成,她怕天寒李來亨凍着,還用絨布又縫了一層內襯。

李來亨將狸奴放到地上,手上握着幼辭送的護腕,又想笑又想嘆氣,只覺得阿辭真是十分招人喜愛。

“阿辭,你們撤走後,記得好好照顧狸奴。等再過幾日,我們打勝之後,我還要回來抱抱它哩!”

李來亨胸中終於升起了萬丈的鬥志,他也對前途充滿了希望,與白鳩鶴一樣,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勝利信心——李來亨終於明白,勝利的信心是靠堅定的鬥志培育出來的。

他站起身,抖了抖肩膀上堆的雪花,揉了揉阿辭圓不隆冬的小腦袋,頭也不回地大步走了出去。李來亨走了幾大步後,人突然停在雪中,他將右手高高升起,晃了晃手掌,說道:“幾天後我們再見!”

李來亨的身影在風雪中漸漸模糊,越行越遠。幼辭有些擔憂,但她又對李來亨此刻的氣度,產生了幾分憧憬——幼辭的嘴脣輕動了一下,發出微不可聞的一個“好”字。

李來亨走回小虎隊的營房,風雪也越發的大了,鵝毛大雪瓢成一片。他默默走入營中,抖去風帽和斗篷上的雪,頓去馬靴上的雪,在火盆邊坐下去,一句話沒有說,將凍硬的雙手放在火上烤着。

郝搖旗和慶叔都等在那裡,郝搖旗一點沒有惆悵或擔憂的心情,他不知道從哪裡搞來一隻豬肘子,正就着火盆的熱度咬着。慶叔倒是和李來亨一樣,未曾見過萬人廝殺的大陣仗,也是十分憂心。

“少爺回來了。咱們即將要開仗了,真不知道總哨爺要怎麼打吶。”

小虎隊這次要在劉宗敏的指揮下作戰,在李來亨的印象裡,劉宗敏更多還是一個兇猛勇將的模樣。他心中的劉宗敏,就是一個只會蠻幹的猛將角色,在他麾下,到底能不能打好這次大戰?李來亨也很沒底。

但他沒底,也不能在部下面前露怯,散步一些影響軍心的情緒,便答道:“掌盤的早有佈置,官軍行動都在我們的預料贊畫之中,慶叔你就不用多慮了。”

“是啊是啊,慶叔你別多想了,咱們就是幹!就是幹就成!”郝搖旗一邊咬着豬肘子,油水四溢,口齒不清還要一邊講話。

李來亨整了整衣領,將斗篷脫下,掛在房內,對慶叔勸解道:“捷軒叔是咱們闖營裡,除了掌家以外的第二號人物。能做到這個位置上,他一定有好幾分的手腕,我們小虎隊,做好我們該做的事就好。”

“田哨爺正在收拾糧秣,不多會兒他們就要拔營撤走了。咱們要先跟着捷軒叔,把掌家他們帶不走的大件物資,刨個坑全都埋起來。辦完這事後,我們也要離開老營山寨,全軍往北走。掌家和花關索王光恩早就有聯絡了,王光恩會在北邊等我們——合兵一處後,我們就要抓住戰機,抄擊官軍的後路。這就是我們的任務,咱們跟在官兵後路打仗,危險是危險,但只要能夠抓住戰機,那就比前線主力硬碰硬,更容易打出大勝仗。”

“大家今晚都好好休息,明天咱們就去挖個大坑!”

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五十七章 星光皓月與烈日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十七章 無派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二十五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三)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九十七章 闖軍李公子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七十七章 左良玉在村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九十九章 閤中國之力,滅絕其種類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一章 太原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九十七章 博洛唱歌洪太死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十三章 老營改革(上)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四十七章 李來亨的秘策(四)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五十一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四)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七十五章 崇禎的四字宗旨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六十九章 安北大都督府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八十一章 大明中興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五十九章 井陘道上第七十一章 多爾袞的行蹤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二十三章 福建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三十五章 生擒艾都司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六十章 中原戰事結束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三章 林貓貓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