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破陣軍嶺川(四)

闖營士卒大多都是多面手,無論是刀牌手還是槍牌手,幾乎人人都會使用弓箭。

歷史上闖軍攻佔北京城時,正在北京的明朝文人趙士錦,便在《甲申紀事》中留下了很多相關記載。趙士錦描述闖軍士卒不分兵種,幾乎人人都帶弓箭,氈帽、箭衣、御甲、挎弓的造型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當闖營主力從正面向官軍大陣發起突擊時,他們自然不會忘了先射一輪弓箭,打亂官軍的陣列。只是由於闖營的器械物資十分緊缺,弓箭數量非常不充足,也只能在衝擊前僅僅射擊一波而已。

否則使用弓箭射擊,搭配刀牌手的突擊,不需要李來亨迂迴山坡。大概也可以在不付出太大傷亡的情況下,就摧破官軍的長槍陣。

山坡上的劉芳亮看到闖營主力已經放完了一波弓箭,官軍陣列受到影響,稍稍出現了一點混亂的樣子,便轉頭對劉汝魁吩咐道:“皁鷹,帶好你的刀牌隊,我們這就下山!”

劉汝魁那張黝黑如炭的臉龐上當即露出開懷笑容,他伸展了一下雙臂。那長度遠過常人的臂膀,張開以後確實像極了鷹翼,或許這便是劉汝魁“皁鷹”綽號的來源?

這尾黑色的老鷹,把握着腰刀的右臂,掄滿了一個大圓,他長抒一口氣,大聲喊道:“刀牌隊的弟兄們,跟着皁旗走!”

李來亨也咬住了嘴脣,他看向劉芳亮一眼。得到劉芳亮一個默許的點頭後,便全神貫注于山坡下的官軍側翼。小老虎一手握住腰刀的虎頭刀柄,另一手招呼着郝搖旗和白旺等人,示意大家一同跟上。

這道山坡算不上特別陡峭,但由於十月份的寒霜被陽光化開,致使一些霜水將地面變得泥濘起來。李來亨一腳塌下去,激起不少泥水,不過他的心思並沒有注意到這些細節,而是盡力維持着身體的平衡,依仗山坡地勢,向下衝了過去。

衝在最前面的是“皁鷹”劉汝魁,這個黝黑的戰將兩臂伸展開後,比郝搖旗更像一個巨人。但他的身體卻又異常靈活,手持單刀,在山坡上奔走跳躍,如履平地。

緊隨“皁鷹”的便是李來亨手下頭號戰將郝搖旗了,郝搖旗的武勇在闖營諸將之中也是出類拔萃的。只不過因爲他總是干犯軍紀,才一直地位很低,如今更成爲新投闖營不久的小老虎麾下部衆。

但郝搖旗的驍勇確實非凡,他手上只抓着一支看起來頗爲破舊的腰刀,氣勢卻絲毫不下於手擎大棒的時候。

這兩員猛將,最先從山坡衝殺下來,一頭撞入官軍大陣的右翼之中。此時李自成率領的闖營主力,已從正面吸引了官軍絕大部分的注意力。劉芳亮和李來亨的這支奇兵,便獲得了十足的突然性,他們從山坡一側猛然衝下,着實給了官兵們十足驚喜。

李來亨甚至能看到那些官兵們臉上驚愕的表情,他們一心遵照紀律,在被弓箭射擊後,還勉力維持成嚴整的陣型。蝟集起大量長矛,不斷試圖擊退向戰線縱深衝擊的闖營戰士。

當劉汝魁和郝搖旗從右面山坡衝下來的時候,這些官兵完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他們的右翼完全暴露給了迂迴部隊,郝搖旗帶着手中的鋼刀一頭衝進敵陣之中,只在瞬間,便將一名側對着他的長矛官兵斬殺。

郝搖旗很享受被鮮血噴濺一身的感覺,他依仗魁梧高大的身材,居高臨下,一刀又將另一名官兵的臂膀斬傷。他在敵陣之中衝殺的模樣,讓李來亨想起來了郝搖旗平常偷吃打鳴公雞的那副神情——對郝搖旗來說,戰場中的殺戮,和他在老營殺一隻雞來吃,似乎毫無區別。

對勇武過人的郝搖旗來說,或許那些鄉勇官兵,的確脆弱得同一只雞沒有太大分別。

李來亨感到自己對郝搖旗似乎有加深了一些瞭解。過去他只覺得,郝搖旗是個頭腦簡單、愛偷吃東西的莽夫而已。可現在看來,郝搖旗比李來亨所預料的,要兇殘許多——他的兇殘在於,在他眼中,殺人與殺雞毫無區別,都只是像在戲耍而已。

這種心態某種程度上甚至讓李來亨感到一陣不寒而慄,他知道左良玉的楚軍,就很喜歡殺戮百姓,甚至將嬰兒貫穿在長矛上來戲弄、取樂。郝搖旗那種將殺戮當做遊戲的樣子,不加以控制的話,說不定就會發展到左良玉麾下獸軍的那種地步了。

也難怪後世歷史中的郝搖旗,會成爲明軍督師何騰蛟的心腹了……

李來亨心中一邊腹誹着,一邊也跟着衝進了敵陣之中。他的武勇不能同劉汝魁、郝搖旗兩人相提並論。但此時官軍對右翼毫無防備,大部分人都側對着他們,在發覺右翼遭到攻擊後,又試圖將長槍陣的方向轉到右側,可這就又讓正面的闖營主力攻擊更加順利——結果就是官兵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甚至還未真正全面接戰,就有不少人丟下長矛,開始逃竄了。

李來亨一刀將面前來不及轉身的官兵砍倒,跟在他身後白旺所部其他士卒,便順勢一擁而上。他們從劉汝魁和郝搖旗撕開的戰線縫隙上,一舉衝入了官軍長槍大陣的內部,這樣便使得那些長槍兵處處束手,難以蝟集起來進行刺擊了。

長槍純隊其實是一種問題極多的戰術,它實在太過呆板,缺乏靈活性,地形的適應性也極差。除了李來亨想到的迂迴山坡外,闖營如果能引誘長槍純隊的官軍進入到更加複雜和崎嶇地形裡,將其大陣分割開,同樣能夠輕易殲滅官兵。

本來長槍純隊的戰法,就必須搭配有力的火器部隊一起使用,才比較有戰鬥力。而且這種火器部隊,還需要是本身攜帶短兵器,兼具刀牌手功能位置的火器部隊。

艾國彬枉爲明軍都司,他出身將門,居然不懂得這些兵法。顯然便是連戚繼光《紀效新書》那樣的兵書,也沒有好好讀過。否則也不會把當年李來亨在米脂訓練出來的這隊長槍兵,當成什麼寶了。

李來亨當時訓練長槍純隊,不過是以米脂鄉勇的條件來說,長槍兵在裝備上更加便宜,訓練也比較簡單,而且可以較快成型。小老虎自己也知道,簡單的長槍純隊並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複雜戰場。哪怕長槍陣再搭配上有力的火器部隊,像西班牙人那樣擺出空心方陣,同樣需要搭配一定數量劍戟手和騎兵,才具有實戰意義。

單純的長槍陣,或者什麼空心大方陣,它的戰場適應性都是非常低的。

就像此時官軍的長槍純隊,受到闖營的側翼突襲一樣。立刻便陷入了混亂之中,陣列大亂,其潰亂的速度,甚至比起訓練更加糟糕的土寇之流還要快。

艾國彬真是愚鈍無能至極了,世代將門的都司,對兵略都無知到這種程度。李來亨也就對後世歷史中,明朝迅速的崩潰和瓦解,不再感到疑惑了。

當然,明朝並不是沒有真正瞭解兵事的人,這些人也並不是沒有機會佔據要職。但此時明朝的體制,即便讓那些有才幹的人物,佔據要津高位。也不過是讓更多的腐肉和淤泥,將他們拖下水去,要麼一起沉淪,要麼就只能被淤泥拖累着,走向毀滅了。

“頂住!頂住!援兵來了!”

官軍倒也不是完全呆板捱打,毫不還手。艾國彬的那名親兵李思全,此時就在官軍大陣裡面大呼小叫着。他和另外幾名千總,正在竭力調動後方的部隊,頂上前來,試圖擋下闖營的側翼突襲。

這些援兵中一些是艾國彬的家丁,一些是此前鄭國棟所部潰敗下來的部隊。此時他們被臨時抱佛腳的艾國彬和李思全,又頂上了前線——這些部隊不是長槍純隊,裝備、編制和陣列都十分混亂,也只能先硬着頭皮頂上去了。艾國彬考慮的,可能還是這些人能頂多久是多久,如果能頂到他逃回龍駒寨,那就再好不過了。

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七十二章 花關索(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七十一章 花關索(上)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二十七章 控制麻城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奔楚(十二)【二更】第九十一章 我仍然忠於大明第一百四十章 延安使者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六十六章 太平天國之謀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三十八章 除夕燈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三十四章 清軍的邪教徒使者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五十四章 崇禎第八章 濟南之屠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三十章 清鮮戰爭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六章 六尚第八十章 沅兵的大炮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八十二章 西瓦吉大王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一百一十八章 滅頂之災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五章 礦徒軍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六十八章 羅老帥別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