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

隨州闖軍經過數日夜的連續行軍,利用大別山南麓的丘陵密林,有效掩蓋了本軍的突襲行動。在宋一鶴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就自牛心寨出發,繞開了控扼黃安縣北路的大城關、白沙關、雙山關等大別山隘口,迅速抵至麻城縣城西北面的三角山一帶。

三角山地勢突兀險峻,兼且密林叢生,本就是潛伏屯兵的很好地點。元末時湖廣紅巾軍在抗蒙戰事不利時,曾多次潛伏於此,稍息兵鋒,臥薪嚐膽以待時變,而今李來亨也充分利用了三角山的地利遮蔽之勢,使得多達近七千名戰兵的闖軍主力部隊,可以悄無聲息地佔據一個極爲有利的作戰位置。

官軍尚未知覺到他們攻城部隊與圍城大營相連接的蜂腰部位,正毫無遮掩地暴露在側翼闖軍兵鋒之下。宋一鶴還以爲城內士紳已然起兵,正在準備迎接官軍入城,而突然被豎立在城牆上的闖軍旗幟,大約是梅增智的狡兔之計?

“流寇尚在隨州,即便小李賊有飛將之步,也不可能跨過大別山,天降於麻城。我料定這不過是梅賊的狡兔之策、緩兵之計,定然是城內士紳已經起兵,正在爭奪城門,梅賊不願束手就擒,纔出此下策,妄圖唬嚇官兵,爾輩豈能爲此等拙劣計謀所玩?”

宋一鶴對於麻城戰局情勢的悄然變化毫無體感,他一口咬定守軍崩潰在即,更加緊勒令手下撫標督戰,將從城牆上潰逃下來的敗兵就地正法數十人之多,又令親兵傳令說開城以後可以縱兵大掠三日,妄圖以此辦法刺激官兵士氣和鬥志,實現宋撫臺的奪城之望。

只是官兵們都覺得既然士紳開城在即,自己實在沒必要太過拼命,如果把性命交代在勝利的前夜,到時候就算巡撫大人真的允諾縱兵大掠,不是也輪不到自己嗎?

所以這些人該磨洋工的,還是在磨洋工。

這對城牆上的守軍,不啻是一個最好的消息。當紅隊將城內主戰、主和的兩派士紳都一網打盡以後,最直觀的負面影響,就算本來領導守軍的大量頭目、將領消失了。紅隊隊員雖然盡皆敢戰銳士,可他們缺乏組織部隊作戰的經驗,也沒有本地士紳長久積累下來的威望,即使倉促代替那些被拘捕起來的士紳充任軍官,也難以發揮守軍的全部戰力。

在這種情況下,麻城守軍幾乎只能靠鄉民們的各自爲戰了。

缺乏大戰經驗的團勇、鄉兵,即使是應對士氣低沉、大磨洋工的官軍,也表現的險象環生。官軍炮火連續轟城,而缺乏軍官組織的守軍則實在難以做出有力回擊,大多時候只能被動挨打。

城牆被實心炮彈轟擊的砂石飛濺,到處都是被炮擊打傷、血肉模糊的鄉兵在慘痛哀嚎。還有好幾處防線已被官兵登城,若非紅隊隊員充當救火隊,集中鳥銃進行排槍射擊,一時震撼住登城的官兵,那麼麻城幾乎已被攻破。

戰事正酣中,在宋一鶴撫標的逼促下,又有更多身手矯捷的土司兵攀爬雲梯登城。這些來自施州衛的苗瑤洞兵,攀城如飛,立時就在城牆上奪下一塊陣地,後面大批官兵跟着涌了上來,守軍支撐不住,陣腳動搖,幾乎全線崩潰。

正在城下觀望戰局的宋一鶴,見到有官兵已把旗幟插到城牆上,欣喜若狂,歡呼道:“我兵勝矣!”

他這時候感到戰局已經變成一邊倒的局勢,勝利早成定局,爲了讓手下嫡系兵馬搶佔頭功,終於不再做任何保留,將擔任總預備隊的撫標親兵也投入攻城之中。

此刻日頭高升,陽光照耀在城牆之上,顯出一片淡白而近於黃的顏色來。

衰頹的守軍鄉兵一片又一片地摔倒在城牆上,還有不少失去軍官約束的團勇已經潰逃下城,擔任救火隊的紅隊雙拳難敵四手,怎麼都無法止住潰壩之勢。

城外的官軍則擺成了一條大橫隊的陣型,毫無保留,全線撲上。撫標精兵鮮麗的衣甲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破城後的屠掠讓每個官兵的臉上都升騰起一片潮紅色的猙獰面容,人人眼中都透露着貪婪、喜悅和狂熱。

官軍攻城隊列像一輪新月般,以一條半弧形從麻城的西北面圍到麻城的南面。炮火急射,飛石濺落,官兵的吶喊聲如海潮翻涌,地動而閃耀,飄揚中的明軍軍旗像是無數雲朵似的,重重疊疊,令守軍爲之心悸動搖。

“宋一鶴的攻勢已經到達頂點了。”

在三角山“筆架飛瀑”的景觀一側,張皮綆帶着兩名小校飛馳回來。戰馬停在李來亨的臨時指揮部前,過分年輕的小將停住腳步,對少虎帥說道:“官軍已經全線撲城,圍城大營幾乎無人留守,宋一鶴對戰場外圍毫無警戒提防,這樣的用兵簡直還不如於大忠之類土寇。”

張皮綆的年齡雖然很小,但他經歷過的戰事還真不比宋巡撫要少多少,又跟着郭君鎮一起討平了大別山的割據武裝,戰場大局觀和眼界都有了長足開拓,幾句話就將戰場情勢分析明晰。

湖廣闖軍除了白鳩鶴留守隨州以外,其餘大將腹心,幾乎是全數出動,李來亨對黃麻戰局的重視,亦可見一斑。

方以仁雖然並非軍旅出身,但他本就喜好戎事,亦能騎得烈馬,此時也乘着戰馬,還收起了他常用的那柄白金骨折扇,轉而拿了一副弓箭,微笑說道:“府主,此天賜良機,一戰盡收漢東,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迎,反受其殃,還請各隊大兵立時出擊。”

李來亨深吸了一口氣,通過紅隊和懇德記的情報網絡,他也大概知道宋一鶴在黃麻兩縣集中了一萬多人的官軍精兵,若是正面硬打陣地戰,不到七千的闖軍必然不是官軍的對手。

這六七千人,可算是他數年糾合而成的全副身家啊!

宋一鶴已把襄陽的分守兵大部調走,棗陽可說是唾手可得。可李來亨放棄了闖軍預定奪取的棗陽,而率領全部老本勁兵,跨越大別山南麓,遠征黃麻,目的即在於一舉攻滅湖廣官軍的主力部隊。

他的目標絕不止於利用沈莊軍事變奪取黃麻,黃安、麻城二縣的土地、民戶,隨時可取,殲滅湖廣官軍的全部機動兵力纔是最重要的目標!

但想以不到七千的兵馬,消滅一萬多人的官兵,也多少有些異想天開啊。

“雄麗,你做好準備了嗎?我把最大一股步卒都交給你指揮了,堵截官兵,絕不可使一兵一卒漏網,一旦有失,我們即便克取黃麻,也免不了爲張獻忠和革左五營空做嫁衣。”

李來亨將隨州闖軍中最大一支步兵部隊交於郭君鎮指揮,顯露出對郭君鎮的器重更在擔任闖軍節度副使的高一功之上。

他並不覺得解除麻城之圍,乃至於重創宋一鶴的官兵有什麼難度。李來亨最爲擔心的是,若不能一股殲滅宋一鶴絕大部分主力,那麼闖軍雖然可以奪取黃麻兩縣,但要進一步拓展勢力就很困難了,官兵進攻固然不足,但各守城池還是能令闖軍分外棘手。

而且黃麻大捷的消息一旦傳開,那麼正在大別山山脈東側遊動的張獻忠、革左五營,這兩支兵馬極有可能返回湖廣,同李來亨爭奪地盤。

一定要在西營、革左返回漢東以前,將隨州闖軍的勢力擴張到可以抵制他們侵奪的地步。

“絕沒問題。”郭君鎮倒是毫無壓力,他渾不在意地點了點頭,揚起馬鞭便飛馳入大軍隊列之中,甚至未跟李來亨再多說兩句話。

李來亨一時愕然,和方以仁、高一功幾人相互對視,最後自嘲地笑了笑,嘆道:“我對雄麗很有信心,但他也應該多說兩句話嘛。”

高一功走近到李來亨的身側,拍拍他的肩膀,帶着一種沉穩有力的信心說道:“也是你當機立斷,現在闖軍才能佔有如此有利的出擊態勢。我想此戰必勝,來亨不要再有太多顧慮。”

“我明白。闖軍精騎要負責衝擊官兵中軍,乃至於擒殺宋一鶴的重任,我擔心搖旗不夠謹慎,還是要一功大哥擔此任務。”

可惜,李來亨心想的是如果沈莊軍事變再晚一個月,等他在隨州預謀的軍制改革初步推行以後再開戰,那他絕對有百分百的信心將宋一鶴所有兵馬殲滅。

但現在的隨州闖軍,依舊還是一支相當舊式的軍隊,即便相比官軍中較精銳的軍隊,也毫無特別的優勢。

唉……湖廣水網甚多,只要給夠時間,大造水車,利用水力鍛錘的效能,李來亨有信心在很短時間內就把闖軍的整體裝備水平提升一個檔次,如此拿下宋一鶴絕無問題。

他也不得不自嘲,天下豈總有百分之一百的勝局,自己還是缺乏破釜沉舟、亂戰破敵的膽魄和勇氣,總想着追求十足穩當的局勢,氣魄不足呀!

“世威,銃炮各隊要將圍城大營徹底擊毀,剩下的……皮綆,你還有艾卓,你們兩隊留下來跟我中軍親兵一起衝擊敵陣。”

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一百零五章 直抵汝陽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一百三十一章 雁門關小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二十章 強攻屏風寨(六)【求收藏和推薦!】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九十四章 天下與我何加焉第十九章 清田馳禁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十二章 李來亨沒有離婚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八十九章 校場練槍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七十四章 雞肋的巨人們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三十章 江南多士第一百三十五章 弘光皇帝御駕親征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九十章 首都第四十一章 不可期門受戰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七章 鳥銃隊第六十九章 狸奴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八十九章 張獻忠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五十五章 東坡赤壁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六章 六尚第四十章 懦夫畏死終須死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九章 高家寨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五十七章 漕運整頓第一百零一章 陳永福增援上來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九十章 大清已敗,快返旆燕都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七十六章 掃除絕域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二章 滿洲入寇(中)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四十八章 渤海道兵團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