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提議

天聖教在蘭州作亂的消息很快傳到了長安。按照一般的流程,皇帝應該在朝會或者召集三省六部首腦商議派兵平亂。

蘭州就在涼州邊上,出兵最方便的自然是西北大軍。因此,兵部按照流程提請皇帝批准調涼州西北軍前去平亂,皇帝同意之後,兵部就要向戶部遞交出兵所需要的糧草、供給,若是當地糧食調運不足,要從其他州縣調撥,還要提請吏部指派轉運使,負責糧草調配問題。然而因爲涼州特殊的情況,這一次卻詭異的卡住了。

原因並不是皇帝想不想出兵,而是由誰出兵,錢誰來出的問題。其實這在之前一直不是問題,比如江南平亂,就是從雁門關調的兵和將領,錢自然是由國庫出的。

蘭州大亂,自然是就在旁邊的涼州西北駐軍出兵最合適了,又快,戰力又高。然而,涼州的財權是獨立的,並且西北的幾個國家大糧倉已經歸屬了涼州地方,戶部便不想再爲這次出兵付賬了。

戶部郎中裴敏說道:“軍費不該由戶部出,涼州駐軍的財權早已經獨立出去了,糧倉也給了,戶部已經沒有額外預算給他們。”

皇帝一聽又是要錢,心裡很是不爽:“那就讓涼州自行負擔給費。”

聽了這話,衆臣都面面相覷起來,兵部尚書薛進這些日子都稱病在家,上書乞骸骨,就是要求年老致仕好幾次,都被皇帝駁了。這次因爲蘭州民亂是大事,纔來上了朝。聽皇帝這麼說,本來老老實實垂手而立,也忍不住擡頭看了皇帝一眼。再低頭的時候看見陸憲也把眉頭皺了起來,目光若有若無的瞟向自己。

果然自己的下屬兵部侍郎說道:“涼州軍費是用於涼州防守涼州以西、以北外族所用,蘭州是他郡內亂。怎麼能由邊軍給費支持。之前雁門調至江南的將士也是由戶部單出的預算,現在江南民亂已平,爲了維持當地治安,這些邊兵已經劃爲江南守兵,將領則調職爲當地折衝府軍官,給費也由當地府兵預算來出。涼州調兵的給費可不能不清不楚的。”

裴敏說道:“可是如今涼州的軍費早已從戶部劃出,如果現在又由國庫出的話,就需要兵部擬出發兵人數還有預算軍費,再由戶部撥出,但是因爲涼州當地儲備糧蒼已經劃歸地方。軍糧輜重就不能由當地調,只能從周圍州縣調糧,可是現在蘭州刺史被殺身亡。鄯州也有賊人四處作亂,自顧不暇,又如何調撥輜重?渭州、秦州、岷州雖然也有儲備糧倉,可以提供軍糧,和涼州之間卻隔着作亂的鄯州、蘭州。糧食要繞關中再送過去,根本來不及啊。”

“涼州就在蘭州北,用西北軍平亂最方便,而且更快,以免損失更大,因爲沒多遠。就算這筆費用由涼州負擔,也沒多少,何況也是涼州軍出擊。費用由涼州負擔有什麼不對。”戶部侍郎高建發了話。

高建自然是爲了自家戶部說話,現在戶部根本沒有多餘的預算能拿出來,這兩年大災頻繁,朝廷稅銀直線下降,皇帝雖然核檢土地讓各地多交了一大筆銀子。但是因爲江南的民亂,派兵過去的花費也不少。加上救災的撥款,預算又很勉強了,今年河北大旱,眼見着夏糧收繳就不會太好,自然是能少花一分是一分。

尚書右丞崔澄站了出來,說道:“高尚書此言差矣,雖說給涼州財政增加不了什麼負擔,但此例不能開,否則的話,以後邊軍若是藉口平亂而擅自行動怎麼辦?”

高建沒想到崔澄反應這麼大,覺得這點小事含混過去便算了,皺眉說道:“又不是讓他不奉詔擅自行動,奉詔討逆,自行籌措軍糧,古已有之。”

諫議大夫卻說道:“不行,既是奉召,便是爲皇上盡忠,皇上不施恩,於制不合。”這話說出來冠冕堂皇的,好像什麼也沒說,但衆人也都明白他的意思了,誰發糧就是給誰幹活,你不給士卒軍餉,那打下來之後地盤算誰的,自古只有有實封地的諸侯有這樣的權利,自備糧草應詔,勤王討逆,李湛雖然是國公爵位,但現在可不是分封制啊。這樣的做法,等於把李湛當做藩王了,那怎麼行呢。

衆人一陣沉默,誰都不知道說什麼好。過了半餉,有人建議道:“要不錢糧先由涼州負擔,等道路通暢了,再由戶部撥入涼州。”

高建第一個跳出來說:“這不行,戶部沒有這樣的規矩。”回頭李湛打完了,把消耗的錢糧報上來,那戶部就吃不消了。因爲他們最知道這些當兵的,報功的時候,一百個人頭能謊報到數千,若是錢糧消耗由李湛上報,那就不知道要虛報多少了。

吏部郎中李時彥便開口了:“若是朝廷再派蘭州刺史,可由蘭州府庫撥給,只是這蘭州刺史的人選……”

他說了這一句話,大家陷入了更深的沉默,讓誰去。那裡在短短數月之內已經死了兩個刺史了,一個死於疫病,一個死於天聖教的刺殺。誰還能去做這個涼州刺史呢。有膽量的沒有這個資歷,有資歷的在哪待着不好,非要去那裡送死。

皇帝的眉頭也皺成一團,蘭州現在亂成這樣,就算派了刺史,也是必須要帶兵過去的,否則根本無法控制蘭州的局勢。戶部爲了少出錢,想讓涼州解決,但這樣做又違反了體制,只給一道詔書,錢糧自己解決,這不就是東漢末的情況麼,每個人從朝廷搞一道詔書,自己想辦法拿下來就是自己的。那樣的話,朝廷的威信就完全喪失了。

沉吟半餉,皇帝終於發話了:“要不調一部分天武軍過去討逆。”

高建忙說道:“天武軍拱衛京畿,怎麼能夠隨便派出去。萬一逆賊威脅關中怎麼辦?”開玩笑,皇帝的天武軍花費只會更高,畢竟天武軍的裝備馬匹都是最好的,消耗必然驚人,何況,大軍從長安出發到蘭州,這麼遠的距離花費更爲巨大。皇帝顯然只肯用內庫出封賞,大軍日常耗費補給還不得戶部給。

其他人也趕忙反對:“那天聖教頗會蠱惑人心,聽說信徒已經發展到了各地,若是京畿不穩,豈不是會給那些賊人以可趁之機。”

“那陸相你來說說怎麼辦?”皇帝端坐在御座上,居高臨下的看着陸憲,這位第一宰相,到現在還沒有說話呢。

陸憲想了想說道:“其實,要想名正言順還有一個法子……”

皇帝已經很不耐煩了,就爲這麼一件事,討論到現在還是沒有結果,於是陸憲繼續說道:“不如讓李湛持節,統管涼州、鄯州、蘭州共三州,或者將三州合爲一州,由李湛統管,那麼這場民變便是他分內之事,那麼我們也就不需要再討論補給問題了。全都由李湛統一負責即可。”

“領三州之地恐怕權限過大,這怎麼行。”當即就有人表示反對。

陸憲說道:“鄯州不穩,恐怕吐蕃人又會趁機圖謀不軌。蘭州情況複雜,如果派一個不知根底的人去,恐怕會處置不好,若是數月內連失三名刺史,朝廷在隴右就威儀盡失了。李湛在涼州已久,蘭州、鄯州就在其周圍,交給他來穩定局勢最合適不過了。等到那邊局勢穩定了,再恢復舊制即可。”陸憲的意思也很明白,這場大亂一過,這些地方便要休養生息,等到李湛三年任滿,再把三州拆開便是了。

皇帝也陷入沉思之中,這是他不得不考慮的問題,蘭州不能再死人了,必須儘快平定下來,否則朝廷的臉面也保不住了。新去的刺史就算能平亂,之後也未必能守得住。皇帝本心上來說,並不喜歡李湛,但李湛的確是個辦事讓人放心的。

他到涼州這幾年,安置了兵戶,壓制了當地大姓,又整頓了馬場,組建了新騎兵,戰勝了吐蕃人和突厥人的聯合進攻。李湛真的是太好用了,但作爲皇帝,他是不會對李湛放心的,自然也不願意讓李湛的地盤一下子擴大的。不過陸憲說的也沒錯,他再待上三年,任期也就慢了,李湛不會甘願守在涼州一輩子,到時候,形勢早已經穩定下來,再恢復從前州縣舊制就會比較從容了。

皇帝一時半會兒想不清楚,便說道:“這件事我要再考慮考慮。”

待回宮之後,皇帝問劉公公:“你說說,這件事你怎麼看。”

劉公公依然謙恭的笑道:“這等大事,老奴可不敢妄言。”

皇帝笑道:“你呀,可不必這麼謹慎,朕給你樞密使這個位子,就是讓你說話的。”

劉公公想了想,說道:“若是同時管涼州和鄯州,那就要面對西邊吐蕃人,還有西北突厥人兩線的壓力……”劉公公的話觸到的便是皇帝最顧慮的地方,那就是李湛領三州之地,會權柄過重,功高震主。劉公公則告訴皇帝,李湛回同時面臨吐蕃人和突厥人兩面的壓力,反而自顧不暇,必須依賴朝廷的支援。

皇帝若有所思,過了一會兒,方緩過神來,說道:“諒他也翻不起什麼風浪來,只是朕不放心這小子。”

“皇上有天武軍啊。”劉公公躬身笑道。

第673章 奪寨第657章 跋涉第121章 空手套狼第126章 控制六百五十五章 露餡第52章 舊僕第317章 秘銀第217章 攛掇第161章 長房第252章 有求第51章 合作第212章 處置第646章 困境第84章 泄露第109 叛婢第645章 作對第564章 準備第573章 溫馨第169章 私奔?第5 百零九章 留任第314章 介紹第563章 人事第210章 打壓第82章 故人第454章 到來第319章 擇婚第389章 要馬第36章 過關第471章 不快第504章 來信第164章 投石第215章 回稟第538章 受挫第207章 家祠第576章 近況第14章 進香第591章 困惑第165章 惹禍第359章 壓力第98章 受阻第393章 討價還價第297章 軟禁第18章 失竊第504章 來信第556章 丹藥第641章 駕崩第341章 上任第550章 教育第549章 擔憂第595章 表彰第174章 牽強第626章 扣留六百五十五章 露餡第474章 準女婿第134章 察覺第421章 接生第547章 同谷第98章 受阻第199章 婚禮(一)第635章 弒君第394章 侵吞第7章 生日第174章 牽強第279章 反常第168章 計劃與意外第128章 捉姦第640章 轉醒第197章 決絕第417章 利益第523章 力挺第34章 刺客第439章 留任第168章 計劃與意外第471章 不快第582章 逼迫第58章 商議第215章 回稟第349章 麻煩第六百六十就章 審問第100章 內情第230章 配人第550章 教育第57章 偶遇第407章 年關第662章 人心第135章 打算第385章 倒貼第360章 拜訪第677章 攻防第259章 交差第170章 了斷第584章 八卦第232章 巧遇第159章 執迷第385章 倒貼第105章 商議第241章 密謀第469章 絕望第115章 翻盤第682章 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