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高估了武勳集團

面對謝遷的質問,張昭感受到壓力。這畢竟不像他在看網文,而是活生生的人站在他面前問他。謝閣老手握大權,足可一言定他的前途、生死。

張昭平靜的道:“學生知道。但是,足球和蹴鞠不同。”

以張昭的歷史水平,他知道個屁。這是昨天曹朗來拜訪時給他說的。是以,他心中有底。

至於說祖制,朱元璋定下來的規矩多着呢,有幾條、幾個人在認真執行?比如說,明太祖規定的剝皮充草的數量是多少?這會大殿中的幾位都得算上。

閣臣是不需要貪的。地方上的督撫夏冬兩季要送冰敬之類的。這都是默認的灰色收入。否則,靠老朱家那點俸祿怎麼養家餬口、官場交際?

當然,張昭不能在明面上這樣去反駁謝遷。那是罵皇帝的祖宗。性質很嚴重。他繞了個圈。

謝遷不以爲然的呵呵一笑,“如何不同?”

張昭道:“首先,兩者的遊戲規則不同。可以說足球脫胎於蹴鞠。其次,足球的跑動距離和蹴鞠不同。足球需要大量的跑動,複雜的配合。而蹴鞠以炫耀技巧爲主。最後,學生所進獻的足球,乃是練兵之法。”

蹴鞠,對於現代人而言有些陌生。看過電視版的《水滸傳》吧?高俅那花式踢法就是的。總而言之,就是對抗性、移動距離、激烈程度不如足球。

至於說這是漢時軍中練兵之法,並非張昭閉着眼睛瞎扯。漢代班固說:以立攻守之勝者也。

唐朝顏師古說:蹴鞠,陳力之事,故附於兵法焉。

明朝可沒有百度。這都是曹朗告訴張昭的。

謝遷根本懶得和張昭做辯論,正要請聖裁用大勢碾壓,馬文升忽而出聲。

馬文升時年七十四歲。老年人思想陳舊,不容易接受新東西。對張昭蠱惑太子玩遊戲有些不滿,這時見張昭還在強辯,冷不丁的道:“本官在兵部十一年,爲何不知此練兵之法?”

弘治皇帝當初繼位時,內廷以懷恩公公浮天下之望,懷恩到宮中時,弘治皇帝親自出迎。而外朝以兩人得天下之望:王恕、馬文升。兩京十二部,獨有一王恕。

馬文升則是以左都御史,提督十二團營。於弘治二年轉任兵部尚書。土木堡之變後,于謙以兵部尚書的身份,統領着明朝所有的軍事力量。後來和石亨共享兵權。

雖然他最後被冤殺,但自他開始,兵部尚書的權力就開始上升。而本該統領軍事的五軍都督府權力下將。馬文升是弘治朝的在軍事上的話事人。

他一直以來都是弘治皇帝信任的重臣。

張昭側身對着馬文升,首先看到的是一位老者。話說弘治皇帝就是喜歡用老臣啊!弘治三君子的年紀都很大。而明朝前面的皇帝喜歡少年英才。

明朝兩百多年,文人最高成就的達成者:連中三元的商輅商相公就是在中狀元四年後入閣,時年三十五歲。

“學生敢言於兵部。練兵之法分爲練習體力、技戰術、紀律。足球遊戲,上下半場各三刻鐘,跑動距離可達二十里。

這對於將士們的體力是極大的鍛鍊。而且,寓教於樂,比單純的跑步更有樂趣。”

馬文升不爽歸不爽,他一代名臣不至於對一個青年搞顛倒黑白、強壓那一套。見張昭說的有點門道,微微沉吟。然而,他並不信一場足球賽能跑二十里。

張昭給朱厚照使個眼色。

昨天朱厚照派人來問他怎麼配合?他的答覆是:見機行事。實在是他沒法給朱厚照透漏他的計劃。而此時,就是時機。相信以朱厚照的聰明,知道怎麼說。

朱厚照早聽張昭說過練兵的法子,在一旁躍躍欲試,這時歡喜的道:“父皇,張舍人說的是對的。

練兵之法,首重紀律。鳴鼓而進,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亦要進。鳴金而退,前面鋪陳女子財貨亦要退。違令者斬。

其次是陣戰之法。大軍列陣而戰,各兵種之間相互配合。作戰的技巧要教給士卒。最後,就是體力。體力是保證軍隊靈活性的基礎。”

朱厚照說的眉飛色舞,但弘治皇帝等人聽着,其實只是給他個面子,根本沒往心裡去。要說兵法,在座的都是飽學之士,紙上談兵這誰不會?

那他們都是一代名將嗎?不久前火篩還來國境內逛了逛!

朱厚照十來歲的年紀,穿着紅色的皇太子蟒袍,說完後躬身行禮道:“父皇,兒臣想在讀書之餘學習練兵之法。”

這是小孩子貪玩的話。弘治皇帝臉上帶着溫和的笑容,並不表態。

謝遷則是惱怒的瞪張昭一眼。看看,這就誘導太子貪玩的明證。

張昭低着頭,站在武英殿中間,眼角餘光瞥一眼武臣班列。

謝遷的做法,他大致可以推測的出來,就是用聖恩碾壓他。弘治皇帝是重視謝遷的意見還是重視他張昭的意見,這不問可知。人家君臣間磨合了多少年?

所以,必須要新的力量來打破這種均衡。

他的想法就是:朱厚照表明想學軍事。那麼,自土木堡之變後被文官集團壓制的武勳集團應該會出手,順着梯子往上爬。這樣,弘治皇帝纔會順水推舟。 щшш▪ttkan▪C〇

張昭肯定弘治皇帝內心裡是想練兵,狠狠的揍小王子、火篩諸部。但這位明君的特點是善於納諫(換言之,就是沒主見)。所以,要營造出大勢,才能破局。

然而,張昭一眼看去,無論是英國公張懋,還是駙馬都尉崔元,抑或是剛剛領兵回來求賞的保國公朱暉,誰都沒接這個話茬。個個都在養神。

張昭心底冒出一股涼氣。

這個變故始料不及。他似乎高估了明朝武勳集團在政治上的野望。

坤寧宮中。

張皇后正和幾名心腹宮女閒話,分配宮中事務。六歲的永嘉公主在她面前承歡,拿着一副素描畫看着。這時,一名宮女進來將武英殿中的情況彙報。

永嘉公主肌膚雪白,粉雕玉琢的小女孩,特別惹人喜愛,聲音清脆的道:“太子哥哥就是想偷懶呢。還找這個藉口。”

“咯咯。”張皇后禁不住掩嘴嬌笑。幾名中年宮女們頓時都附和着笑起來。

朱厚照被叫到武英殿去問詢,張皇后自然關注。笑完後,吩咐道:“繼續去留意着那邊的消息。”

她對張昭有印象。倒是有些好奇外朝會給張昭什麼樣的處罰?

第兩百章 張昭的打算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戰(中)第三百零四章 湯玄策的人生(下)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的鹽業要完第六百八十章 謠言和衝擊第一百零五章 張相公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種人第三百零三章 湯玄策的人生(上)第五百零五章 遼東巡撫第七百零六章 宮中(上)第五百一十六章 會說話的庫門第一百章 反打臉第三百一十章 冶煉工匠第三百一十三章 國子監改革(中)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見(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決意出兵第兩百一十四章 我們的淬鍊第一百零一章 心事第七百三十八章 結束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明再臨第三百六十六章 微瀾起第六百九十章 故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戰(中)第五百五十四章 學誰?第三百九十一章 真正的收穫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意南下第六十九章 生員(九)-紅契第五百六十一章 相逢(中)第四百七十五章 中國數學第七百二十七章 建城、初露鋒芒第三百二十三章 即將開業(求訂閱哦)第一百八十二章 陳康的想法第一百四十五章 看他其高樓(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李逍遙的淬鍊第六百零七章 出乎意料(下)第九十章 張皇后的決定第七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餘暉第一百五十二章 落幕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獲成功第四百九十八章 準備動手第四百三十四章 孫賊,再來玩啊第五百九十五章 調解失敗第三百一十九章 結盟第四百九十四章 人民羣衆第兩百九十四章 收穫、樑儲第五百四十章 酒宴第八十二章 初見太子(上)第四百二十一章 還是大明的百姓第四百二十三章 朵顏衛的對策第四百五十九章 悠閒生活(上)第兩百九十二章 稅務使第六百七十二章 魏國公府第五百零七章 劃地盤第三百二十章 教育設想第一百三十九章 露臺上第三十三章 留取待春深(下)第兩百三十七章 封爵第六百三十七章 改革武勳集團第三百二十八章 孟先生的主意第三百五十九章 悠閒半日第三百九十六章 好!好!好!第一百零八章 初入軍營第一百零四章 明星般的青年第四百八十六章 任務、離京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收穫第兩百九十三章 允許辦報第三百五十九章 悠閒半日第五百八十九章 昭哥第兩百一十四章 我們的淬鍊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取軍心(下)第二十四章 三大反派第八章 試探、詐唬第七百二十七章 建城、初露鋒芒第兩百零六章 準備報捷第四百二十三章 朵顏衛的對策第一百八十章 十日後第三百三十二章 金鳳第四十七章 京西少年(一)第八十三章 初見太子(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孫賊,再來玩啊第六百三十四章 發難(下)第四十四章 收、小鎮。第六百一十八章 發酵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給你一句忠告第三百三十章 經濟壓力第四十六章 未來的路第四百三十四章 孫賊,再來玩啊第六百五十章 抓捕第一百九十九章 報捷(下)第六百三十七章 改革武勳集團第六百九十章 故事第三章 配方和質疑第六百零五章 出乎意料(上)第四百零八章 張昭的調整(上)第兩百四十九章 祭拜、計劃、閒聊第四百二十九章 斬,兵出燕山第五百五十章 張昭的微笑第九十四章 被御史彈劾第五百四十九章 一個時代落幕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改革武勳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