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等待決戰

劉大夏從來都是名臣做派,不結黨、不營私。只不過,誰都知道,他和當今首輔李東陽私交甚篤。

八月初,在京師報紙連篇累牘的報道“張昭三宗罪”時,劉大夏來到不遠處的李府,和李東陽見面小酌。

正常情況下,大明朝的重臣們是相互不竄門的。這是政治規矩。正所謂:事無不可對人言。

當然,私下裡肯定是保持着溝通渠道的暢通。

但是,凡是都有例外。譬如,文臣之間相互唱和,誰家小妾過生日,等等。

正常的人情往來總還是要的。這誰也說不出錯處來。如果雅事,譬如賞雪、送別、飲酒等等,通常還是被傳誦的。這叫有古時大臣之風。

劉大夏來李府的理由其實很扯淡,但足夠的雅緻。

“餘得青梅酒數壇,獨飲不如衆樂,請賓之兄嚐嚐。”

臨近花園的小軒之中,秋高氣爽,雲淡天高。今天正是休沐之日。

李東陽笑呵呵的讓兒子和老僕送上小吃,和劉大夏在小軒裡一邊賞秋景,一邊小酌。

如今的錦衣衛不存在如太祖高皇帝之時,大臣們在家裡大宴賓客,說什麼話,第二天皇帝就知道。

幾杯酒下肚,劉大夏也放的比較開,道:“賓之兄,如今京師輿論對張昭不滿,一則是同情、維護揚州、金陵的士子們。二則是對天子的態度不滿。因而攻訐加倍。在下想要問一問賓之兄對張昭所作所爲的看法。”

外面“路邊社”的吃瓜羣衆要是聽到劉大夏這話估計要震驚。

這番話說的非常明白。劉大夏上書天子,要求罷免張昭的樞密副使是一個陽謀。

明擺着天子不會同意。

但,這會更進一步的激怒文臣們。如禮部尚書張升直接就在論道報上發表署名文章,點評抨擊張昭“越界”。

天下所有讀書人的功名,正經的就是歸禮部管着。禮部尚書張升當然不可能同意張昭的要求:革除揚州生員於茂等人的功名,還要追究南京國子監生的責任。

他在報紙上發出狠話:只要我在禮部一日,此事便絕無可能。

劉大夏早就是和張昭撕破臉,這次扛旗,發起“致命一擊”,一個是張昭通過魏國公徐俌要求改革江南衛所,徹底觸動了他作爲兵部尚書的利益。

改革一旦完成,兵部將會淪爲實質上的空殼子。

要知道,英國公張懋就和張昭合作,把十二團營整訓,管轄權力交給張昭了。但據聞,在十二團營的人事上,張昭頗爲尊重英國公的意見。

他那還不知道被耍了?

另一個,河東派和他聯絡了,給了他一大把張昭“違法亂紀”的材料。他等着在朝會上用。一擊必殺。

李東陽知道這是要他表態,笑呵呵的喝着青梅酒,酸澀的很,但確實口中生津,道:“東山兄,國朝養士百年,此事當然不允許張子尚去破壞。”

劉大夏,表字時雍,號東山。劉東山之名,大明朝皆聞,海外鹹知。

劉大夏什麼人?他就算智商沒有李東陽的水平,但宦海多年,早就是老油條,搖搖頭,“你啊!賓之兄,張昭帶兵固然是一時之選,但此人留不得。否則,他將來肯定會掘儒學之墓。”

李東陽悠然的飲酒,並不爲所動。做到宰輔的人,哪會輕易被人說動。道:“將來的事,且等到將來再說。不過,具體到彈劾之上,我還是支持你的。”

作爲首輔,一代名臣,以李東陽的水平當然不可能自毀長城,把張昭從樞密副使的位置上趕下去。天子也不會同意。

但是,李東陽還是部分同意劉大夏的觀點,那就是,要限制一下張昭膨脹的權勢。

張昭一下江南,就壓的魏國公徐俌低頭,徹底的整合完武勳集團。繼而開始動文臣們的“根基”。

生員們的某種特權,或者直白的說,就是司法豁免權,是文臣們的根基。

誰不是從生員過來的?誰沒有幾個秀才子侄、門生、晚輩?

這不壓一下,將來難制啊!

這點眼光,李首輔還是有的。

這個態度,劉大夏不是很滿意,但還算滿意,舉杯敬道:“國事還賴賓之兄維持。請!”

“請!”

劉大夏得了李東陽的“承諾”,於下午時分返回府中,等待着“決戰”的來臨。

八月初,張昭纔將將坐船離開淮安府。沒辦法,帶着女眷就慢。更何況是回程,沒有時間、任務的限制。心態更加的放鬆。

張昭租了數艘大船,載着家眷、親衛們徐徐北返。其中,陳康的七團被留在揚州。負責整訓新兵,同時維持鹽運公司、衛所改革的大局。

“叮咚叮咚”的琴聲在船艙中響起。

張昭聽着王小娘子彈琴,她的水平雖然達不到“技藝”的程度,但自家人一起自娛自樂還是足夠的。

其餘幾女都在旁邊聽着,或看書。此時,衆女已經從“竹嫣姑娘”的故事中脫離出來。

這時,門外響起王武的聲音,略急,“大帥,京中有急件來。”

張昭微微詫異。京師裡的輿論風暴,他當然是知道的。但是,還是那句話,有誰被報紙罵死的?何況,他還是經歷過後世互聯網洗禮的人,根本無懼。

王小娘子停下彈奏,關心的看向張昭。

張昭擺手,示意她們安心,走到船艙外。跟着王武到設在前廳的“機要室”中。

王武讓親衛們把四周都守住,這才低聲道:“大帥,沈修賢來密信,白馬書院的山長唐寬親口說兵部尚書劉大夏手中掌握着一批證據。唐寬的言外之意,就是說劉大夏知道咱們在江南的動態。

換言之,大帥,咱們身邊有間諜!而且,地位不低。”

張昭給王武的判斷搞的渾身一驚,看着王武。

王武肯定的點點頭,“錯不了。”

張昭有一個優點,就是他不懂的領域,他絕對是不搞微操的,絕對的信任專業人士的判斷。

就像每次指揮作戰,他只保證身臨前線,激勵士氣,絕對不會插手麾下將領們的指揮。

此時,他相信他的親衛首領王武的判斷。眉頭皺起來,“小二,有沒有頭緒?”

第六百八十六章 紛爭再起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走?第七百一十三章 樞密會議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了(上)第七百二十六章 鳳凰臺見聖人第八十七章 新舍人(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印刷第三十三章 留取待春深(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處罰第五百六十三章 勝卻(上)第七百二十七章 建城、初露鋒芒第六百九十二章 等待決戰第六百二十六章 談一談的方式第五百八十九章 昭哥第六百五十四章 餘波第九十二章 新遊戲(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陛見第兩百一十章 視死忽如歸第六百七十六章 如何解決第一百零五章 張相公第七百二十一章 軟禁第四十三章 意外第五百三十九章 齊聚阿城(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交鋒(四)-劉大夏的反擊第四百九十章 鴉鶻關第三百四十六章 先抓捕第五百八十七章 準備殺雞第一百八十七章 方氏父子第六百一十八章 發酵第七十七章 尾聲(下)第七百一十一章 秋日第兩百一十八章 林同的情報第六百七十章 事情還得人去做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八斬!第兩百七十九章 拜訪路中第兩百三十九章 將要離去(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宮中議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寧遠衛請戰第五百八十章 回京(下)第兩百九十八章 樑儲此人第十一章 新的任務。第六百五十一章 刺殺的原因第六百四十一章 調動頻繁第六百零七章 出乎意料(下)第三百零五章 待之以友第四百八十二章 交鋒(五)-罵你咋地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昭秋後算賬第五百二十一章 捷報第四百二十三章 朵顏衛的對策第十二章 宮中太監(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接下來的三件事第五百九十七章 協商(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進宮第四百二十九章 斬,兵出燕山第六百二十九章 張泰平的苦悶第六百二十二章 恐嚇第一百五十六章 伯府夜宴(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葫蘆裡賣什麼藥第四百六十三章 調研(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燕濱大哭第三百五十五章 競爭不過第六十七章 生員(七)-反轉開始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獲成功第六百三十三章 發難(上)第六百二十四章 硬頂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冒三丈第九十三章 新遊戲(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第兩百三十七章 封爵第四百二十三章 朵顏衛的對策第八十九章 誤入第兩百五十七章 達成協議第兩百六十四章 冬季的日常(一)第五百一十七章 分兵的決定第三百零一章 一朝改變第一百七十七章 騎兵將領第八十五章 新舍人(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天下皆敵第兩百六十八章 尾聲第四百零五章 衛舉人來求情第五百四十六章 交鋒第兩百零四章 拜訪王恕(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張泰平的選擇第六百八十五章 徹底完成整合第六十二章 生員(二)-巨浪襲來第五百一十七章 分兵的決定第三百一十五章 國子監改革(下一)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生意(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把路堵死第六百七十三章 葫蘆裡賣什麼藥第四百一十六章 拍賣第七百一十六章 和談開始第三十三章 留取待春深(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知去向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買賣第四百五十四章 各有收穫第三百零八章 廢除衛所開始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繼續你的表演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走?第七十五章 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