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酒宴

李博濤率軍順着松花江、黑龍江直抵東海的奴兒干城這是早就預定好的事情。

張昭現在當場說出來,軍中並無異議。

這份名留青史的榮耀讓很多人眼紅。比如遼陽衛的杜聲、江馬,比如開原參將方興等等。但是,誰讓寧遠參將李博濤是最早支持張大帥的人呢?

而且在後面更是直接聽從安排將寧遠軍交給李逍遙指揮。

李博濤四十多歲的人,繼承祖業爲寧遠衛指揮使,本以爲此生庸庸碌碌,死後在墓碑上能寫一個“大明上輕車都尉、昭武將軍”就算心滿意足。

不想在他四十六歲之時人生迎來轉機。這一切都源於二月份他追到廣寧城(錦州)向徵虜前將軍、新秦伯張昭表示願意追隨之意開始。

接下這個任務,他將名垂青史!

大堂之中略微安靜。所有將校的目光都過來。

李博濤滿臉笑容的起身,走到大堂中間,向張昭單膝跪地抱拳行禮,鄭重的道:“末將定會不負大帥所託。”

張昭微笑着點頭,做個手勢,“李將軍請起。此次遠征奴兒干城,寧遠軍和輔兵二團歸你指揮。其餘的數額用新軍和僕從軍補齊,共兩萬人。民夫調撥一萬人隨軍。”

安排好遠征的事情,張昭再宣佈道:“朝廷的賞賜還未到。軍中先行賞賜士卒。等會由趙先生來宣佈。我還說一件事,明天給退役的士卒舉辦酒宴,並犒賞三軍。”

大堂中的衆將齊聲應諾,氣氛熱烈。

張昭下令先以朝廷的名義行賞賜士卒。當天下午,整個阿城到處是歡聲笑語。

同時,軍中舉辦足球比賽做爲慶祝。

新擴建的阿城內外到處都如同過節一般。實際上此時距離八月中秋還有一段日子。

當晚,張昭在布政司衙門的大堂中設宴招待諸將和各軍的士卒代表。

按照遼東都司軍事改革的條例,新組建的遼東軍和新軍營一樣,士卒分甲等兵、乙等兵、新兵(輔兵)三個檔次。

而這些相當於士官的士兵們中在此次關外戰役中表現出色的代表都被請過來參加酒宴。

明亮的油燈將布政司衙門照的燈火通明。各種肉食、美酒不斷的送上來。一桌桌的八仙桌擺開。

葉赫部的豐生額還搞來一個歌舞班子表演一段歌舞。葉赫部出美人。

張昭當然不會搞什麼賞賜歌姬之類的把戲。喜歡的自己去找葉赫部談。娶妻納妾只要雙方願意就可以。當然明軍將領找上門,豐生額八成是不敢拒絕。

但這不正是他拉歌舞班子來的目的嗎?

張昭也沒扯什麼講話,帶頭引領着衆人敬三杯酒。第一杯酒敬弘治皇帝。第二杯酒敬陣亡的將士們。第三杯酒敬今日的勝利!

“開始吃飯吧。”

張昭敬完酒,放下酒杯,招呼一聲。落座和諸將一起吃飯。

此刻城內外的軍營中都是如此。犒賞三軍啊。

張昭這桌將星閃閃。他剛坐下,李逍遙就起身,雙手捧着酒杯,感慨的道:“相公,我敬你一杯。”

李逍遙這一帶頭,其他如龐泰、李博濤、方興、丁之陽等人都是蠢蠢欲動。各自算着敬酒的排序。

張昭今天穿着青衫直裰,頭戴四方平定巾,整個人顯得儒雅溫秀,身姿挺拔。笑着舉杯和李逍遙喝了這杯酒,再對衆人道:“你們一個個的敬酒,我等會就要醉了。這樣吧,我和大家一起喝一杯。關外這場戰役,你們都打得很不錯。”

衆人連忙紛紛起身,木椅拉的嘩啦的響,和自家的統帥一起碰杯,暢飲勝利的美酒。

張昭做個手勢讓衆將坐下,滿臉笑容,他此時的心情確實非常好,點名道:“小泰、逍遙,你們兩個陪我一起給將士們敬酒。小二,你今天坐着休息。”

王武笑着領命,“好。”

龐泰和李逍遙在衆將羨慕的目光起身,跟着張昭一起去給大堂中的各部將士們敬酒。

但是,羨慕也沒用。實至名歸啊!這兩人是新軍營中新近崛起的大將。此次戰役基本就是他們兩人打的。左右兩路軍的統帥。這誰能有意見不成?

張昭這邊去敬酒,主帥這座的酒席的衆人也放開來,互相敬酒、吹牛。

不管在戰場上多麼勇猛或者狡猾,私下裡聚餐都是“原形畢露”。新軍營只是在軍中掃盲,並沒有教授禮儀這一塊的內容。

當然,勝利者是不需要指責的。

開原參將方興和李博濤碰了一杯,恭賀他名留青史,然後打聽道:“大帥將阿城這府邸叫布政司衙門。將來這裡怕是要設布政司。咱們各自的防區都在哪裡?”

這話立即引起衆將的興趣。

很明顯,按照明軍軍事改革的部署,所有的軍隊暫時分爲兩類:野戰軍和守備軍。

新軍營作戰大明第一精銳,肯定是要全部抽調回京師駐防的。而遼東都司八大參將,有人要領野戰軍,有人坐鎮省城。這就看怎麼分配。

當即就各自討論起來。

趙師爺也在這桌上,被衆人圍着問,苦笑着放下筷子,道:“諸位,大帥的想法是遼東、渤海、松花江三個布政司。奴兒干設都司,首府設在佳木斯城。也就是三江平原的重鎮。

諸位的防區在哪裡這我就不知道。但想來,軍事方向上,肯定優先防備韃靼。大寧都司也不管到鬆嫩平原這麼遠的地方。而向東的朝鮮、東瀛也是將來用兵的方向。鴨綠江邊估計要是要派大將駐守的。”

方興幾人頓時恍然。

這邊正談論着時,張昭帶着龐泰、李逍遙敬酒快要到尾聲,正好到士卒代表們的酒桌前。

一百多桌下來,張昭都有點暈乎乎的,這時看着眼前激動的退役士卒代表老蔣,拍拍他的肩膀。老蔣淚流滿面。

張昭舉起酒杯對這桌十二名退役士卒的代表,道:“我代表大明,代表天子和朝廷感謝諸位將士對國家的犧牲和奉獻,祝願你們退役之後迎來美好的新生活。

以後啊,不管天南地北你們在哪裡,你們都要記住作爲大明的軍人的驕傲和榮譽。還有咱們曾經一起戰鬥的情誼。”

老蔣等人哭泣道:“大帥…”

張昭笑一笑,藉着醉意輕唱道:“君不見,漢終軍,弱冠系虜請長纓,。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雲…”

老蔣等人都跟着唱起來。

一呼同志逾十萬。

正在喝酒的明軍將士們跟着唱起來。大明新軍的進行曲不是這個。鼓曲只有調沒有詞。而這首軍中之歌傳唱甚廣。

歌聲在大堂裡迴盪,在城池中迴盪,在這平原,在這高山,在這塊黑土地,在這奔騰的江水中!久久不息。

第五百七十章 聖人抵達第九章 簡單的幸福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知道,爲什麼?第三百一十二章 閣老之語第一百二十一章 跳脫的朱厚照第九十八章 高估了武勳集團第五百四十八章 最後一次陛見第四百五十五章 犒賞、結束第六百二十二章 恐嚇第六百五十三章 結案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他起高樓(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請繼續你的表演第五百七十五章 終章(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次驚豔第六十章 壓制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明情況第六百八十章 謠言和衝擊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戰正酣第五百零二章 奏章到京師第一百七十四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第五百二十三章 將軍百戰死第兩百零二章 韃靼撤離第一百九十章 迎敵第五十章 京西少年(四)-獲勝第一百二十七章 查無頭緒第三百二十九章 護膚品第四百二十二章 小鎮雨後的茶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知道,爲什麼?第二十二章 惡客上門第四百三十八章 烽煙滾滾唱英雄第兩百一十八章 林同的情報第兩百八十七章 推動工業之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平北虜策第兩百九十七章 弘治教子第九十一章 帝與後第五百三十一章 等待着第四百九十三章 寧遠衛請戰第七百三十四章 脫離劇本第五百二十一章 捷報第三百三十七章 張昭的聖眷第五百六十二章 相逢(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交鋒(七)-大寧總兵人選第一百六十五章 百態(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鳴驚人(二)第四百零七章 新軍營的戰略第五十五章 成長(上)第十一章 新的任務。第四百五十章 震懾和收割第四百二十一章 還是大明的百姓第七百三十八章 結束第四百三十五章 相公,下令吧第五十四章 董家事第六百一十四章 雨中的府邸第一百九十四章 初戰(中)第二十七章 考前準備(中)第兩百五十九章 書箋、女孩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知去向第一百一十七章 退出舞臺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七百三十七章 最後的餘暉第五百五十三章 渤海軍副將第三十二章 留取待春深(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軍中會議第七百零六章 宮中(上)第五百七十五章 終章(下)第兩百八十九章 激辯(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找你們有點事第一百零一章 一戰成名第三百章 出版前夕第六百二十九章 張泰平的苦悶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箭殺敵,一人如虎第一百二十九章 再次陛見第九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七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二十三章 朵顏衛的對策第六百一十七章 多方關注第四百六十一章 衛舉人的決斷第六百一十六章 謠言如火第一百八十五章 西北地形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勝之後第四百三十三章 告全軍將士書第兩百四十五章 門庭若市第五百五十七章 瀋陽城中(上)第六百一十章 此事和你無關第六百八十三章 抓捕、論鹽第三百零七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明情況第四百九十九章 韓遊的控訴第三十四章 調動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隊調動第六百二十七章 府裡的晚餐第一百二十四章 開個小號第五百八十二章 天下皆敵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未來的戰略第五百五十六章 捋順第六十七章 生員(七)-反轉開始第兩百九十一章 激辯(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日常第兩百二十八章 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