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等待着

連綿的陰雨到晚上還未停歇。一堆堆的篝火在圖們江邊升起來。明軍就地宿營。

在陰雨的天氣中,民夫們在軍中官吏的組織下忙碌起來。這樣的天氣屍體必須要儘快收斂,否則容易造成疫病。

在被打破的堡寨內,伙伕們在稍微乾燥的地方都加起一口口大鍋,燒着薑湯一桶桶的給披着蓑衣的民夫們提去。另外,還有人在給大軍做晚餐。

這場仗從上午打到現在才結束啊!

至於俘虜們現在當然得餓着。炊事班這裡人手不夠。或許明天早上可以吃得上飯。

隨着伙伕們送餐而來,在軍法官的監督下,大明的將士們井然有序的排隊,以連排爲單位各自圍坐在篝火邊吃着晚餐。還有酒下發下來。這是驅寒用的。

軍營之中到處都洋溢着勝利後的喜悅。連一些輕傷員都只是簡單的止血後就跟着同袍們說笑,吹牛、扯淡。

話題自然是離不開傍晚時寧遠軍和阿勒楚喀部爆發的衝突。

南征北戰、從鴨綠江邊打到這白山黑水之間的老蔣盤膝坐在乾燥的地面上,圍着篝火,時而抿一口小酒,和同僚們談論着這個話題,聲音沙啞的道:“那狗日的韃虜囂張的很,完全沒把寧遠軍的丁千戶放在眼裡。”

“那犢子長的跟一個鐵塔似的。丁千戶八成是打不過他的。”

“這又不是三國時要鬥將。聽說寧遠軍的丁千戶很受大帥看重。在吉林鎮軍中論將時就說,咱們軍中除開龐、李兩位之外,往下就要數他。大帥的眼光那還用說。以丁千戶的水平指揮寧遠軍三千精銳,要滅阿勒楚喀部九千人不是簡單的很?”

“所以說那韃虜腦袋不清醒。還以爲這是街頭茬架呢?”

“哈哈。”

李逍遙保持着從張昭身上學來的習慣,戰後一定會巡視營地,並且要做好防守準備。防止出現變故。而他軍中最大的變故就是虎爾哈三部。

親衛和廣寧軍的指揮使丁之陽簇擁着李逍遙正好和老蔣他們這羣人旁邊走過。

“李將軍…”

幾十名各自圍坐在火堆邊拿着鐵皮飯盒吃晚餐的士卒們要起身行禮。

軍中就是這般,以實力論英雄。李逍遙年紀輕輕但是能帶領大家夥兒打勝仗這就是一個值得尊重的統帥。

李逍遙做個下壓的手勢,道:“不要起來。你們吃你們的。”看着士卒們鐵皮飯盒裡的米飯,澆在面前的菜汁和肉塊,各自還有牛皮水袋裝的幾兩酒,心中滿意。

丁之陽和麾下的1400餘名士卒都比較熟悉,和老蔣等人招呼道:“都吃飽。米飯和菜不夠再去加。酒不夠就沒辦法。等回春城慶功時再給你們發。”

和下屬們聊幾句,丁之陽再道:“老蔣,你這老小子可以申請退役回家娶妻生子了。咱們這一仗算是打完了。大帥體恤大家,讓大傢伙自有選擇是否退役回去享福。

接下來,有新整編的軍隊補充進來。咱們還是要直搗三江平江,去奴兒干勒石立碑,告訴子孫咱們今日的壯舉。

想留下來的繼續作戰的弟兄,勞資歡迎他。因爲勞資馬上要升官,執掌一個守備營。留下來的弟兄都要升軍官。”

“哦…”這話說的一幫士卒更是士氣高漲,各自議論起去留來。

老蔣則是明確的表示想回廣寧去種地。他已經攢夠銀錢。且在董鄂部中娶了一個漂亮的小娘。他還沒傳宗接代,還不想死。

將將士們的議論聲都留在身後,丁之陽跟着李逍遙,感慨的道:“李大人,今日虎爾哈部那些人實在做的過分。咱們是拿兄弟們的命去拼,連炮灰都沒讓上,就是要一戰成功。

新軍營傷亡兩百餘人,我們廣寧軍這裡也傷亡400多人。四娃他們寧遠軍想着快點結束戰鬥主動攻下一座堡寨,那狗日的牧呼還敢來要俘虜。

真他麼的不要臉!虎爾哈三部共計三萬人,出兵只打下五座堡寨中的一座,他們竟然還嫌棄青壯俘虜少於一千,還要對我們動刀子。日他孃的。”

別看丁之陽在士卒面前談笑風生,其實一想起傷亡人數就心疼。這都是跟着他的老兄弟啊。他會廣寧怎麼見這些兄弟的父母?

按照作戰計劃,虎爾哈部三萬人如果全力投入戰鬥,明軍根本就不會有這麼大的傷亡的。

一行人走在小城堡的迴廊裡,正好遇到九團的趙軍法官,他接過話茬,“他麼的!今天這窩囊氣受的。不弄死這幫狗日的。勞資這軍法都沒法執行。”

趙軍法官一貫溫文爾雅,這會也忍不住爆粗口。傍晚時的那場衝突令明軍上下頗有怨言。就算是輝發部、葉赫部、董鄂部等女真輔兵們都很不痛快。

“千戶,咱們幹他孃的。反手把這虎爾哈三部給滅了。”

李逍遙本身是一個很活潑的性子,只是近來指揮壓力太大沒心情扯淡。這會則是戰後傷亡讓他難受的很。聽親衛這話,訓斥道:“扯什麼淡。這雨又沒停。”

一肚子怨氣的丁之陽和身邊的親衛都熱切的看着李逍遙。他這個態度是真有把虎爾哈三部弄死的意圖啊。

李逍遙擺擺手,沒再說。

虎爾哈三部當然要弄死。但還沒到時間啊。他急着平定窩集部,也有時間因素在裡面。在夏季陰雨連綿的圖們江,新軍營的排槍戰術很難施展。

他這裡在等左路軍的消息,等大帥的命令來。

七月初二,在夏季尾巴的時節裡,李逍遙率部平定窩集部。消息往六七百里外的春城而去。

而此時左路軍五千人正由龐泰帶領着悄然的在錫伯部的地盤內行軍。

他所部有新軍營四團、白馬營(1500),輝發部庫門所部兩千五百人,全部都是騎兵。

他們橫跨松花江,在鬆嫩平原之上,直撲福餘衛舊地(今齊齊哈爾)。

按照正常的路線,明軍應該是沿着嫩江在平原上行軍。這是有利於步卒攻擊的路線。之前海西女真四部就是這麼幹的。誰會想到他們從錫伯部的地盤上包抄呢?

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太子(下)第兩百一十二章 小王子之心第四百四十四章 往大帥嶺匯聚第六百六十七章 夏季的夜第四百六十七章 所謂名將第四百七十五章 中國數學第三百三十章 經濟壓力第七百二十六章 鳳凰臺見聖人第五十九章 謠言起第三百八十六章 劉尚書,拿出點擔當來。第三百一十九章 結盟第一百六十一章 鋼槍如林第兩百七十四章 面聖(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處罰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爭債券第三百七十八章 三步走第五百三十一章 等待着第四十二章 劉瑾的建議第五百九十章 割以永治第五百三十九章 齊聚阿城(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張昭的想法第六百八十六章 紛爭再起第六百九十七章 轉機第五百一十五章 膽氣極壯第六百一十二章 後悔遲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見(上)第兩百八十六章 人才第三百七十六章 裝逼不易第一百零一章 一戰成名第五百六十五章 勝卻(中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競爭不過第兩百二十四章 與子同袍(下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冒三丈第五百七十四章 終章(中一)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難題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服岳父第七百零四章 一夜激盪第兩百八十四章 新生意(上)第六百三十五章 影響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意南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查明情況第六百一十一章 落定第四百四十七章 找你們有點事第三百一十四章 國子監改革(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終章(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要幫忙嗎?第兩百六十八章 尾聲第四百八十九章 遼東總兵的討論第四百八十三章 交鋒(六)第三百六十章 銀票印刷成功第七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零二章 宮中第三百一十七章 張昭的想法第兩百九十六章 京師半日(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定國公府出手第五百一十一章 抵達薩爾滸第五百七十四章 終章(中一)第六百零三章 輿論場第五百七十五章 終章(下)第六百一十一章 落定第兩百六十三章 別人眼中的張昭(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醫院探視第六百零九章 設立樞密院第五百五十四章 學誰?第七百三十六章 決意出兵第四百三十二章 援兵忽至第三百九十二章 籌備成立第四百八十六章 任務、離京第四章 酒樓(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兵團訓練第五十七章 院試開始。第五百五十五章 回瀋陽第一百三十章 軍中夜議第一百零七章 第一次聚餐第六百七十四章 局面僵持第兩百零七章 胡騎南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我真不是臥底第七十八章 小安鎮日常第六百二十二章 恐嚇第六百四十一章 調動頻繁第三百三十六章 臣請獨奏第五百三十章 新情況第兩百二十章 與子同袍(中)第兩百一十七章 更加危險第四百四十八章 請你們喝頓酒第四百八十章 交鋒(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種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斬,兵出燕山第四百六十九章 樹大招風第兩百六十章 王小娘子第兩百二十七章 與子同袍(完)第三百七十六章 裝逼不易第六百一十四章 所謂名士第七百三十五章 慎守勤之死第七十五章 安慰第一百九十章 迎敵第四百五十三章 傳回京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歪風邪氣第四百二十一章 還是大明的百姓第六百零一章 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