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爭債券

張昭給弘治皇帝、朝廷所描摹的前景:覆滅朵顏三衛是爲斬斷韃靼人在東線對大明的牽制。

而要覆滅朵顏三衛,朝廷並沒有銀子。所以,張昭說服朝廷,將北直隸軍戶遷往遼東屯田,積攢錢糧作爲軍資。

按照正常的邏輯,張昭這個計劃需要三五年的時間。碰到天災,指不定需要十年。

但是,就像不久之前,劉健、謝遷準備“賴賬”收回張昭的兵權,把張昭踢到遼東去種地一樣,張昭在一開始壓根就沒想靠種地積攢錢糧。

糧食,他準備通過海運,從東南沿海購買。直接運到開平中屯衛(唐山)的碼頭儲存。

購買糧食的銀子和軍餉,他準備通過對高麗、東瀛的海貿去解決。

最多一年,他就會發起對朵顏三衛的攻勢。

真當他會傻兮兮的在遼東屯田啊!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在張昭的計劃中,解決朵顏三衛要分三步走。這個計劃他給老泰山王承裕講過。

第一,將開平中屯衛(唐山)建立成爲反擊的基地。

第二,從古北口、喜峰口兩路出塞、夾擊位於承德的朵顏衛,然後在鬆嫩平原上取得據點。即原大明朝的大寧城!

第三,依託大寧城囤積各種物資、兵力,擇機橫掃鬆嫩平原上的泰寧衛、福餘衛。

在這三步走的計劃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節點,就是他出兵塞外,需要向朝廷稟報,取得許可之後,方纔能出兵。

這麼做無可厚非。歷代王朝,戰爭的發動權必然要控制在朝廷手中。絕不能讓大將擅自動兵。否則,讓槍指揮朝廷,後果不堪設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東瀛。

戰爭最終是要爲政治服務的。

換做張昭在朝堂中執政,他也不會允許麾下大將擅開邊釁。

只是,張昭現在爲大將,這對他而言是一道“枷鎖”。不過,現在朵顏三衛突然攻打古北口,這是把機會送到他面前來。他直接要把這道枷鎖砸掉!

張昭提出要報復朵顏三衛,乾清宮西暖閣中頓時有點熱鬧。羣臣的感受各不相同,但總體而言氣氛還是振奮的。張昭發出的是時代轉變的“強音”。他們怎麼可能沒有感觸呢?

弘治皇帝坐在鋪着黃綢軟墊的塌椅中,神情微微的興奮。張昭這口號很對他的胃口。

弘治皇帝這個人其實很愛臉面的。這主要體現在有些事情他明知道是錯的,但當時一定會把臉面圓上。其他的,事後再說。

比如:在原本的歷史,弘治十四年保國公朱暉率軍往西北作戰,勞師無功。他依舊獎賞“有功”將士一萬餘人。朱暉、苗逵、史琳都受到封賞。但是,隨後朱暉、史琳都被雪藏。

然而,此時戶部尚書侶鍾一句話是如同一盆涼水澆在弘治皇帝和羣臣的心頭。

五月份和韃靼使臣談判時還說沒有銀子開戰,現在八月份就有銀子?夏稅還要幾天才進京,而且都有用的地方。

弘治皇帝臉上微微興奮的情緒都低落下來,輕輕的握着塌椅扶手,注目着場中羣臣們的討論。

張昭道:“下官有辦法。下官請戶部發行戰爭債券。這批債券期限爲兩年,收益率爲5%。以國家賦稅作爲擔保,由大明皇家銀行作爲承銷商,在京中公開募集白銀五百萬兩,作爲此次覆滅朵顏三衛的戰爭經費。”

“不可。”

“不行。”

張昭話音剛落頓時遭到一片反對之聲。包括李東陽、馬文升。寅吃卯糧這是執政的大忌。

戰爭債券,這個名詞屬於新名詞。但是此刻在西暖閣中的諸公,智商絕對屬於大明朝最頂尖的一撥人。稍微聽張昭描述一下,就知道張昭說的是什麼意思。

打白條嘛!

只是,增加了一些其他的說法忽悠人去買。比如,拿稅賦做擔保。每年給5%的利息。

李東陽道:“張昭,此事不可行。我不擔心對朵顏三衛的戰爭失敗,關鍵是你打贏之後,用什麼來償還這筆銀子?難道真用每年的稅銀去償還?那朝廷還運不運作?非得搞的天下大亂不可。”

其一,朝廷的賦稅要給天下的官吏發俸祿,還有給軍隊發軍餉。不給,這兩個方面都會出亂子。

其二,敢借錢給朝廷的都是些什麼人?肯定是自持有一定的討債能力。這幫人鬧出起來,絕對會出事。

戶部尚書侶鍾道:“李閣老所言極是。”

左都御史戴珊道:“此例不可開。”

張昭道:“那下官以後軍都督府的名義發行兩年期收益率爲5%的戰爭債券。以大寧都司舊地中的金礦、銀礦作爲抵押。在北直隸和南直隸共募集八百萬兩白銀作爲戰爭經費。”

這纔是張昭真正的目的。

他其實並不想以戶部爲主體去發債。戶部代表朝廷,這發的相當於是國債。

他可以借戶部發戰爭債券,其他人難道不能借戶部發個什麼建設債券之類的?長期下去,戶部的信用肯定會坍塌。這其實不利於國家治理。

李東陽、侶鍾兩人就是一愣。感情戶部發債就要拿稅賦擔保,你後軍都督府就可以用大寧都司舊地裡的礦產抵押?

工部尚書曾鑑問道:“新秦伯,大寧都司舊地有金銀礦?在何地?”

曾尚書也算是能臣。不過相比前面那幾位來說,地位要低。所以對張昭比較客氣。主要是張昭剛剛噴的半個朝堂不和他說話啊。礦務,正是工部的範疇。

大明朝的礦業,可以這樣說一句,全都是朝廷的。但是,因爲種種原因,目前是官礦和私礦並行。反正,朝廷很難從礦業中收到稅。

張昭要拿還沒有佔領的地方上的金礦、銀礦做抵押,朝廷也沒理由阻攔他。

張昭肯定的道:“朵顏衛的地盤上肯定有。具體何處回頭請工部的工匠去勘測就行。”

曾尚書一陣無語。考慮到張昭的政治信譽,姑且信他吧。

李東陽想一想,拿戶部去給張昭做擔保風險太大。現在金礦、銀礦還沒看到。向弘治皇帝道:“陛下,臣以爲可試行之。若能募集到錢糧,則兵出古北口、喜峰口,滅朵顏三衛。”

弘治皇帝見問題解決,心中隱約有點擔心張昭“忽悠”不到足夠多的人去買“戰爭債券”。但又隱約有點期盼。畢竟可以解決戰爭經費的問題。朵顏三衛無故犯皇明,他爲天子,難道不應該“報復”他們嗎?

“准奏。”

第一百零四章 明星般的青年第四百六十七章 所謂名將第一百三十一章 接下來的三件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目標所在第四百一十八章 慶祝、道別第六百四十一章 調動頻繁第四百零六章 有些東西是底線第六百九十五章 風潮再起第四十四章 收、小鎮。第五百四十一章 倒劉之心第兩百九十四章 收穫、樑儲第四百五十七章 妻妾忽至第七十四章 生員(完)-口諭第四百六十六章 面聖第五百六十一章 相逢(中)第六百四十九章 追查幕後者第五百七十六章 終章(下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隊調動第三百六十三章 教太子(上)第六百四十三章 總督制第六百七十七章 只論鹽商、鹽法第四百六十八章 歪風邪氣第一百二十章 妾名方晶第兩百五十五章 王恕的態度第六百二十四章 硬頂第三十三章 留取待春深(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人言可畏第五百五十八章 瀋陽城中(中)第四百七十七章 日常第九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一十二章 回京瞭解情況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聞入寇第五百九十二章 長兄第五百九十五章 調解失敗第兩百七十一章 封爵,實至名歸!第一百三十九章 露臺上第十三章 宮中太監(下)第二章 刻不容緩第兩百八十九章 激辯(一)第六百一十二章 後悔遲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昭哥第四百三十五章 相公,下令吧第六百八十六章 紛爭再起第三百七十六章 裝逼不易第五章 酒樓(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軍中會議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意南下第七百三十九章 招考制度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難題第六百三十三章 發難(上)第兩百五十四章 鬧上門第三百一十一章 國子監改革(上)第十一章 新的任務。第兩百一十章 視死忽如歸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太子(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一十八章 發酵第六百零三章 輿論場第兩百四十章 月夜淺談第七百零四章 一夜激盪第五百九十七章 協商(上)第四百零二章 真奸詐第兩百七十六章 府邸位置第四百四十四章 往大帥嶺匯聚第三百三十九章 孟先生論史第七百一十三章 樞密會議第八十二章 初見太子(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態(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京西園林暢想第六百四十六章 突然的刺殺第一百零五章 張相公第九十二章 新遊戲(上)第四十九章 京西少年(三)-長寧伯第三百六十章 銀票印刷成功第四百七十八章 交鋒(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孟先生第六百三十章 誰算計誰第四百八十二章 交鋒(五)-罵你咋地第六百八十一章 敵人是誰第四百四十四章 往大帥嶺匯聚第四百零九章 張昭的調整(下)第兩百三十三章 侍女們第三百二十四章 視察第兩百七十三章 面聖(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追查第一百二十七章 查無頭緒第五百五十二章 駐守安排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就是我的第六百四十九章 追查幕後者第三百九十四章 還未通過第兩百零九章 選擇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假第七百零六章 宮中(上)第七百零五章 等待回京第五百八十五章 陛見(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好!好!好!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七百零七章 宮中(下)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冒三丈第三百二十六章 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