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慶賀

張昭日常使用的馬車由四匹駿馬拉動。裝着單向玻璃,馬車內的環境寬敞、舒適。再放着冰塊降暑,夏季出行並不算難受。

張昭邀請焦芳、王華、柳淵三人坐馬車同行。其餘的親衛、吏員、各人的長隨或是騎馬,或是坐馬車前往城東十里的美食鎮。

馬車先出正陽門,再折向東面,避開崇文門南的商業市場,順着城東八車道寬的水泥官道直抵美食鎮。

美食鎮入口是一座牌坊。類似於現代高速路下來後“X縣歡迎你”。這個牌坊的北面就是美食鎮的管理委員會。負責鎮中各種事務的處理。包括不限於:繳稅、治安、裁決等。

張昭的馬車從美食鎮入口過去,在管理委員會三層樓東側的辦公室中,一個身姿挺拔的侍女手裡拿着報紙,正好看到。張昭馬車後面跟着十幾名親衛。十幾匹馬跑起來,聲勢很大的。

“小姐,張伯爺的馬車剛剛過去。估計是去知行酒樓吃酒。你去不去見他?”

陳夕鳳穿着輕薄的絲綢長裙,白底水粉色繡花。勾勒着她曼妙豐盈的身姿。她正坐在房間中的檀木椅中,喝着加冰的綠豆湯,十根手指的指甲塗成紅色。

一頭青絲盤起來,頭戴金鳳金簪。俏麗白皙的鵝蛋臉,丹鳳眼水汪汪的。二九年華的小娘子,嫵媚無端。

陳夕鳳沒好氣的白自己的俏丫鬟浮萍一眼,道:“我見他幹嘛呀。快念報紙。”

屋裡另一名俏丫鬟穿着掐牙背心,對襟褂子,低頭吃吃笑着。小姐這是“惱羞成怒”。明明心裡想的很,卻不好意思。那美白的方子可是天天用。

浮萍可不大怕自家小姐,嘀咕道:“小姐你發展美食鎮有功勞嘛。在他面前表功有什麼?”在陳夕鳳明豔的丹鳳眼瞪她之前,趕緊念起真理報上張昭的文章。

陳夕鳳的容貌、風情、才華都是一流的水準,但她不識字。美玉微瑕。

浮萍站在窗戶邊,念道:“那些高聲叫着天朝臉面的人,是什麼人?是讀了聖賢書的人。換言之,他們是不繳賦稅的。國家養士一百餘年。這些人就學會慷他人之慨。

這不僅僅是不要臉,他們連屁股都不要了。朝廷的賦稅都是大明百姓所繳納。聖人說,民爲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些人是崽賣爺田不心疼!”

“咯咯…,罵的好。”陳夕鳳倚在木椅中咯咯嬌笑,花枝亂顫,慵懶又嫵媚,風情美麗。

浮萍沒好氣的白自家小姐一眼。

美食鎮分區,佔地約兩千畝。而鎮中的美食街呈一個“井”字形。知行酒樓就在西北的那個十字路口。

張昭幾人在知行酒樓二樓要了間臨街的雅間,邊吃邊閒聊着。

快到中午,美食鎮中人氣頗高。不時的能見到一些穿着短褂的青壯過來吃飯。這些青壯都是附近府縣來京中打工,爲美食鎮的娛樂區搞建設的工人。

建設公司的建築隊伍早就分成三波:張昭的新府邸建設、美食鎮外的球場建設、美食鎮東南方向一里處。

因談判落定,京中的輿論也轉過來。此時張昭心情輕鬆,要酒菜後,慢慢的品着。最近真理報直接印刷兩萬份,把論道報打的找不着北。

但這應該差不多到極限。等“罵戰”完,銷量肯定會回落。京師兩三百萬人口,識字人口也就這麼多。報業想要大興,還得等基礎教育的成果。

京師職業技術學院目前已經在招生。這不同張昭在南口村辦的私塾。也不同於新軍營初級學堂。這裡培養的是產業工人。確切的說是印刷工人和紡織工人。

其主要作用就是掃盲,並能夠進行簡單的讀寫。學制爲一年。學費目前是免費,但畢業後要在指定的工廠中幹滿三年作爲對學院的補償。當然,工作期間工資照付。

第一學期招聘的學生數量爲500人。年齡最小爲十五歲,分男女班。張昭可不想招十六歲以下的童工。這有一點矯情。按照明朝的情況,他把招生年齡設定爲十二三歲最合適。

俗話說,半大小子吃窮勞資。如果有這麼一個免費養兒子的地方,大明的百姓肯定會踊躍的送孩子過來。而女孩,以明朝的世情,十五歲嫁人的大把。

但是,張昭終究是一個現代人。別人招不招童工,他目前管不着。他自己的工廠還是要講究一點。

京師職業技術學院在真理報上打廣告後,目前已經招滿。男生約450名,女生約50名。還有一大批人排隊等着進來。蓋因真理報、論道報兩家報社的印刷工人月薪不低,比種地強。

這座學院,將來比張昭之前創辦的私塾、新軍營初級學堂對明朝社會的衝擊要大得多。

張昭想到這裡,內心裡推敲着。這時,焦芳吃着糟肉,看着樓下的市井景象,感嘆道:“美食鎮越來越繁華啊!以後禮部對外的談判,要都是伯爺這樣談,那可輕鬆得多。”

鴻臚寺卿柳淵借過話頭,奉承道:“焦老大人說的是。下官先在這裡恭喜伯爺。”

大明朝雖然文武殊途。而且存在着一條鄙視鏈。但是,鴻臚寺卿也不是什麼清流職位。柳大人拍拍張昭這個當朝紅人的馬屁,也沒什麼心理障礙。

張昭笑着舉杯,和三人共飲一杯,道:“現在還早。咱們幾人要論功行賞,得等韃靼使團回到草原後,稅務司開始收稅後。大概要到八月份去。”

幾人商業互吹,說着朝廷論功行賞會派官位,還是其他。而後,張昭問王華道:“王學士,東宮近日在做什麼?”他最近有點忙,差不多小半個月沒見朱厚照。

王華一臉無奈的表情,也不好明說,道:“東宮前些日子在宮裡胡鬧,被陛下責罰。正被楊學士督促學習。”

張昭笑着點頭。這幾天事務繁忙,沒顧得上小朱同學。等明天大朝會後要去見見朱厚照。看看他最近的情況。

六月十一日清晨,弘治朝的百官在奉天門進行大朝會。

韃靼使臣要在朝會中接受朝廷頒發的旨意,將兩國的互市協議帶回草原。

第五百六十八章 這美麗的冬季(上)第四百六十一章 衛舉人的決斷第六百章 強買第六百六十四章 暢論第兩百九十六章 京師半日(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將要結束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明再臨第六百八十八章 標準套餐第三百三十六章 臣請獨奏第七十一章 生員(十一)-反攻第一百八十一章 軍議第三百七十六章 裝逼不易第九十九章 局勢再變第六百三十二章 說法第四百九十四章 人民羣衆第四百五十七章 妻妾忽至第五百四十七章 何至於此?第八十七章 新舍人(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獎勵第五百三十章 新情況第三百二十四章 視察第兩百三十三章 侍女們第七百四十一章 陽明悟道第兩百六十六章 不待見(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教太子(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門而入第六十九章 生員(九)-紅契第三百七十八章 三步走第六百四十三章 總督制第四百四十五章 明示天下諸國第四百零七章 新軍營的戰略第五百一十七章 分兵的決定第三百九十二章 籌備成立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他起高樓(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假第十四章 知道身份、規劃第三百三十三章 試圖激怒第六百五十三章 結案第三百二十四章 視察第五百四十章 酒宴第兩百六十九章 將歸(上)第五百二十章 張昭論將第五百四十六章 交鋒第三百七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明白白第六百四十章 分崩離析第三百五十六章 慶賀第二十三章 青龍鎮中第兩百零四章 拜訪王恕(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昭秋後算賬第五百一十章 朝鮮國的對策第兩百五十四章 鬧上門第七百二十一章 軟禁第六百零八章 出乎意料(完)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取軍心(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終章(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走?第兩百七十六章 府邸位置第七百零七章 宮中(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金鳳第四百八十九章 遼東總兵的討論第三百七十一章 說服劉大夏第一百九十八章 報捷(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泰平的選擇第六百九十一章 御批第兩百六十六章 不待見(上)第六百八十八章 標準套餐第三百七十四章 安排的明明明白白第四十一章 微瀾起第四百九十二章 提前爆發第四百零二章 真奸詐第六百四十六章 突然的刺殺第兩百五十五章 王恕的態度第三百零二章 宮中第五百七十章 聖人抵達第一百零九章 暗潮涌動第兩百六十八章 尾聲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京(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調動頻繁第一百八十一章 軍議第五十六章 成長(下)第八十三章 初見太子(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態(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駐守安排第兩百三十八章 張昭的收穫第七百一十一章 秋日第四百五十六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七百三十八章 結束第四百一十一章 戰爭的氛圍第三百一十五章 國子監改革(下一)第四百零六章 有些東西是底線第兩百九十一章 激辯(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爲大軍先鋒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知去向第兩百一十三章 交戰(一)第五百八十四章 陛見(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進宮(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上)--求首訂第一百八十五章 西北地形第七百三十九章 招考制度第五百五十二章 駐守安排